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9-8兰亭集序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岁:时间。B.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穷尽。C.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暂:一时。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由:经过。解析D项,“由”,原因。答案D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癸丑”,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之一,顺序为第50个。前一位是壬子,后一位是甲寅。B.“暮春”,春天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三月,也是古人所说的“孟春”“仲春”“季春”中的“季春”。C.“修禊”,古代夏历三月下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祈福消灾。后泛指在水边宴集。D.“彭殇”,“彭”即彭祖,活了八百岁,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解析C项,“三月下旬”应为“三月上旬”。答案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解析B项,“因此,要及时行乐”的说法有误。王羲之赞同古人所说“死生亦大矣”的观点,并且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只感慨了人生的短暂,并没有由此得出“及时行乐”的说法。答案B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解析(1)“向”,过去,以前;“以”,因;“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2)“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参考答案(1)以前感到欣慰的事,顷刻之间变成了旧迹。(2)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二、语言运用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兰亭序》为行书帖,但我们从其圆转流美的行书字体中可以感觉到东晋楷法的完备,在妍美的行书中隐含着楷书的骨力。南朝的楷书是很发达的,①,其突出成就显然在行草方面。《兰亭序》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自然形态的美和人的情感之美的和谐的结合,似乎有天机入神,②,进入书艺的最高境界。据说后来羲之又写过几次,都不可能再达到这种境界,③。
解析这段文字谈的是《兰亭序》在行书书法艺术上的特点。第①处要注意横线后“其”指代的是王羲之,还要与前面的内容构成转折关系;第②处填写一个有顺承关系的有关书法境界的短句即可;第③处要结合前文,进行总结。参考答案①但从羲之的传本来看②走笔如行云流水③这就是艺术的奥妙6.请参照下面示例,为王羲之写一段评论,要求内容符合人物特点,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示例:狂放不羁酒中仙——李白他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灿烂了整个盛唐星空。他飘逸,欲上青天揽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用酒涤荡自己的秉性,用诗放牧自己的灵魂!解析形式参照示例,内容要符合王羲之书圣的特点,可以运用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答案示例一代书圣——王羲之狼毫一挥是生命的舞动,砚纸是他的舞台,满载生命的厚重。楷如泰山稳立,行如清冽之风,草如龙凤舞动。他让人们真正了解什么是书法,他让世界了解中国书法的伟博。课时作业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会稽(kuài)契约(qì)激湍(tuán) 临文嗟悼(jiē)B.癸丑(kuǐ) 修禊(xì)彭殇(shāng) 放浪形骸(hái)C.静躁(zào) 曲水(qū)流觞(shāng) 趣舍万殊(qū)D.虚诞(dàn) 悟言(wù)峻岭(jùn) 游目骋怀(chéng)解析A项,“湍”应读“tuān”;B项,“癸”应读“guǐ”;D项,“骋”应读“chěng”。答案C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少长咸集(都)畅叙幽情(幽深内藏)感慨系之(附着) 喻之于怀(比喻)B.群贤毕至(全) 崇山峻岭(高)终期于尽(至、及) 列坐其次(排列)C.茂林修竹(繁茂) 人之相与(参加)修短随化(变化) 取诸怀抱(之于)D.清流激湍(急流的水) 暂得于己(一时)向之所欣(一向,向来) 列叙时人(罗列)解析A项,“喻”,明白。C项,“与”,交往;“化”,指自然。D项,“向”,过去,以前。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①清流激湍,映带左右②列坐其次③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④感慨系之矣⑤亦将有感于斯文⑥夫人之相与⑦或取诸怀抱⑧放浪形骸之外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C.①③④⑧ D.②③⑤⑦解析②古义:其,代词,它;次,旁边/今义:代词,用于列举事项,位于第二。⑤古义:斯,代词,这;斯文,指这篇文章/今义:指文化或文人;文雅。⑥古义:夫,句首发语词;人,名词,指人与人之间/今义:对已婚女子的敬称。⑦古义:胸怀抱负/今义:胸前。答案C4.下列各句与“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信可乐也C.终期于尽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解析A项与例句都是介词结构后置。答案A5.名句默写。(1)《兰亭集序》中交代了在兰亭聚会的人是“,”,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2)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3)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答案(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3)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青霞先生文集》序茅坤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①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②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③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给谏④俞君,于是裒⑤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予序之首简。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以下,其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有删改)注①经历:掌管文牍的小官。②馘(ɡuó):古代战时割取的所杀敌人的左耳。③阃(kǔn)寄:领兵在外的将领。④给谏:掌管谏诤、弹劾之官。⑤裒(póu):聚集。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B.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C.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D.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解析“赖天子仁圣”的意思是“幸亏皇帝仁爱圣明”,“仁圣”是“天子”的品行,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特薄其谴”的意思是“特地减轻对他的处分”,语意连贯,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答案D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锦衣:即锦衣卫,是明朝搜集情报的机构,主要职责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B.宰执:宋代宰相与参知政事、枢密院的首脑的合称。明代的“宰执”就是指宰相。C.中土:古指中原地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地域概念。D.门人:指弟子,学生。古代曾有亲授业者称弟子、转相授者称门人的说法。文中指学生。解析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一职。明代用的是内阁制度,设内阁大学士,官阶为五品,其职务是替皇帝批答奏章、处理政务。文中的“宰执”指的就是宰辅。答案B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沈青霞先生敢于直谏,受人尊重,后因反对宰执专权误国而被陷害,他的讥刺时政的诗文也是他招祸的原因之一。B.沈青霞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申冤,但当年迫害他的官员和宰执也因陷害他被追究罪责而撤职。C.沈青霞先生逝世后,他的一个姓俞的学生才收集并整理先生一生著作的诗文若干卷,刻印成书,准备流传它。D.这篇序文是作者为沈青霞的文集而作,却是从沈青霞其人写起,作者成功地把握了论文中“知人论世”的原则,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解析这些人被撤职并非因为陷害沈青霞。答案B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2)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解析(1)“故”,原来。“以”,介词,凭借。“为重于时”,被动句。(2)“寒”,使动用法,使……心惊胆战。“跃”,使动用法,使……跃起。“作”,兴起。“忾”,同仇敌忾。参考答案(1)沈君原来就凭借敢于直谏而受到当时人们的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对时政多有讽刺。(2)它们足以使奸臣贼子心惊胆战,使边塞将士跃马奋进,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参考译文沈青霞先生,以锦衣卫经历的身份上书指责宰辅。宰辅非常痛恨他,正在竭力罗织他的罪名的时候,幸亏皇帝仁爱圣明,特地减轻对他的处分,把他流放到边疆。在这时,沈君敢于直谏的美名已传遍天下。不久,沈君就携带着妻子儿女,离家迁到塞上。恰好碰上来自北方的敌人多次袭扰,可是帅府以下的各级将领都束手无策,紧闭城垒,任凭敌人出没袭扰,连射一支箭抗击敌人都做不到。甚至等到敌人退走以后,他们却去割下那些从中原地区来的在战争中阵亡了的士兵和在郊野行走的百姓的耳朵去邀功请赏。因而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惨状,到处都是,百姓们连控诉呼吁的地方都没有。沈君既对上愤慨边疆防务的日益废弛,又对下痛恨众将士每天任意残杀人民来蒙骗朝廷,常常为此流泪叹息,他于是就把忧郁的心情抒发在诗歌文章中,来宣泄心中的苦闷,这就是文集中所著录的这些作品了。沈君原来就凭借敢于直谏而受到当时人们的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对时政多有讽刺。沈君的诗文逐渐传播了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造谣陷害他,这样沈君的大祸就酿成了。沈君被害死以后,那些曾经勾结起来诬陷沈君的边境将领们,不久便因犯罪被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辅也被罢官。沈君的学生给谏俞君,于是收集编辑了他一生的著述若干卷,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以敬,来请我写篇序言放在文集前面。我拜读了沈君文集后,题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难道不就是古代那些志行高尚的一类人吗?孔子删订《诗经》,从怨恨亲人的《小弁》、讽刺奸谗的《巷伯》以下,其中忠臣、寡妇、隐居之士、愤世嫉俗者的作品,一概被列入“国风”,有些被收入“小雅”,这样的作品不可胜数。难道这些都是古代的合乎音律的诗歌吗?然而孔子之所以不着急删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那些受谗害的人,崇尚他们的志向,他还说过“这些诗歌都发自真情实感,都合乎礼义的要求”,“说话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可以把它作为借鉴”。虽然沈君已经去世,但全国的官员们至今谈起他来,没有一个不鼻子发酸流泪的。唉!文集中所收载的《鸣剑》《筹边》等篇,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贼子心惊胆战,使边塞将士跃马奋进,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将来朝廷中采集民间歌谣的官员看到这些诗篇时,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吗?我恭敬地记在这里。至于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写文章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用来评论沈君大节的方面,所以我就不去论述了。三、语言运用10.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585-2025大豆茎溃疡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 材料疲劳裂纹扩展控制重点基础知识点
- 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数据可视化重点基础知识点
- 行政管理实践案例试题及答案
- 店铺火灾疏散应急预案模板(3篇)
- 幼儿园火灾应急预案反思(3篇)
- 血液透析火灾应急预案(3篇)
- 档案火灾应急演练预案(3篇)
- 宿舍楼火灾应急预案体系(3篇)
- 高考数学成就探讨试题及答案
- 【苏教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下册1-4单元教案+教材分析
- 3.2金属材料 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餐饮加盟合同合同范本
- 陌生拜访情景演练
-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诊疗2024课件
- 八年级数学家长会课件
- 慢性过敏性结膜炎科普讲座课件
- 幼儿园营养膳食蔬菜水果认知主题课件
-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2025届高考物理押题试卷含解析
- 人力资源许可证制度(服务流程、服务协议、收费标准、信息发布审查和投诉处理)
- 2024年秋新冀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课件 U6L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