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33寄生虫感染与免疫_第1页
病原生物学33寄生虫感染与免疫_第2页
病原生物学33寄生虫感染与免疫_第3页
病原生物学33寄生虫感染与免疫_第4页
病原生物学33寄生虫感染与免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十三章

寄生虫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寄生虫抗原的特点复杂性及多源性表面抗原(surfaceantigen):来自表膜体抗原(somaticantigen):来自虫体代谢抗原(metabolicantigen):包括排泄分泌物、幼虫脱皮液和囊液等循环抗原(circulatingantigen,CAg):指活的寄生虫排放到宿主体液中的大分子微粒抗原的属、种、株及期特异性:寄生虫的不同属、种、株,同一种、株的不同发育阶段,既有共同抗原,又有各自的特异性抗原。第二节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类型生理屏障如皮肤、粘膜及胎盘胃酸血液、体液或组织中的吞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以及补体人对某些寄生虫具有完全的抵抗力,如人对鸡蛔虫和鸟类疟原虫等具有先天性免疫力固有免疫(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适应性免疫(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immunity):很少见,如热带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东方疖非消除性免疫(non-sterilizingimmunity)疟疾的带虫免疫(premunition):不能完全清除体内寄生虫;可抵抗再感染;当体内虫体被清除,免疫力也消逝。血吸虫的伴随免疫(concomitantimmunity):血吸虫感染后,活的成虫可以使宿主产生免疫力,其对成虫无作用,但可作用于早期侵入的童虫,防御再感染。第四节超敏反应(自学)第三节免疫逃避(自学)宿主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寄生虫掠夺营养机械损伤毒性作用寄生虫被全部清除,康复,获得抵抗再感染的能力寄生虫被部分清除,获得部分抵抗再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