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山青青_第1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山青青_第2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山青青_第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山青青_第4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山青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0页共40页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山青青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山青青。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山青青标题:《山青青》案例设计教学主题:阅读课所属学科:语文适于年级:一年级下册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建议学时数:2学时【内容简析】这是一首短小优美的诗歌。全文只有三句话,第一句写山、水、鸟;第二句写树、草、花;第三句写苗、田、春风春雨。诗画相配,内容生动,更富有想像力,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理论中感受到春天大自然的美丽。【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着力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读中成诵,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目的】1认识“鸣、声”等六个生字,会写“叫、苗”等六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难点:从诵读中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1看图说话。屏幕显示: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和风细雨的春景。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吗?〔也可看图说话〕2引入课题。这么美丽的风光是什么季节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山青青》。3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生字词,多读几次。假设遇到不会读的字也可以用笔画出来,然后虚心地向同学请教或者请拼音朋友帮助,再多读几次。2同桌互相认读画出来的词语,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3指名读生字词。齐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4再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5四人一小组,每人读一遍课文,把句子读通顺。6指名读全文;评读。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朗读课文,你想怎么样读就怎么样读,想读多少遍就读多少遍。边读边标出课文一共有多少句话。2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3你觉得哪些景物最美?请你先挑选你喜欢的这一句话认真、反复地读一读,直到能把这一句话美美地读出来为止。4指名读、评读。5听录音读,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6再听录音,播放课件。7把课文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8配乐诵读课文。9指导背诵课文。10你能用你的画笔把你读到和想到的春天美景画出来吗?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如今,你想用自己的什么方式来赞美一下美丽的春天?〔可以唱一支赞美春天的歌;可以朗读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可以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话……〕2认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小朋友们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内容?2再放课件,边看边感受春天的美丽。看到这么美的春天,你能不能美美地把课文背出来?二、学习生字1屏幕显示生字词,拍着手掌有节奏齐读。2去掉拼音读生字词,开火车读。3自由认读生字,想想:你最快记住了哪些字?你是怎么样记住它的?4你能用哪个字来组词或说一句话?5观察这几个要求写的字,你发现了什么?6看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写字,边听教师念笔顺边书空。注意看清楚难写的地方,再自己动笔写。7同桌互相交换欣赏所写的字,说说别人写的字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还有哪些地方你可以做小教师指出它的缺点。8教师检评。三、布置作业1把你喜欢的词语写进你的词语花篮里。2回家把课文美美地背给爸爸妈妈听。【以下为赠送相关文档】教案扩展阅读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山青青标题:《山青青》案例设计教学主题:阅读课所属学科:语文适于年级:一年级下册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建议学时数:2学时【内容简析】这是一首短小优美的诗歌。全文只有三句话,第一句写山、水、鸟;第二句写树、草、花;第三句写苗、田、春风春雨。诗画相配,内容生动,更富有想像力,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理论中感受到春天大自然的美丽。【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着力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读中成诵,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目的】1认识“鸣、声”等六个生字,会写“叫、苗”等六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难点:从诵读中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1看图说话。屏幕显示: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和风细雨的春景。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吗?〔也可看图说话〕2引入课题。这么美丽的风光是什么季节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山青青》。3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生字词,多读几次。假设遇到不会读的字也可以用笔画出来,然后虚心地向同学请教或者请拼音朋友帮助,再多读几次。2同桌互相认读画出来的词语,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3指名读生字词。齐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4再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5四人一小组,每人读一遍课文,把句子读通顺。6指名读全文;评读。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朗读课文,你想怎么样读就怎么样读,想读多少遍就读多少遍。边读边标出课文一共有多少句话。2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3你觉得哪些景物最美?请你先挑选你喜欢的这一句话认真、反复地读一读,直到能把这一句话美美地读出来为止。4指名读、评读。5听录音读,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6再听录音,播放课件。7把课文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8配乐诵读课文。9指导背诵课文。10你能用你的画笔把你读到和想到的春天美景画出来吗?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如今,你想用自己的什么方式来赞美一下美丽的春天?〔可以唱一支赞美春天的歌;可以朗读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可以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话……〕2认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小朋友们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内容?2再放课件,边看边感受春天的美丽。看到这么美的春天,你能不能美美地把课文背出来?二、学习生字1屏幕显示生字词,拍着手掌有节奏齐读。2去掉拼音读生字词,开火车读。3自由认读生字,想想:你最快记住了哪些字?你是怎么样记住它的?4你能用哪个字来组词或说一句话?5观察这几个要求写的字,你发现了什么?6看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写字,边听教师念笔顺边书空。注意看清楚难写的地方,再自己动笔写。7同桌互相交换欣赏所写的字,说说别人写的字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还有哪些地方你可以做小教师指出它的缺点。8教师检评。三、布置作业1把你喜欢的词语写进你的词语花篮里。2回家把课文美美地背给爸爸妈妈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家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复习稳固汉语拼音,认识本课生字、词语,能结合图文认识词语。2、过程与方法:〔1〕创设宽松、和谐的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结合图片、动画,体验学习的快乐;〔3〕通过形象的图片让学生更好认识生字词,通过游戏开展学生思维。3、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将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2〕浸透环境保护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情感,有感情的诵读课文;〔2〕看懂图文,结合图理解字词,体会诗的第二句所包含的意思。教法、学法:感情朗读法、质疑法。教学思路:《家》是一篇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课文,纵观整篇课文,它又是一篇非常简单的儿童诗,共六行十二句,但真正要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那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在设计上表达宽松和谐的气氛,表达“读的进输的出”。“读的进”即让学生结合平时的观察,激情生趣,读得出自己的感受。在教学中让学生当爱心小使者,去寻扎,发现画面中的“家”,然后让他们来当小教师。这样的设计是构建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上的,通过形象的图片让他们更好地认识生字词,通过活泼有趣的活动开展学生的思维,同时让他们铭记自己的发现。“输的出”即让学生在感悟的根底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当小诗人,自己创作小诗歌两个相对来说比较有难度的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创造中进步表达才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设计全解: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气氛1、教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几张照片,想看吗?〔分四组〕2、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这是哪儿?这都是谁吗?〔这就是教师的家,教师家里有八口人,他们是教师的爸爸、妈妈、哥哥、嫂子、小侄子还有我爱人和得意的小女儿〕看!照片上我们笑得多开心呀!欢迎小朋友们有空来我家玩儿。3、小朋友,能告诉教师,你们的家是什么样的吗?〔欣赏几组家的图片,课件1、2、3〕4、教师小结:家是一个让人感到温暖和快乐的地方。〔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家”的一首小诗〕5、教师领读课题:家jia(拼音)二、初读感知1、学生借助拼音拼读课文。〔课件4〕2、指生朗读反响。3、听读课文。要求:认真听,轻轻的跟教师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4、尝试模拟联络朗读课文。三、学习课文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2、逐句学习课文。(1)第一行:教师范读〔出示课件〕学生考虑: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呢?小朋友再想一想,蓝天还可以是谁的家呢?〔蓝天〕是〔〕的家。(2)第二行:男生读〔出示课件〕考虑: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说树林是小鸟的家呢?请开动小脑筋想一想,树林还可以是谁的家?(3)第三行:女生读〔出示课件〕考虑:你听明白了什么?为什么说小河是鱼儿的家呢?请再想一想,小河还可以是谁的家?(4)第四行:指小组读〔出示课件〕考虑:你又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说泥土是种子的家呢?请再想一想,泥土还可以是谁的家?(5)请同学们看黑板:齐读前四句诗。(6)小朋友,我们的祖国孕育了万物,我们的祖国就像大花园,我们就像祖国大花园里的花朵,祖国大花园里有温暖的阳光,有清新的雨露,有肥沃的土壤,我们就生活在祖国这块土地上。所以祖国就是我们的家。〔齐读最后一句〕考虑:为什么说祖国是我们的花朵呢?教师小结:没有祖国的哺育和培养,我们就不可能安康地成长,就没有美妙的将来。〔7〕再朗读小诗。〔8〕听歌《娃哈哈》。四、拓展联络1、找家:2、做一名小诗人:学完了课文,我想小朋友也一定能创造一首小诗,填一填:〔〕是〔〕的家。〔〕是〔〕的家。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yw【教学目的】1.学习声母y,w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会写y,w.2.学习声母y,w和单韵母相拼.【教具准备】教学图片和拼音字母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抽读两个声母卡片.(平翘舌各一个)2.抽读整体认读音节:chi,ci,ri3.说说声母和音节发音有什么不同.二,学习声母y,w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一)学习声母y和整体认读音节yi.1.出示教学图片第一幅问:树杈上挂着什么2.出示卡片y,告诉学生衣服的"衣"读得轻些短些就是y的音.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仿读.4.区别y和i的读音.(y是声母,要读得又轻又短,i是韵母,可以读长一些.)区别后让学生反复读几遍.5.出示卡片yi,问:一个声母y和一个韵母i合在一起知道怎么读吗(明确这个音节yi,读时声音长些.)6.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声母y,韵母i,合在一起就是音节yi.(二)学习声母w和整体认读音节wu.1.出示教学图片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是一间屋子)2.出示卡片w,告诉学生屋子的"屋"读得轻声短些就是w的音.3.学生试读,教师正音.4.区别w和u的读音,(注意声韵母在读音上的区别.)5.出示卡片wu,问:声母w和韵母u合在一起该怎么读(注意声母和音节在读音上的区别.)6.领读.声母w,韵母u,合在一起就是整体认读音节wu.(反复读几遍.)(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1.出示卡片问:这个字母念什么碰到j,q,x时怎么样(把两点去掉还念)2.讲解:碰到j,q,x去掉两点还念,碰到声母y时也要把两点去掉.3.出示卡片yu问:这是什么yu(音节yu)4.领读.声母y,韵母U,合起来就是整体认读音节yu.三,比较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1.出示小黑板.'.yiyiwuwuyu2.比较异同点.(一样点:读音一样;不同点:声母y,w读得轻,短,韵母i\u和整体认读音节读得稍长,响些;它们的字形也不同:整体认读音节可以加上四个不同的腔调,给汉字注音,而声母y,w和单韵母i,u,就不行.)四.稳固练习.i.抽读y,w,i,u,yi,wu,yu.(每读一张卡片都让学生说一说是声母,ii.还是音节.)iii.拿出自制的小卡片,iv.按课文的顺序在书桌上排排队.同v.桌互相检查.五,指导书写.指导观察图,编顺口溜记忆字形.(一根树杈yyy,翘角屋顶.)【教学回忆】能掌握yw得读法和谐法.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山青青》教学设计标题:《山青青》案例设计教学主题:阅读课所属学科:语文适于年级:一年级下册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建议学时数:2学时【内容简析】这是一首短小优美的诗歌。全文只有三句话,第一句写山、水、鸟;第二句写树、草、花;第三句写苗、田、春风春雨。诗画相配,内容生动,更富有想像力,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理论中感受到春天大自然的美丽。【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着力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读中成诵,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目的】1认识“鸣、声”等六个生字,会写“叫、苗”等六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难点:从诵读中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1看图说话。屏幕显示: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和风细雨的春景。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吗?〔也可看图说话〕2引入课题。这么美丽的风光是什么季节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山青青》。3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生字词,多读几次。假设遇到不会读的字也可以用笔画出来,然后虚心地向同学请教或者请拼音朋友帮助,再多读几次。2同桌互相认读画出来的词语,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3指名读生字词。齐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4再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5四人一小组,每人读一遍课文,把句子读通顺。6指名读全文;评读。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朗读课文,你想怎么样读就怎么样读,想读多少遍就读多少遍。边读边标出课文一共有多少句话。2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3你觉得哪些景物最美?请你先挑选你喜欢的这一句话认真、反复地读一读,直到能把这一句话美美地读出来为止。4指名读、评读。5听录音读,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6再听录音,播放课件。7把课文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8配乐诵读课文。9指导背诵课文。10你能用你的画笔把你读到和想到的春天美景画出来吗?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如今,你想用自己的什么方式来赞美一下美丽的春天?〔可以唱一支赞美春天的歌;可以朗读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可以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话……〕2认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小朋友们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内容?2再放课件,边看边感受春天的美丽。看到这么美的春天,你能不能美美地把课文背出来?二、学习生字1屏幕显示生字词,拍着手掌有节奏齐读。2去掉拼音读生字词,开火车读。3自由认读生字,想想:你最快记住了哪些字?你是怎么样记住它的?4你能用哪个字来组词或说一句话?5观察这几个要求写的字,你发现了什么?6看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写字,边听教师念笔顺边书空。注意看清楚难写的地方,再自己动笔写。7同桌互相交换欣赏所写的字,说说别人写的字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还有哪些地方你可以做小教师指出它的缺点。8教师检评。三、布置作业1把你喜欢的词语写进你的词语花篮里。2回家把课文美美地背给爸爸妈妈听。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江南设计理念:《江南》〔苏教版第一册〕是《乐府诗集》中一首古诗。诗中描写的是江南夏天,碧绿的莲叶,美丽的莲花和采莲女采摘莲蓬的动人场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诵读,培养语感,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2、情感目的: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3、思维目的:培养学生的想象才能。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如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江南水乡的美。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歌导入,激发兴趣。1、小朋友们,你们听,教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江南》253∣216∣2―∣20∣江南呀可采莲呀,鱼戏莲叶西呀,253∣216∣5—∣50∣莲叶呀何田田呀,鱼戏莲叶南呀,6561∣253∣2―∣20∣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呀,2521∣65∣126∣5—∣50‖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东呀。江南可采莲呀江南可采莲呀。这首歌好听吗?大家想不想学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2.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课件展示江南采莲图〕课件出示:jiāngnán江南指导读音nán。南教师讲解:江南自古以来就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二、预习检查,初读古诗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注意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预习情况。liɑnyètiɑntiɑnkě莲叶田田可yúxìliɑnyèjiān鱼戏莲叶间3、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①自由读。②指名点读。③教师范读。刚刚小朋友们读得都挺好,教师也想读一读,行吗?〔读完后,学生评价〕教师为什么能读好呢?因为教师知道每句诗的意思,知道它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因此可以读好。下面我们就来理解这首诗。三、创设情境,理解古诗。〔一〕理解第一句。1、第二行:莲叶何田田!〔1〕小朋友们,你们看荷叶长得怎么样?[课件出示采莲]小朋友们刚刚说了这么多,其实已经说出了“莲叶何田田”的意思。谁再来试试看。这句是赞美荷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多么。〔2〕荷叶长得茂盛,荷花开得怎么样?采莲姑娘们在干什么?她们会说些什么呢?她们的心情怎样?〔3〕荷塘上采莲姑娘们一边采着莲蓬一边说笑着多热闹呀!〔4〕江南真是个可以采莲的好地方!齐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2、指导朗读。〔配乐,边读边做动作〕小朋友们,你们如今就是采莲人了,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句。〔二〕理解第二句。1.荷塘里多热闹呀,你们看小鱼也来了,它们在莲叶间游来游去,一会儿游到东,一会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游到北。出示: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里的“戏”就是游戏的意思,为什么不用“游”呢?〔引导:只有人才会游戏,这里说小鱼也在游戏,就是把鱼当成人来写。你们觉得是鱼游莲叶间有趣,还是鱼戏莲叶间有趣呢?〕2.指导朗读。小鱼们在荷塘中玩得多么快乐啊,谁来把第二句读一读。指名读,男女分组读,师生配合读。四、再入情境,背诵古诗。1.学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配乐〕,小朋友们,请大家把眼睛闭上,这时你划着一叶小舟来到了一望无际的荷塘中,荷叶长得密密层层,碧绿碧绿的,像一把把碧绿的大伞。荷花也开了,有粉白的,有粉红的,就像一个个美丽的少女。呦,还有那饱满的莲蓬多诱人呀,采莲姑娘们也划着小船来采摘莲蓬了,她们说着、笑着,欢笑声飘荡在荷塘上。小鱼也来赶热闹了,它们在荷叶间游来游去,玩得多快乐啊!小朋友们,刚刚教师说的这些风光,你们都看到了吗?那么如今就请大家把这首古诗读几遍,看能不能把江南美丽的风光和姑娘们采摘莲蓬时那种欢快的场面给读出来。指名读,点评。配乐朗读。五、学习采莲歌。小朋友们,咱们唱着歌,一起去采莲好吗?〔教师和学生一起唱江南,边唱边做动作。〕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背诵江南。2、认读绿色通道内的字。liɑnxìjiān莲戏间3、在诗中找出生字jiānɡnɑnkěyètiɑnyúxīběi江南可叶田鱼西北二、学习新字。1、学写“江”“南”“西”①这几个字都是什么构造,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②你能给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吗?〔用生字组词〕③教师范写。④学生描红。⑤评点。2、自学余字“叶”“北”“可”“田”“鱼”①小组内讨论怎样写这些字,组词。②描红。③评点。引导学生自我欣赏,组内欣赏。三、兴趣练习:找朋友。1、师生配合,示范玩法。师:这是什么?出示“江”生:这是江南的江。2、全员参与,游戏自主。同位同学做“找朋友”游戏。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池上一、积累引入,以旧带新。1、师:初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让人想起诗人杨万里的名作《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理解题目含义。4、简介作者白居易。(1)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贫寒,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设计意图:由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巧妙的为本课进展铺垫,以旧带新,降低学习难度,进步学习兴趣。让学生搜集关于诗人的生平和关于荷花的诗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才能。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指导“艇”字的写法及构造。②学习新词:浮萍,白莲,踪迹,理解词义,练习书写。(2)齐读古诗。(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一个小孩偷采白莲。)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2)小组内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5、集体交流,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设计意图: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联络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p】: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艇、浮萍、踪、不解”的含义,联络上下文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才能。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妙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②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③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淘气的感觉。④朗读前两句,考虑: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得意、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⑤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设计意图:“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通过学生亲身想象“偷采白莲”儿童的心里,使作者情,学生情,诗中情水____融,激发共鸣。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3、熟读成诵。设计意图: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通过熟读成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五、布置作业,稳固练习。1、背诵课文。2、默写《池上》。3、根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板书设计:偷采白莲回景美引人池上不解浮萍开童真童趣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ü教学目的1、阅读《春姐姐》,认识“去、绿、鱼、曲”四个字。2、学习韵母ü和整体认读音节yu掌握其字形、读音及写法;会读带四声的ü和yu。3、继续练习四声的读法。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会ü和yu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任务:学习儿歌、认读生字、学习韵母ü及整体认读音节yu;写好ü和yu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春天景物〕同学们这是什么季节的景物?〔春天〕你们喜欢春天吗?谁来谈谈自己喜欢的原因?2、同学们谈得真好,春天是非常美丽的,不仅有青的草、绿的叶,还有红的花和清澈流淌的小河,春天就像一位美丽动人的姐姐。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春姐姐,看看春姐姐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小伙伴?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学习儿歌,认识生字1、同学们自己来读读《春姐姐》这首儿歌,把自己认识的生字画下来,给同学们读一读。2、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听唱儿歌,并把儿歌读通顺。3、边读边启发学生想一想儿歌所描绘的情景。想一想文中的两个“亲亲”终究是什么意思,并试着想象“亲亲坡上草,坡上一片绿”、“亲亲小河水,鱼儿唱歌曲”是怎样的一幅画面?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种方式读。5、学生试着将儿歌背诵下来。6、在读儿歌的根底上,认识“去、绿、鱼、曲”四个生字。〔1〕小黑板出示生字,师问“谁认识几个生字?”找个别学生读生字。〔2〕师带着学生多种方式进展朗读生字;开火车读。〔3〕换个语境再读一读,使学生在不同的语境里认识生字。三、学习韵母ü1、让学生观察“去、绿、曲”这三个字的拼音,告诉学生“去”和“曲”的拼音中声母q后面也是ü,只是ü碰到声母j、q、x后,上面的两点要去掉。〔教给学生口诀:j、q、x小淘气,见了鱼眼要挖去〕2、让学生反复地渐渐读这几个字,进而体会出ü的读音。能3、借助小鱼吐泡图或让学生自己想方法记忆ü的字形。4、借助鱼的读音让学生记住这个字母的读音。5、让学生读带腔调的韵母ü,体会四个腔调的变化。6、找出儿歌中拼音带有ü的韵母的字,体会其腔调,说说它们是几声?7、学写韵母ü。学生先复习u的写法,然后观察如何书写。〔ü占中间一格,两点最后写,写在上格靠近第二条线的地方,四笔写成〕————————————————————————————————————————————————————————————————————————8、师示范写,学生跟教师写〔注意写字姿势,要求学生写字要认真,要写标准,要写得漂亮〕四、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1、让学生在观察yu借助“鱼”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