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循环系统2/6/20231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功能:物质运输;分泌心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2/6/20232
第一节概述
一、心血管系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
心: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动脉:把血液带离心的管道,愈分愈细
静脉:把血液带回心的管道,愈汇愈粗。
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连于动脉和静脉之间。2/6/20233
心:分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同侧房、室借房室口相通;心房按受静脉,心室发出动脉;房室口与动脉口处有瓣膜,如阀门一样,顺血流开放,逆血流关闭2/6/20234二、血液循环的路径
1、体循环(大循环)
2、肺循环(小循环)
注意:体循环和肺循环虽然途径不同,
功能各异,但都是血液循环的一部分,并且
是同步进行的。2/6/202351、体循环(大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分支→全身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各级静脉属支→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右心房。
体循环的特点:行程长,流经范围广,以含氧和营养物质丰富的动脉血滋养全身。并将其代谢产物经静脉运回心。2/6/202362/6/202372、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肺动脉各级分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肺静脉各级属支→4条肺静脉(左、右肺上、下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的特点:行程短,只流经肺完成气体交换。2/6/202382/6/20239
三、血管吻合以及侧支循环
人体的血管除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相通外,在动脉与动脉之间,静脉与静脉之间,甚至动脉与静脉之间,可借血管支彼此连接,形成血管吻合,其形式有:交通支;动脉弓;动脉网;侧支循环;动静脉吻合2/6/202310
2/6/2023112/6/202312二、心
(一)、心的位置
(二)、心的外形
(三)、心的各腔
(四)、心壁构造(五)、心传导系统
(六)、心的血管
(七)、心包2/6/202313(一)心的位置
心是一个肌性器官,心斜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约2/3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在正中线的右侧。
心的毗邻2/6/202314(二)心脏的外形
似倒置的圆锥体,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及四沟。
一尖:心尖
一底:心底
两胸肋面(前上面)
面膈面(后下面)
右缘
三缘下缘
左缘
冠状沟
四沟
前室间沟:胸肋面
后室间沟:膈面
房间沟
:房室交点2/6/202315
心尖的体表投影点:位于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或左侧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7~9cm处)2/6/202316
心尖切迹2/6/202317
房间沟,房室交点2/6/202318三、心腔:心有四个腔,左、右心房之间有房间隔,左、右心室之间有室间隔,故左右半心不相通,但在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均借房室口相通。2/6/202319
1、右心房:分前部(固有心房)、后部(腔静脉窦),二者以界沟或界嵴为界。固有心房:有梳状肌、右心耳,一个出口是右房室口腔静脉窦内3个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房间隔下部有卵圆窝,卵圆窝缘,主动脉隆凸,Kock三角: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隔侧尖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2/6/202320
2/6/202321
2/6/202322
2/6/2023232、右心室:以室上嵴为界分流入道和流出道。
流入道(窦部):有右房室口、三尖瓣、肉柱、乳头肌、腱索、隔缘肉柱(节制索)。流出道(漏斗部、肺动脉圆锥):有肺动脉口、肺动脉瓣。2/6/202324
2/6/202325
三尖瓣复合体2/6/202326
2/6/2023273、左心房:分前、后两部
前部:有左心耳左肺上、下静脉口
四个入口
右肺上、下静脉口
一个出口:左房室口
后部2/6/202328
2/6/202329
2/6/202330
2/6/202331
2/6/2023324、左心室:分流入道和流出道。流入道(窦部):有左房室口、二尖瓣、乳头肌、腱索、二尖瓣复合体流出道(主动脉前庭):有主动脉口、主动脉瓣、主动脉窦、左右冠状动脉的开口2/6/202333
2/6/202334
2/6/202335
2/6/202336
2/6/202337
四、心的构造(一)心壁的构造:心内膜(内皮、内皮下层、心内膜下层)、心肌膜、心外膜2/6/202338
(二)房间隔和室间隔房间隔有卵圆窝,室间隔分肌部和膜部,膜部又分房室部和室间部2/6/202339
(三)心纤维骨骼2/6/202340五、心传导系统
心传导系统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能产生兴奋和传递冲动。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
传导路径: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心内膜下支(浦肯野纤维网)→心室肌细胞。2/6/202341
(一)窦房结(二)房室结:结间束?(前结间束--上房间束及降支、中、后结间束)房室结区(房结区、房室结、结束区)(三)房室束:左束支,右束支(左前上支、左后下支、间隔支)(四)浦氏纤维网:心内膜下浦氏纤维网、肌内浦氏纤维网2/6/202342
2/6/202343
2/6/202344
2/6/202345六、心的血管
(一)、心的动脉
1、左冠状动脉
2、右冠状动脉
(二)、心的静脉2/6/202346(1)左冠状动脉
起自升主动脉起始部的左侧,经左心耳与肺动脉干起始部之间至冠状沟分为两支: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行,分布于左室前壁、室间隔前2/3和右室前壁的一部分。旋支:沿冠状沟左行,绕心左缘至膈面,以左室后支结束,分布于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侧壁和后壁。
左冠状动脉分支分布于左心房、左心室、室间隔前2/3和右室前壁的一部分。2/6/202347分支:左缘支,窦房结支,房室结支,心房支和心室支2/6/202348(2)右冠状动脉
起自升主动脉起始部右侧,沿冠状沟绕心右缘至冠状沟后部房室交点处分为两支:后室间支:沿后室间沟下降。分布于后室间沟两侧的左、右心室壁,室间隔后1/3区。左室后支:至左心室后壁。分布于左心室后壁的一部分。
右冠状动脉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室间隔后1/3和左室后壁的一部分,还发出分支分布到窦房结和房室结2/6/202349分支:动脉圆锥支,右缘支,窦房结支,房室结支,心房支和心室支2/6/202350
2/6/202351
2/6/202352
2/6/202353
2/6/202354
2/6/2023552、心的静脉
心壁的静脉主要有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大部分都汇集于冠状窦,开口于冠状窦口2/6/202356
2/6/202357
2/6/202358
七、心的神经纤维性心包八、心包壁层浆膜性心包心包腔脏层心包横窦心包斜窦2/6/202359
2/6/202360
2/6/2023612/6/202362
九、心的体表投影左上点左下点右上点右下点2/6/202363
心尖的体表投影点:位于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或左侧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7~9cm处)2/6/202364
动脉
一、肺循环的动脉
肺A干:起自右心室肺A口,在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A,分别进入左、右肺。
动脉韧带:又叫动脉导管索,是在肺动脉干分叉处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连接的一条结缔组织索。2/6/2023652/6/2023662/6/202367二、体循环的动脉
1、主动脉
2、头颈部动脉
3、锁骨下动脉
4、上肢的动脉
5、胸部的动脉
6、腹部的动脉
7、髂总动脉
8、下肢的动脉
2/6/2023681、主动脉
体循环的动脉主干,可分为三部分。升主A:左心室主A口→胸骨角水平,在起始部发出左、右冠状A
主A弓:胸骨角水平→第4胸椎左下缘水平,凸侧由右→左发出头臂干、左颈总A和左锁骨下A。有主动脉小球
降主A:第4胸椎下缘水平→第4腰椎下缘,末端分为左、右髂总A。降主动脉以膈的主动脉裂孔为界分为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两部。2/6/202369
2/6/202370(1)颈总动脉
起:左侧起于主动脉弓,右侧起于头臂干
止:甲状软骨上缘处
分支: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分叉处有
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
分布(营养范围):头颈部。
(2)颈内动脉
经颈动脉管入颅,营养脑和视器2/6/202371
2、头颈部的动脉
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
颈外动脉2/6/202372
2/6/2023732/6/202374(3)颈外动脉
在甲状软骨上缘处起于颈总动脉,在下颌头下方发出终支,分支分布到头、颈和脑膜。甲状腺上动脉(由起始部发出)分布于甲状腺和喉颈舌动脉(平舌骨大角处发出)分布于舌、舌下腺等外面动脉(舌动脉上方发出)终支为内眦A动分布于下颌下腺、面部肌及皮肤脉颞浅动脉(发自下颌头下方)分布于腮腺、额、顶颞部上颌动脉(发自下颌头下方)主要分支为脑膜中A2/6/2023752/6/2023763、锁骨下动脉
左侧起于主动脉弓,右侧起于头臂干,
经胸廓上口到颈根部,至第1肋外缘移行
为腋动脉,主要分支有:
椎动脉:在前斜角肌内侧发出,穿
C1-C6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分布于
脑和脊髓。
胸廓内动脉:与椎动脉的起点相对应,距胸骨外侧缘约1cm下行,穿膈移行为腹壁上A,分布于胸前壁、心包、膈和腹直肌
甲状颈干:分为甲状腺下A、肩胛上A、肋颈干、颈横动脉等2/6/2023772/6/202378
2/6/2023792/6/2023802/6/202381腋动脉:分胸肩峰、胸外侧、肩胛下、旋肱后动脉,位于腋窝,分布于肩肌、胸肌、背阔肌、乳房等。
肱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降,分布于臂部。肱深动脉等,在肘窝处分为:
尺动脉:走行于前臂尺侧,经豌豆骨外侧入手掌。分支有掌深支、终支等。
桡动脉:与桡骨平行。上中段走行于肌肉和肌腱间,下段位于皮下。分支有掌浅支、终支、拇主要动脉等。
尺动脉和桡动脉的分支共同组成掌浅弓和掌深弓2/6/2023822/6/2023832/6/202384
掌浅弓位于手掌屈肌腱的浅面。掌深弓位于手掌屈肌腱深面。2/6/2023852/6/2023862/6/2023875、胸部的动脉
胸部动脉的主干为胸主动脉。
(1)壁支:9对(3-11肋)肋间后动脉、1对肋下动脉。
(2)脏支主要有支气管动脉和食管动脉和心包动脉等,均细小。2/6/202388
2/6/2023892/6/2023906、腹部的动脉
腹盆部的动脉主干是腹主动脉,也分为壁支和脏支。
(1)壁支:4对腰动脉,分布于腹后壁和膈等处膈下动脉和骶正中动脉
腹腔干
不成对脏支肠系膜上动脉
(2)脏支肠系膜下动脉
肾上腺中动脉
成对脏支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
肾动脉2/6/2023912/6/202392①腹腔干:为一短干,在腹主动脉起始处发出,立即分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三支。分布于肝、胆囊、胃、胰、十二指肠和脾。2/6/202393肠系膜下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2/6/2023942/6/2023952/6/202396②肠系膜上动脉
平第一腰椎高度发出,分布于胰、十二指肠至横结肠之间的消化管,分支:
胰十二指肠下A
空肠A和回肠A
回结肠A→阑尾A
右结肠A
中结肠A2/6/2023972/6/2023982/6/202399③肠系膜下动脉
在第三腰椎水平发出,分布于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中上部。分支有:
左结肠A
乙状结肠A
直肠上A2/6/20231002/6/20231017、髂总动脉
(1)髂总动脉
平第四腰椎下缘处发自腹主动脉,至骶髂关
节处分为髂内A、髂外A。
(2)髂外动脉
于腹股沟韧带附近发出腹壁下A后移行为股A。
子宫A或输精管A
脏支直肠下A
阴部内A
(3)髂内动脉
闭孔A
壁支臀上A
臀下A
髂内动脉分支分布于盆腔壁及盆腔脏器。2/6/20231022/6/20231032/6/20231048、2/6/2023105
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接髂外动脉,其外侧有股静脉,内侧有股神经伴行。至腘窝改名为腘动脉。腘动脉:在腘窝下角分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胫后动脉:沿小腿后群肌浅、深层之间下行,经内踝后方入足底,分为足底内侧动脉和足底外侧动脉。胫前动脉:向前穿小腿骨间膜上端,至小腿前群肌之间下行,踝关节前方移行为足背动脉。2/6/20231062/6/20231072/6/20231082/6/20231092/6/20231102/6/2023111
静脉
体循环的静脉包括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和心静脉系。
静脉的特点是:
1、腔大壁薄;
2、管壁内有静脉瓣;
3、可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2/6/2023112静脉肺循环的静脉体循环的静脉心的静脉2/6/2023113一、肺循环的静脉
左、右肺各有两条肺静脉均注入左心房,分别称为左上、下肺静脉和右上、下肺静脉。2/6/20231142/6/20231152/6/2023116二、体循环的静脉上腔静脉系及下腔静脉系构成
2/6/20231172/6/2023118
2/6/20231192/6/2023120(一)、上腔静脉系
组成: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收纳范围:膈之上,心除外(头、颈部、胸部和上
肢的静脉血)。
1、上腔静脉
2、无名静脉
3、头颈部的静脉
4、锁骨下静脉
5、上肢的静脉
6、胸部的静脉2/6/20231212/6/2023122
1、上腔静脉是一条短粗的静脉干,由左、右头臂静脉合成。注入右心房,注入前接受奇静脉汇入。
2、无名静脉又称头臂静脉左、右各一。分别由同侧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汇合而成。
静脉角: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成头臂静脉处外上方的夹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之处。2/6/2023123
3、头颈部的静脉
(1)颈内静脉
收纳:颅内、外和颈部器官的V血
颅内属支
属支面静脉
颅外属支
下颌后静脉
(2)、颈外静脉
由耳后V、枕V和下颌后静脉
后支合成,沿胸锁乳突肌表面斜
行向下,汇入锁骨下静脉。2/6/20231242/6/20231252/6/20231262/6/2023127
4、锁骨下静脉
属支:腋V和颈外V
收集:颈浅部和上肢
的静脉血2/6/2023128
5、上肢的静脉深静脉:与同名A伴行,臂以下每条A有两条V伴行。浅静脉: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桡侧,上行至桡腕关节转到前臂前面,沿前臂和臂外侧上行,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收集手背和前臂桡侧的浅静脉血。
贵要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渐由手背转至前臂前面,沿前臂尺侧和臂内侧上行,至臂中部注入肱静脉或腋静脉。
肘正中静脉:位于肘窝皮下,自头静脉斜向内上方,连至贵要静脉,变异较多。2/6/20231292/6/20231306、胸部的静脉
奇静脉:起自右腰升V,至T4、5水平弯向前越右肺根上方注入上腔V。收集右肋间后V、半奇V、食管V、支气管V的血液。
胸廓内静脉:注入头臂静脉。2/6/20231312/6/20231322/6/2023133(二)、下腔静脉系
组成:由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组成
收纳范围:膈以下(腹部、
盆部和下肢的静脉血)。
1、下腔静脉
2、髂总静脉
3、下肢的静脉
4、盆部的静脉
5、腹部的静脉2/6/2023134
1、下腔静脉在第5腰椎水平由左、右髂总V汇合成,注入右心房。
2、髂总静脉在骶髂关节前由髂内、外静脉汇合成。2/6/20231353、下肢的静脉
深静脉:与同名A伴行,膝以下每条A有两条V伴行
浅静脉:
大隐静脉:下肢的浅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内侧端,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和大腿前内侧上行,在耻骨结节外下约3-4cm处汇入股静脉。
小隐静脉:下肢的浅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外侧端,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行至腘窝注入腘静脉。2/6/20231362/6/20231374、盆部的静脉
壁支
髂内静脉直肠下静脉
脏支阴部内静脉
子宫静脉
髂外静脉2/6/20231382/6/20231392/6/20231405、腹部的静脉
浅V:胸腹壁V、腹壁浅V
腹前壁静脉
深V:腹壁上V、腹壁下V
睾丸静脉(或卵巢静脉)
成对肾静脉
腹腔内脏静脉肾上腺静脉
不成对:先汇成门V(肝门V)入肝,
再通过肝V汇入下腔静脉2/6/20231412/6/2023142
门静脉
是一条短而粗的静脉干,长约6-8cm,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分左、右支进入肝左、右叶。收纳胃、小肠、大肠(至直肠上部)、胆囊、胰、脾的静脉血。
胃左、右静脉
主要肠系膜上、下静脉
属支脾静脉,胆囊静脉
附脐静脉2/6/2023143门静脉特点门静脉是一条特殊的静脉,具有以下特点:
1、多无静脉瓣(成人、儿童和婴儿的门静脉无瓣膜的出现率分别为86.6%、68.25%、49.12%)。
2、两端都为毛细血管。一端起于消化器和脾的毛细血管,另一端分左、右支进入肝内反复分支,移行于肝血窦。所以血流缓慢,压力低,有利于营养物质进入肝内和肝的功能活动。
3、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都有吻合支。
4、门静脉的静脉血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来自于消化器,是外源性的营养物质,与体内构成物质不同,需经肝细胞的代谢加工,转变成与人体构成物质相同的成分后才能被人体利用,所以门静脉是肝的功能性血管。)2/6/2023144
食道静脉丛上腔静脉
侧支循环脐周静脉网上、下腔静脉
直肠静脉丛下腔静脉
门静脉系腔静脉系2/6/2023145肝门静脉的侧支循环主要有三条:1、通过食管静脉丛:肝门静脉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食管静脉奇静脉上腔静脉2、通过直肠静脉丛:肝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阴部内静脉
2/6/20231463、通过脐周静脉网:肝门静脉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通过向上向下两条:胸腹壁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向上腹壁上静脉胸廓内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腹壁浅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
髂外静脉腹壁下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向下2/6/20231472/6/20231482/6/20231492/6/2023150淋巴系统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组织第三节淋巴系统概述2/6/2023151一、淋巴系统的结构和配布特点(一)淋巴管道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管在静脉角处进入头臂静脉
2/6/20231522/6/20231532/6/20231542/6/2023155A、毛细淋巴管
以粗大的盲端起于组织间隙。比cap略粗.
与cap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是以膨大的盲端起于组织间隙,而cap是联系A、V的通道;
2、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无基膜和周细胞。故其管壁通透性大于毛细血管。所以一些不易透过cap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细菌和癌细胞等均较易进入毛细淋巴管。2/6/2023156B、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在回流过程中逐渐汇合形成淋巴管。管径细、壁薄、瓣膜多、外形呈串珠状。可分为:
浅淋巴管:居皮下,收集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淋巴。
深淋巴管:与深静脉伴行,收集肌肉内脏的淋巴2/6/2023157
附:淋巴管与V的相似性
A、均在向心流动中汇合成较大的管道;
B、管壁内面有瓣膜;
C、以深筋膜为界,分浅、深两组,浅组位于
皮下,深组与深部血管伴行;
D、淋巴管之间,静脉之间都有许多吻合支,
形成侧支循环。2/6/2023158附:淋巴管与V的差异性A、注入部位不同,静脉注入心房,淋巴管
注入静脉角;
B、淋巴管通透性和修复增生能力较强;
C、淋巴回流速度较慢,故淋巴管的瓣膜数
量较多;
D、淋巴管回流途中要经过一系列淋巴结。2/6/2023159C、淋巴干全身的淋巴管道最后汇集成9条淋巴干:
左、右颈干(收集头颈部淋巴)左、右锁骨下干(收集上肢淋巴)左、右支气管纵隔干(收集胸部淋巴)左、右腰干(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成对脏器)肠干(收集腹部不成对脏器淋巴)2/6/2023160D、淋巴导管
1、胸导管:长约30-40cm,起自第一腰椎前面的乳糜池(由左右腰干和单一的肠干合成),穿膈的主动脉裂孔入胸,在食管后方及脊柱右前上行,出胸廓上口达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注入之前收集左支气管纵隔干、左锁骨下干、和左颈干),开口处有瓣膜。收集腹盆部、双下肢、左半头颈、左上肢和左半胸的淋巴。
2、右淋巴导管:位于右颈根部,长约1.5cm。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合成。注入右静脉角。收集右半头颈、右上肢和右半胸部的淋巴。2/6/20231612/6/2023162
2/6/2023163
2/6/2023164(二)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和胸腺等淋巴结:是淋巴管向心过程中的必经器官,灰红色,质软的卵圆形小体,有门,输入淋巴管,输出淋巴管2/6/2023165(三)淋巴组织分布于消化管和呼吸道的粘膜内,称为上皮下淋巴组织二、淋巴回流的因素三、淋巴侧支循环2/6/2023166第三节人体各部的淋巴结
淋巴管在向心回流途中要经过一系列的淋巴结。人体某个器官或某一区域的淋巴引流常至一定的淋巴结,他们被称为这个区域或器官的局部淋巴结。当某器官或部位发生病变时,病原体可沿淋巴管到达相应的局部淋巴结,使之体积增大。
淋巴结除对淋巴进行过滤外,还把自身产生的淋巴细胞释放入淋巴中。2/6/20231672/6/2023168一、头颈部的淋巴结(一)头部的淋巴结:位于头颈交界处有枕淋巴结,乳突淋巴结,腮腺浅、深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收集头面部浅层的淋巴,直接或间接汇入颈外侧深淋巴结2/6/20231691、枕淋巴结:位置:枕部皮下及斜方肌起始处收集:枕部和顶部汇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兰新铁路某合同段高墩翻模施工操作手册
- 《2025年租赁合同到期不再续约范本》
- 2025年转租房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园林绿化工程合同范文
- 引领教学新篇章
- 2025委托投资理财合同协议
- 2025标准版购房合同协议书
- 2025全包式家居装修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电力工程招标委托代理合同
- 2025标准合法企业租房合同范本
- 油烟机清洗安全合同协议书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表格版)
- 国开2024春《人文英语3》第1-4单元作文练习参考答案
- 【电石乙炔法制备氯乙烯的生产工艺设计9600字(论文)】
- 2024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无答案)
- 2024年北京铁路局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火灾安全教育培训主题
- 如何写好校园新闻稿
- 荣威汽车内饰环保材料研发与应用
- 2023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项提分-专题10物质的推断(五大类)(含解析)
- 乖宝宠物行业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