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课堂导学_第1页
渔夫课堂导学_第2页
渔夫课堂导学_第3页
渔夫课堂导学_第4页
渔夫课堂导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第1页/共24页第一页,共25页。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见、举、故、斯、是以、安、沐、浴、濯”等文言实虚词的用法。2.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3.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第2页/共24页第二页,共25页。导入新课“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时的发问。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难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孟子却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与生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渔父》一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位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第3页/共24页第三页,共25页。关于屈原的诗句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余光中)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唐·李白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唐·戴叔伦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宋·陆游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李元度题汨罗屈子祠)

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湖南草绿,三叠重招宋玉魂。(汨罗·屈子祠)第4页/共24页第四页,共25页。《楚辞》和“楚辞”二者是不同的。《楚辞》是一本书,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的一本诗歌总集),其中主要的作品是屈原写的。

“楚辞”又称“楚词”,是屈原吸取楚地民歌营养而创立的一种新诗体,叫“骚体”,因《离骚》而得名。第5页/共24页第五页,共25页。屈原的历史地位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①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②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③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④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⑤“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第6页/共24页第六页,共25页。第7页/共24页第七页,共25页。探究1.屈原被放逐的原因从全文看有哪些?一是社会黑暗(举世皆浊,众人皆醉),一是自己清醒(我独清,我独醒),一是自身高洁(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第8页/共24页第八页,共25页。探究2.你觉得屈原是什么样的形象?屈原是一个志行高洁、为坚守理想不惜舍弃生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诗人,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第9页/共24页第九页,共25页。探究3.课文运用了哪些手段来塑造屈原这一形象的?

(1)对比,问与答的对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外在形象的对比,一个泽畔悲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满腹愁苦;一个莞尔而笑,鼓枻放歌,洒脱无拘。通过对比,突显屈原坚守理想的可贵。(2)肖像描写: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暗写出屈原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落魄到如此境地仍初衷不改,为下文写屈原的守节不渝张本。(3)语言描写:新沐者、新浴者的比喻,两个“安能”的反问,突显坚守高洁志行的决心,一个“宁”字体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然。第10页/共24页第十页,共25页。解题《渔父》:

1、战国秦汉间人记叙屈原事迹的文字,选自《楚辞》。

2、渔父fǔ:渔翁,“父”同“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第11页/共24页第十一页,共25页。给下列字注音渔父

憔悴枯槁弹冠汶汶皓皓莞尔鼓枻餔其糟

歠其酾濯吾缨第12页/共24页第十二页,共25页。答案渔父

fǔ憔悴qiáocuì枯槁

kūgǎo弹冠guān汶汶mén皓皓hào莞尔wǎn鼓枻yì餔其糟bū

歠其酾chuòlí濯吾缨zhuó第13页/共24页第十三页,共25页。第1段重点字词①屈原既放②行吟(于)泽畔。③颜色憔悴④形容枯槁⑤何故至于斯⑥举世⑦是以见放“已经”,或“以后”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脸色(今多指色彩)形体、容貌到全,整个被第14页/共24页第十四页,共25页。第2段重点字词①圣人不凝滞于物②何故沉思高举:③自令放为?被行为高出于世俗。令自:宾前,让自己、使自己。为:句末疑问语助第15页/共24页第十五页,共25页。第3段重点字词①吾闻之②新沐者、新浴者③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音节助词刚刚洗头洗身安:怎么以:用、让。身之察察:定语后置,皎洁的身体。第16页/共24页第十六页,共25页。第4段重点字词①渔父莞尔而笑:微笑的样子。②鼓枻而去:敲打(名作动)离开③可以濯我缨洗第17页/共24页第十七页,共25页。文章思路一:屈原流放江潭渔夫见而问故二:渔夫诚心劝告屈原与世推移随波逐流三:屈原断然拒绝决不受尘世污四:渔夫在歌声中离去第18页/共24页第十八页,共25页。问题探讨:

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他具有怎样的处世态度?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第19页/共24页第十九页,共25页。参考答案

文章还渲染了渔父的形象。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他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第20页/共24页第二十页,共25页。司马迁·屈原·渔父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司马迁——勇敢的生,以生践志——坚韧的意志屈原——壮烈的死,以死明志——不屈的气节渔父——超然的活,以隐守志——自由的灵魂渔父是隐士的象征,坚持操守,追求自由。第21页/共24页第二十一页,共25页。写作素材1、静静汨罗,守护着他的灵魂;皇皇离骚,诉说着他的忠贞。在那个视人民如草芥的动荡年代,他用自己的血泪诠释了什么是心存百姓;在那个朝秦暮楚的战乱时期,他用自己的生命回答了什么是爱国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的心,与日月争辉。2、他用他的一腔热血,谱写了一曲长久流传的赞歌。一介书生的他,虽然没有回天之力,可他以他的精神感染了无数中国人。坚持真理,热爱祖国,在世人眼中,就是屈原的代名词。3、“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为了这一信仰,他受到谗言的中伤,由一个三闾大夫沦为被放逐的落魄诗人,但是灵魂的高尚足以震慑那些卑鄙的政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诗人的志向,更是一位爱国人士矢志不渝的人生信约。不愿做亡国奴的他,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和愤恨抱石沉入了汨罗江。作为一个诗人他是不用死的,作为一个心怀祖国的政治家,但当他知道国家灭亡的时候,他又不得不死。屈原,带走了自己的肉体,留给人们一个永不泯灭的高尚灵魂.

4、“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黄昏中,一位衣冠不整的老人踏着最后一缕夕阳,缓缓走来。一个足以彪炳千古的名字——屈原!有如白玉一般纯洁心灵的你,与黑暗腐朽的现实格格不入,于是,你选择了逃避,远离这个纷杂的世界。身为“三闾大夫”的你作出了这样一种惊世骇俗的选择,似乎是匪夷所思,但这一切都是必然的。历史把你安排在这样一个黑暗的社会,就已注定了你与这个世界的水火不容,而你又无力改变它,你只有离开。于是,汨罗江畔的纵身一跃,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令人痛心惋惜的一幕。第22页/共24页第二十二页,共25页。写作素材5、当黎明还黝黑时,他就触着光亮而长吟。上下求索,踽踽独行。他使一条不屈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他使一个站立的灵魂得到了不朽的诠释

6、灵动飘逸的屈原在风起云涌的年代像一只孤独的小船,飘飘荡荡靠不了岸。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褪去了华服,你选择了荷叶制成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选择了汩罗河的波涛。于是你用生命代价作出了自己心灵的选择,而且从未有过悔意。你披发行吟、形容枯槁,一声悲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就已经全无遮掩地宣泄出你的任性和倔强。那“鸾鸟凤凰,日以运兮”的无奈,“燕雀乌鹊,巢堂坛兮”的愤懑,令你只有选择以死亡来树立良知的威严与人性的雍容气度。你不管别人诧异的眼光,你只一心一意地构筑那个神秘的美丽幻境。7、在恍惚迷离之中,几人能把真谛看透,伴着亘古的天,生命是根华美如涛的弦。朵朵落红如阵阵破碎的心扉,奏不尽一曲《离骚》,一江水流,试问躲在汨罗深处能否把清江看透?江水长流,欲抽刀断水,无奈斩不断的情长,一月如豆,江水鱼唇般舐着你久久不肯皈依的灵魂,哪里是你的表白?哪里是你的孤寂?哪里是你钟情的花环?“哀民生之多艰”,这是何等悲凉而又无奈的呼唤啊!也罢!也罢!你挥一挥衣袖,把梦揉碎在浮澡间,我读出了你弦外的苍桑。8、名言示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