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世界地理专题复习-2天气与气候_第1页
2016届世界地理专题复习-2天气与气候_第2页
2016届世界地理专题复习-2天气与气候_第3页
2016届世界地理专题复习-2天气与气候_第4页
2016届世界地理专题复习-2天气与气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地理

天气与气候2016届世界地理专题复习2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四季如春阴转多云全年高温多雨早冷午热夏热冬凉天气:(短时间,多变)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气候:(长时间,稳定)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气候三要素气温降水光照一、气温

表示:℃

观测:百叶箱,温度计

日均温: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不同时间的气温相加除以观测的次数

月均温:30天或31天的日均温相加,除以30或31,所得的商。

年均温: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相加,除以12,所得的商。2325时3133246810121416182022212729气温℃24气温日变化曲线图14时左右曰出前后一气温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辐射最强,但最高气温却出现在午后两点钟左右。这是为什么?详解: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地面一方面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而得热,一方面又向大气输送热量而失热。日出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地面净得热量,温度升高。大气吸收了地面放出的热量,气温也跟着上升。到了正午太阳辐射达到最强。正午以后,地面太阳辐射强度虽然开始减弱,但得热比失热量还是多,地面储存的热量仍在增加,所以地温继续升高,地面长波辐射继续加强,气温也随着不断升高。到午后一定时间,地面得到的热量因太阳辐射的进一步减弱而少于失去的热量,这时地温开始下降。地温的最高值就出现在地面热量由储存转为损失,地温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时刻。这个时刻通常在午后13时左右。由于地面的热量传递给空气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随后气温便逐渐下降,一直下降到清晨日出之前地面储存的热量减至最少为止。所以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而不是在半夜。北半球某陆地气温年变化月份℃北半球某海洋气温年变化一、气温2气温的年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气温日(年)较差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北半球大陆北半球海洋南半球大陆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日出前后14时左右1月7月8月2月1月7月气温的变化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地图册P13)3气温的垂直变化?在对流层中,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4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全球炎热中心在()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北半球冬季寒冷中心在()地区。撒哈拉沙漠南极洲西伯利亚一、气温“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世界上最热的地方”要注意分开表述:1、年平均温度最高的地方?

2、气温最高的地方?

——赤道附近。

赤道地区终年在太阳的直射下,获得的热量最多,年平均温度最高。但由于终年云雾天气多,雨水丰富,森林茂密,地面的最高气温并不会太高。——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大陆中部的大沙漠。

沙漠地区水分稀少,晴天多,云雾少,地面缺乏植被覆盖,夏天在太阳底下绝热升温快,是气温最高的地方。(5)洋流的影响:南极大陆外围的南极环流和西风漂流,阻碍高低纬度间的热量交换。(6)纬度高,太阳高度小,获得太阳辐射能少,气温低(1)太阳辐射(纬度)(2)下垫面性质

海陆地形地势洋流植被状况(3)天气(4)季节(5)人类活动5、气温的影响因素(抄、理解、背)1.什么是降水?

降水即自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如雨、雪、雹等。2.降水形成条件二降水①大气中有充足的水汽②水汽遇冷凝结③有较多的凝结核水汽+凝结核+水汽达过饱和+上升冷却3、降水的主要类型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降水类型空气上升的原因降水特征主要分布地区对流雨近地面湿热空气强烈上升强度,历时,范围,常有、

地区午后常见地形雨暖湿空气前进因被迫抬升降水发生在山的坡上,背风坡降水山地锋面雨冷暖气流,暖湿空气被抬升持续时间,范围,强度中纬地区台风雨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上升。强度,多伴有、低纬大陆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带受热地形阻挡大短小雷电暴风迎风少相遇旋转长广小很大暴雨狂风雷电赤道迎风坡3、降水的类型和分布世界降水分布图4、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ABCFDEG(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4)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1)A、G所处地带年降水量的差异是?(2)B、C所处地带年降水量的差异是?(3)从D—F地年降水量的变化是?(2)两极地区降水少填写降水空间分布的规律。(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原因是(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

,大陆西岸

;原因是(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内陆地区降水

;原因是

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多;内陆地区海洋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赤道地区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对流雨;两极地区为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温上升,难以降水。多少多

回归线附近的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东岸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少多少5.降水的分布多雨带少雨带低压带西风带迎风坡中纬度沿海回归线大陆东岸高压带信风带,东风带背风坡中纬度内陆地区回归线大陆西岸暖流流经寒流流经二、降水大气降水降水形成的条件水汽凝结核冷却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多雨带少雨带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地形地势降水类型

歌曲“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唱出了台北冬季多雨的特征。1.台北冬季降雨大多属于

A.地形雨

B.台风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2.在冬季下列地区中有类似现象的是

A.本州岛的日本海沿岸

B.福建沿海沿岸

C.太行山的东侧

D.渤海湾沿岸AA关东平原富士山冬剖面线36°N冬季风跨越辽阔的海洋,并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也可能多。日本海40.(28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

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__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

。(4分)

(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________

、______

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4分)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6分)

40.(28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

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__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

。(4分)

(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________

、______

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4分)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6分)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6分)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40.(28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原因:①地处热带;②空气对流强烈;③周围水域广阔④地形复杂(第④点2分;其余三点答对任两点得4分;满分6分)雷雨的成因雷雨多发生在猛列上升运动的积雨云中,当大气处于很大湿度且不稳状态时,或因地面受热,动力抬升,对流发展而产生雷雨,有时伴有冰雹。

从雷雨的形成原因来看,可分为两种:冷暖空气汇合时造成锋面雷雨:范围广,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往往是先下雨后打雷;局地受热不均而产生热雷雨:范围小,常常是先雷后雨,持续时间短,下了就停,雨量小。“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指的就是热雷雨。本章内容的知识结构图名称分布特征天气气候气温基本概念气温的变化气温的分布等温线图气温曲线图降水基本概念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变化降水量图降水柱状图气温降水组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自然景观三气候1.太阳辐射2.大气环流3.下垫面状况4.人类活动(一)影响气候的因素1太阳辐射: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的因素热带温带寒带最冷月平均气温>15℃最热月平均气温<15℃(一)影响气候的因素2大气环流(1)调整全球水热分布.(2)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气候不同.(一)影响气候的因素(三圈环流,季风环流)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极地)90°90°0°10°20°30°40°50°60°70°80°55°35°25°70°0°西部大陆内部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气候)10°海边内陆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小最冷月平均气温>0ºC3下垫面—海陆分布(一)影响气候的因素0℃全年干旱气温年较差大气候类别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大陆性大大7月1月海洋性小小8月2月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比较(北半球)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3下垫面—海陆分布(一)影响气候的因素3下垫面—地形(一)影响气候的因素高原山地气候其它因素……气候现象主要因素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而东侧降水稀少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下垫面(海陆因素)下垫面(海拔因素)下垫面(地形因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1.太阳辐射2.大气环流3.下垫面状况4.人类活动(一)影响气候的因素(笔记)海陆分布地形(山地和平原,迎风坡和背风坡)洋流植被(裸地和植被覆盖)各气候因子是相互关联的,共同影响气候的形成(三圈环流,季风环流)2、分布(分布规律、分布地区)3、特征(气温、降水、光照)5、成因(气压带、风带或气团、非地带性因素)4、判别(具体地方、气温和降水指标)(二)世界气候类型1、名称世界气候类型(地图册14页)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极地)90°90°0°10°20°30°40°50°60°70°80°55°35°25°70°0°西部大陆内部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气候)10°1热带2亚热带3温带(包括亚寒带)4寒带5高原山地气候(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热带季风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落基山、埃塞俄比亚高原超级重点!区域27页,每个人都要理解记忆!超级重点!(三)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1冷或热月定半球2气温定带3降水定型0ºC和15ºC“冬、夏、年、少”四型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15℃最冷月>0℃最冷月<0℃最热月<15℃年雨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夏雨型季风气候,热带草原少雨型热带沙漠,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气温降水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成因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全年温和湿润(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类型四幅图反映的气候共同点是?各图的气候特征?降水集中(降水季节变化明显)热带草原热带季风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A热带草原:全年高温,干湿两季B热带季风:全年高温,旱雨两季C温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气候类型的判读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①—A

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B地中海气候

③—D

温带大陆性气候④—C温带季风气候易混淆的气候类型比较1、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1)降水量多少不同: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年降水量介于1500—2000mm之间,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少,年降水量介于750—1000mm之间。(2)雨季集中程度不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有突变现象,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有渐变现象。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1)最冷月均温不同:

亚热带季风气候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在0℃以下。(2)雨季长短不同: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温带季风气候雨季短。3、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1)最冷月均温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0℃以上,温带大陆性气候在0℃以下。(2)降水季节分配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四)各大洲气候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南北跨度和东西跨度在各大洲中最广,因此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各地差异很大)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一方面使亚洲具有广大的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促成了大陆性和干燥性气候范围的广大;另一方面,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①温带气候占绝对优势,没有热带气候(纬度位置决定;大陆轮廓,以南欧为底边略呈三角形,缩小了寒冷北冰洋影响的范围)②海洋性显著(a西风带;b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c山脉东西走向;d北大西洋暖流+三角形的大陆轮廓,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广)①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类型南北对称②干旱少雨区面积广大(a南北回归线横穿大陆的南部和北部;b海岸线平直,缺少深入内陆的港湾,减少了海洋的影响;c东北部紧邻亚洲大陆干燥区,从那吹来的东北信风性质干燥)③气温高,有“热带大陆”之称(a纬度位置决定了太阳高度角大,地面接受太阳辐射量多;b干燥地区广,空气透明度高;c相当大地区处于背风位置,加强了高温的程度)①干旱区面积大(山地偏居大陆东岸,阻碍太平洋暖湿气流西进,广大内陆地区因此干燥)②降水分布呈半环状(地形单调,无气候障碍,使中西部气候类型渐变)③普遍暖热(大陆轮廓东西宽、南北窄,增加了副高控制的面积且南北各地受热状况差异小)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大陆形状北宽南窄,温带气候占优势,热带气候缩减)②气候类型多样(大陆南北延伸广,地面受热状况差异大,几乎穿越了北半球除热带以外的所有气候带)①热带气候为主(大陆北宽南窄,热带气候占优势。同时南回归线以南大陆紧缩,使亚热带、温带气候大大局限,且缺乏水平地带的亚寒带、寒带气候)②温暖湿润,多雨面积广,干旱沙漠区面积相应狭小③气候类型结构的独特性(大陆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气候类型截然相反)南极洲

气候特征:酷寒、烈风、干燥、暴雪 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