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PPT3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PPT3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PPT3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PPT3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PPT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千年梦圆在今朝19*导语设计千年执著为圆梦,飞向太空在今朝! 中国人民在很早以前就对火箭进行探讨,明代的官员万户便是其中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之后勤劳的中国人对这进行了更主动、深刻的探讨。最终在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放射中心,随着一声响彻云霄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驾驭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变更,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幻想。万户飞天雕塑人类第一飞人神舟五号杨利伟神舟五号发射前的神舟五号一声巨响火箭飞天飞升中的神舟五号升空后的飞船新生字词九天揽(lǎn)月绚(xuàn)烂先驱(qü)苍(cāng)穹(qióng)积劳成疾(jí)风华正茂(mào)猝(cù)然锲(qiè)而不舍里程(chéng)碑(beī)我会近义词绚烂——崭(zhǎn)新——锲而不舍——绚丽簇(cù)新坚持不懈(xiè)我会反义词崭新——辽(liǎo阔——锲而不舍——陈旧狭(xiá)窄(zǎi)半途(tú)而废(fèi)朗读感悟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文中或许意思,并回答以下问题。1.谁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中国人:明代官员万户2.“神舟五号”的放射时间及地点:2003年10月15日09时在酒泉卫星放射中心放射3.标记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活动方面,取得理有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功是: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二.思索:1、课文围绕千年梦圆写了哪几件事?2、熟读课文,自己简洁概括每件事。炎黄子孙幻想飞离地球遨游太空,万户尝试人类首次火箭飞行,人们遭遇失败没有放弃,人造卫星放射成功,载人航天工程艰苦实施,“神五”首次航天飞行,“神六”成功升天,炎黄子孙的新幻想——登月球、探火星,甚至更深更远。课文赏析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幻想。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闻,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异想象。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洁地描绘着秀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奇异愿望。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孤独而宽敞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激扬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放射卫星的国家.众志成城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刚好、便利,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航天员杨利伟在着陆场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高傲."简洁的三句话,对多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们作出了崇高的评价----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飞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板书设计古人的奇异想象──奇异的↓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人造卫星的放射──突破性进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放射──巨大的成功主题解说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奇异幻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袤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飞船的放射成功,标记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驾驭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幻想最终实现了。文章热忱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酷爱国家、团结合作、静默无闻、勇于探究、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感悟心语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放射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凝合着广袤科技人员、工作和解放军官兵的才智和汗水。是他们用才智、心血和汗水创建了中国航天的奇迹,圆了中国千年的飞天梦,这举世瞩目的成就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傲慢,为之高傲!教你一写法:.首尾呼应的用法

.那么,怎样做到首尾呼应呢?

1.要把握好构思关。构思文章,不光要搭好架子,还应当留意到前后的照应。2.要写好开篇交代句和末尾总结句,增加文章的照应性。结尾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给人以完整、严谨的感觉,使人在阅读时,进一步感到全文内容的前后连贯、紧凑集中。所谓首尾呼应,就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内容上相互照应、相互呼应,前面讲的内容,后面要做出相应的交代。这篇课文就接受了这样的方法:开头写“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幻想”引起下文,结尾处又写“载人航天幻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又了更高远更绚丽的幻想——登临月球、探究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呼应开头,深化主题。这样既强调了主题,加深了印象,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扩展阅读炎黄飞天梦蔡桂林

嫦娥奔月,那是神话;女娲补天,更是传闻。九万里遥想,九万里追求,一朝相约!听天风浩浩,迎接远客看天庭结彩,与我伴歌。哪里是我的长城?那里是我的黄河?站在星河岸边,亲亲地唤一声----我的中国!啊,一瞬间的变更,一瞬间的飞跃,五千年的梦啊,今日圆了!

作者蔡桂林:

性别,男;诞生年月,1960;民族,汉族,江苏金坛人。中共党员。199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高校中文系。1978年应征入伍,历任济南军区陆军第七十八师战士、文书、班长,济南军区后勤干部训练大队新闻干事、政治部宣扬干事、第九分部副政治教化员,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1978年起先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化丛书《座右铭》,美学论丛《幽默纵横论》,评论集《文学的当代思索》、《苦恋的激情》、《蔡桂林文学评论选》,长篇纪实文学《中国流失生纪实》、《成吉思汗灵梓西迁纪实》、《东方际遇:中国犹太人千年历史揭秘》、《炎黄飞天梦》、《千古大运输河》,理论专著《冲浪:在军事文学的海面》等。其作品曾获1992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共山东省委宣扬部首届文学评论刘勰奖提名奖、作家协会首届文学评论奖。古往今来,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炎黄子孙们很久以来的幻想。在中国古代,流传着“嫦娥奔月”“玉兔捣药”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