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为民、血栓与止血常规七项检测课件_第1页
单为民、血栓与止血常规七项检测课件_第2页
单为民、血栓与止血常规七项检测课件_第3页
单为民、血栓与止血常规七项检测课件_第4页
单为民、血栓与止血常规七项检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栓与止血常规七项检测2013.04.27中国:两千年前有了血栓原始概念无病理资料近代医学(1818年)Laechnec首次描述肺梗死:

机制不详1846年Virchow提出为深静脉血栓脱落导致20世纪70年前:血栓栓塞与疾病有联系20世纪70~90年代研究:血栓栓塞性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非常重要因素现代最重要的致死病因:各种梗死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梗死=癌症的5倍血栓性疾病的发展史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指出,

我国心血管病(包括脑血管病)现患人数约为2.3亿,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病。我国人总死亡病因分析中,每5个死亡人中就有2人死于

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

种死因的首位。我国每天心血管病死亡9590人,估计每10秒钟心血管

病死亡1人。血栓形成是导致心、脑和外周血管事件的最后关键环节,是致死或致残的直接原因,没有血栓就没有心血管病!血栓性疾病中,静脉血栓占70%左右,动脉血栓占30%左右。尸解资料显示,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动脉血栓高4倍,但只有11%~15%被生前临床诊断。大多数静脉血栓没有症状,易被漏诊、误诊。国家采取的措施2004年《中华医学杂志》组织专家撰文,系统讲解血栓栓塞性疾病基础理论、诊断、治疗和预防共13讲2005年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在全国全面启动“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技术推广”项目2007年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在全国500家医院举办“血栓性疾病预防和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策略”继续教育项目多个专业学科出台血栓栓塞性疾病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血栓栓塞与疾病覆盖临床各科内、外、妇、儿、五官科等等所有学科包含各个脏器血管:大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最严重、最重要的血栓塞性疾病心、脑血管血栓病,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的并发症,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以及DIC出、凝血检查到血栓与止血检查出、凝血:强调出血为主,凝血为辅血栓与止血:强调凝血(血栓形成)

-出血性疾病:20~30%

-血栓性疾病:70~80%

静脉血栓70%,动脉血栓30%重点关注:血栓性疾病

现状目前已通过FDA认证的血栓与止血项目有156种。发达国家占常规试验的三分之一,我国差距非常明显血栓与止血的筛查试验并未完全普及临床要求

出血性疾病的筛查和确诊

血栓性疾病与血栓前状态的检查和预测

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的用药指导和预后估计推荐常规筛查七项

含盖血液凝固系统、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为临床提供患者血栓与止血功能的基础信息能实现自动化快速检测成本较低PT、APTT、Fbg、TT、AT、FDP、D-Dimer1、PT的临床应用PT:秒计→活动度→PT比值→INR(国际标准化比值)

①、评估外源凝血因子缺陷

②、评估肝病和维生素K缺乏症

③、评估口服抗凝剂治疗④、易栓症、血栓前状态和脑、肺等静脉血栓二级预防

⑤、手术前止血功能的筛查14PT反映4种维生素K依赖因子中的三种:□

FⅡ(凝血酶原)□FⅦ□

FⅩ华法林的作用□抗凝效果:减少FⅦ,效果相对较弱,起效需2d。□抗栓效果:减少FⅡ和FⅩ,作用重要,起效需6d。PT对华法林的监测2、APTT的临床应用评估内源凝血因子缺陷筛查狼疮样抗凝物监测肝素的临床应用检测水蛭素的应用手术前止血功能的筛查17

凝血因子抑制物和狼疮抑制物

APTT延长肝素与APTT□肝素通常采用APTT监测,以判断疗效,该值一般应维持于正常值的1.5~2.5倍。□不同设备与试剂APTT参考值略有不同。□即使APTT在治疗范围内,也可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发症。PT、APTT联合分析

3、纤维蛋白原(Fbg)的临床应用1.监测凝血功能是否失效2.在手术前和血栓的溶栓、抗凝治疗3.诊断局部缺血心脏病的危险性4.预防血栓形成(独立因素)5.肿瘤病人化疗、转移6.DIC方法学问题①Clauss法—功能检测,操作简单,结果可靠,WHO推荐为Fib-C的参考方法(凝血酶为30~100U/ml,OVB的pH值应在7.35);②PT演算法—更快速,简便,且重复性较好,当Fib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异常时,与Clauss法结果差异不大,但当Fib>5.0g/L或Fib<1.5g/L时,PT演算法结果不可信,一般高于Clauss法;③免疫法、比浊法和化学法操作繁琐,均非Fib功能检测法,故与生理性Fib活性不一定总是成平行关系。

TT延长

硫酸鱼精蛋白/甲苯胺蓝纠正试验

TT正常(被纠正)TT延长(不被纠正)Fg/FDPs测定肝素/类肝素物质正常血浆:患者血浆(1﹕1)纠正试验

TT正常(被纠正)TT延长(不被纠正)

凝血因子缺乏凝血因子抑制物存在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由肝脏、血管内皮细胞、

巨核细胞合成,•依赖肝素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人体内主要的血浆抗

凝物质,尤其对凝血酶的灭活能力占所有抗凝蛋白的70%~80%。•AT与酶1:1复合物,这种共价结合是不可逆的,•肝素作用于AT的赖氨酸残基从而大大增强AT的抗凝酶活性(2000倍以上)。5、抗凝血酶(AT)UFH分子量15000d抗Xa与抗IIa活性相似LMWH平均分子量4000-5000d

抗Xa大于抗IIa活性(抗Xa:抗IIa=2~4:1)UFH与LMWH抗凝机制ACCP7.Chest.2004;126:188-203;WALENGAJM,etal.TurkJHaematol2002;19(2):137-150;J

EFFREY

I.WEITZ.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1997;337:688-698;AlbanS.CurrentPharmaceuticalDesign.2008;14:1152-1175AT缺陷□遗传性AT缺陷:导致VTE和PE,动脉血栓少见。□合成障碍(肝脏受损)在肝硬化、重症肝炎、肝癌晚期、急性肝功能衰竭、早产儿等,由于合成减少,AT活性与水平减低,且常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可伴发血栓形成。□消耗过度(DIC、脓毒血症、DVT、早幼粒白血病)。□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时,由于AT的分子量较小,易从尿液中随蛋白流失。高血压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也会造成AT的大量丢失,进而导致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抗肿瘤治疗对抗凝血系统的影响抗肿瘤药物引发血栓风险的机制环磷酰胺肝肾损害(1)肝损害:AT、PC、PS合成减少(2)肾损害:AT大量丢失氨甲喋呤丝裂霉素贝伐单抗血管内皮损伤(1)AT合成减少(2)TM缺陷,PC活化障碍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糖尿病对抗凝血酶的影响□

凝血活化,消耗Antithombin。□血管内皮损伤引发Antithombin活化障碍。□肾脏损伤,导致Antithombin从尿中大量丢失。□酶活性中心被糖基化,Antithombin活性降低。6、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原发性、继发性纤溶亢进时,FDP均增高。□血管栓塞性疾病(AMI、CI、DVT)。□白血病化疗诱导期后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尿毒症、肝脏疾患或各种肿瘤。

FDP/D-二聚体的产生凝血系统组织因子途径其他途径?凝血酶原凝血酶FXIIIFXIIIa纤溶酶原纤溶酶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原交联纤维蛋白FDPX,Y,D,E等碎片X′,Y′,D,E等碎片DD,DXD,DD/E,YXD等复合物纤溶系统纤溶凝固7、D-二聚体临床应用进展随着技术的进步,临床应用也在不断深入早期替代FDP和3P实验用于DIC的诊断和监测高阴性预示能力和高灵敏度,用于VTE排除、早期DIC的诊断和溶栓治疗监测VTE复发的监测,抗凝药物停药的风险评估内、外、妇、儿多种疾病血栓风险评估、病程动态监测及预后评估恶性肿瘤的预警信号…...早期替代FDP和3P实验用于DIC的诊断和监测CompanyLogo36诊断DIC中应用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效率(%)单用FDPs1006787单用D-D916180联用FDPs+DD919495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DIC):前者FDPs↑,D-D↑/N;后者FDPs和D-D都↑。FDP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意义变化特点临床疾病FDPs(-)D-D(-)纤溶活性正常,即使临床有出血症状,也与纤溶症无关。FDPs(+)D-D(-)原发性纤溶(纤维蛋白原被降解)肝病、剧烈运动后、类风湿关节炎FDPs(-)D-D(+)纤维蛋白被降解,而纤维蛋白原未被降解。几乎不可能出现,见于FDP假阴性。FDPs(+)D-D(+)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同时被降解,见于继发性纤溶,如DIC和溶栓治疗后。×举例:妊娠20/36周D-二聚体与FDP的变化目前市场上没有高灵敏的FDP试剂CompanyLogoD-二聚体检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方法学之间的可比性�不同的结果表达方式�参考区间与cutoff值�试剂检测灵敏度要求�标准化问题CompanyLogoD-二聚体片段的异源性

针对不同片段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对同一份血浆中不同片段的结合能力不同目前有20多种单抗被使用。DDU与FEUDDU反映的是小分子片段(195KDa)D-二聚体的量,其校准物是纯化的D-二聚体FEU反映的是大分子片段(340KDa)D-二聚体的量,其校准物是标化的纤维蛋白原水解生成的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故用降解前纤维蛋白原分子的量来表达用FEU表达的D-二聚体的量相当于用DDU表达的1.7倍,但不建议进行形式和量纲的转换大分子片段D-二聚体检测可能能更灵敏的反映交联纤维蛋白早期水解情况参考区间与cutoff值参考区间:反映的是当地健康人群D-二聚体的水平cutoff值:只是用来排除DVT和PE,而不是用于区别健康人群与非健康人群妊娠女性、65岁以上的老年人应重新建立参考区间和cutoff值42排除静脉栓塞的试剂要求建立排除诊断的阈值(cutoff值)必须有高的阴性预示值、灵敏度必须在阈值浓度水平有较好的重现性厂家应提供主要特征评估的数据来源CLSI

59-A(2010)推荐的预测值特征:无统一的国际标准目前有超过30种检测方法和20多种单抗被使用。存在两种报告单位:D-dimer(DDU)和纤维蛋白原当量(FEU)抗体对D二聚体不同片段有不同的亲和力不同的试剂有不同的干扰情况44检测标准化问题45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H59-P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