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_第1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_第2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_第3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_第4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60题)1、“教师可弹奏(或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形成浓郁的艺术氛围。”这属于()常规。A.课后B.课堂C.课前D.课外【答案】C2、相和大曲中,()表示音乐的高潮部分。A.艳B.乱C.解D.趋【答案】B3、“作于1804年至1806年间,是一首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作品,激烈的矛盾冲突、顽强的斗争精神等典型的贝多芬风格在此一览无余,充分表现出作曲家成熟时期的思想情感。评论家们将这首乐曲比作‘火山的爆发“花岗石河床中的熔岩’”,以上描述的是下列哪部作品()A.《热情》B.《月光》C.《悲怆》D.《暴风雨》【答案】A4、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两个偏音,构成燕乐调式音阶。A.清角和变宫B.变宫和闰C.清角和闰D.变徵和变宫【答案】C5、在音乐创作中,音调、节奏基本不变,只把音乐主题或曲调片段加以装饰性变化,称作()。A.加花重复B.主题装饰C.节奏变奏D.曲调重复【答案】A6、音乐课上,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带领学生参与演奏、编创等实践活动,并适当运用比较等方式进行模仿,积累感性经验。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哪一个基本理念?()A.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B.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C.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D.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机制【答案】C7、以下属于罗马尼亚民间乐曲的是()。A.《美丽的小天使》B.《星星索》C.《樱花》D.《云雀》【答案】D8、钢琴曲《梦幻曲》的作者是()。A.舒曼B.贝多芬C.舒伯特D.格里格【答案】A9、“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和推动音乐教学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句话体现了音乐教学评价的()原则。A.科学性原则B.可操作性原则C.导向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答案】C10、治疗时若既用温阳药又用滋阴药,是因为阴阳的相互关系具有查看材料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相互转化E.互藏交感【答案】B11、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是对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注意体现学生音乐学习的()A.差异性、个体性B.审美性、体验性C.综合性、整体性D.抽象性、全面性【答案】A12、下列选项中,属于D大调的关系小调的是()。A.小调B.g小调C.b小调D.f小调【答案】C13、《军民团结一家亲》是哪部芭蕾舞剧中的选曲?()A.《红色娘子军》B.《洪湖赤卫队》C.《丝路花雨》D.《白毛女》【答案】A14、下列选项不属于歌曲的音乐主题结构形态的是()。A.乐汇型B.乐节型C.长气息的乐句型D.乐段型【答案】D15、在讲述西方音乐知识时,教师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讲解了相关作曲家。下列作曲家按照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③④②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①②④③【答案】D16、交响诗《荒山之夜》的作曲者是()。A.柴科夫斯基B.穆索尔斯基C.巴拉基列夫D.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答案】B17、中医理论认为,“症”“证”“病”三者的含义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A.发热恶寒B.气滞血瘀C.胸胁胀满D.纳呆食少E.鼻塞流涕【答案】B18、《十面埋伏》和()同属于琵琶武曲。A.《战台风》B.《梅花三弄》C.《霸王卸甲》D.《夕阳箫鼓》【答案】C19、合唱协调不包括以下哪种要素?()A.音高B.音色C.音准D.音量【答案】A20、1978年出土的战国曾侯乙墓编钟属于()。A.秦晋音乐文化B.齐鲁音乐文化C.荆楚音乐文化D.燕赵音乐文化【答案】C21、下列描述中,不属于表达歌唱状态的词语是()A.头腔共鸣B.明亮清晰C.声音统一D.声情并茂【答案】A22、下列属于非洲传统乐器的是()A.伽耶琴B.西塔尔琴C.古琴D.姆比拉【答案】D23、通过试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并以分数或等级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体现了评价方法中的()A.终结性评价B.定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定量评价【答案】D24、合唱指挥起拍的三要素是()A.速度、节拍、情绪B.节拍、声部、情绪C.速度、力度、节拍D.速度、力度、情绪【答案】D25、结构与交响曲类似,由三个或四个相互形成对比的乐章构成的器乐套曲是()A.奏鸣曲B.协奏曲C.交响诗D.室内乐【答案】A26、“教师可弹奏(或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形成浓郁的艺术氛围。”这属于()常规。A.课后B.课堂C.课前D.课外【答案】C27、下列作品属于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创作的歌剧的是()A.《伊凡·苏萨宁》B.《向彼得堡告别》C.《不要诱惑》D.《卡玛林斯卡娅》【答案】A28、京剧诞生早期,程长庚、张二奎、()的贡献突出,被称为“老生三杰”。A.梅兰芳B.程砚秋C.余三胜D.尚小云【答案】C29、下列表情术语与其中文含义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Animato——活泼地B.Conespressione——有感情地C.Cantabile——如歌地D.Giocoso——诙谐地【答案】B30、欧洲中世纪主要的音乐教育机构是()。A.学校B.宫廷C.寺院D.教坊【答案】C31、比才的歌剧《卡门》第一幕女主角卡门所唱的《爱情像只自由的小鸟》是运用了拉丁美洲音乐当中的()。A.秘鲁舞曲B.桑巴C.哈巴涅拉D.弗拉门戈【答案】C32、音乐心理学家爱德华-戈登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达到平衡是在()。A.6岁B.9岁C.12岁D.15岁【答案】B33、古希腊悲剧发展到5世纪达到其黄金时期。下列哪位不属于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A.埃斯库罗斯B.约瑟比乌斯C.索福克勒斯D.欧里庇得斯【答案】B34、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被称为“爵士乐之父”,对于爵士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世纪风靡美国的爵士乐起源于()。A.南美洲音乐B.苏格兰音乐C.非洲音乐D.澳洲土著人音乐【答案】C35、《黄河大合唱》是由冼星海创作,以黄河为题材,歌颂伟大的祖国和勤劳勇敢人民的合唱作品,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里程碑式杰作。下列乐章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⑧⑤④③⑥⑦②①B.③①⑧⑦⑥⑤④②C.③①⑦⑧⑥⑤④②D.③①⑧⑦⑤⑥④②【答案】B36、下列四首歌曲中,哪首不是施光南的作品?()A.《祝酒歌》B.《边疆的泉水清又纯》C.《多情的土地》D.《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答案】B37、2001年中国第一次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A.古琴B.昆曲C.蒙古族长调民歌D.京剧【答案】B38、汉代文人音乐的标志是()。A.礼教B.乐教C.歌舞D.琴学【答案】D39、“在音乐课上,成老师布置学生分组在课外分别搜集不同民族关于庆丰收的民歌,讨论归纳其人文与音乐特性,并在课监上进行展示报告。”上述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的哪个领域?()A.表现B.创造C.音乐与相关文化D.识读乐谱【答案】C40、下列属于格鲁克最后一部改革歌剧的是()A.《奥菲欧与尤丽迪茜》B.《阿尔切斯特》C.《阿尔米德》D.《伊菲姬尼在陶里德》【答案】D41、《伏尔加船夫曲》是()民歌。A.日本B.朝鲜C.俄罗斯D.加拿大【答案】C42、音乐术语中的Largo指的是()。A.广板B.快板C.慢板D.柔板【答案】A43、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繁盛时期,下列哪首歌曲是当时的电影插曲?A.《天涯歌女》(贺绿汀)B.《红豆词》(刘雪庵)C.《山在虚无缥缈间》(黄自)D.《叫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答案】A44、德国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的代表作《布兰诗歌》取材于同名文学作品,其中第一首《命运之轮》经常出现在影视和广告配乐中,为人熟知,这首作品的体裁是A.康塔塔B.歌剧C.交响诗D.音乐剧【答案】A45、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途径和手段,与德育、智育、体育等之间存在哪种关系?()A.竞争B.协同C.对立D.附属【答案】B46、《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初中生每学年要能够演奏乐曲()首。A.2~3B.3~4C.4~5D.5~6【答案】A47、下列为回旋曲式结构的是()。A.A+B+AB.A+B+C+AC.A+A1+A2+A3D.A+B+A+C+A【答案】D48、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的是A.卫气B.营气C.宗气D.元气E.水气【答案】C49、下列歌曲中属于维吾尔族民歌的是()。A.《阿玛勒火》B.《阿拉木汗》C.《阿细跳月》D.《嘎达梅林》【答案】B50、李老师第一次到一个出了名的“差班”上课,进入教室后发现讲桌上放了一个盒子,她很快反应过来是学生在搞恶作剧,于是装着不知道说:“这是你们给我的礼物吗”学生都强忍住笑给出肯定的回答。她打开后发现是一个像魔鬼一样的面具,尽管很害怕,还是故作镇定,说:“原来是一个魔王面具啊,既然你们对魔王这么感兴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舒伯特的《魔王》,看看它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就这样,课堂的紧张气氛化解了,学生也不再想“捉弄”老师,这堂课异常成功,这个班也逐渐从一个“差班”变成了一个优秀的班级。这个案例中,李老师面对音乐教学实践是如何处理的()A.热处理B.冷处理C.温处理D.缓处理【答案】C51、新型的课堂评价强调创造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这不仅包括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A.创造性、主体性B.审美性、体验性C.创造性、审美性D.主体性、体验性【答案】A52、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的创作者是()。A.李斯特B.门德尔松C.肖邦D.德彪西【答案】D53、唐宋两代盛行的一种戏剧表演形式是()。A.俳优B.角抵戏C.参军戏D.南戏【答案】C54、在班级合唱排练时,能始终保持全体学生音乐学习动力的是()A.学生的音准?B.学生的节奏C.学生的兴趣D.学生的音色【答案】C55、创立“音乐会序曲”的是()。A.舒曼B.勃拉姆斯C.门德尔松D.肖邦【答案】C56、为朗诵、男声合唱和乐队而作,叙述德国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屠杀犹太人事件的十二音序列作品是()。A.《春之祭》B.《一个华沙的幸存者》C.《沃采克》D.《太平洋231号》【答案】B57、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通过笔试等方式获取学生素质和相关数据,这属于下列哪种研究方法?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个案研究D.历史研究【答案】C58、下列选项中,歌曲名称与其音乐风格来源配对错误的是()。A.《给你一点颜色》—华阴老腔B.《好汉歌》—鲁豫民歌C.《鸿雁》—蒙古呼麦D.《东方红》—陕北民歌【答案】C59、患者,男,30岁,工人。患者于五天前开始出现咳嗽加剧,痰稠色黄,气喘息粗,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A.清热化痰,宣肺止咳B.清热化痰肃肺C.辛凉清润D.滋阴润肺,止咳化痰E.辛凉解表,宣肺清热【答案】B60、感受音乐要素和声,最合适的教学方式是()A.学生做题B.学生讲解C.学生分组讨论D.学生实践体验【答案】D大题(共10题)一、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鉴赏教学——拉丁美洲音乐(《告别》《小伙伴》《美丽的小天使》)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10分)(2)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导人环节和发声练习的具体教学策略与过程。(25分)【答案】【知识点】教学设计。【参考设计】《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感受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尊重多元文化,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拉丁美洲的地理、语言、风俗等知识;体验、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用比较的方法记住主题;合作训练学会探戈舞步。3.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概况,了解拉丁美洲音乐是三种音乐(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和非洲黑人音乐)的融合,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歌舞的节奏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歌曲《美丽的小天使》和探戈乐曲《小伙伴》,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教学难点:掌握拉丁美洲音乐的节奏特点,学会探戈舞步。【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二、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7分),并提出改进建议(8分)。【课程名称】《海的百态》【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海的百态》【主要目标】通过聆听和感受,体验不同音乐作品对“海”的表现。(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一、导入阶段(略)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欣赏(1)观赏油画《九级浪》和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2)师问:大海里的风景是怎样的?生答:有时安静,有时狂暴......(3)师:各种状态下的大海还可以用不同的音乐表现出来。聆听肖邦的钢琴练习曲Op.25-No.12,听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片段。【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鉴赏课的教学过程的分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分析此题时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分析。三、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下面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评价。【课程名称】走进音画——《思乡曲》【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与创编《思乡曲》【主要目标】1.能理解乐曲各段的情绪与音乐要素的异同。2.用色彩和线条等美术要素表现感受到的音乐。(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1.导入阶段(略)2.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走进音乐,从音到画①听《思乡曲》音乐,引导学生分析音乐要素(情绪、旋律、速度、力度、音色)。【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此题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分析。四、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欣赏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欢乐颂》(选自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教学内容】音乐鉴赏《欢乐颂》?【教学重点】《欢乐颂》主题?【教学过程片段】?1.聆听音乐,引导学生分辨欢乐颂主题出现了几次。?2.再次聆听,学生辨析主奏乐器分别是什么,以什么力度出现。?(学生在纸上边听边写,一位同学在多媒体课件上做标记)?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验证。?(1)欢乐颂主题出现了四次。?(2)主奏乐器分别是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以及乐队全奏。?(3)力度从弱到强,音区从低到高,形象地表现了“欢乐”的壮大过程。?4.小结:乐曲采取简单有效的重复方法,正式确立了“欢乐”主题。【答案】本课是一节鉴赏课,在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上反映了以下特点:(1)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衔接紧密,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步步寻找到了“欢乐”。(2)本节课鉴赏的内容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欢乐颂》,通过不断聆听和模仿,进行艺术积累,可以获益颇多,进而使其在审美能力和歌唱表演能力等方面都有所进步和提高。不足之处:缺少教学目标。一堂课的三维目标一定要定准,之后所有活动安排都紧紧围绕学生的体验、感受,让学生在聆听与体验中,最终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等。教学重点不合理,只写了《欢乐颂》主题,没有说明是演唱还是鉴赏。缺少导人环节,一节课的导入,对明确该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引学生的求知欲望,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两次聆听,仅仅让学生去听主题出现的次数、主奏乐器、力度,教学内容有些单一,作为鉴赏课,可以从力度、速度、节奏、旋律、情绪等各要素着手,引导学生聆听鉴赏。教学环节中,教师让一位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上做标记,此环节设计的意义不明确。小结总结不到位,小结应该是对本节课的总结及给学生布置作业。五、放学时,林老师经过音乐教室,听到里面传来了琴声与歌声。但此时并非音乐教室开放的时间,于是他走了进去,发现是几个音乐特长生看到音乐教室门没锁就溜进去了,林老师感到他们是因为对音乐的喜爱才这样做,就决定给他们一把钥匙允许他们放学后在音乐教室练习。但慢慢来玩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一些乐器和教学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接下来该怎么办?林老师陷入了沉思......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林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7分),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8分)。【答案】首先,要判断它是一个好的案例还是一个有问题的案例,那么就需要我们有一个评判的标准,即《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基本理念的内容:(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我们要依据这些理念来判断:案例内容是否是合理的?好的部分有哪些,不好的部分有哪些?并说明违背了教学论中的哪个知识点。其次,对于优点我们要发扬光大,对于问题我们要正确解决,将正确的做法写在论证内容的后面。六、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弥渡山歌》(选自高中鉴赏教材《飘逸的南国风》)【教学内容】音乐鉴赏【教学重点】聆听、演唱云南民歌,感受、体验相同地域、不同风格民歌形成的特点。【教学难点】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教学过程片段】一、导入欣赏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回顾初中学习过的《放马山歌》,对两首不同风格的云南民歌进行对比,以此导入。二、新课教授1.聆听歌曲《弥渡山歌》,体会歌曲的旋律。问题:歌曲的旋律特点旋律当中的节奏及规律2.再次聆听,歌曲旋律中哪部分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预设学生进行回答)。并再次提问.本首歌中歌词所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方法,从而体会歌曲内容情感。3.进一步聆听,思考歌曲蕴含了什么样的含义。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并由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4.学唱歌曲,采取老师范唱学生哼唱,熟悉歌曲旋律,带入歌曲情感。三、巩固提升【答案】七、案例:在音乐欣赏模块的教学中,音乐教师带领学生赏析印象派音乐,教师选取了几首有代表性的印象派音乐作品,边听边讲。教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了一首又一首,当听到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时,教师发现学生们都低着头,各忙各的。问其原因,一同学站起来回答说:“没有歌词,不知道讲的是什么,像催眠曲,听起来想睡觉。”针对此现象,教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答案】教师要注重课堂设计、导入要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注意学习形式的多样化。《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生学习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方法,不要将知识点讲得过于深奥、晦涩难懂。在学习《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时,可结合学生熟悉的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等进行对比学习,从而发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色。虽然是鉴赏课,教师仍要注重音乐活动的丰富性。时下的一些流行音乐歌词浅显、旋律朗朗上口,教师不妨借鉴,在聆听曲目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旋律填入自己认为合适的歌词。这样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八、对下列课例进行点评分析。爱尔兰民间舞蹈——踢踏舞【教学目标】1.通过对爱尔兰民族经典音乐剧《大河之舞》选段的欣赏与分析,培养对踢踏舞学习的兴趣。2.学习踢踏舞基本动作,能够掌握踢踏舞的舞步特点。3.培养节奏的表现力和舞蹈的创编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和创编踢踏舞。【教具】多媒体、幻灯片、自制剪辑的音乐【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欢迎同学们走进音乐与舞蹈的课堂,现在就让我们跳起热身韵律舞蹈。(播放剪辑的《肯肯圆舞曲》,队伍集合成上课的形式)【答案】从整体上说.该课对舞蹈艺术基本特征的把握,对音乐与舞蹈之间关系的理解,对舞蹈鉴赏、表演、编创的有机结合与处理,都有一定的独到之处。因此,这个课在设计上为教学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本课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了很好的教学策略,教师采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方法,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激发起学习舞蹈的兴趣,然后通过“观看踢踏舞——研究讨论——基本动作学习——创编表演”这一敦学主线,使学生的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感性过渡到理性、再从理性回归到感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在兴趣支配下的主动探究学习过程。显然,这样的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课的导入部分设计了师生做游戏的环节,通过打击出符合要求的节奏,来体验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充满趣味性的导入,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节奏对于学习舞蹈的意义。当然,好的教学策略来源于新课程理念,其基础是平等和谐的教学关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从不太了解踢踏舞,到能够创编、表演踢踏舞,并产生了继续学习的愿望,完全在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所体现的那种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交流、教学相长的氛围。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是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也是新课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核心理念,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音乐教学的成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舞蹈的创编,即“借用踢踏舞的形式夸张表现生活中的点滴现象”。从课堂效果来看。基本上达到了教学设计的目标要求,这说明本课对踢踏舞创编教学的思路是明确的。这节课略显不足的是:在爱尔兰民间舞蹈——踢踏舞的风格特征上,还可以挖掘得更深些。比如,爱尔兰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它与爱尔兰民族的生活是怎样的关系爱尔兰民族为什么喜欢用踢踏舞的形式表现社会生活从舞蹈艺术角度来看,任何一种舞蹈都同一定的劳动形态有关,而劳动形态的艺术化则形成了人身体各部分协调的美,并带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风格。教师如能把踢踏舞风格形成的原因对学生作进一步地介绍,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感受、体验和把握。九、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欣赏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程名称】《我的未来不是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体会通俗歌曲的演唱特点,并进一步感受电子乐器在歌曲的表现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过程与方法】音乐欣赏法、讲解法、对比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体会歌曲表现出的对梦想的追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