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井地质报告_第1页
建井地质报告_第2页
建井地质报告_第3页
建井地质报告_第4页
建井地质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井地质报告——faef2182-715d-11ec-80b7-7cb59b590d7d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交通位置、范围及周边关系平关平迤煤矿位于盘县平关镇三道沟境内,距平关约10km,它由一条简易公路连接,距离红果镇约25公里,交通便利。查看运输位置图。行政区划隶属盘县平关镇三道沟乡,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4°北纬20,59〃~104°21/48〃,25°43,01〃~25°44'28〃。井田北翼边界跟云南省富源县大罗冲煤矿边界为界,东翼与F1断层为界,南翼以平一公路丰湾村煤矿段为界,西翼以平一公路为界煤矿至迤车村段为界,井田南北长为2.2千米,东西宽平均为1.1千米。根据对《贵州省平邑煤矿资源储量核查报告》的批复,贵州省国土资源和矿业法规划院储审字[2021]238号。开采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由2250矿区面积2.2694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350.68万元吨,设计利用储量184万吨,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预计服务使用寿命为9.4年。第一矿区由四个拐点组成,矿区面积约0.83平方公里。井田位于杨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西盘关向斜(亦子孔向斜)西翼为山地地貌,山陡井陡田内山峰广布,地形起伏较大,呈北高南低和东高西低的地势。第二节矿田地质勘查简史本区属平关煤矿区(井田),区内有关煤矿的地质工作开展较早,1957年4月,原西南煤田地质勘查局第八地质队在贵州西部进行地质调查测量,填绘了1:10万地质图,提交了《黔西煤田盘县区地质勘查报1995年7月,原西南煤田地质勘探局第二采样队在普安盘县晴隆、兴仁等县进行区域性煤质采样,填绘了1/5万地质图,对煤系已了解其分布、煤质和地质构造。2000年2月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五九队在该区进行了地质简分别提交调查工作;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平关镇小燕子煤矿地质简测报告》对k1、k3、k5、k12煤层作了详细了解,并计算c+d一级储量133万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平关镇小燕子煤矿地质调查报告》对k12、k17、k20、k29煤层作详细了解,并计算了c+d级储量为114万吨。两份报告均由内部部门审核,审核结论如下:2021年贵州省一0五地质大队对平关镇龙家地煤矿进行资源量验证工作,并提交了贵州省盘县平关镇龙家地煤矿资源验证报告该报告初步查明矿区地层、构造、煤层分布、产状厚度等;对煤质煤对课堂有基本的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基本明确;矿区K1k3、k5、k12煤层,累计查明资源量245.7万吨,其中(333)80.210000吨(334?)157.2万吨,采矿消耗量8.3万吨,保有资源196万吨吨,扣出保安煤柱41.4万吨。2022年12月,贵州省第一百零五地质队对小岩子煤矿进行资源验证。实工作,提交了《贵州省盘县平关镇小岩子煤矿资源量核实报告》,报告初步查明了小燕子矿区矿床的煤层、煤质、地质构造和开采工艺术条件等,估算了矿区k12、k17、k20、k29累计查明资源量59.610000吨,包括(122b)28000吨,(333)404000吨,(334?)15.1万吨煤层,采空消耗资源量1.3万吨。第三节旧窑、火区和熔岩崩塌的范围和分布我矿是技改整合矿井,原开采的两个矿井分别为小岩子煤矿和龙小燕子煤矿的开采范围为x2847000-2847520和Y35434880—35435140,开采深度最低点为2120水平。其斜井深度垂深61米,开采煤层为K3、K5、K12、K17、K24和k29。根据开采水平及其巷道道布置情况,存在积水约在6000m3左右,另外在原小岩子煤矿开采北翼分布着6座零星的小窑炉,其中4座小窑炉在过去的开采中取而代之水探放,另外还有2个小窑尚未探放,存在老窑水储量不到400m3,为了安全起见,在原小燕子煤矿附近开采时,必须把找水和排水放在首位的老窑水在雨季会不断补充,必须把探放水工作抓死抓严。原龙家地煤矿开采范围为x2846000-2846720和Y35435760—35436160,开采深度最低点为2170水平。其斜井深度垂深40米,开采煤层为K1、K2和K3。通过对地下巷道布置的分析,发现存在积水现象在4000m3左右,为了安全在开采接近原龙家地煤矿时,必须把探放把水放在第一位。所有旧窑水将在雨季不断补充。我们必须注意找水和排水1、老窑的分布及积水情况矿区内有许多煤层露头,过去也有许多零星的小窑炉。根据访问和调查和开采痕迹综合分析可知,在f4断层南翼全部为平酮无积水,而在F4断层北翼有五座老斜井窑。根据访谈,调查了这五座老窑的开采深度和深度巷道断面推断大约积水量在1200m3左右。在f9断层东翼,f7断层南这个地段有10座旧窑。根据采访和调查,这10座旧窑中有一些与原农田的煤炭相似矿开采巷道贯通,开采混乱,老窑水情况复杂,开采深度深,巷道多、在矿区中心,X坐标为2846040-2846920,Y坐标为35435920—35436100区域内分布着10个零星小窑。根据分析及开采情况,存积水约1000m3。在井田东南翼,x坐标为2845800—2846000,y坐标为35435400—过去,在35435640区域有一个保留矿山。其斜井开采深度很低深在50米左右,开采煤层为k17,根据走访得知其巷道存在积水量大约5000立方米。布置井田南翼时,靠近该区域时必须加强勘探和排水工程第四节建井期间补充地质工作情况9月1日至9,2022日,贵州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探化探所地质勘查部进行了实地勘查,补充和确定了一体化的扩展。界后的范围内累计探明资源量1409.36万吨,其中(332)22.82万吨,(333)359.02万吨(334?)968.84万吨,采空消耗量(122b)58.68万吨吨,矿山保有资源量1350.68万吨。第五节矿山设计生产能力、使用年限、水平及矿区划分根据国家2021年整合政策,我矿由原小岩子煤矿和龙家地煤矿整联合改造,由贵州宏景矿产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设计,产能15万吨/年,考虑1.3的储量备用系数,设计服务年限9.4年,一水平+2130m标高以上160万吨,标高2+2130米以下24万吨。。井田深度部边界按+600m标高为界划分,据有关资料,2100m以下还有煤层赋储量1952.41万吨。随着煤矿开采技术和设备的改进,矿区的深部边界可继续向下延深,井田储量还可增加,矿井的服务年限还可延长。。第六节发展模式与基本建设平迤煤矿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主斜井的施工由湖南连少健承担,于2022年3月8日开工。井筒总长度445米,整个断面锚喷,施工期430天,立井将于2022年6月13日竣工。井口坐标为:x=2847110,y=35435276,z=2260m,井底标高+2130m,坡度-17°。副斜井由湖南涟邵建承担建设,于2021年3月8日破土开工,井筒全长340m,全段锚喷,施工工期332天,井筒于2021年元月27日到底。井口坐标为:x=2847176、y=35435361、z=2260m,落底高程+2130m,坡度为一25°。空气斜井的施工由湖南连少健承担,并于2022年3月8日启动。立井全长242m,全断面锚喷,施工期232天,立井将于2022年9月30日竣工。井口坐标为:x=2847228,y=35435623,z=2280m,井底标高为+2250,坡度为-7°。排水平酮由湖南涟邵建承担建设,于2021年12月18日破土开工,井筒全长1194m,全段锚喷,施工工期720天,井筒于2021年3月6贯通副井井底车场。井口坐标为:x=2846356、y=35435228、z=2115m,贯通副井井底车场+2130,井口至1141m段坡度为5%。,1141m段至贯通点15°。副井井底停车场全长120m,全断面锚喷。工期125天,坡度5%。。一段回风横道全长222m,全段锚喷,工期154天,坡度-5%。。上山轨道全长340米,整段均锚喷。施工周期为120天,坡度为22°。回风上山全长340m,全段锚喷,施工工期212天,度为21°。运输上山全长262m,全段锚喷,施工工期150天,度为17°。目前主副斜井+2130井底联络巷已施工贯通,+2200水平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已施工贯通。预计第一工作面10101将采用走向长壁后退采煤法和爆破开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为445m。第二章井田地质构造特征第一节地质年代及地层工区位于黔北泰隆六盘水断陷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西部盘关向斜(亦子孔向斜)西翼。晚二叠世形成了一套由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和煤层组成的陆相含煤岩系。工作区出露的地层有二迭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p3B)、宣威组(p3x),三迭系上统飞仙关组(t3f)及第四系(q),由老至新分述如下:峨眉山玄武岩地层(P3)B:岩性为灰绿色、深绿色、深灰色和紫色斑岩玄武岩、火山角砾岩,中间有粉砂岩、泥岩和煤层(线)。260-350米厚。宣威组(p3x):分布于矿区中部,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厚170-230m,区域上含煤27层,可采煤层10层,局部可采煤层8层。飞仙关组(T1f):分布于矿区北部和东部,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灰色和紫灰色细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偶夹泥灰岩,厚度560m。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沟谷及缓坡地带。由残坡积、塌积物组成,岩性为粘土、亚粘土夹岩块、碎石等,厚0—15m。第二节矿区主要地质构造平迤煤矿区域上位于盘关向斜西翼,杨梅山一小达村断层西侧,区内构造形迹以单斜构造。区内断层少,规模较大的有3条,除f2为正断层,其余均为正断层,各断层特征详见断层一览表:平邑煤矿断层一览表矿区地质构造属复杂类型,根据《中国地表动力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地区相应的地表基本强度为vi.自有记录以来,未发生破坏性地震,区域地壳稳定性良好。第三章煤层及煤质特征第一节煤层矿区分布为宣威组含煤岩系可采煤层有k1、k3、k5、k12、k17、k17、k24—1、k24—2、k29、k30共十层,各可采煤层简述如下:K1煤层:全层厚1.3—2.3m,平均2.1m,含夹砰0—3层,厚度及层位稳定,位于宣威组顶部,其上为飞仙关组(t1f),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粉砂岩。对此可靠。K3煤层:全层厚1.91—2.15m,平均2.03m,全区可采,夹石0—1层结构简单,层位稳定,距k117m左右,顶板为细砂岩,底板为粉砂岩。K4煤层:全层厚0.6—1.0m,平均0.8m,局部可采,结构简单,层位稳定,距k35m左右,顶板为细砂岩,底板为粉砂岩。K5煤层:平均厚1.6m,含夹砰0—2层,结构较简单,距k38—13m,厚度及层位较稳定,顶板为泥质粉砂岩有0.2—0.6m粉砂质粘土岩为顶,底板为粉砂岩。K7煤层:平均厚0.7m,含夹砰1层,局部可采,结构较简单,距k53m,厚度及层位稳定,顶板为泥质粉砂岩有0.2—0.6m菱铁矿,底板为粉砂岩。K9煤层:全层厚0.5—1.0m,平均厚0.75m,在揭露巷道见煤点厚度为0.8m,局部可采,构造相对简单,k74-5m,厚度和层位稳定,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粉砂岩。k10煤层:平均厚度0.8m,局部可采,结构简单,距k92-4m,厚度和层位稳定,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粉砂岩。k12煤层:K12煤层厚1.30-2.35m,平均厚度1.78m。全区可采,含0-1脉石层。构造简单,距K545约545-55m,厚度和层位相对稳定。顶板为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岩或细砂岩,可靠。(9) k17煤层:它是小岩小煤矿的主要煤层。整层厚度为2.35-3.5m,平均厚度为3.03M。整个区域可开采,距离k1210-15m。厚度和层位相对稳定。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可靠。(10) k18煤层:整层厚度为0.5-0.9m,平均厚度为0.7m。它是局部可开采的,结构简单(11) k20煤层:K20煤层厚1.2-3.5m,平均厚度2.3m。整个区域可开采,距离k1210-15m。厚度和层位相对稳定。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可靠。(12) k21煤层:K21煤层厚0.6-1.1m,平均厚度0.85m。整个区域可开采,距离为k205m。厚度和层位相对稳定。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13) k241煤层:整层厚度为1.2-2.0m,平均厚度为1.6m。整个区域可开采,距离k2022-26m。厚度和层位相对稳定。顶板为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岩或细砂岩。(14) k242:全层厚2m,距k2418m约2418m,顶板为粉砂质泥岩。(15)k25:全层厚0.6—0.9m,平均厚0.75m,局部可采,距k24下6m,厚度及层位稳定,顶板为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岩或细砂岩。(16) k27:全层厚0.8—1.2m,平均厚1.0m,在揭露巷道见煤点煤厚1.5m,局部可采,距k24下20m,厚度及层位不稳定,顶板为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岩或细砂岩。(17) K29煤层:全层厚1.8—2.4,平均厚2.2m,局部可采,距k242底板约67m,厚度及层位较稳定。顶板为粉砂岩或细砂岩,底板为泥质粉砂岩或泥岩。(18)K30煤层:全层厚1,5m,距k297m左右,顶板为细砂岩,底板为粉砂质泥岩,距p3B约5—7m。各煤层特征详见煤层特征表:10个可采煤层的特征8层局部可采煤层特征表第二节煤质(1)物理性质从外观上看,煤岩呈黑色或灰色,具有强烈的玻璃光泽,块状或不规则带状结构,层状结构。煤和岩石通常是半亮半暗的。(2) 化学组成由于该矿目前开采K21和K17,因此仅对这两个煤层进行采样和分析。根据云南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2022年10月29日的分析结果。下表:(3) 煤质评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2241-2022,K12煤层属于高灰超低硫超高热值煤,K17属于中灰超低硫超高热值煤。(4) 煤类:井田内各可采煤层均为主焦煤。风氧化带特征原煤经空气氧化后,色泽变暗,裂纹发育,质量软化,厚度减小。靠近表面的部分通常为粉末状和泥土状,无法燃烧或燃烧时火力不强。根据矿场识别和老洞穴调查,沿煤层倾斜方向推覆煤层露头线30m,圈定了煤层风氧化带。风氧化带不参与资源估算。煤质及工业用途各煤层主要为低灰煤层(第三节瓦斯、煤尘、自燃及地温和顶底板岩性根据六盘水乡镇煤矿2022年度矿井瓦斯品位评价报告(贵州煤务局QCXGZ〔2022〕145号文件)的答复,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92M3/t,绝对排放量为0.82M3/min,矿井瓦斯品位为低瓦斯矿井。气体成分:CH4:1.51-23.39m,CO2:0.81-8.69,H2:0.34-0.98m,尽管该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然而,低瓦斯往往容易造成人们管理思想的麻痹,容易发生瓦斯事故。特别是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量增大,要特别注意防止回采工作面上的隅角,煤层巷道及酮室的瓦斯聚积或超限。在回采工作面瓦斯超限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排放或冲淡偶角瓦斯。当巷道内风速较小时,顶板处容易积聚瓦斯,可在巷道顶板设置导风板将风流引至顶板附近,加大顶板附近风速,其风速应大于0.5—1m/s。该矿虽然为低瓦斯矿井,但在无风或停风地点仍可能会发生瓦斯聚积,导致瓦斯事故。因此必须加强通风及瓦斯管理。禁止有盲巷存在。必须严格执行停风撤人、停电制度,严禁无风、微风作业。严禁瓦斯超限作业。煤尘爆炸与自然倾向。(1)煤尘爆炸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21年8月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平关平迤煤矿k12#、k17#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区内虽无煤尘爆炸记录,但据对部分矿井观察,区内可采煤层,煤质性脆,成块性不强,多呈小块及粉沫状,采掘中易于破碎,因此在采掘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煤尘浓集。(2)煤的自燃倾向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21年8月《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平关平迤煤矿k12煤层自燃倾向向分类为属自燃煤层,k17煤层自燃倾向分类级属容易自燃煤层。因此应加强矿井通风及煤的蓄存保护工作。根据多年的开采情况,矿区没有地热问题第四节主要开采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在煤层的第一节中已经描述过。如果未来采矿过程发生变化,应不断补充和改进。第四章井田水文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含水层分布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区位于区域水文地质补给区的中部。区内地层主要为飞仙关组下部、龙潭组和峨眉山玄武岩组。导水性差的地区断层发育。(1)地层岩性及富水性矿区出露地层及其水文地质特征描述如下:上二迭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B):岩性主要为拉斑玄武岩,火山角砾岩夹泥质粉砂岩,为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富水性弱。上二叠统宣威组(p3x):主要由细粉砂岩、粘土岩和煤层(线)组成,为基岩裂隙含水岩组,产水量弱。第四第(q):为残坡积层。岩性为粘土、亚粘土夹碎石,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分布零星,厚度小(0—3m),富水性弱。(2) 断层带的水丰度和电导率:从矿井杨露的情况看,断裂带有滴水现象,说明断裂带富水性及导水性均较弱。(3) 地表水:矿区内地表水系发育,矿区北部,中部及南部分别有自东向西的常年水流,中部溪流流量3.522l/s,南部溪流流量2.9769l/s,溪流源头标高均在2300m左右,高于矿区开采标高,矿区范围周边,在南部风湾村以西河谷高程2090m,可视为当地侵蚀基准面。该矿准开采标高为2250-2100m,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目前,该矿最低排水高程为2167m,也高于侵蚀基准面。第二节地下水类型的划分及富水性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供应。大部分大气降水从地表径流流出,一小部分沿地表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它沿着构造裂隙、风化裂隙和层间裂隙迁移,并在山谷中以泉的形式排出。(5)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大气降水通过煤层顶板的空气比裂隙和构造裂隙向矿井充水。通过对该矿及老酮室的调查,发现浅埋煤层开采时存在大量顶板滴水和涌水现象。主支洞涌水量7.8m3/h,支洞涌水量1.54m3/h,总涌水量9.36m3/h,区内老井多,积水多,出水量少,流量0.08l/s,在今后的矿井设计和煤层开采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老洞积水对矿山生产的影响。深部裂缝发育程度减弱,仅断裂带有顶板滴水。该矿为基岩裂隙水直接充填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然而,随着开采,采空区范围增大,开采影响范围增大。随着活动裂隙的产生和扩展,矿井的滴水量将增加。开采自然排采比标高以下的煤层时,应设置相应的抽排设施。矿床开采后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该矿床由平酮开采。主支洞高程2204m(龙家底),2170m(小燕子)。在上述开采范围内,矿井涌水量由主支洞自然排出。然而,由于采空区引起地面干管高程的移动和变形,小燕子矿区地表产生了大量裂缝要有两条,断续延长二百余米,大气降水沿地裂缝向下渗透矿井涌水量增加,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化,但在今后开酮采主平标高以下煤层时,应注意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三节地下水补给和排泄条件大气降水、老窑积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大气降水、浅部裂隙水多沿基岩裂隙面和断层渗入矿井,裂隙发育地段矿井充水会有所增加,一般随开采深度增加,水量愈来愈大。第四节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地表无大型河流、湖泊、水库,根据地表泉水观察及其井田周边及井田内,隔水层勘察,补给条件差,其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裂隙充水矿床。第五节矿井首采区涌水量及防治措施一、 、地表水防止措施(1) “排水为主,堵塞为辅”。二者的结合可以防止地表洪水通过旧窑、采空区塌陷区和采动裂隙流入风井井口或进入地下,给安全生产带来灾难。(2)具体措施:对矿区范围的老窑、采空区落陷地带、采动裂隙等每月1日、11日、21日进行检查,若有低洼汇水地带、采空区陷落区、采动裂隙立即充填或挖排洪沟引排。清理地面洪沟,确保水沟畅通。风井、工业广场在其上下两侧打好挡水墙,在挡水墙下面挖好排洪沟。(3)作为重点整治对象,芬迪村河口小河必须在5月1日前进行复垦用挖掘机把集在溪沟沟内私挖乱采的大量砰石堆清理结束,并且把所有私挖小井口封闭严实,在下雨时必须有重专人观察塌陷现象,若出现立即撤人并进行冲填。加强井田内水害调查,充分掌握井田内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情况,便于井下开采时进行找水、排水或避开突水区。二、 堵水措施1、井下堵水老窑水勘探排水过程中,在已探明水量的情况下,为满足备用泵和政策泵的排水能力,避免发生井水事故,必须在勘探排水巷道内设置挡水闸门。根据挡水闸门的要求,应选用石材作为挡水墙,壁厚不小于1.5米,两侧切深不小于0.5m,中间设置水闸。闸门孔必须通过水流计算进行调整。具体计算方法为矿井正常涌水量加上水闸流量必须小于正常排水泵和备用排水泵排水量的0.8倍。地面堵水主要是堵截地表水沿井筒或裂隙进入井下,必须对井口附近水沟进行定期清理,必须保证井口高度在历年最高洪水位置2米以上,加强地面挡水墙的防固和挡水墙的保护,防止挡水墙损坏造成大量地表水沿裂隙渗入井下。三、 排水措施1。地下排水井下排水畅通,有利于井下疏排水畅通。2、地面疏水加强地表沟渠的清理,防止地表水和洪水因地表沟渠堵塞而流入地下,造成井淹事故。加强开采沉陷低洼地区的排水,防止地表水沿开采沉陷低洼地区渗入地下,导致原设计封闭排水能力不足和积水,导致较低开采水平发生漏水事故。四、井下排水措施2130层及一层以上地下采用自然排水。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地下排水沟的清理,防止因排水沟堵塞而造成井淹事故。第六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大气降水和老窑积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大气降水和浅层裂隙水主要沿基岩裂隙面和断层渗入矿井。裂隙发育地段矿井充水量将增加。一般来说,水量会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第七节矿井预计涌水量预计与防治水措施由于矿山整合后尚未编制开发利用计划,因此仅以现状为依据采地段选择:龙家地矿段12-3块段,小岩子矿段12-1块段,采空面积分别为60714m2及9696m2共计70410m2,采用“比拟法”计算,公式为:式中,f为预算面积,q为矿井预计涌水量,KF为单位面积含水量根据《贵州省盘县平关镇小岩子煤矿储量核实报告》资料,kf=0.0000176m3/m2h则首采地段开采面积增大70410m2,原采空面积275021m2,总采空面积为345431m2。q=345431X0.000422=6.075m3/h该涌水量为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可能是正常涌水量的3—5倍,则首采地段最大涌水量应为17.81---30.375m3/h。根据实际调查,矿井涌水量为9.356m3/h,比计算预测涌水量高出54%。第一采区最大涌水量相应调整为28.07-46.78m3/ho2、防治水措施10101运输巷、10101回风巷、10101回风上山巷掘进工作面时,应采取探掘防水措施;根据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地质勘查部,对全矿的预算。建议增加排水能力。地面沉降区主要采用裂缝及时填塞,并对洪积冲沟等低洼处进行填塞,防止积水。第一节储量计算资源计算的行业指数(1)最低可采厚度0.6m;(焦煤)(2)最高灰分33%;(3)最大硫含量为0.5%;资源计算范围和对象本次资源量核实估算范围,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布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1**********]58)划定的矿界,采矿权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为2.2694平方公里,开采标高2250m—2100m°(见表5—1)。表5-1资源量估算范围拐点坐标参加资源量核实的煤层可采为:k1、k3、k5、k12、k17、k20、k24—1、k24—2、k29及k30煤层;局部可开采煤层K4、K7、K9、K10、K18、K21、K25和K27。资源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资源量估算方法按《煤炭和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执行。资源量估算采用煤层等高线地质块段法。计算公式:q=sXhXd:coea式中:q—资源量(吨)S——区块(M2)H煤层平均厚度一一区块(m)d煤层平均厚度一一煤层密度a一块段煤层平均倾角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储量煤层厚度利用原则及质量如下:(1) 区块周边及区块内各工程点煤层厚度大于或等于0.60m,各工程点煤层综合验收质量必须合格或以上:(2) 厚度异常点:在块段内厚度受构造影响产生厚度陡然变大或变薄的异常点,用块段内其它见煤点的平均厚度值替代该点厚度值,该厚度异常点厚度不予采用。(3) 采用厚度1) 煤层中单层厚度小于0.05m的夹砰,在全层灰分<40%的前提下与煤层合并计算。2) 当煤砰石厚度小于煤层最小可采厚度(0.60m),且煤层厚度等于或大于煤砰石厚度时,增加煤层厚度作为采用厚度。3)结构复杂煤层和无法进行煤分层对比的煤层,当夹砰总厚度不大于煤分层总厚度的1/2时,以各煤分层的总厚度作煤层的采用厚度。断面周围和区块内工程点煤层厚度的算术平均值。表观密度本次核实工作没有作视察密度测试,采用原一o五地质大队提交的龙家地煤矿及小岩子煤是资源量核实报告数据,k12、k17、k20为1.35吨/m3,其余煤层为1.40吨/m3。利用计算机上的面积命令,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和资源量估算图上直接获得区块的投影面积。块段斜面积将块段的投影面积除以块段平均倾角的余弦值而获得。煤层倾角是根据浅层岩层倾角和实际井下出露情况确定的。块体倾角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上直接量取并结合剖面图相应位置量取,将量取的诸倾角取算术平均值为块段平均倾角。采空区边界圈定根据煤矿生产情况提供的资料。矿段划分与资源量级别的确定。根据矿区实际情况,划分了采空区、矿界煤柱和各级资源(332) :由采准坑道控制的范围,风氧化带底界,断层截煤点内推30m为(332)块段边界。(333) :沿走向和200米倾斜外推边界处煤点划定的范围;(334?)(333)矿界外煤层分布范围。资源量估算结果截止2022年10月底,K1+K3+K5+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