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_第1页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_第2页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_第3页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_第4页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目录基本要求缩略语术语和定义范围预防措施处理措施321456本标准规定了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的基本要求、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1.范围2可中和或减低发疱性药物毒性以减轻组织伤害的物质。解毒剂1化疗药物外渗静脉输注化疗药物过程中,药物渗漏至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2.术语和定义3刺激性药物一类能引起静脉或局部组织刺激性或炎性反应的化学药物。4发疱性药物一类能引起皮肤或粘膜起泡、溃疡或坏死的化学药物。发疱性化疗药物可分为DNA结合和非结合两类DNA结合类发疱剂从静脉外渗时与组织细胞中的DA结合并迅速导致细胞死亡DNA-外渗药物复合物从组织中的死亡细胞中释放出来,并通过内吞作用被临近的健康细胞吸收。这种细胞吸收细胞外物质的过程建立了一个组织损伤的持续循环DNA-外渗药物复合物在组织中存留很长一段时间,并在周围区域循环,这些外溢损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大、更深、更痛DNA结合类发疱剂分类代表药物烷基化剂二氯甲基二乙铵(氮芥)、苯达莫司汀蒽环类抗生素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去甲氧基柔红霉素其他抗癌抗生素更生霉素、丝裂霉素、米托蒽醌不与DNA结合类发疱剂(如植物生物碱)在外渗时对组织细胞有间接而不是直接的影响非DNA结合的发泡剂最终在组织中代谢,比DNA结合剂更容易中和这种类型的外渗损伤通畅局限于局部,有轻度至中度疼痛,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非DNA结合类发疱剂分类代表药物脂溶性烷化剂安吖啶植物类碱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地碱、长春瑞滨紫杉类多西他赛、紫杉醇3.缩略语PVC外周静脉导管CVAD中心血管通路装置PORT输液港4.1应评估和识别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血管条件

静脉条件差(管径细、弹性差、脆弱的静脉)肥胖使静脉从外观和触诊上变得模糊不清反复多次静脉穿刺之前使用低PH值和发疱性药物治疗由于淋巴结清扫、淋巴水肿、肢体摘除或其他情况、可用性静脉受损

患者因素

感觉缺陷(脑血管意外、瘫痪)、镇静、嗜睡认知受损和精神状态的改变损害了患者化疗部位感觉变化的能力,不能及时报告穿刺点的异常穿刺部位肢体不自主活动使得导管有滑出静脉的风险,增加了外渗的风险

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时应警惕潜在并发症造成的外渗风险

怀疑有夹闭综合征当导管尖端出现前未蛋白鞘或血栓时,外渗的风险也会增加如果无损伤针头过短或病人的移动导致无损伤针头滑出,会增加药物外渗的风险4.2应根据化疗药物的性质、化疗方案、患者的血管条件等选择血管通路及工具化疗药物的性质刺激性药物发疱性药物:DNA结合类、非DNA结合类化疗方案化疗方案的输注时长、周期、疗程患者的血管条件外周静脉可及性有无中心静脉置管禁忌症,穿刺血管的合理选择4.4应告知患者出现疼痛、发红、肿胀、烧灼感、输液不畅等异常情况报告医护人员。

识别早期临床征象灼烧或刺痛,最早出现肿胀皮肤颜色变化:非发疱剂引起皮肤苍白漂白,发疱剂出现皮肤红肿液体从穿刺部位、皮下通道或输液港储液囊渗出推注给药感受阻力、滴速减慢抽不到回血4.3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应定时评估血管通路装置是否通畅,并观察有无发生外渗的症状和体征。4.5出现化疗药物外渗时,应及时处理、记录、上报等。5.1.1宜选择前臂粗、直、有弹性的上肢静脉,同一静脉在24h内不应重复穿刺。5.1.2化疗给药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5.1.3宜使用透明无菌敷料固定,导管留置时间应24h。5.1.4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应看到静脉回血后方可给药。5.1.5输注发疱性药物时a)静脉推注2~5m1药液或每输注5~10min后,宜评估并确认静脉回血。b)总输注时间应<60min。c)不应使用输液泵。d)患儿不应选择头皮静脉。5.1经外周静脉导管给药的预防措施5.2.1输注发疱性药物时间>60min或使用便携式输注泵给药时,宜选择CVAD。5.2.2给药前应通过抽回血及推注生理盐水确认CVAD通畅。5.2.3p0RT给药时,应确保无损伤针固定在港体内。5.2.4输注过程中应定时观察穿刺区域有无液体渗出、发红、肿胀等。5.2经CVAD给药的预防措施6.1发生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保留血管通路装置。6.2应使用注射器回抽静脉通路中的残余药液后,拔除pVC或p0RT无损伤针。6.3深部组织发生中心静脉化疗药物外渗时,应遵医嘱行X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6.4应评估肿胀范围及外渗液体量,确认外渗的边界并标记;观察外渗区域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关节活动和外渗远端组织的血运情况。6.处理措施应使用6.5或7号针头,每个穿刺点应更换针头封闭液宜联合选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2%利多卡因封闭进针部位宜避开静脉,围绕外渗部位外缘进行多点扇形注射封闭范围及深度应大于外渗部位封闭剂量应根据外渗量和外渗范围而定根据需要可重复局部封闭6.5发疱性药物外渗时,应遵医嘱进行局部封闭,封闭时应避免损伤CVAD。6.处理措施6.6根据外渗药物的种类,遵医嘱可使用相应的解毒剂和治疗药物。6.7化疗药物外渗发生24~48h内,宜给予干冷敷或冰敷,每次15~20min,每天≥4次;奥沙利铂、植物碱类化疗药物外渗可给予干热敷,成人温度不宜超过50℃~60℃,患儿温度不宜超过42℃。DNA结合发疱剂的外渗建议采用局部冷敷(冰袋)冰敷可以收缩血管,帮助防止发疱剂蔓延到临近组织,另外可以减轻疼痛局部冷却不应与外渗解毒剂右丙亚胺联合使用,因为血管收缩会抵消作用非DNA结合发疱剂外渗建议采用干热敷干热敷增加该区域血液流动,有助于分散溢出的发疱剂并促进其吸收6.8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