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2023年多重利好催化港股曙光已现_第1页
港股市场2023年多重利好催化港股曙光已现_第2页
港股市场2023年多重利好催化港股曙光已现_第3页
港股市场2023年多重利好催化港股曙光已现_第4页
港股市场2023年多重利好催化港股曙光已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目 录1

港股处于底部区域,配置性价比较高美联储加息进程放缓,外部环境趋好利好政策频发,互联网消费充分受益互联网业绩向好,消费复苏可期2500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22,00024,00026,0002022-01-032022-01-072022-01-132022-01-192022-01-252022-01-312022-02-092022-02-152022-02-212022-02-252022-03-032022-03-092022-03-152022-03-212022-03-252022-03-312022-04-072022-04-132022-04-212022-04-272022-05-042022-05-112022-05-172022-05-232022-05-272022-06-022022-06-092022-06-152022-06-212022-06-272022-07-042022-07-082022-07-142022-07-202022-07-262022-08-012022-08-052022-08-112022-08-172022-08-232022-08-292022-09-022022-09-082022-09-152022-09-212022-09-272022-10-032022-10-102022-10-142022-10-202022-10-262022-11-012022-11-072022-11-112022-11-172022-11-232022-11-292022-12-052022-12-092022-12-152022-12-212022-12-291.1

港股主要指数表现港股主要股票指数经历了2021年近一年的下跌后,2022年继续呈现弱势表现,恒生指数一度跌至15000点以下,创近11年新低,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至3000点以下,创近5年新低。港股2022年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美联储为应对通胀加息缩表,影响融资成本和流动性;中概股退市风险,多个中概股企业被列入“预摘牌”名单;互联网科技行业监管政策趋紧,主要公司业绩承压。随着美国加息步伐放缓、通胀出现拐点、中美审计合作推进、监管政策边际改善,11月以来,处在历史低位的港股迎来反弹趋势,11月-12月恒生指数涨幅达34.7%,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44.7%。2022年港股主要股票指数走势恒生指数(左轴)恒生科技指数(右轴)互联网政策担忧俄乌冲突、美元流动性缩、中概股面临退市风紧险外部环境扰动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对中国科技医药等企业限制政策Wind3453513

127322-1-2-4-5-7-7-11-20-1001020304050291615

151-10-15-19-21-21-22-30-31-37-50-60-50-40-30-20-100102030401.2

全球主要大类资产涨跌幅2022年初至10月31日,从全球主要大类资产涨跌情况来看,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跌幅均位前列,恒生指数下跌37.2%,恒生科技指数下跌49.7%,估值进入历史较低水平,资产配置性价比凸显,进入布局的良好时机。10月31日至12月30日,港股主要指数走高,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位于全球主要大类资产前列,恒生指数上涨35%,恒生科技指数上涨45%,迎来反弹行情。2022年年初至10月31日主要大类资产涨跌幅 2022年10月31日至12月30日主要大类资产涨跌幅Wind46.75020406080100024681012142022-01-072022-01-212022-02-042022-02-182022-03-042022-03-182022-04-012022-04-142022-04-292022-05-132022-05-272022-06-102022-06-242022-07-082022-07-222022-08-052022-08-192022-09-022022-09-162022-09-302022-10-142022-10-282022-11-112022-11-25分位点(右轴)市盈率(LYR)0.73010203040506000.20.40.60.811.21.42022-01-072022-01-212022-02-042022-02-182022-03-042022-03-182022-04-012022-04-142022-04-292022-05-132022-05-272022-06-102022-06-242022-07-082022-07-222022-08-052022-08-192022-09-022022-09-162022-09-302022-10-142022-10-282022-11-112022-11-25分位点(右轴)市净率恒生指数于10月31日达2022年低点后不断反弹,指示港股开启估值修复行情。截至12月30日,恒生指数市盈率(LYR)为8.94倍,市净率0.98,恒生指数PE估值、PB估值位于近三年的历史19.23%、35.58%分位点,仍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四季度多重拐点出现提振港股市场信心,国内防疫政策精准化、地产融资政策发力利好港股基本面;美国通胀见顶,欧洲地缘政治风险改善将带动外资重新流入港股市场。1.3

恒生指数估值情况恒生指数估值情况(PE)恒生指数估值情况(PB)0.00.0523.16010203040506070504540353025201510502022-01-072022-01-212022-02-042022-02-182022-03-042022-03-182022-04-012022-04-142022-04-292022-05-132022-05-272022-06-102022-06-242022-07-082022-07-222022-08-052022-08-192022-09-022022-09-162022-09-302022-10-142022-10-282022-11-112022-11-25分位点(右轴)市盈率(LYR)1.7201020304050010.51.52.5233.542022-01-072022-01-212022-02-042022-02-182022-03-042022-03-182022-04-012022-04-142022-04-292022-05-132022-05-272022-06-102022-06-242022-07-082022-07-222022-08-052022-08-192022-09-022022-09-162022-09-302022-10-142022-10-282022-11-112022-11-25分位点(右轴)市净率恒生指数于10月31日达2022年低点后与恒生指数同步开启估值修复行情,12月30日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LYR)为34.73倍,市净率为2.69;恒生科技指数PE估值、PB估值分别位于近3年的历史27.78%、23.81%分位点。随着中美审计合作推进弱化中概股退市风险,互联网监管态度转向,均利好港股科技股,处于估值低点的恒生科技指数将迎来更大估值修复机会。1.4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情况恒生科技指数估值情况(PE)恒生科技指数估值情况(PB)0.00.0614,00016,00018,00020,00022,00024,000-50-30-10103050702022-01-042022-01-102022-01-142022-01-202022-01-262022-02-102022-02-162022-02-222022-02-282022-03-042022-03-102022-03-162022-03-222022-03-282022-04-072022-04-132022-04-212022-04-272022-05-112022-05-172022-05-232022-05-272022-06-022022-06-092022-06-152022-06-212022-06-272022-07-042022-07-082022-07-142022-07-202022-07-262022-08-012022-08-052022-08-112022-08-172022-08-232022-08-292022-09-022022-09-082022-09-152022-09-212022-09-272022-10-122022-10-182022-10-242022-10-282022-11-032022-11-092022-11-152022-11-212022-11-252022-12-012022-12-072022-12-132022-12-192022-12-23港股通当日成交净买额(人民币亿元,左轴)2022年港股经历了三次明显下调。其中,2月中旬至3月中旬,市场出于对互联网政策和疫情的担忧,叠加海外地缘政治因素、美国流动性紧缩以及中概股退市等风险,港股大幅下行;5月中旬,由于外部宏观环境压力增大,恒生指数跌幅明显。但在港股大幅下调的同时,南下资金不出反进,成交净额显著增加,侧面反映此时港股具备高性价比的配置属性。10月下旬以来,随着国内基本面修复预期企稳、美联储货币紧缩预期差出现、地缘政治风险边际缓和,港股显现估值修复行情。1.5

南下资金情况港股通成交额及恒生指数表现恒生指(数右轴)7目 录港股处于底部区域,配置性价比较高美联储加息进程放缓,外部环境趋好利好政策频发,互联网消费充分受益互联网业绩向好,消费复苏可期82.1

美国通胀拐点出现2022

年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美国三季度GDP增速初值,实际GDP季调环比折年率2.6%,市场预期2.4%,前值-0.6%。GDP增速回正,暂时结束“技术性衰退”,超预期主要来自净出口贡献而非自内生性增长,紧缩周期下经济需求放缓的趋势将逐渐显现。从个人消费情况来看,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56.8,出现拐点;从经济活动来看,11月制造业PMI出现明显下降;从通胀情况来看,11月CPI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7.1%,继10月CPI增速回落后再度低于外界预期;从就业市场来看,11月失业率为3.7%,环比持平。美国个人消费、经济活动指标显示一定压力,通货膨胀、就业指标持续向好。美国宏观数据指标名称2022年11月2022年10月2022年9月2022年8月2022年7月2022年6月2022年5月2022年4月经济增长实际GDP环比-2.60-0.60个人消费消费者信心指数56.859.958.658.251.55058.465.2经济活动制造业PMI49.050.250.952.852.85356.155.4制造业PMI环比-2.39-1.38-3.600.00-0.38-5.531.26-2.98非制造业PMI56.554.456.756.956.755.355.957.1非制造业PMI环比3.86-4.06-0.350.352.53-1.07-2.10-2.06就业市场失业率3.703.703.503.703.503.603.603.60通胀情况CPI当月同比7.107.708.208.308.509.108.608.30CPI环比0.100.400.200.000.001.401.100.60核心CPI当月同比6.006.306.606.305.905.906.006.20核心CPI环比0.200.300.400.500.300.700.600.50PCE当月同比5.546.086.296.266.396.986.526.41核心PCE当月同比4.685.055.204.934.705.044.885.03PPI同比7.408.108.508.709.7011.1011.0011.20PPI环比0.300.300.300.00-0.400.900.800.50Wind92.2

美联储加息步伐如期放缓10CME,新浪财经,西南证券整理面对高通胀,美联储2022年进行六次加息,分别在3月17

加息25个bp、5月5

加息50个bp、6月16日加息75个bp、7月28日加息75个bp、9月22日75个bp、11月3日75个bp、12月14日50个bp。预计2023年在高基数的情况下,加息将有所放缓。1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声明“在确定未来目标区间的加息速度时,将考虑货币政策的累积紧缩、通货膨胀的滞后性以及经济和金融发展”,随后多位联储官员发表鸽派言论,提示加息步伐放缓。11月30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放慢加息步伐的时机点可能落在12月的议息会议上,现在的央行利率已接近抑制水平,足以使美国通胀率持续下降,

适合放慢加息。12月14日加息50bp,加息如期放缓。根据美联储12月公布的点阵图,对2023年利率的预测中值是5.1%,2024年为4.1%。美联储2022年12月点阵图2.3

美债利率出现拐点11Wind10月-11月通胀数据连续2个月全面超预期成为影响加息预期的主要因素,美联储加息拐点或已出现,12月加息50个bp,加息步伐如期放缓。同时,随着美国通胀拐点出现和联储加息降温,10年期美债利率出现下行。受8月以来美债利率持续提升影响,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指数估值承压。展望港股市场,在美国通胀出现拐点,联储加息预期降温的背景下,影响港股定价的因素已经出现明显利好,当前港股将迎来全面估值修复,恒生科技指数弹性大于恒生指数。美债利率及主要指数表现1.01.52.02.53.03.54.00.20.30.40.50.60.70.80.91.01.11.2

4.5恒生指数(净值

年初为1,左轴)恒生科技指数(净值

年初为1,左轴)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右轴)美债利率持续提升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指数承压美债利率下行港股估值修复12目 录1

港股处于底部区域,配置性价比较高美联储加息进程放缓,外部环境趋好利好政策频发,互联网消费充分受益互联网业绩向好,消费复苏可期133.1

平台经济政策趋暖-支持平台企业发展经过有关部门近三年的监督管理,国内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相关政策趋暖。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近三年政策对平台经济的态度由“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到“有效监管、支持和引导”再到“常态化监管”,行业监管趋向有序、规范、常态化,为科技互联网企业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行业发展态度由“强化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到“发挥积极、控制消极”再到“大力发展、支持”,支持发展成为未来的重心,利好科技互联网企业成长。信息来源:证券时报网,西南证券整理2020年2021年2022年强化反垄新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支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同时要依法规范发展,健全数字规则。要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要加强规制,提升监管能力,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近三年平台经济相关政策变化3.1

平台经济政策趋暖-数字经济政策利好科技互联网数字经济相关政策信息来源:财经网,西南证券整理14国家发布数字经济支持政策,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为“十四五”时期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10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作了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提出要牢牢抓住数字技术发展主动权,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先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国家密切关注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在出台政策进行指引后对数字经济发展提出具体目标,相关支持不断转向务实,数字经济政策利好科技互联网行业,行业监管趋向有序、规范、常态化,为科技互联网企业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时间 数字经济相关政策2019年10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中提到,在河北省(雄安新区)丶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5个地方试点,启动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创建工作,通过3年左右探索,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显著成效。历经4余年时间,国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开始从战略层面下沉到实施方案2021年6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八号)中,将数据主权纳入国家主权范畴,并进一步将数据要素的发展与安全相关联,为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提供法治保障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从要素、产业、融化、治理等方面系统布局,为“十四五”时期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本次报告总结了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对发展数字经济提出了部分具体目标,报告指出,对于平台经济,将持续深化对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制度体系,规范投资审查流程和办法,细化反垄断执法标准,加强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将支持和引导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完善数字经济统计监测,积极开展数字经济统计核算与分析,完善数字经济统计方法制度,及时反映数字经济发展态势2022年10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作了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提出要牢牢抓住数字技术发展主动权,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先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3.2

相关政策调整带动消费复苏消费复苏相关政策信息来源:财经网,西南证券整理15国家出台”优化防控二十条“、”新十条“等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政策支持有利于稳定消费信心、提升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并有助于企业缓解经营压力,促进消费市场快速复苏。餐饮、旅游等消费行业目前处于业绩底部区域,未来将充分受益于相关政策调整,业绩有望迎来回升。消费服务行业回暖,广告流量市场将迎来改善,同时利好互联网企业。时间 数字经济相关政策2022年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出10个方面的举措,做好促进消费工作。在加快落实好这些举措的基础上,各地各部门应针对破除制约消费复苏的因素,加大综合施策力度,推动消费潜力释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2022年0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同发力、远近兼顾,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全面创新提质,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完善支撑体系,不断增强消费发展综合能力,持续深化改革,全力营造安全放心诚信消费环境2022年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防控二十条优化措施提出强化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加强服务保障、加强医疗资源建设等措施,对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出台防控“新十条”措施对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社会正常运转、安全保障等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要求3.3

信用环境改善-地产三支箭落地11月以来,国家密集出台地产支持政策,先后在信贷融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三个方面对房企给予支持。11月11日,

“金融支持房地产

16

”落地,将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第一支箭射出。人民银行再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委托专业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直接购买债券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11月23日,中债增进公司出具对

龙湖集团、美的置业、金辉集团等3家民营房企发债信用增进函,第二支箭射出。11月28日,证监会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射出第三支箭。地产三支箭代表了国家托底经济的决心、核心是带来信用环境市场的显著改善。前期会带来显著的流动性改善,后续要关注第三支箭带来的政策性资金的增量入场。地产支持政策信息来源:财联社,房地产头条等,西南证券整理16三支箭政策内容成效第一支箭:信贷融资保交楼贷款支持约80家全国或地方性房企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授信总额度较大的银行依次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对房企授信总额度分别为6550亿元、6000亿元和5300亿元,房企将获得近万亿的新增资金支持,有助于项目建设及竣工交付第二支箭:债券融资支持房企发债融资在支持企业发债融资扩容下已有8家房企披露储架式注册发行总金额达到1210亿元,加大对包括民营房企在内的民企发债融资支持力度,将会充分发挥稳定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三支箭:股权融资支持地产股权再融资截至12月初,已有碧桂园、雅居乐、大名城、建发国际、新湖中宝、陆家嘴、华夏幸福等11家房企披露再融资计划,融资方式包含配股和定向增发,支持地产股权再融资将在不增加房企杠杆的同时提升流动性,最大程度扩张融资能力3.4

两地资本市场务实合作稳步推进证监会同有关部门和香港金融管理部门推出扩大两地资本市场务实合作的新举措,通过扩大沪深港通股票标的、支持香港推出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助力两地资本市场紧密联系、共同发展。目前港股通增设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时间表已明确,进入政策落地和稳步推进阶段,将进一步激发提升香港金融市场活力和服务竞争力。政策持续推进,港股与A股市场联系日益紧密,随着人民币直接参与股票交易,港股的整体流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AH股溢价或将收窄。两地资本市场务实合作进程信息来源:财经网,西南证券整理17时间 两地资本市场务实合作进程2022年8月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主论坛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做出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和香港金融管理部门推出三项扩大两地资本市场务实合作的新举措。一是扩大沪深港通股票标的,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在香港主要上市外国公司和更多沪深上市公司股票纳入标的范围,吸引更多全球其他地方的企业到香港上市。二是支持香港推出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研究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比如港股通下面,股票在香港交易有一个用港币计价的交易柜台,还有一个用人民币计价的交易柜台,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加快推动境内国债期货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实现两地协同发展2022年10月3日香港特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提出有关豁免市场庄家就双币股票进行特定交易涉及的股票买卖印花税的立法建议,计划在2023年上半年推出双币股票市场庄家机制2022年11月7日香港财经库务局局长许政宇在立法会上表示,争取明年第二季度为香港上市发行人增设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有关法例修订年内将向立法会提交,为配合有关措施,港交所正准备推出双币股票市场庄家机制,政府也会豁免有关市场庄家的特定交易印花税,以提高人民币计价股票的流通量3.5

中概股退市风险缓解中概股审计监管相关事件时间表2022年8月26日,证监会、财政部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就双方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开展监管检查和调查活动作出了明确约定,形成了符合双方法规和监管要求的合作框架。审计监管协议的签署有利于为企业依法合规开展跨境上市活动营造良好的国际监管环境,自2018年开始的中概股退市风险缓解,市场预期向好。2018年12月,SEC和PCAOB联合发表声明,提及美国监管机构获取中概股信息面临的挑战2020年5月-12月,美国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先后一致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由特朗普签署生效,正式成为法律2021年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加速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草案,拟将审查时间从三年缩短到了两年2021年12月,SEC公布《外国公司问责法》实施细则,规定正式进入执行阶段”2022年2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竞争法案》,其中包括了参议院先前通过的加速中概股退市的条款,将中概股交易禁令的生效时间缩短至两年2022年3月,美国SEC首次将5家中概股公司列入预摘牌清单2022年4月,中国证监会会同财政部、国家保密局、国家档案局发布《关于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相关保密和当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征求意见稿)》2022年8月12日,中国人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铝业、上海石化5家央企公告将从美国退市2022年8月2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信息来源:财经网,西南证券整理18193.6

港股科技股六因素带来的三阶段变化港股科技股六因素带来三阶段变化预计2023年港股科技股传导路径为,信用环境市场的改善→盈利预期修复→国内主体企业从信用端到需求端的微观修正→广告、流量等市场改善带来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戴维斯双击,建议关注港股科技股六因素带来的三阶段变化。信息来源:信用市场盈利能力外部政策环境外部估值环境自身的降本增效平台型企业用户和资本价值的重估一阶段:交易之前预期差底部的估值情绪底二阶段:交易之前市场差底部的盈利能力底三阶段:交易之后流动性修复的戴维斯双击20目 录1

港股处于底部区域,配置性价比较高美联储加息进程放缓,外部环境趋好利好政策频发,互联网消费充分受益互联网业绩向好,消费复苏可期短视频用户规模(亿人) 短视频应用2022年6月活跃用户数(亿人)4.1

互联网活跃度提升-短视频Quest

Mobile,CNNIC,

易观千帆,西南证券整理5.96.56.58.78.99.39.69.10.026.28.26.71.75.23.00510152025300246810122018.06

2018.12

2019.06

2020.06

2020.12

2021.06

2021.12

2022.06用户规模

增速短视频用户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6月用户规模已达到9.6亿,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腾讯的微信视频号成长迅速,2022年3月微信视频号日活超过五亿逼近抖音。根据Quest

Mobile数据,2022年6月微信视频号月活规模突破8亿,实现了对抖音和快手的超越。2022年Q2接连数场重磅的演唱会直播将视频号的知名度抬高到顶峰,视频号板块即将从流量进入变现。8.136.83.91023546798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21电商交易规模(万亿元) 综合电商TOP5应用月活跃用户数(亿人)26.129.231.634.837.240.142.90102030405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7.77.98.58.69.05.25.25.25.96.83.23.43.93.94.40.81.21.41.41.21.11.11.11.11.102468102020.09淘宝2021.03拼多多2021.09京东2022.03淘特2022.09唯品会CNNIC,易观千帆,西南证券整理22电商交易规模快速增长,根据CNNIC数据,预计2022年将达到42.9万亿元。淘宝月活持续领先,拼多多增速较快。2022年9月,淘宝月活跃用户数达到9亿,领先优势明显,拼多多月活跃用户数增长较快,2022年9月达到6.8亿,位居行业第二,同比增长30.8%。4.1

互联网活跃度提升-电商本地生活行业APP月活跃用户规模TOP3(亿人)本地消费典型行业月活数(亿人)4.74.64.64.24.64.85.01.71.61.51.71.81.00.91.61.11.31.61.11.01.00.20.30.20.10.10.20.202462022.01

2022.02

2022.03

2022.04

2022.05

2022.06

2022.07本地生活 外卖服务 生鲜电商 电影演出2.82.93.63.33.90.60.60.70.70.80.50.40123452020.092022.092021.03美团0.12021.09大众点评2022.03建行生活CNNIC,易观千帆,西南证券整理23本地消费典型行业中,本地生活月活数领先,且整体呈提升趋势,2022年7月达到5亿人。本地生活行业APP中,美团月活跃用户规模领先,2022年9月达到3.9亿人,远超大众点评的0.8亿人和建行生活的0.4亿人,优势明显。4.1

互联网活跃度提升-本地消费移动社交TOP5应用活跃用户数(亿人)移动社交用户规模(亿人)QuestMobile,CNNIC,易观千帆,西南证券整理6.77.27.98.69.29.710.0024681012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11.011.712.312.713.17.06.56.05.55.75.25.25.75.80.30.40.54.61.11.11.11.61.22.01.102468101214201820192022E微信QQ2020微博2021小红书陌陌移动社交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微信处于领先地位。移动社交用户规模持续增长,根据CNNIC数据,预计2022年将达到10亿人。2022年9月,微信及Wechat的合并MAU达到13.09亿。微信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日益完善的工具形成生态协同效应:一方面视频号依托微信的社交网络生态,实现朋友圈、公众号点赞分享的导流与客户维护,另一方面依托微信支付、小程序等工具支付链条更短、成交转换便捷,为商家在微信体系内的运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4.1

互联网活跃度提升-移动社交244.2

头部互联网业绩预期乐观互联网企业盈利预测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头部互联网企业业绩整体向好。从收入端来看,我们预计头部互联网企业2022-2024年营收将持续增长,其中京东健康未来三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40.1%,拼多多有望达到28.3%;从利润端来看,部分互联网企业2022年利润承压,预计2023-2024年将保持高速增长,其中拼多多未来三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71.3%。公司营业收入(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亿元人民币)投资评级20212022E2023E2024E2022-2024CAGR20212022E2023E2024E2022-2024CAGR京东集团9515.9210450.612067.914140.014.1-35.6109.2120.5151.4-买入京东健康306.82439.4611.7844.440.1-10.74.412.823.1-——猫眼娱乐33.226.836.644.310.13.72.74.25.312.7——拼多多939.51282.61651.61984.828.377.7282.1317.4390.671.3买入阅文集团86.781.891.3100.55.018.512.015.917.5-1.8买入信息来源:Wind254.3

头部互联网企业估值处于较低水平互联网企业估值情况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当前互联网头部企业估值处于较低水平,考虑到多家企业尚未盈利,PB和PS估值更具参考意义。从PB估值来看,2022年12月30日,京东集团、拼多多、猫眼娱乐等公司PB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低位,其中猫眼娱乐PB小于1,具备较大的安全边际。从PS估值来看,京东集团、拼多多、京东健康、美团等头部互联网公司PS估值均处于历史较低分位。2022年12月30日,拼多多、阅文集团、猫眼娱乐对应2024年PE为20倍以下,主要公司2024年PS均为4倍以下,其中京东集团PS为2倍以下,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公司PE(倍)PB(倍)PB历史分位PS(倍)PS历史分位京东集团-SW-2.7200.618拼多多72.88.8257.023猫眼娱乐18.11.1272.553京东健康-4.7576.030美团-W-7.0534.921公司PS(倍)PE(倍)2022E2023E2024E2022E2023E2024E京东集团0.60.50.4585342京东健康4.83.42.547416390猫眼娱乐3.52.62.1352318拼多多5.84.53.7262319阅文集团3.53.12.8241816信息来源:Wind264.4

互联网股票卖空压力缓解腾讯控股卖空率及股价2022年,主要互联网企业在8-10月处于卖空率高峰,卖空压力较大,11月以来市场信心修复,头部互联网企业卖空率整体下降,卖空压力缓解,股价持续修复。腾讯2022年经历两次卖空高峰,分别为1-2月和8-9月,8月30日为卖空率为2022年高点,达到31.46%,10月以来,卖空率有所下降,基本维持在15%以下。美团自8月开始卖空率持续上升,9月末达到高点,9月29日卖空率达41.76%,进入10月后,卖空压力有所缓解,11月卖空率基本保持在15%以下。美团卖空率及股价信息来源:Wind274.4

互联网股票卖空压力缓解阿里巴巴卖空率及股价快手卖空率及股价阿里巴巴2022年经历3次卖空高峰,其中9月-10月上旬卖空率处于较高水平,9月14日达到9月卖空率高点28.63%,10月10日达到10月卖空率高点31%,随后卖空率自高点回落,股价呈现持续修复趋势。信息来源:Wind28快手2022年经历3次卖空高峰,9月20日经历大量卖空,卖空率达40.53%,10月卖空率再次经历上升,10月20日卖空率达34.61%,随后整体呈下降趋势,股价持续上涨。4.4

互联网股票卖空压力缓解京东集团卖空率及股价猫眼娱乐卖空率及股价京东集团2022年经历2次卖空高峰,分别为8月末和10月初,其中8月30日为8月高点,卖空率达到49.77%,10月12日为10月高点,卖空率达到41.14%,10月12日以来卖空率自高点回落,股价同时回升。猫眼娱乐9月末-11月初为卖空高峰,9月29日经历大量卖空,卖空率达68.26%,10月20日卖空率达60.81%,11月9日卖空率达52.35%,随后整体呈下降趋势,卖空率保持20%以下,股价持续上涨。信息来源:Wind29从基金港股持仓行业分布来看,消费服务及信息技术行业受到市场关注,持仓净值较高。根据GICS一级行业分布情况来看,基金投资港股持仓的行业中,非日常生活消费、电信业务、信息技术行业占比较大。其中,22Q3非日常生活消费行业占比较Q1提升明显(+0.41pp),代表公司包括李宁、安踏体育、新东方在线、海底捞;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电信服务企业净值占比位居第二;包括阿里、腾讯、美团等互联网企业以及小米和舜宇光学等电子企业在内的信息技术行业净值占比排名第三。4.5

消费服务及信息技术公司市场关注度高基金投资港股GICS行业的市值(亿元) 基金投资港股GICS行业的占比(%)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Q1

20Q2

20Q3

20Q4

21Q1

21Q2

21Q3

21Q4

22Q1

22Q2

22Q3非日常生活消费品信息技术能源日常消费品电信业务原材料医疗保健公用事业工业金融房地产0510152025303521Q422Q322Q1

22Q2工业医疗保健电信业务20Q1

20Q2

20Q3

20Q4能源非日常生活消费品金融公用事业21Q1

21Q2

21Q3原材料日常消费品信息技术房地产Wind304.5

消费服务及信息技术公司市场关注度高三季度基金港股个股持仓情况,美团、腾讯、李宁居前:

22Q3基金港股个股持仓排名TOP30代码名称持有基金数持仓数量(

万股)季报持仓变动(

万股)持股占流通股比(

) 持仓市值(

亿元)流通市值(

亿元)所属行业3690.HK美团-W33920162.6-2,737.403.66394.38839.3可选消费0700.HK腾讯控股2258422.3-822.690.88289.227574.7信息技术2331.HK李宁9917155.0-794.096.55108.41517.7可选消费0883.HK中国海洋石油97106263.311,886.492.38106.84546.8能源2269.HK药明生物7614669.0778.963.44103.92179.4医疗保健0941.HK中国移动7515440.5651.260.7591.410178.9电信服务0168.HK青岛啤酒股份707834.81,243.1411.9691.1453.6日常消费1024.HK快手-W7010795.5-3,036.463.0672.91919.5信息技术0388.HK香港交易所382869.6-611.292.2670.03816.2金融0291.HK华润啤酒6516266.72,728.245.0165.81605.9日常消费1171.HK兖矿能源5413978.7432.007.3651.9422.8能源0688.HK中国海外发展4914267.01,306.241.3047.22101.4房地产1088.HK中国神华427728.22,376.732.2946.0746.4能源1211.HK比亚迪股份402260.01,308.532.0639.72026.9可选消费0902.HK华能国际电力股份1689772.07,149.8019.1027.8157.5公用事业2380.HK中国电力1991617.6-26,272.208.1225.9345.1公用事业0836.HK华润电力1423347.2-1,221.384.8525.8676.3公用事业9618.HK京东集团-SW161160.9-15.890.4320.95876.4可选消费1378.HK中国宏桥835139.5311.703.7620.7638.4材料2382.HK舜宇光学科技222702.3-1,378.072.4618.31016.8信息技术2015.HK理想汽车-W242016.5-281.931.1716.51217.1可选消费2669.HK中海物业2425329.5911.227.7115.6259.3房地产6078.HK海吉亚医疗313666.3667.505.9414.7292.6医疗保健1548.HK金斯瑞生物科技279036.0-337.844.2714.0429.2医疗保健3968.HK招商银行134209.6-475.200.9213.91586.2金融9988.HK阿里巴巴-SW131901.8-325.200.0913.416933.6可选消费0268.HK金蝶国际1814325.2-6,223.974.1213.3503.2信息技术0753.HK中国国航2123399.45,259.805.1312.7266.0工业2333.HK长城汽车1414991.6-18,789.965.0112.2302.7可选消费Wind314.6

互联网重点推荐标的头部互联网企业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受益于外部多重利好,业绩有望持续恢复,建议关注京东集团、猫眼娱乐、京东健康、美团、阅文集团。公司 推荐理由 风险提示京东集团(9618.HK)基本面稳固,22Q3Non-GAAP净利润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