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第六章课程资源_第1页
教师职业道德第六章课程资源_第2页
教师职业道德第六章课程资源_第3页
教师职业道德第六章课程资源_第4页
教师职业道德第六章课程资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课程资源引例——“苹果”教学事件

美术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实践中,教师常常让学生通过画一些实物(如水果)来达成目标。美国的教师教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象西瓜,第二次象梨子,第三四次画出来才有点象苹果。而中国的教师苦于学校没有经济条件,只带一只粉笔,严格按照教材安排,先对全班学生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象苹果。分析与探讨这位中国教师一定要按照教材上的安排,用画苹果来进行教学吗?这位中国教师缺乏教学资源吗?这位中国教师说到底缺乏什么?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如教材。

开发课程资源的意义打破教师唯教材为本的观念,丰富教学手段;使教师拥有课程决策和实施的权利,有助于课程改革的推进;丰富了教学内容,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课程资源的特点1.多样性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资源的客观状态、主体、功能具有多样性。2.潜在性课程资源是一种“自然”因素,只有经过课程实施主体自觉能动地加以赋值和利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课程成分和相关条件,发挥课程作用和教育价值。3.动态性课程资源作为社会资源,需经主体的意义筛选,不仅涉及资源的客观性层面,而且还包含着主体的主观意向性层面,表现出多个方面的动态特性。4.多质性同一资源对于不同课程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要求教师独具慧眼,善于挖掘课程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课程资源分类根据来源:校内(设施场所;教师学生校纪、校规;活动)、校外(家庭社区及社会、自然资源)和网络。)根据性质:自然课程资源(与自然和谐共处)和社会课程资源(外交、军事,风俗习惯等)根据呈现方式:文字、实物、活动课程资源。根据存在方式:显形和隐形课程资源(校风、师生关系等)根据功能:条件性课程资源和素材性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外在物化载体:如承载课程知识、技能和其他信息的课程标准、教材、参考书、练习册、考试卷等文本以及相应的音像资料等;内在生命化载体:如师生在教学交往中形成的经验、感受、理解、创意、问题、困惑、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条件性课程资源:设施设备:如教学馆室、活动场地、实践基地、教学设备、教学用具等;作息时间:如上课时间、运动时间、自习时间、娱乐休闲时间等。思考: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应该是什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1、共享性原则2、经济性原则3、实效性原则4、因地制宜原则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教师学生学校社会教师——首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本身既是课程资源又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教师是实施课程实施的主体因素

参与、决策、研究、促进教师是素材性资源的携带者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

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

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间教室,

放飞的是希望,

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支粉笔,

画出的是彩虹

洒下的是泪滴。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个讲台

举起的是别人,

奉献的是自己。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教师——首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是情景性资源的创生者(李吉林)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生活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无形的课程资源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能形成新的课程资源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课程资源(包括人际交往行为——特别是细节、指导行为、教学管理行为)《教育的55个细节》——(美)罗恩.克拉克

……

细节2:用眼睛和他人沟通。有人对你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他;有人发表意见时,你的身体和脸要正对着他。

细节3:向表现出色的人表示祝贺。假如班里的某个孩子玩游戏赢了,或把某件事做得特别出色,我们都要祝贺他。鼓掌至少要持续三秒钟的时间,还要确保两个手掌充分接触,以便掌声足够响亮。

……细节43:在自动扶梯上,要站在右侧,从左侧走动.我们站在右侧,把左侧留出来让给那些有急事,要赶着上下的人.在进入电梯\地铁或地下通道前,要礼让出去的人先行。教师在教学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关键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活动方式和手段;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3.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4.教材取舍得当5.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7.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学生——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是课程资源消费者,又是开发者。1.学生的生活是资源;2.学生的经验是课程资源(参观过公园、得过什么疾病);3.学生的情感体验、问题也是课程资源;4.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业负担过重会戕害学生资源作用的发挥。一天,欧班教师收到一封信,寄信人是“玛丽·居里”。欧班老师难以想象这信真是给自己的,一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怎么会给一个普通老师写信呢?她拆开信读了起来。读完信,泪水涌出了眼眶,原来写信人是自己20年前的学生小玛丽。在信中,居里夫人向老师深表敬意,还寄来了往返的路费,请她去做客。教材的编者在课文后出有这样的练习题:默读课文,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欧班老师读完信会激动得泪水涌出眼眶?为什么用“涌出”而不用“流出”?学生的回答是——居里夫人是世界名人,而欧班老师只是普普通通的老师,欧班老师能收到居里夫人的信,这是一种多么荣幸和恩宠啊!她的眼泪怎么能不夺眶而出,怎么能不感觉涕零呢?

请思考,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将如何处理学生的回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注意的问题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形成课程开发意识教师的理念(消极接受并忠实执行专家学者开发的课程;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课程资源观(发展学生的价值;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本身的很多因素也影响学生学习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条件不是唯一: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注意的问题2.正确理解多元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之间的内在关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美国《新闻周刊》的全美“最佳高中”进行评选。目的是找出那些在在为普通生做好上大学方面做得最好的学校。如,培养积极的公民。查维兹公共政策高中离国会山很近,他们把这一理念带到了国会山。学生除了学习严格的大学考试课程外,还给华盛顿的智囊机构、倡议组织以及美国国会做实习生,他们就公共政策问题写论文,在听众面前陈述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立场辩护。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布朗克斯科学高中在20年间走出了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办学初衷创造一个以数学和科学教育为特色的学习环境,鼓励动手是其教学精髓。他们在电子课堂自己动手制造电子装置,在大学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学校在文学方面也非常关注,学生学习新闻学、研读女性文学作品、学习辩论和创作戏剧。学生有很多写作的机会,还有社会学的内容要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关注学生个性化德需求,成立了很多兴趣小组和社团,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例如,该校有漫画协会、园艺协会、穆斯林学生联合会以及西藏文化俱乐部。因此该校毕业生在科学领域之外有杰出表现就不足为奇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注意的问题3.确立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筛选原则关键点:价值三个筛子:教育哲学、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哲学观的偏差是当前课程改革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本体论:分数(“天才”/容器/机器/人)鲁洁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康德的书是每一个做教师的人都应该读一读的。”

石中英教授呼吁,要让教育哲学成为教师成长和实施教育行为的一个重要精神资源!

杜威认为,教育是哲学的实验室

奈勒(Kneller,G.F.)所言,“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那些不能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的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注意的问题4.建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保障制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教师与学校而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传统的教育评价与教学评价并没有涉及这方面的指标。为此,应当建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评价制度。讨论:

如何理解教科书作为课程资源的地位与作用?反对传统教学常见的一种偏向:把课程内容和教学局限于教材和书本知识,不重视、不懂得、也懒于开发生活周遭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使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脱节,使教学趋于封闭、狭隘、抽象、死板。

也防止另一种偏颇。一味追求超越教科书,忽视其基础与指导作用,甚至并列教科书与其他课程资源,削弱的后果是影响教学与育人的质量。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一、资源调查——建立课程资源库资源调查就是对学校已有的、有待开发与利用的资源进行整体盘点的过程。通过调查,使学校领导、教师了解,“我们拥有哪些资源”,以及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还需要哪些资源”。课程资源的调查要充分考虑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广开思路,多渠道发掘校内外的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作用。二、资源分析—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