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判读与应用_第1页
遥感图像判读与应用_第2页
遥感图像判读与应用_第3页
遥感图像判读与应用_第4页
遥感图像判读与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遥感图像的判读及其方法遥感图像判读的概念既目视判读,也称为图像目视解译,指利用人眼直接识别图像上的目标,并定性、定量地提取目标的形态、构造、功能、性质等信息的技术过程,它是最原始、最直接的一种信息提取手段,准确性较大,但工作效率低、受知识经验影响大。第1页/共35页第一页,共36页。一遥感图像的判读及其方法遥感图像判读的实质遥感成像的逆过程。起点终点第2页/共35页第二页,共36页。一遥感图像的判读及其方法遥感图像判读的流程

1.

信息搜集:包括目标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背景要素信息;

2.信息处理:对目标影像进行各种有利于信息判读的处理;

3.信息判读:对目标影像进行初步解译,然后对目标影像进行野外建标,再进行详细判读;

4.信息反馈:对最终解译结果进行实地验证。第3页/共35页第三页,共36页。一遥感图像的判读及其方法遥感图像判读的标志

1.

形状(shape):目标物在影像上所呈现的特殊形状,受空间分辨率、比例尺、投影性质等的影响;

2.大小(size):目标物的尺寸、面积或体积;

3.色调(hue):目标物的灰阶或色阶,注意同物异谱和同谱异物现象;

4.纹理(texture):目标物的细部结构或物体内部成分;第4页/共35页第四页,共36页。一遥感图像的判读及其方法遥感图像判读的标志

5.

阴影(shadow):目标物受到某些因素遮挡而形成的特殊色调,阴影可使地物有立体感,有利于地貌的判读;

6.

布局:多个目标物之间的空间配置;

7.

图案:目标物在影像上有规律的组合排列;

8.

位置:目标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第5页/共35页第五页,共36页。一遥感图像的判读及其方法

形状、图案示例

颗粒状、排列整齐

色调、布局位置示例

色调差别大、地物交互错落第6页/共35页第六页,共36页。一遥感图像的判读及其方法遥感图像判读的方法

1.

直接判定法:特征比较明显的地物,如河流、公路;

2.

对比分析法:将待解译的影像与其他已知样片进行对照,从而确定地物的属性;

3.

逻辑推论法:利用地物彼此之间或地物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间接确定地物的属性。第7页/共35页第七页,共36页。一遥感图像的判读及其方法

对比分析法第8页/共35页第八页,共36页。一遥感图像的判读及其方法遥感图像判读的原则

1.

总体观察、综合分析:对图像整体、局部进行细致观察,结合各种资料进行初步分析;

2.尊重客观实际;

3.

先易后难、从已知到未知。第9页/共35页第九页,共36页。二地貌判读地貌形态判读

1.

山地、丘陵:由于地形起伏,形成阴坡和阳坡,产生色调的深浅变化,再根据山脊线和谷坡,以及山体分布的轮廓及相应资料进行判读;第10页/共35页第十页,共36页。

山地、丘陵判读示例二地貌判读第11页/共35页第十一页,共36页。地貌形态判读

2.

盆地:由于被山地或高原包围,中间相对平坦,所以色调较均一;

3.

平原、高原:平原、高原地面较为平坦,色调均匀且单一,呈平面状展布,并且平原是人口集中和主要的农作区,城镇广布、耕地宽平密布、道路交通及灌溉渠道纵横共同构成了平原的景观。二地貌判读第12页/共35页第十二页,共36页。

盆地判读示例二地貌判读四川盆地影像图第13页/共35页第十三页,共36页。

平原判读示例二地貌判读第14页/共35页第十四页,共36页。冰川地貌判读

常年积雪地和冰川在影像上表现为白色,配合地形图可以确定雪线的高度。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判读

其特点是微地形特别发育,凹陷与凸起相互交替,在凹地,色调较浅,构成明显色调相交替的图案,有些地方常出现河流突然消失,或河流突然流出的现象。

二地貌判读第15页/共35页第十五页,共36页。

冰川地貌判读示例二地貌判读第16页/共35页第十六页,共36页。

岩溶地貌判读示例二地貌判读第17页/共35页第十七页,共36页。风成地貌判读风成地貌一般为沙漠和荒漠地,植被稀少,地面裸露,在各波段都有较高的反射率,所以在影像上一般呈浅色调,沙漠在影像上形成大面积浅色调疏密不同的波纹状图型。黄土地貌判读黄土地区的色调较浅,而且均匀,在影像上形成独特的密集型树枝状的图形。

二地貌判读第18页/共35页第十八页,共36页。

风成地貌(复合沙丘)判读示例二地貌判读第19页/共35页第十九页,共36页。三土壤判读判读特征与方法主要用色调和图案两个标志,但土壤受到其上地被物的影响,判读比较困难,经常应用逻辑推理法,根据土壤发生学的理论,按照成土因素进行判读。

第20页/共35页第二十页,共36页。不同条件下土壤判读

1.

裸露土壤:裸露土壤可以直接反映在影像上,有机质含量高、湿度大者色调较暗,盐渍化或灰化土壤则相反,一般为浅色调,具有良好结构的土壤常表现为均匀的棉絮状图案;板结的沉板山、白浆土及盐碱化土壤一般形成单调均一的浅色影像;三土壤判读第21页/共35页第二十一页,共36页。不同条件下土壤判读

2.

覆盖自然植被的土壤:土壤为自然植被遮盖,在影像上得不到直接反映,但土壤和自然植被间往往存在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可通过判读自然植被来推断土壤类型和性状;

3.

农业土壤:通过作物种类及土地利用方式,按作物的光谱特性和物候期进行判读。三土壤判读第22页/共35页第二十二页,共36页。

裸露土壤

土壤判读示例

覆盖植被的土壤

农业土壤三土壤判读第23页/共35页第二十三页,共36页。四植被判读判读特征主要根据其纹理特征与色调变化进行判读,对不同处理后的影像,其判读标准各不相同,如在标准假彩色图像上植物一般表现为红色,幼嫩的植物呈粉红色,长势好的为红色,成熟的为鲜红色,受到伤害的植物呈暗红色,干枯的植物为青色。第24页/共35页第二十四页,共36页。

植被判读示例四植被判读

真彩色影(TM,321)

假彩色影(TM,432)第25页/共35页第二十五页,共36页。五水体判读判读特征主要根据其纹理特征、形状与色调进行判读,水体在影像上纹理均一、颜色相同,易于判读,如河流一般呈长带状,宽度不一致,常常弯曲、有分支,转弯处的附近可能有沙滩。第26页/共35页第二十六页,共36页。

河流判读示例五水体判读第27页/共35页第二十七页,共36页。六建设用地判读建设用地概念指建筑物、构造物的土地。包括商业、工矿、仓储、公用设施、公共建筑、住宅、交通、水利设施等。判读特点分布一般比较有规律,集中连片,同类物体具有相同的纹理特征和色调。第28页/共35页第二十八页,共36页。

建设用地判读示例

厂矿用地

公路六建设用地判读第29页/共35页第二十九页,共36页。

建设用地判读示例

城镇区

飞机场六建设用地判读第30页/共35页第三十页,共36页。七判读检索表概念将影像上各类地物,根据形状、大小、色调、阴影和影纹结构等判读标志进行描述、归类,以判读标志的异同点为依据定制的检索表。编制检索表的原理根据两歧分类的原理,即是利用成对的相对性状进行比较再归类。第31页/共35页第三十一页,共36页。七判读检索表编制检索表的方法观察待判读的影像,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关键性的判读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找出相同点和对立点,按照两良对比排列的方式,把某些具有相同判读特征的地物列在一项,而与之对立的放在另一项之下,然后在同一项特征之下,再根据其他特征做同样的划分,如此反复,直到将所有地物分类完毕。第32页/共35页第三十二页,共36页。七判读检索表

1.带状

2.宽度一致

3.反射率大…………..

公路

3.反射率小…………..

小路

2.宽度不一致

…….1.非带状

……..……..……..………一对相对特征检索表的格式

1.定距式;

2.缩进式。又一对相对特征第33页/共35页第三十三页,共36页。七判读检索表检索表示例

第34页/共35页第三十四页,共36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5页/共35页第三十五页,共36页。内容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