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_第1页
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_第2页
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_第3页
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_第4页
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必备学习必备迎下载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和分子结构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晶体的类型和性质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第二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2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第三章非金属元素3第一课时钠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碱金属元素第一课时氯气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卤族元素第一课时氧族元素第二课时硫硫酸第三课时接触法制硫酸第四课时环境保护绿色化学第一课时碳族元素第二课时硅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一课时氮与磷第二课时氨铵盐第三课时硝酸第四章金属元素1第一课时金属的概述第二课时镁铝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铁及其化合物第四课时金属的冶炼第五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3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课时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三课时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第六章电离平衡1第一课时电离平衡第二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第三课时盐类的水解第四课时酸碱中和滴定第七章电化学原理2第一课时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二课时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第三课时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第十二章烃第一课时甲烷的性质与“四同”规律第二课时不饱和烃的性质与空间构型第三课时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第四课时有机物的燃烧规律及有机计算第十四章烃的衍生物第一课时卤代烃的两大反应和基团的移动和保护第二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1)第三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2)第四课时羟基酸、氨基酸、脂肪酸的性质第五课时醛、酯的重要性质与拓展第六课时有机化学实验探究第十五章糖类蛋白质第一课时糖类第二课时油脂第三课时蛋白质第十六章合成材料第一课时有机反应规律第二课时有机合成方法第十七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一课时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二课时物质的检验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离子反应第三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第二章碱金属第一课时钠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碱金属元素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物质的量浓度第三课时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第四章卤素第一课时氯气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卤族元素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原子结构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第四课时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第五课时晶体的类型和性质第六章氧族元素硫酸工业第一课时氧族元素第二课时硫硫酸第三课时接触法制硫酸第四课时环境保护绿色化学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一课时碳族元素第二课时硅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第八章氮族元素第一课时氮与磷第二课时氨铵盐第三课时硝酸第九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课时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三课时合成氨工业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第十章电离平衡第一课时电离平衡第二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第三课时盐类的水解第四课时酸碱中和滴定第十一章几种重要的金属第一课时金属的概述第二课时镁铝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铁及其化合物第四课时金属的冶炼第十二章烃第一课时甲烷的性质与“四同”规律第二课时不饱和烃的性质与空间构型第三课时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第四课时有机物的燃烧规律及有机计算第十三章电化学原理第一课时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二课时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第三课时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第十四章烃的衍生物第一课时卤代烃的两大反应和基团的移动和保护第二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1)第三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2)第四课时羟基酸、氨基酸、脂肪酸的性质第五课时醛、酯的重要性质与拓展第六课时有机化学实验探究第十五章糖类蛋白质第一课时糖类第二课时油脂第三课时蛋白质第十六章合成材料第一课时有机反应规律第二课时有机合成方法第十七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一课时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二课时物质的检验第一章学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第一讲氧化还原反应及其配平【考纲要求】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这些概念间的相互关系。2.掌握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得失的方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3.学会分析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的方法。4.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5.掌握用电子守恒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自学反馈】一、概念辨析化学反应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剂:(2)还原剂(3)被氧化:(4)被还原_(5)氧化产物:(6)还原产物3•规律:氧化剂:得(电子)一降(价降低)一还(还原反应,—被还原)一还(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一升(价—)一氧(.,—被—)一氧()二、自我训练:匹&207+HC1=KC1+_CrC13+Cl2+H2O(1)元素被氧化,是氧化剂。(2)是氧化产物,发生氧化反应。(3)参加反应的盐酸中,起还原剂作用的盐酸与起酸作用的盐酸的质量比为(4)用短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1)_Fe3C+HNO3=Fe(N03)3+—CO2+_NO2+_也0⑵P4+_CuSO4+_H2O=_Cu3P+_H3PO4+_H2SO4以上两个反应中,1mol氧化剂分别氧化了mol的还原剂。3•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的常见方法:(1)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比较:(2)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3)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比较:(4)根据反应条件比较:(5)根据具体反应判断:【例题解析】[例1]已知Br2+2Fe2+=2Fe3++2Br-、2Fe3++2I-=2Fe2++I2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在化学反应aZn+bHNO3(稀)=cZn(NO3)2+dNOf+eH2O中,若e的值为4,则d的值A、1B、2C、3D、4解题思路:易错点:第二讲离子反应【考纲要求】1.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离子反应的概念和本质。2.掌握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书写技巧。3.学会分析离子共存的先决条件。【自学反馈】一、概念辨析1•电解质:概念:—(2)常见物质类别:2•非电解质:(1)概念:—(2)常见物质类别:3•强电解质:(1)概念:((2)常见物质类别:4•弱电解质:(1)概念:(2)常见物质类别:5•离子反应:(1)概念:(2)本质:学习■必刍学习■必刍迎下载学习■必刍学习■必刍迎下载[[例1](1)已知:2H2(g)+O2(g)=2H2O(g)△H=-Q1kJ/mol[[例1](1)已知:2H2(g)+O2(g)=2H2O(g)△H=-Q1kJ/mol6.电离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区别:。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2.“改”:3.“删”:4.“查”:三、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Ca(0H)2:NazCq:^Pq:NH3・也0:Fe(OH)3:Al(OH)3:NaHSQ:NaHSO3:熔融NaHSO4:熔融Na2O:四、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碳酸钙溶解于醋酸:碳酸氢钠与石灰水:碳酸氢钙与烧碱溶液:硫酸铵与氢氧化钡溶液:明矾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钙与氟化银溶液:溴化亚铁溶液中通氯气:硫化钠溶液中通硫化氢:乙醛与银氨溶液:2、苯酚钠溶液中通CO2:o【例题解析】[例1]1、向FeBr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向FeBr2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Fe2++4Br-+3Cl2=2Fe3++6Cl-+2Br2B、向FeBr2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2Fe2++Cl2=2Fe3++2Cl-C、向FeBr2溶液中滴加足量新制氯水:Fe2++4Br-+3Cl2=2Fe3++6Cl-+2Br2D、向FeBr2溶液中滴加足量新制氯水:Fe2++2Br-+2Cl2=2Fe3++4Cl-+Br2解题思路:易错点:o[例2]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钱中,形成无色的溶液,其化学方程式是:PbSO4+2CH3COONH4=(NH4)2SO4+(CH3COO)2Pb0当在醋酸铅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时,有黑色沉淀硫化铅生成。表示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COO)2Pb+H2S=PbSJ+2CH£OOHB、Pb2++2CH3COO-+H2S=PbSJ+2CH£OOHC、Pb2++H2S=PbSJ+2H+D、Pb2++2CH3COO-+2H++S2-=PbSJ+2CH3COOH解题思路:易错点:O第三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考纲要求】1.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理解燃烧热与中和热的概念3.理解盖斯定律的含义,掌握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自学反馈】一、概念辨析1•反应热:(1)概念:(2)符号:(3)单位:o(4)辨析:一般情况下,物质越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物质越不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o如果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产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就反应,此时的厶H0;反之,则反应,此时的厶H0。因此:△H=物的总能量-物的总能量;又知一种物质的键能之和越大越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低。贝y:△H=物的键能总和-物的键能总和。热化学方程式:TOC\o"1-5"\h\z(1)概念:(2)含义:(3)书写规则:①②③④(4)注意点:①注明在什么温度和压强下进行,若不注明,则代表;②化学计量数代表,因而可为分数;③必须在每种物质化学式后的括号内标;④在热化学方程式后,注明反应的热效应,即,在热化学方程式和热效应之间用—号隔开。燃烧热:(1)概念:(2)注意点:①燃烧条件—、②可燃物的量—、③完全燃烧的含—、④燃烧产物的状态和化合价O中和热:(1)概念:(2)注意点:①反应条件、②生成水的量、③为何强调强酸强碱和稀溶液④如何测定中和热盖斯定律:(1)概念:6•自我练习:(1)已知标准状况下,1升H2S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akJ的热量,请写出硫化氢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o1g铁粉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使10毫升的水的温度升高At°C,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kJ/(g・°C),试写出铁粉燃烧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o【例题解析】学习必备迎下载TOC\o"1-5"\h\z2H2(g)+O2(g)=2H2O(1);△H=-Q2kJ/mol。则Q1与Q2相对大小为。已知:2H2O(g)=2H2(g)+O2(g);△H=+Q3kJ/mol,则Q3与Q1或Q2关系为。已知:Q1=484,Q2=572,则蒸发2mol水所需能量为。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已知:(1)C(s)+O2(g)=CO2(g);△H=-394kJ/mol。第二章碱金属2CO(g)+O2(g)=2CO2(g);△H=-566kJ/mol。则反应:2C(s)+O2(g)=2CO(g)的反应热是多少?解题思路:易错点:第二章碱金属第四讲钠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1.钠的性质及用途。2.Na2O和Na2O2的性质及用途。3.Na2CO3、NaHCO3、NaOH的性质及用途。4.Na2O2与H2O、CO2的反应原理,以及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差和质量差在计算中的应用。【自学反馈】一、钠的物理性质金属钠质、光泽,密度比水,能于水,熔点低。的良导体。二、钠的化学性质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在下面括号中填写化学式)银白色金属钠一表面变暗一出现白色固体一表面变成溶液一白色块状物质一白色粉末状物质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①Na+H2O解释实验现象;浮熔游红②Na+H2O+FeCl3③Na+HCl④C2H5OH+Na三、CO2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的判断CO2+2NaOH2.CO2+NaOH3.CO2+Na2CO3+H2O4.由CO2和NaOH如何制取Na2CO3?四、Na2CO3与盐酸的反应(不用其它试剂鉴别Na2CO3与盐酸的方法)1.向盐酸里逐滴加入Na2CO3溶液2.向Na2CO3溶液里逐滴加入少量的盐酸五、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完成化学方程式)1.Na2O2与SO2反应2.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将Fe2+氧化Fe3+,同时生成Fe(OH)3沉淀3.Na2O2投入氢硫酸中,可将H2S氧化成单质硫,溶液变混浊4.Na2O2投入Na2SO3溶液中,可将SO32-氧化成SO42-_5.Na2O2投入品红溶液中,因其有氧化性,所以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六、.钠的冶炼化学方程式;TOC\o"1-5"\h\z七、钠的存放和取用。【例题解析】[例1]用金属钠制取Na2O通常采用下法;2NaNO2+6Na=4Na20+N2f。试说明为什么不采用钠在氧气中燃烧而采用此法制取Na2O的原因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2.38克CO2和H2O蒸气的混合气体通过18.58克Na2O2固体后,充分反应,得到20克固体,求混合气体中CO2和H2O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解题思路:易错点:。第五讲碱金属元素【考纲要求】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及递变性。2.碱金属单质的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性。3.焰色反应。【自学反馈】一、金属元素的相似性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个,原子半径为同周期元素中最—的,化合价均为—价。2•物理性质:碱金属除铯略带外,都是色。质—,密度—,熔沸点—,是的良导体。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ROH)均为碱。二、金属元素的差异性和递变性碱金属从上到下半径逐渐。熔沸点逐渐,密度逐渐。2•化学性质:Li+O2—钠能形成、两种氧化物,K能形成氧化物。(写化学式)三、金属的制取金属La、Na的制取主要用电解熔融氯化物的方法。金属K因为易溶与熔盐不易分离,故一般用热还原剂法。四、焰色反应:焰色反应是一种物理变化,是元素的性质而不仅属化合物。【例题解析】

学习必备迎下载[例1]工业上生产Na、Ca、Mg都用电解其熔融的氯化物,但钾却不能用电解熔融KCl的方法制得,因金属钾易溶于熔态的KC1中而有危险,难获得钾,且降低电流效率。现生产钾是用金属钠和熔化的KCl反应制取。有关数据如下表:熔点C沸点C密度(g/cn?)Na97.8882.90.97K63.77740.86NaCl80114132.165KCl7701500(升华)1.984工业上生产金属钾的化学方程式和条件是:KCl+Na—NaCl+K(1工业上制金属钾主要运用到上表所列的哪些物理常数?,其选择范围是.(2工业上制金属钾主要应用什么原理使反应变为现实?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某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0)组成的混合物4.0克,与水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得到干燥的固体5.0克。问:(1)该金属是何种金属(2)混合物中碱金属单质所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题思路:第三―解题思路:第三―第六讲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考纲要求】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2.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相应单位为mol、g・ol-1、mol・T、L«iolT)的含义。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自学反馈】一、概念辨析1•物质的量⑴概念:⑵符号:(3)单位::。2•摩尔(1)概念:(2)符号:(3)基准一(4)注意点:①当描述物质的物质的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②常见的微观粒子有:.或它们特定的组合。3•阿伏加德罗常数(1)含义:(2)符号:3)单位:(4)注意点:①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基准是12g中的原子个数。②现阶段常取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摩尔质量(1)概念:(2)符号:(3)单位:(4)注意点:与相对分子质量、式量和1mol物质的质量的异同:含义上—同,数值上—同。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2)符号:3)单位:(4)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①标准状况是指:温度C,压强Pa。②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5)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②③二、公式小结mn、N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2)使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状态都可以使用。V、n、N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2)使用范围:①适用于所有的气体,无论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②当气体摩尔体积用22.4Lmol-1时必须是标准状况。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1)基本计算关系:M(1)基本计算关系:Mm-(2)变换计算关系:①M—n%M②m—=V%Miiii例题解析】[例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含N个H原子的H的物质的量为1molA2NA个CO分子和NA个N°分子质量均为28gAA2学习必备学习必备迎下载C.N个HSO分子和N个HPO分子中所含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A24A34D.5.6g亚铁离子得到0.2N个电子可变成铁原子A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标况下,mg气体A和ng气体B的分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m:n25°C时,1kg气体A和1kg气体B的分子数比为m:n同温同压时气体A和气体B的密度比为n:m标况时,等质量的A和B气体的体积比为n:m解题思路:易错点:第七讲物质的量浓度【考纲要求】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溶解度之间的换算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自学反馈】一、概念辨析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2)符号:(3)单位:(4)说明:①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体积浓度②溶液中的溶质既可以为纯净物又可以为混合物,还可以是指某种离子或分子。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容量瓶①特点:②用途:—容量瓶有各种不同规格,常用的规格有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2)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及所用仪器如下:_(3)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应注意的问题:二、计算公式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c-n_NVMVNA100|0o%c、®%、p之间的计算关系c—M三、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溶解度之间的关系物理量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溶质单位溶液单位单位数值上关系质量分数相同的两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一般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溶液其质量分数一舟等.溶质溶解度相同的两溶液其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等.定义符号表达式相同点都能示溶质和溶液的相对比值转化关系四、溶液的稀释(1)溶液的稀释v1P]Xw1%=v2p2xw2%或W液XW1%=(W液+W水)xw2%(溶质的质量守恒)C1V1=C2V2(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液水(2)溶液混合:CV=C2V2+C1V1(溶质的质量守恒)。【例题解析】[例1]某无水易溶盐X,摩尔质量为Mg/mol,其溶解度为Sg.取其Wg加入VL学习必备迎下载蒸馏水,配制成密度为dg/mL,质量百分浓度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澄清溶液.下式表示正确的是1000dXA%=CXMB.S=100W/1000VD.A%=W/(W+1000V)%]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已知98%的浓H2SO4的浓度为18.4mol・L-1,则49%的硫酸溶液的浓度为()A.等于9.2mol•L—1B.大于9.2mol•L—1小于9.2mol•L—1D.不能确定解题思路:易错点:第八讲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考纲要求】1.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综合计算的方法2.掌握物质的量应用于方程式的计算方法【自学反馈】1•完成下图V(标况)A常用计算方法:质量守恒法、平均值法、十字交叉法、极值法、推理法。【例题解析】[例1]要把12mo1/L的盐酸(密度1.10g/cm3)50mL稀释成6mo1/L的盐酸(密度1.10g/cm3),需加水A.50mLB.50.5mLC.55mLD.59.5mL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锌、铁、镁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混合物13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锌(B)铁(C)镁(D)无法推断解题思路:易错点:[例3]用向下排气法在容积为VmL的集气瓶中收集氨气,由于空气尚未排净,最后瓶内气体的平均式量为19,将此盛满气体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水马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即停止上升,则在同温同压下,瓶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mLB.A.-mLB.VmLC.mL6D.无法判断解题思路:易错点:[例4]取5.4克由某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O组成的混合物。该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反应完毕,蒸发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得到8克无水2晶体。试通过计算,判断该金属是哪一种碱金属?.解题思路:易错点.解题思路:易错点:第四章卤素第九讲氯气【考纲要求】氯气的性质。2.次氯酸的性质(不稳定性、酸性、氧化性、漂白性)。3.氯气实验室制法(装置、净化、收集、尾气处理等问题)。【自学反馈】1.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呈色有气味,毒,密度比空气易液化,能溶于水的气体。2•氯气的化学性质(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是强氧化剂。)⑴与金属的反应Cu+Cl2-现象:Fe+C1-现象:2——干躁Cl2与Fe反应,所以液氯可以贮存中。⑵与h2的反应ci2+h2-现象:点燃(盐酸的工业制法)光照(故不能用与工业制盐酸)(3)与水的反应Cl2+H2O-HC10是一种强,常用来氯水的成分氯水的保存(4)与碱的反应Cl2+NaOH-(常用与吸收多余的Cl2)。Cl2+Ca(OH)2-(工业制漂白精)(5)与还原性物质的反应Cl2+FeCl2-Cl2+H2S(HBrHI)—Cl2+Na2SO3-6+FeB2(6)与有机物的反应Cl2+CH4-Cl2+C2H4-氯气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2)装置类型(3)仪器名称_(4)收集方法(5)净化方法(6)尾气吸收氯气工业制法(用方程式表示)【例题解析】[例1]将KMnO4与KC1O3的混合物加热可得气体A,在反应后的残留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浓H2SO4并加热,又可得到单质气体B。写出有关化学方程。[例2]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IO-与C1O)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5B.11:3C.3:1D.4:1第十讲卤族元素【考纲要求】卤素在性质上的相似性、特性和递变规律。2以.卤素知识为载体,判断“拟卤素”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即信息迁移题。3.综合考查.卤素单质的制备、收集、性质、保存与其它物质反应等实验题计算。【自学反馈】相似性1•最外层都是—个电子,常见的负化合价为—价。氯、溴、碘的正化合价为+1、+2、+3、+5、+7价。卤素都是活泼的,具有性。与水、碱溶液反应时,除氟气外均可发生卤素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卤化氢为气体,溶与水,在潮湿空气中形,水溶液都是挥发性的酸。卤素单质都有颜色。卤化银见光分解。特性Br2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易挥发,蒸气有毒。保存液溴采用水封法。I2单质易升华,淀粉遇I2变蓝;AgI可用与人工降雨,碘盐可防止甲状腺肿。HClO4是常见含氧酸中最强酸,而HC1O是氯的含氧酸中氧化性最强的酸。F2、HF均腐蚀玻璃。AgF易溶与水。F2不能把氯、溴、碘从氢化物或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发生2F2+2H2O=4HF+O2【例题解析】TOC\o"1-5"\h\z[例1]F2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F2与烧碱完全反应,生成NaF、H2O和另一种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H2B.HFC.O2D.OF2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学习必备学习必备迎下载学习必备学习必备迎下载RO3n-+6I-RO3n-+6I-+6H+=R-+3I2+3H2O(1)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2)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解题思路:^第五「章章错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十一讲原子结构【考纲要求】理解原子的组成和原子结构的表示方式,掌握单核微粒的相对质量及所带电荷与基本粒子的关系。理解核素与同位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以及与同位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和排布规律,了解电子云概念。【自学反馈】一、概念辨析原子的组成:{「中子N个=原子核*(A-Z,-质子Z个,决定核外电子Z个据以上关系填空:决定原子种类的因素是、决定同位素种类的因素、决定原子近TOC\o"1-5"\h\z似相对原子质量的因素是、决定原子所显电性的因素是。2•原子结构的表示方式:(分别以铝原子和氯离子为例说明)(1)原子结构示意图:—、;(2)电子式:、—;(3)原子组成表示式(原子符号):—、。核素与同伴素:(1)核素概念:(2)同位素概念:(3)二者的区别与联系:(4)同位素特征:①核物理性质:_、②物理性质:_、③化学性质:—④在自然界中不同形态下的丰度:.。(5)几种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质量:②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④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个。(2)最外层不超过—个(若最外层为K层则不超过—个);次外层不超过个(若次外层为L层则不超过—个);倒数第三层不超^个。(3)能量最低原理:即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然后才依次排在、而原子失去电子时总是先失去。(4)核外电子运动特征:自身质量和体积:;运动范围:运动速度:;所以固定轨道,能同时测出某时TOC\o"1-5"\h\z的速度和位置。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状态的方法是:,此法中的小黑点表示的意义是。•【例题解析】[例1]已知氢元素存在1H、2H、3H三种同位素,氧元素存在160、170、180、三种同位素,则形成的H2共有种,形成的H20共有种,在形成的水分子中,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水分子有种。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已知X元素能形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c的三种双原子分子,其分子个数之比为m:n:q,且a>b>c,则X元素存在种同位素,其质量数分别为;这些同位素原子所占该元素原子总数的百分比依次为。解题思路:易错点:第十二课时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考纲要求】1•理解元素周期律含义,掌握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和由此引起的结果。2•理解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体现形式,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编排规律和具体结构。3•掌握前四周期和所有主族元素“位、构、性”关系的相互推导。自学反馈】一、概念辨析学习■必刍迎下载1.元素周期律:(1)概念:(2)表现形式: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②原子半径:③元素的化合价:④⑤:⑥:其中是引起元素性质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而其它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2•元素周期表:概念:(2)编排规律:行:、共有行;列:、共有列(3)结构:周期:短周期:、包括、分别含—种元素;长周期:、包括、分别含—种元素;TOC\o"1-5"\h\z不完全周期:。族:;主族:、包括列、用—代表主族。副族:、包括列、用代表副族。零族:、第训族:O过渡元素:O元素所显最高正价与族序数的关系O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构、性”关系: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着的递增,原子半径,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得电子能力,元素的性增强,失电子能力,元素的性减弱。具体表现在单质的性增强,性减弱;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性增强,—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性增强;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的递增,原子半径,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得电子能力,元素的性增强,失电子能力,元素的性减弱。具体表现在单质的性增强,性减弱;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性增强,—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性增强;……3•左上右下对角线元素的性质,催化剂通常在元素及其化合物中寻找,半导体材料通常在元素中寻找,研制新农药通常在元素的化合物中进行研究。•【例题解析】[例1]已知An+、B(n-D+、C(n+D+、D(n+1)-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D>B>AB.A>B>C>DC.B>A>C>DD.A>B>D>C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已知A与bB是同主族的两种相邻元素,又知A元素所在周期共有abm种元素,B元素所在周期共有n种元素,若a>b,则b的值可能为;若avb,贝卩b的值可能为o解题思路:易错点:第十二课时化学键【考纲要求】1•理解有关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金属键等概念2•掌握用电子式表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的方法,并能正确写出常见物质和微粒的电子式,结构式。3•掌握影响各类化学键强弱的因素,以及化学键的强弱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自学反馈】一、概念辨析1.化学键:TOC\o"1-5"\h\z概念:(2)种类:、、o2•离子键:概念:O形成过程(以MgCl2为例):o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o离子键的强弱对物质性质的影响:o3•共价键:概念:o形成过程(以CO2为例):o影响共价键强弱的因素:o学习必备学习必备迎下载学习必备学习必备迎下载共价键的强弱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共价键极性强弱的分析方法:。共价键极性强弱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配位键:概念:。形成过程(以NH4+为例):。形成配位键的条件:。配位键属于键,但在指出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时必须单独指出。*5.金属键:失夫价电子的金属阳离子与在晶体内自由移动的价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影响金属键强弱的因素:金属的原子半径和价电子的多少。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越多,则金属键,金属的熔沸点就TOC\o"1-5"\h\z,硬度就。二、自我演练: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Na2O:A1F3:Mg3N2_N2:NH3:CS2:BF3:CC14:、PC,_PC15:H3O+: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H2S:——、NF3:、H2O2:、NaOH:、NaHS:、Na?0/、FeS?:、CaC?:、NH4Cl:、KCN:、NaHCq:、HCOOH:—、—OH:——、理込:、CH3-:——、CH3+:。.【例题解析】[例1]判断并写出下列微粒符号:含18个电子的阳离子;含18个电子的阴离子;含18个电子的化合物分子。含18个电子的单质分子.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AB2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每摩AB2分子中含有54摩电子,根据下列反应:①H2+B2-C②b2+x-Y+AB2+H2O③Y+C-AB2+ZZ有漂白作用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2XY用电子式表示AB2的形成过禾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解题思路:易错点:第十四课时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考纲要求】理解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形成原因,并能进行化学键的极性强弱比较。理解化学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判断依据和判断方法。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概念以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自学反馈】一、概念辨析非极性键:概念:(2)形成条件:。极性键:概念:(2)形成条件:_3)共价键极性强弱比较依据:形成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偏向与偏离程度越大,键的极性就越强。试比较下列两组共价键的强弱:①H—H、H—F、H—0、H—N、H—C:②H—F、C—F、N—F、0—F、F—F:极性分子:(1)含义:(2)举例:。非极性分子:含义:_(2)判断方法:根据键角判断分子中的正负电荷重心是否重叠根据AB的中心原子A周围是否为完全等价的电子对n根据AB的中心原子A的最外层价电子是否全部参与形成n了同样的共价键。(或A是否达最高价)常见AB型分子中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比较:n分子类型举例键角构形分子极性TOC\o"1-5"\h\zABCOAB2(A2B)H2OCS2BeCl2AB3PCl3BF3SO3AB4CH4AB2C2CH2Cl2A2B4C2H4A2B2C2H2A6B6C6H65.分子间作用力:概念:(2)影响因素:—(3)对物质性的影响:。氢键:(1)概念:(2)形成条件:(3)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相似相溶原理:。【例题解析】[例1]]氰(CN)2为无色可燃气体、剧毒、有苦杏仁味,和卤素单质的性质相似。写出氰与苛性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已知氰分子键之间夹角为180°并有对称性,(CN)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CN)2分子为(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CN-中电子数为,CN-的电子式为。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将下列粒子的符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O2、nh3、co2、h2o、N2、(NH4)2SO4>SiCl4。(1)存在极性键的极性分子是。(2)存在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3)存在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_。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解题思路:易错点:。第十五课时晶体结构【考纲要求】理解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有关概念。掌握影响四种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有关因素,并据此对各种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和硬度的大小进行比较。了解晶胞的概念,会进行晶胞中微粒数的相关计算。【自学反馈】一、概念辨析TOC\o"1-5"\h\z晶体:。1•离子晶体:(1)概念:⑵性质特征:(3)重要判断依据:(4)影响熔沸点高低的因素:。2•原子晶体:(1)概念:⑵性质特征:(3)重要判断依据:(4)影响熔沸点高低的因素:。3•分子晶体:(1)概念:⑵性质特征:(3)重要判断依据:(4)影响熔沸点高低的因素:。金属晶体:学习■必刍迎下载概念:⑵性质特征:(3)重要判断依据:(4)影响熔沸点高低的因素:。二、各种晶体类型常见例子:1.离子晶体:NaCl:—个Na+周围以离子键同时结合个Cl-,与一个Na+距离最近的Na+有个,在一个晶胞中含Na+、Cl-分别为—、—个,若NaCl晶胞的边长为r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A则晶体的密度为OCsCl:—个Cs+周围以离子键同时结合个Cl-,与一个Cs+距离最近的Cs+有个,在一个晶胞中含Cs+、Cl-分别为—、—个,若CsCl晶胞的边长为rcm,晶体的密度为d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o原子晶体:金刚石:一个C原子周围以共价键同时结合—个C原子,键角为—,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并不断向周围扩展成空间网状结构。石墨(过渡晶体)一个C原子周围以共价键同时结合—个C原子,键角为形成结构,TOC\o"1-5"\h\z并不断向周围扩展结构,金刚石不导电而石墨导电的原因是,金刚石硬而石墨软的原因是,石墨的熔点高于金刚石而沸点与金刚石相同的原因o硅晶体:与相似,只需将其中的—原子换成—原子,键长变得稍—一些即可。碳化硅晶体:与相似,只需将其中的—原子用—原子和原子交替更换,键长介于和之间即可,其熔沸点比金刚石的,比硅晶体的o二氧化硅晶体结构能用类似方法模拟来吗?在1molSiO2晶体中含有mol的Si—O键。3•分子晶体:CO2晶体:在一个晶胞中含有个CO2分子,与一个CO2分子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CO2分子有—个。白磷分子与甲烷分子都是正四面体结构,它们在结构上的区别o【例题解析】[例1]在白磷分子中,每个磷原子以键与另外的个磷原子相结合成结构,键角为如果把一个白磷分子的每个P—P都打开插入一个氧原子,则一共可结个氧原子,这样得到化合物的分子式为TOC\o"1-5"\h\z解题思路:O易错点:O[例2]已知有关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如下表:MgOAlO23MgCl2AlCl3熔点/°c28522072714190(2.5X1O5pa)沸点/°c360029801412182.7请参考上述数据填空并回答问题:TOC\o"1-5"\h\z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生产金属镁,电解Al2O3与冰晶石熔融混合物的方法生产铝。为什么不用电解MgO的方法生产镁;也不用电解AlCl3的方法生产铝?答:o解题思路:易错点:o第六章氧族元素硫酸工业第一课时氧族元素【考纲要求】理解氧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以硫元素为代表,了解氧族元素的单质、氢化物及其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硫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意义自学反馈】1.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递变规律兀素名称和符号氧(O)硫(S)硒(Se)确(Te)原子原子序数

结构结构示意图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电子式主要化合价相同点不同点原子半径物理颜色和状态密度性质熔、沸点水、有机溶剂溶解度化学反应与金属反应与非金属反应与化合物反应【小结】非金属性依次;金属性依次22.硫的氢化物、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结构、性质类别氢化物氧化物氧化物水K化物结构分子式H2SSO2SO3HSO.23HSO,24化学键晶体类型物理性质色、味、态毒性化学性质溶解性与金属反应不反应不反应稳定性不稳定稳定较稳定不稳定稳定水溶液的酸性强弱弱酸性检验使含Pb2+的湿润试纸变黑或与Cu2+反应生成CuS沉淀3.金属硫化物的颜色和溶解性4.硫单质与氢化物、氧化物的性质及化合价关系强还原性氧化性、还原性强氧化性

学习必备迎下载■20+4+6S”岁「•一^述丁—,s特别注意:中间价态的两类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S02、H2SO3、Na2SO3以还原性为主。5.硫的四种价态间的含硫物质之间的网络关系h2s是具有臭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一一氢硫酸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二元弱酸,硫化氢、氢硫酸都具有强还原性可被碘水、溴水、氯水、FeCl3溶液、HNO3等氧化。H2S能燃烧,燃烧依反应条件不同而不同。硫与Fe、Cu反应时,由于其非金属性比氯弱,所以生成低价态的物质FeS、Cu2S。硫的氧化物有so2和so3,其中SO2是一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叫亚硫酸、二元弱酸。SO2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其危害详见课本),防治方法有排烟除硫燃料脱硫等。臭氧的性质:(1)物理性质:在常温常压下,臭氧是一种的色—体,密度比氧气,溶于水;液态臭氧呈色,固态臭氧呈色。(2)化学性质:极强的氧化性:O3+KI+H2O=不稳定性:漂白性:漂白原理是依靠性,因此臭氧是一种很好的剂和剂;产生方式:.(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过氧化氢的性质: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价,因此过氧化氢表现为即有性又有性,并以性为主,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俗称呈弱酸性。化学性质:(1)当遇到强还原剂时,体现氧化性,如:SO2+H2O2=;Fe2++H2O2+H+=(2)当遇到强氧化剂时,体现还原性,如:MnOf+H2O2+H+=(3)不稳定性:H2O2=用途:例题解析】[例1](20XX年广东)已知硫酸锰(MnS04)和过硫酸钾(K2S2O8)两种盐溶液在银离子催化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228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1)请写出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此反应的还原剂是,它的氧化产物是—_____。(3)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若该反应所用的硫酸锰改为氯化锰,当它跟过量的过硫酸钾反应时,除有高锰酸钾、硫酸钾、硫酸生成外,其他的生错②在一定条件下甲与丙和成物还有错②在一定条件下甲与丙和解题思路:易占:八、、•[例2]如图所示,已知:①甲、乙、丙、丁均为前三周期元素的单质。学习必备迎下载甲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3反应,分别生成X和Y,在产物中元素甲呈负价。③在一定条件下乙与丙和乙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分别生成Z和W,在产物中元素乙呈负价。请填空:(1)甲是乙是。(2)甲与丙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是。(3)和丁反应生成W的化学方程式第八章氧族元素硫酸工业第二课时硫硫酸掌握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掌握硫酸的“三大特性”;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本节知识网络图如下:幅异Cu£SAl£s3强氧化性要求:1.明白各步间转化关系能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本章知识网络,学习相关物质性质、制法二.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为什么硫的非金属性比氧、氯弱?(通过硫、氧、氯分别与氢气和金属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的性质说明)SO2与Cl2的漂白性有何不同?二氧化硫、亚硫酸、亚硫酸盐的还原性有何不同?(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加以说明)4•为什么SO3的吸收用98%的浓H2SO4?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区别?7.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体现在那些方面?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加以说明:(1)与活泼金属(如铁铝等,条件:常温和加热)(2)与不活泼金属(如铜银等)(3)与还原性物质(如HIH2S等)8.判断离子反应方程式主要从哪几方面进行考虑?9.离子共存问题如何考虑?【例题解析】TOC\o"1-5"\h\z[例1]把硫与强碱加热至沸,反应后硫转化为S2-和SO32-,则反应的S和生成的S2-、SO3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1B.3:2:1C.3:1:2D.4:1:3【解法一】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解法二】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应相等关系进行分析: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m克铁粉与n克硫粉放入试管中混合加热,反应完全后将混合物与过量的稀盐酸作用,问在标准状况下,能制得气体多少升?解题思路:。易错点:。第八章氧族元素硫酸工业学习必备学习必备迎下载学习必备学习必备迎下载第三课时接触法制硫酸掌握接触法制硫酸的化学反应原理,并了解其生产过程和几个典型设备。理解接触氧化反应条件的选择原理,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的理解。理解硫酸工业的有关计算。4.通过对硫酸工业“三废”、能量的利用以及生产规模、厂址的选择等的讨论,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一、生产原理1.讨论:考虑原料和成本等因素,你认为工业合成硫酸的途径如何?请写出由S生成H2S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接触法制硫酸的过程和原理:造气:在中进行);接触氧化:(在中进行);SO3的吸收:(在中进行)。TOC\o"1-5"\h\z4•生产过程中提高原料利用率的方法有、。煅烧黄铁矿制得的炉气中含有,需要、和,避。讨论:结合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从综合经济效益考虑:SO2接触氧化反应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有利?接触氧化过程,应用了设备,其优点是工业上用.吸收SO3,是因为课外作业有关计算由硫酸工业反应原理可推算出,理论上:lmolS完全转化能生成molH2SO4,lmolFeS2完全转化能生成—molH2SO4。工业制硫酸中的计算问题:关系式法(多步计算的简捷运算方法):先写出多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找出最初反应物和最终生成物之间的之比,列出关系式,即可一步计算。如:S~H2SO4,FeS2~H2SO4o元素守恒法:原料中某一关键元素理论上若全部转入产物,则两物质中该元素的物质的o几个率:①矿物的纯度=X100%原料利用率=0%原料转化率=原料利用率=1-原料损失率产率=X100%多步反应的总转化率=各步反应转化率的关于硫酸工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讨论硫酸工业“三废”的处理和利用:尾气中的so2,用吸收,可得到—肥。反应方程式是。你认为还可以用等物质吸收,请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式污水中含有.,可用吸收,反应方程式废渣的利用。硫酸生产过程中的三个反应是—热反应,请你提出充分利用这些热能的方案。如果要筹建一间硫酸厂,你认为应该考虑哪些因素?讨论:学过的化工生产(如钢铁工业、合成氨、硝酸工业、煤和石油化工、氯碱工业等)中,应该如何处理环境和综合经济效益等问题?【例题解析】[例1]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如右图),图中在a、b、c处流入或流

出的气体正确的是()A.a处SO出的气体正确的是()A.a处SO2、N2C.a处SO3、O2解题思路:占:八\\•B.b处SO2、O2、N2D.c处SO3、N2o易错硫铁矿燃烧前需要粉碎,因为块状硫铁矿不能燃烧SO2氧化为SO3时需要高压,这样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so2氧化为SO3时需要使用催化剂,这样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用98.3%的浓H2SO4吸收SO3,可以防止形成酸雾阻碍SO3的吸收解题思路:易错点:[例3]接触法制硫酸和工业制硝酸分别经过以下的变化:FeS2—①SO?-②S03—③^SOq,NH3—④NO—⑤NO?—⑥HN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②③⑤⑥都是化合反应C.②④反应都要用催化剂D.②⑥反应需要足量的氧气[例4]接触法制硫酸的原料,生产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解题思路:易错点:[例5]硫酸最古老的生产方法是:把绿矶装入反应容器中加强热,会流出油状物,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容器中的固体变为红色。这个变化过程可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解题思路:易错点:[例6]在氧气中灼烧0.8g由硫、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硫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全部转化为硫酸,用20mL1mol的烧碱溶液恰好能完全中和这些硫酸,则原混合物中硫的质量分数约为.。解题思路:易错点:[例7]含FeS280%的硫铁矿,煅烧时损失硫5%,SO2氧化成SO3时利用率为98%,问生产1t98%的硫酸,需要这种硫铁矿多少t?解题思路:易错点:[例8]取1g含SiO2和FeS2的矿石样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残余固体质量为0.84g,用这种矿石100吨,可以制得98%的H2SO4多少吨?(设生产过程中硫损失2%)解题思路:易错点:第八章氧族元素硫酸工业第四课时环境保护绿色化学【考纲要求】大气污染及防治;水体污染的危害、种类与防治;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一课时碳族元素【考纲要求】掌握碳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导致性质上的特殊性。能熟练运用碳族元素原子结构的递变规律解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3•掌握CO2与CO、CO2与SiO2、NaHCO3与Na2CO3这三组物质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用途等方面的不同。自主建立碳族元素的知识网络。自学反馈】一、概念辨析1.碳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由原子结构中的决定)。包含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结构简图、原子半径、化合价等比较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简图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性质变化碳硅锗锡铅TOC\o"1-5"\h\z相似性:、递变性:。特殊性:难形成离子化合物,易形成共价化合物。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3)(4)(5):2.碳单质:(1)同素异形体:,无定形碳:.。性质:稳定性,比如;还原性:可燃性:-;弱氧化性:含碳化合物:CO2: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原料原理装置—步骤。CO: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原料、原理、装置;碳酸正盐:稳定性溶解性;酸式盐:稳定性、溶解性;其它含碳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金属碳化物候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中用到上述哪些物质中的哪些性质?二、碳元素知识网络:写出化学方程式实现下列转化:【例题解析】[例1]门捷列夫在19世纪中叶,曾根据他所发现的周期律,预言过第四周期第WA族元素X(当时称为类硅)。下列有关类硅的元素性质,不正确的是()A.XH4不稳定,但有强还原性B.可用焦炭在高温下从XO2中冶炼XC.X单质的熔点比硅高D.X(OH)4的酸性比H2SiO3强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最近,科学家研制得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6060C•与C60结构类似的还有C60分子D.C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g/mol解题思路:易错点: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二课时硅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考纲要求】掌握硅和二氧化硅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和制法,能从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的角度理解硅和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了解硅酸盐工业的含义和原理,掌握水泥和玻璃的工业制法,化学成分和化学反应原理。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和性质特征以及它们的特殊用途。【自学反馈】一、硅及其化合物TOC\o"1-5"\h\z硅:(1)硅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晶体结构、键角、键能;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常温下、加热时;工业制法高纯硅的制取二氧化硅:(1)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晶体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硅酸:(1)组成;特性制法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变关系如图HC1或CO2+H2O图37硅酸盐:TOC\o"1-5"\h\zNa2SiO3:俗称、用途。硅酸盐工业:水泥:原料;化学组;加入石膏的作用;具有水硬性的原因玻璃:原料;反应原理化学成分特种玻璃的制备方法和用途陶瓷:原料、种类。硅酸盐组成的表示方扌二、无机非金属材料分类:(1)传统:;(2)新型:特性:(1)、(2)、、(4)高温结构陶瓷:(1)优点、(2)种类: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光导纤维:(1)成分、(2)特点

TOC\o"1-5"\h\z用途。.【例题解析】[例1]药爆炸的瞬间,可以产生400000atm的超高压和5000°C的超高温,完全能达到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条件,你认为将炸药放在水槽内的最主要原因是()A.形成高压条件B.吸热降低温度C.防止碳粉燃烧D.溶解爆炸产生的气体解题思路:。易错点:0HHO—Si—0H[例2]原硅酸HSiO的分子结构为oh,它在水溶液中不稳定,44通常在分子间脱水缩聚成网状大分子,这样的缩聚硅酸用通式SiO(HO)22n表示,若n为15则其缩聚物的化学式为H6Si2O7。已知某缩聚硅酸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6%,该缩聚硅酸的化学式为;其分子结构式为;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解题思路:易错点:第八章氮族元素第一课时氮与磷【考纲要求】1.氮气的结构和性质。氮的氧化物及NO、NO2和O2的混合物的有关计算。考查NO、NO2的实验室制法以及有关气体的净化、干燥等知识。掌握同素异形体的概念。了解P2O5、H3PO4的性质用途。【自学反馈】.氮气n2的电子式N2的化学性质Nn2的电子式N2的化学性质N+H-22N2+Mg-NO的性质,化学性质活泼。N+O-22—Mg3N2+H2O-无色有毒、不溶与水的气体,能与血红蛋白作用。2NO+O2=2NO2NO+NO2+2NaOH=2NaOH+H2O(除硝酸厂的尾气)不与碱作用生成盐,为不成盐氧化物。4.NO2的性质红棕色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NO2+H2O=2HNO3+NO2NO2=N2O4(在解化学题中有很重要的应用)NO2+SO2=SO3+NO5•有关NO、NO2、O2等与水的作用计算(无气体剩余的比例)4NO2~O24NO~3O2NO2~NO~O26.磷红磷是性气⑴了解白磷分子结构,并与nh4+、ch4的空间结构、键角做对比。红磷是性气⑴白磷是一种色—状固体,有剧毒,—溶与水,溶与CS2,着火点为。白磷通常保存—里。粉末状固体,一毒,溶与水,溶与CS2着火点为。两者互为,。P+O2-P+Cl2(足量)P2O5是的酸酐,是固体,有极强的性,是一种酸性干燥剂。P2O5不能干燥等—体。例题解析】学习必备迎下载[例1]常温下,在VL密闭容器中有amolNO气体,压强为bkpa,若再充入amolO2保持温度不变,反应后容器内的压强是()A.等于1.5bkpaB.等于2bkpa小于1.5bkpaD.大于1.5bkpaTOC\o"1-5"\h\z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A、B、C、D、E五种含氧化合物,(除氧元素外)还有一种元素X相同,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a.A+O2-Bb.B+H2O—A+Cc.A+B+H^O—Dd.2B—E(a、b、c均未配平)回答下列问题:元素X的符号是写出b反应的化学方程。写出c反应的化学方程。解题思路:易错点:。第八章氮族元素第二课时氨铵盐【考纲要求】nh3、nh4+的结构和性质NH3实验室制备以及NH4+的检验【自学反馈】一.NH3NH3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氨气是的气体。氨很容易,液氨气化是要吸收热量液氨常用作致冷剂。TOC\o"1-5"\h\zNH3的化学性质'(1)氨和水反应的方程式。通常把当作溶质,0.1mol/L氨水的含义是。氨水的密度比水,而且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⑵nh3和O2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为:,此反应中的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电子转移的数目是。(3)NH3的还原性NH3+CuO—。NH3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铵盐+碱一NH3f(NH3是惟一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NH3o)浓氨水滴入碱石灰(或固体NaOH、生石灰)混合制NH3工业制法:N2+3H2—2NH3与浓氨水接近,能产生白烟现象的物质挥发性的酸,如浓HC1HBrHIH2S等。Cl2:8NH3+3Cl2=6NH4Cl+N2二铵盐(NH4+)铵盐常温下都是—体,—溶与水,均为化合物。铵盐受热都发生分解,不同物质、不同温度、分解产物有所不同。3•所有的铵盐和碱反应加热都生成NH3o4.NH4+鉴别的常用试剂:—有关的离子方程式o【例题解析】[例1]在标准状况下,在三个干燥的烧瓶内分别装入,干燥纯净的NH3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气体、NO2和O2的混合气体(VNO2/VO2=4:1)。然后分别作喷泉实验,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2:1:2B.5:5:4C.1:1:1D.无法确定解题思路:易错点:O[例2]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NH4H与水反应有H2生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NH4H是离子化合物,固态时属离子晶体B.NH4H溶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C.NH4H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NH4H与水反应时,NH4H是氧化剂解题思路:易错点:O学习必备学习必备迎下载学习必备学习必备迎下载第八章氮族元素第三课时硝酸【考纲要求】掌握硝酸的性质掌握硝酸的工业制法【自学反馈】硝酸的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气味的液体,能跟水互溶,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大约为常用浓TOC\o"1-5"\h\z硫酸、浓盐酸质量分数分别.和。硝酸的化学特性(完成化学方程式)1.不稳定性:HNO3。2•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放出H2)(1)浓硝酸使Fe、Al钝化。(2)Fe+HNO3(过量、浓)。Ag+HNO3(稀)。(3)C+HNO3(稀)_S+HNO3(浓)。(4)H2S+HNO3(稀)—Na2SO3+HNO3(稀))。(5)在中性、碱性溶液中NO3-几乎与所有离子能大量共存,但在酸性较强时NO3-与某些还原性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硝酸的工业制法1.NH3+O22.NO+O23.NO2+H2°—注意:氨氧化生成的NO由于反复氧化,所以原料氨气与产物硝酸的计算关系式理论应为NH3:HNO3=1:1【例题解析】TOC\o"1-5"\h\z[例1]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hno3的是()A.AgB.CuC.AlD.Fe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在100ml混合酸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L和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Cu2+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是()A.0.15mol/LB.0.225mol/LC.0.35mol/LD.0.45mol/L解题思路:易错点:第九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考纲要求】会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进行计算及速率大小的比较;会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关系进行计算;会分析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自学反馈】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公式:u=^C/At(△C—浓度变化量;At—反应时间)单位:;2、特点:(1).是平均速率,均取正值;(2).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等于各物质反应速率之比;(3).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3、一个重要规律:不同物质的速率的比值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系数比。如对:mA+nB——亠pC+qD有:u(A):u(B):u(C):u(D)=m:n:p:q

4、影响反应速率因素:浓度: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不能改变其浓度)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注意: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压强:增大压强(减小体积),反应速率增大(只适用于)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同倍数增大)其它条件:例如等等。有效碰撞理论有效碰撞概念活化分子的概念;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由决定的;(1)浓度的影响就是(2)压强的影响就是;(3)温度的影响就(4)催化剂的影响就是【小结】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勒沙特列原理)。【例题解析】[例1]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0.5molAV=0.5mol・L-i・S-iACVC=0.8mol・L-1・S-1DVD=1molL-1・S-1BV=0.3mol•L-1•S-1B-C——时间?'分坤-C——时间?'分坤■)1—1口宫魁坛岂痒解题思路:易占:八、、.[例2]右图表示800r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t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TOC\o"1-5"\h\z(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若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是2分钟,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解题思路:易错点:。第四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第二课时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考纲要求】会对化学平衡状态进行判断;会分析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3.能利用化学平衡原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以及由此引起的反应转化率、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会判断等效平衡及分析等效平衡形成的条件及相关的计算.【自学反馈】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2•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的状态。3、化学平衡的特征:动——动态平衡;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定——各物质含量保持不变;变——条件改变,平衡移动。4、平衡状态的标志:以mA+nB、pC+qD为例:⑴速率关系:(a).V(B耗)=V(B生)(b).V(C耗):V(D生)=p:q(c).V(A耗):V(C耗)=m:p(2)各成分含量保持不变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不适用于前后无体积变化的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5、化学平衡的移动: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某一条件,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1)浓度:增反应物浓度或减生成物浓度,平衡移动减反应物浓度或增生成物浓度,平衡移动.(2)温度:升温,平衡向方向移动;降温,平衡向方向移动.(3)压强:加压,平衡向气体体积方向移动;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方向移动.(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但能缩短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6、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模式——平衡“三步曲”设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为mxmol例:mA+nB-—pC+qD起始:ab00转化:平衡:注意:①转化量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成比例;②这里a、b可指物质的量、浓度、体积等。对反应物:平=始一转对生成物:平=始+转7、解答图象题常用的几条重要规律:定点分析;(固定某一条件,观察另某一条件的改变对反应的影响)温度越高到达平衡所需时间就越短;(同压强时)压强越大到达平衡所需时间就越短;(同温度时)使用催化剂到达平衡所需时间就越短;8、两类重要的等效平衡:1、同温同压下,若起始加入量与原加入量比例相等的,则为等效平衡(组成百分比相同)2、同温同体积下,若起始加入量与原加入量的物质的量等效相同,则为等效平衡(实为同一状态)9、一个重要的等效操作:体积不变,各物质加入量增加一倍等效于增大压强体积减小一倍(因为其效果相同:都是浓度增大一倍)10、惰气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压强不变,充入惰气,(实质:体积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方向移动;(2)体积不变,充入惰气,平衡不移动。实质:(看体积是否变化)体积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方向移动;体积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例题解析】[例1]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里充入amolNO2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再向该容器充入amolNO2,达平衡后与原平衡比较错误的是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B、NO2的转化率提高C、压强为原来的2倍D、颜色变浅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将装有1molNH3的密闭容器加热,部分NH3分解后达到平衡,此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x%;若在同一容器中最初充入的是2molNH3,密封、加热到相同温度,反应达到平衡时,设此时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正确关系是•••()学习必备迎下载A、x>yB、xVyC、x=yD、x2y解题思路:易错点:解题思路:第四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第三课时合成氨工业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考纲要求】了解合成氨工业的反应原理和生产阶段、主要设备;理解合成氨适宜的条件;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自学反馈】一.合成氨的原理合成氨工业合成氨适宜的条件⑴温度理由⑵压强;理由⑶浓度理由⑷催化剂合成氨工业简述(1).原料气的制备净化和压缩n2来源于空气:方法一;方法二.h2来源于;相关的化学方程式除去杂质的混合气体用压缩机压缩至高压,送入合成塔.(2)氨的合成:(3)氨的分离:3.工业流程原料气的制取一净化一压缩一合成一分离一液氨【例题解析】[例1]在673k,1.01X105帕的条件下,有1摩某气体A发生如下反应:2A(气)=xB(气)+C(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平衡,在平衡混合气中,A在混合气中的体积百分比为58.84%,混合气的总质量为46克,密度为0.72g・LT,求:(1)达平衡后,混合气的平均分子量(2)A的平衡转化率(3)x=?(4)相同条件下,反应前A气体的密度是平衡混合气密度的几倍?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将2molSO2和2molSO3气体混和于某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气)+02(气)=2SO3(气)平衡时SO3为nmol,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相同体积的容器中反应,反应达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大于nmol的是()A.2molSO2+1molO2B.4molSO2+1molO2C.2molSO2+1molO2+2molSO3D3molSO2+1molO2+1molSO3解题思路:易错点:。第十章电离平衡第一课时电离平衡【考纲要求】熟练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及有关判断。能从化合物类型、电离程度、电离过程、溶液中的微粒、电离方程式书写几个角度对强弱电解质进行对比。理解电离平衡概念,掌握电离平衡的几个特征。【自学反馈】学习必备学习必备迎下载学习必备学习必备迎下载一、概念辨析1.电解质:TOC\o"1-5"\h\z概念:—(2)常见物质类别:。非电解质:(1)概念:(2)常见物质类别:强电解质:概念:(2)常见物质类别:。弱电解质:。概念:(2)常见物质类别:(3)电离度:二、强弱电解质比较:比较项目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化合物类别:电离程度:电离过程:溶液中的粒子:实例:电离方程式: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TOC\o"1-5"\h\z概念:。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特点:①“动”②“等”③“定”:④“变”—。3•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浓度:温度。酸碱性:其它条件:。四、自我练习:1、有如下物质:①铜、②二氧化硫、③氨水、④浓硫酸、⑤硫酸、⑥氨气⑦盐酸、⑧水、⑨碘化氢、⑩硫酸钡。其中属于电解质的;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2、分别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并思考若存在熔融状态,能否电离?怎样电离?)及存在的微粒种类:(1)H2SO4:4(2)Ba(OH):2H3PO4:—Al(OH)3:NH•HO:TOC\o"1-5"\h\z2-NaHPO:24_NaHSO:—BaSO:4.【例题解析】[例1]在同体积pH=3的H2SO4、HC1、HNO3、CH3COOH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SO4中放出H2最多B醋酸中放出H2最多CHCl和HNO3放出H2一样多DHCl比HNO3放出H2少解题思路:。易错点:。()[例2]在1升浓度为c摩/升的弱酸HA溶液中,HA、H+和A-的物质的量之和为nc摩,则HA的电离度是()nxlOO%(B)nxl00%/2(C)(n-l)xl00%(D)n%解题思路:易错点:第五章电离平衡第二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考纲要求】从水的电离平衡去理解水的离子积和溶液pH值的含义,掌握溶液pH值跟氢离子浓度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3•掌握酸碱的pH值计算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值的互算。通过水的离子积和溶液酸碱性等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对立统一、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自学反馈】一、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水的电离和电离平衡:水是一种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TOC\o"1-5"\h\z生成和离子,电离方程式为,简写为:;AH〈O。在一定温度下,纯水电离生成的c(H+)=c(OH-),实验测得在25°C时,c(H+)=c(0H-)=。此时水的电离度为。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1)温度:当温度升高时,水的电离平衡向方向移动,这时水中的c(H+)、c(OH-)如何变化?水的电离。浓度:往水中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方向,水的电离度将;若往水中加入强碱弱酸盐或强酸弱碱盐,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方向,水的电离度将;水的离子积:在一定温度下,水中中c(H+)与c(OH-)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用Kw表示,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温度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