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她是我的朋友》教案模板_第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她是我的朋友》教案模板_第2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她是我的朋友》教案模板_第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她是我的朋友》教案模板_第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她是我的朋友》教案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4页共34页三年级下册语文《她是我的朋友》教案模板三年级下册语文《她是我的朋友》教案模板。一、故事导入、兴趣揭题1、导语:师:(饶有兴趣地)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兴奋地)喜欢!师:(声情并茂地)从前,有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他们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到郊外去玩,突然一头熊向他们逼过来。那个瘦子手脚非常敏捷,迅速地爬上了一棵大树。而胖子怎么也爬不上去,他急忙向瘦子求救:“朋友,快拉我一把!快拉我一把!”这时,只要瘦子停下来拉他一下,他就可以爬上去。可瘦子好似没听见一样,只顾自己往上爬。眼看着危险一步步逼近,胖子在情急之中突然想起熊是不吃死人的。于是,他马上屏住呼吸。倒地装死,终于躲过了这场劫难。当危险过去之后,胖子对瘦子说了一句话:__________。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胖子会对瘦子说一句什么话呢?生:你真是一个绝情的家伙,我再也不会和你交朋友了!生:危险之时见真情!只顾自己逃命,你真不够朋友!生:唉,刚刚太危险了!不过,如今我懂得了交织朋友更危险啊!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胖子说的是“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相信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会对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会有更深化的理解。2、2.师板书课题:《她是我的朋友》,指导生读好课题。3.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请生根据课题质疑。(预设:“她”是谁?“我”又是谁?“她”和“我”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边读边考虑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3.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再次读文,整体感知小组开火车读文,其他生认真聆听并考虑:1.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欢的记号标记。3.交流:(1)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2)课文中5--11自然段讲的是阮恒献血的经过。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3)指名生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4)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休克输血迫在眉睫阮恒草垫擦拭抽泣捂住呜咽竭力等词。(指名生读、小老师领读、全班齐读,其他生认真聆听,是随机纠正字音。)四、学习第一局部(1-4自然段),感知故事起因(一)听故事,感知故事师:这篇课文非常感人,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看,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想象一下。(老师读课文1-4自然段并配小姑娘伤势严重的画面)(二)交流汇报,体会小姑娘伤势的严重。交流汇报: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让学生在汇报交流时明白:1.一个小姑娘受伤了,伤势很严重,甚至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输血可以救活她,因此需要立即给小姑娘输血。(相机理解“迫在眉睫”一词,读准字音,明白意思。)2.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几个未受伤的孤儿可以给她输血。(意图:结合对以上几个要点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小姑娘伤势的严重:假如不及时输血,就会有生命危险。3.交流:(1)“迫”的部首是{},再查{}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逼迫;b急促;c接近“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2)用“假如就说话。(3)小姑娘的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4)指导朗读。4、小结: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动献血的。他是怎样献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五、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2.有感情的读1至四自然段。f132.更多教案延伸阅读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点梳理学习人物神态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初读,切入重点,感知人物外在表现1、快速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考虑:题目中的“她”和“我”分别指谁?这篇课文讲述了“她”与“我”之间的一件什么事?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阮恒在献血时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划出来。3、师生交流。4、自由朗读并考虑:这些句子中,阮恒的哪些动作是相近或是一样的。〔板书:哭、掩〕二、再读,突出重点,体验人物内心活动1、自由朗读描写阮恒“哭”的句子,边读边体会,阮恒每次都是怎么在哭?〔板书:怎么?〕2、引导学生从“啜泣”、“呜咽”、“持续不断”等词语理解并体会阮恒哭得很伤心。3、指导学生边读边比拟阮恒哭的程度是越来越伤心。4、指导朗读并体验阮恒内心的痛苦。5、出示课件,激发学生想象:以为自己快要死了的阮恒想到了些什么?6、再次鼓励学生体验朗读。三、精读,强化重点,感情人物精神品质1、自由朗读描写阮恒掩盖痛苦的句子,边读边考虑,阮恒是怎么在掩盖自己的痛苦?他为什么要掩盖自己的痛苦?2、小组合作学习。3、师生交流。①阮恒是怎么在掩盖自己的痛苦?指导学生从“捂”、“掩盖”、“竭力”等词语体会阮恒是在竭尽全力地不让自己哭,并指导朗读。②阮恒为什么掩盖自己的痛苦?4、展示课件,激发学生想象,阮恒为了朋友能活下去,为了鼓励自己为小姑娘献血,他会不断地对自己说什么?5、指导朗读,再次体验阮恒复杂而矛盾的内心活动。四、品读,回归重点,升华学生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在阮恒“怕失去生命”和“怕失去朋友”两句话中间加一个字,来表如今阮恒的心中朋友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2、引导学生体会并朗读阮恒在输血过程中“哭”和“掩”的句子,体会阮恒真实、朴实、感人的精神品质。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和帮助自己的朋友。课后反思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理解他当时复杂的心情。我通过引导学生从读中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人物心理,从这点入手,以点带面,统领整个教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检阅》教案一、谈话揭题,理解“检阅”:1、回忆大阅兵仪式。2、师小结:像这样的,在重大的节日或庆典中,各个方阵以统一的着装,整齐划一的步伐承受国家领导、外国贵宾及广阔群众检查观看的隆重的仪式就叫检阅。板书:检阅3、假如你就是检阅队列中其中的一员,你会有怎样的感受?4、补充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4课《检阅》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1、让我们翻开课文,请大家认认真真读课文,要求能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有——能让老师听到你读书的声音。2、交流反响读文。(1)出示第一组词语:波兰华沙读了这两个词儿,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地名)让两个词回到课文中,你会读吗?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第一小节。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2)出示第二组词语:博莱克截肢拄拐正音:截肢拄拐截肢指的是把手或腿某一局部截断,(发生严重病变或受到创伤而无法医治时,把这一局部肢体截掉。)那就变成了残疾,行动会很不方便。第五自然段:俱乐部里立即鸦雀无声了。事情确实非常难办,因为博莱克左腿截肢了,如今靠拄拐走路。博莱克左腿截肢了,落下残疾,如今只能靠拄拐走路。3、从课文中还认识了谁?学生自由抒谈。4、小结:刚刚大家都谈到了博莱克、队长和其他队员,他们都是儿童队中的成员,板书:儿童队。儿童队是一个集体,就像我们的少先队组织。三、学习2-9自然段引:这是一个怎样的集体呢?还是让我们先走进俱乐部去参加他们的讨论吧。1、请你认真读课文2-9自然段,边读边想他们在讨论中遇到了什么问题?2、学生读课文,划找句子。(师巡视)(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3、交流反响。(2个)预设:(他们碰到了一件棘手(难办)的事情;他们在讨论一位残疾队员博莱克该不该参加检阅的事;)板书:棘手4、面对着这样一件为难的事,队员们是怎样表现的?请你再默读2—6自然段,找找有关的语句。预设:A、讨论中这些队员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板书: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我们也来读读这句话,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大家都在考虑,不知道怎么说)B、俱乐部里立即鸦雀无声了。鸦雀无声就是。板书:鸦雀无声师:这个鸦雀无声,外表看是一点声音也没有,那么大家内心是不是很平静呢?还是让我们走进队员们的内心世界,好好地去读读第六自然段,6、研读第六自然段:1)这一段很特别,你注意到了没有?圈一圈“?”这么一段话连续出现了5个问号,课文就是用这一连串的问号来表示队员们内心的矛盾。这字里行间似乎没有答案,但其实每个队员心中都有答案。“劝他不去?”可行吗?(整个集体就不够完好。)“要不把他放在队尾?”这样好吗?“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以吗?“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也想不出怎么去说。“谁去跟他说呢?”谁也不愿意去跟他说。每个队员一直都在积极地考虑,不断为博莱克设想方案。虽然暂时还想不好的方法,但我们从中也感受这些孩子是多么关心他呀!指名读(有没有读出队员们在考虑呢?有没读出关心他的语气来?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2)这些问句并不是简单地放在一起,有一定的层次性。圈一圈:要不贀不可是在读的时候,这些词语该怎么读好呢?请你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在朗读的时候,加重了这些词语,使我们更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深处从来没有放弃博莱克,从来没有放弃继续想方法,坚信一定能想出圆满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这么多问号,说明这件事确实让队员们左右为难,一边要保证整个检阅仪式的整齐,一边要保护博莱克的自尊。他们的内心非常矛盾。用课文中一个词来说就是:这真是一件——棘手的事正因为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难怪商量之前谁也——难怪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时,俱乐部里立即——。这是多么棘手的事情啊!孩子们的内心是多么矛盾呀!让我们再来读第六自然段。同学们,假如以后让我们写写表示心里很矛盾的事情,可以用一连串的问号来表示。从他们对博莱克的关心,不放弃,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可真是一群仁慈、乐于助人、团结、有爱心的孩子,确实可以称得上一群(了不起)的孩子!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儿童队板书了不起的(三)学习7——9自然段,领悟团队精神1、正当大家苦思冥想,左右为难时,这个棘手的问题终于得到理解决。这时,队长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场面,谁来读读队长的话?还有谁也愿意来当当队长。(生读)咱们一起来读读队长的话。(生齐读)2、队长的提议得到了队员们的赞同。一个队员说——请你读;(指导朗读:生读句子。你从他的话里感受到什么?那就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这个句子。)一个队员大声说——男生读;女生读。3、我们合作来读这三段话。师引读。男生,女生,齐读第9自然段。四、补白:讨论完毕后,队长冲动地把博莱克请进了俱乐部,他郑重地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博莱克。出示:队长对博莱克说:“博莱克,我们决定检阅那天请你走在队伍的第一排。”博莱克听了快乐极了,随即又犹豫了:“我能行吗?要不?再不?可是-”五、书写生字1.自己记一记生字2.指导书写:博、羡、慕、截板书:14检阅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棘手蘀不起的儿童队鸦雀无声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模板:语文园地三园地三教学目标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展口语交际。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知识点梳理反问句、打比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2、说真话,说实事。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三、认真考虑,组织语言,小组交流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2、小组交流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特点?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五、总结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第二课时〔习作〕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师:在进展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如今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二、确定交流对象,自____作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1〕读读这一段,你觉得丁丁这段自我介绍写得怎样?〔2〕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3〕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自主写作第三课时〔讲评〕一、多元评价,认真修改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二、成语故事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1〕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2〕跟同桌合作,比比谁先读正确。〔3〕检查读。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1〕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2〕“珠”指什么?还给谁了?3、全班朗读第四课时一、我的发现1、比拟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听,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和刚刚说的意思一样吗?同学们今天难道不精神吗?〔2〕自由说这两句话是否一样。2、师: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本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一个是表示肯定的句子,一个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的问句,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3、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话体会。4、游戏:老师说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一各级意思一样的反问句。二、读读记记1、自由读句子。2、说一说5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3、找找以此类似的句子。三、读读背背1、自由读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3、开火车背诵。4、齐背。课后反思三年级下册语文《路旁的橡树》教案一、导入1、出示橡树图片: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树?(枝叶茂密、郁郁葱葱、粗壮……)2、是的,这就是一棵高大粗壮、枝繁叶茂的橡树。板书:橡树(橡注音,三拼指导)3、简单介绍橡树:橡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叶子比手掌还大,它是世上的开花植物,通常能开出黄色的花朵。果实坚硬,是小松鼠的最爱。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橡树有关的课文。补充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过渡:课文主要介绍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小朋友翻开书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书要求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文中带拼音的生字(2)读通句子,读顺课文(3)边读边考虑,课文主要介绍了一件什么事。2、生字词:自由读、指名读、男女分读字音:“延”整体认读音节,“尚”后鼻音,“楔”字特别难认,多拼读。字形:“延”和“挺”字后半局部区分。字义:楔子结合图片理解,保持固定位置,上粗下尖的物体马蹄形结合简笔画理解。3、交流大意:(假设概括有难度,预设:人们在南北两座城市之间准备修建——的公路,但因为——改变了方案,最后公路——。)在南北两座大城市之间,原方案要修建一条怎样的路?板书方案宽阔平坦漂亮这条路方案中和实际建成的存在着不同。实际建成的是什么样?板书实际找出这句话中的一对反义词板书笔直弯曲但它却只是一个地方弯曲板书只在一个地方三、细读文本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描写橡树的句子。这是一棵怎样的橡树?它具备了怎样的特点?齐读本句,这是一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作者会把橡树比做哨兵?(草原上的哨兵给你怎样的感觉?不怕风吹日晒,笔直挺立有精神,守卫草原有意志)橡树和哨兵有共同之处充满生命力,挺拔,粗壮结实经得起考验,经历了风风雨雨仍然挺立着)哨兵守卫草原为草原放哨,那橡树呢?它守卫着什么?朗读指导,读出橡树的生命力4、如此一棵高大、结实、挺拔的大树出如今修路工程中,人们又有怎样的反响呢?配合读(4-6自然段)工程师:什么话也没说(没有命令,不知道怎么办,方案不能随意修改)长久地(内心复杂,可能在想什么)叹气(应该保护、方案不能修改,如何是好,为难)工人:沉默不语意思理解,为什么会沉默不语(不想砍,又必须得到工程师的同意,等待安排)沉重叹气(工程师没有答复,担忧,心情沉重)3、要保护橡树,只有公路绕行,但这样一来,公路就不是笔直的了。工程师无奈。最后问题解决了吗,采用了怎样的方法?引读第7段。工程师为什么要在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打进楔子呢?(不影响橡树的成长,让橡树的根部不受到伤害)看到这个方法你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保护了树木,为了保护树木而弯曲,甚至影响了美观)朗读指导:我们和工程师工人一样,关心着橡树的命运。它被保存下来,大家都松了口气,轻松多了,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绪,读读这个决定。4、几年过去了,当坐车过往这条笔直而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的公路时,人们总不约而同地赞叹。理解“不约而同”的意思,“不约而同”说明了什么?(他们的做法大家很赞同,认为很好)高尚的心是一颗怎样高尚的心呢?(保护橡树、保护大自然……)四、深化总结1、假如是你,还会怎样赞叹呢?2、如今,这棵挺立在路旁的高高的橡树,成了这条宽阔的公路旁一道特别的风景线,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响,它似乎在说些什么。3、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你们在赞叹工程师和工人的同时,自己也被深深地触动,相信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想他们一样保护一草一木,保护好我们的大自然。五、板书8、路旁的橡树粗壮、结实、挺拔方案实际宽阔、平坦、漂亮笔直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改变高尚的心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教案一、谈话导入1、导入:同学们,先来欣赏图片。看后你又怎样的感受。2、拿什么是绝招呢?(绝招是自己最拿手的本领,如,弹钢琴、吹笛子、舞蹈、唱歌、做菜、洗衣、武术、甚至其他独特的本领。)3、在北方的山村中,有一些小朋友也在比绝招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6课《绝招》(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3、谁来告诉大家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汇报:(课文讲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三、根据阅读提示,细读感悟1、他们都比试了哪些绝招,是怎么比试绝招的呢?请大家根据阅读提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⑴默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用笔勾划出有关的词句。⑵小组讨论交流。2、学生汇报:⑴我读懂了三胖的绝招是憋气。出示句子:三胖挺着大肚子……让我们一起读读三胖表演的句子,齐读他的绝招是怎么来的?(因为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大,所以他靠的是先天的禀赋,也就是生来就俱备的才能。)⑵我读懂了二福的绝招是空翻,他的绝招是怎么来的?(人家二福那是练出来的,你没见他,天天跑几里地去体育场学武术。二福是靠自己的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才练成的。)⑶我读懂了奶奶的绝招是做饺子。⑷我读懂了小柱子的绝招是做乘法口算,板书:口算,出示句子:轮到小柱子了,他蹲在炕上……齐读,你从哪里体会到这个绝招很绝?抽读,读出对小柱子的赞叹。⑸小柱子开场不是表演了个倒立了吗?他为什么还要练乘法口算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获得好成绩,感到很惭愧,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分角色朗读小柱子与奶奶之间的对话)出示句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为难,暗暗在练自己的绝招。请大家想象一下:小柱子是怎么练的,在练的过程中,他是怎样克制困难、虚心请教、持之以恒的。3、看了三个伙伴表演的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四、讨论深化1、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觉得绝招是怎样来的?2、小结:绝招有的是先天的禀赋,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板书:刻苦练习,坚持不懈。五、拓展1、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的绝招,请大家把自己的绝招也在小组内向伙伴们展示展示吧,让我们来个绝招大比拼,看看谁的绝招最绝。2、抽生上台表演展示。师采访:你这个绝招是怎么来的?3、孩子们表演的绝招可真棒啊,希望大家在今后能刻苦训练,坚持不懈,让我们的绝招更上一层楼吧!最后把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板书设计】16*绝招三胖憋气二福空翻刻苦练习小柱子口算坚持不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教案一、启发谈话、提醒课题:《绝招》(对话:)师:孩子们,你们观察一下老师的眼睛,谁能说出老师的眼睛与大家眼睛的不同之处?学生兴趣盎然地观察着我的眼睛,然后兴奋地举起手来。生1:老师的眼睛会说话!师:看来你抓住了老师眼睛的特点来说了,你观察得很仔细。还能从其他方面观察吗?生2:老师戴着眼镜!师:是啊,老师和大家的眼睛的不同之处就是戴上了一副讨厌的眼镜,不过老师的眼睛还拥有一个绝招,想看吗?师:不过在看老师表演绝招之前,老师想先请大家做一个游戏,听老师的指令让你的眼珠子在你的眼眶里转动起来:左,上,右,下(说的速度越来越快,孩子们的脑袋转得也越来越快。)这时让孩子们停下来,让他们看我转眼珠子,刚开场转,就赢得了孩子们一阵阵的唏嘘声,有的外向性的孩子索性大声地称赞起我来了。此时我抓住契机,说:“其实老师刚开场转眼珠子时也和大家一样,转的是小脑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会拥有这项绝招吗?又是怎样练成的吗?要想揭开这个谜底,或许你会从今天学习的《绝招》一文中得到启示……”(用相似的情境激发兴趣,此乃一举两得也)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①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什么是绝招?课文讲了谁的绝招?谁的绝招最绝?)②启发谈话:这篇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获得好成绩,感到很惭愧。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镇”住那些小伙伴。结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果然出奇制胜,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绝招,太绝了!’”③大家想知道他们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吗?1.自由读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2.讨论:①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三胖的绝招是憋气,二福的绝招是空翻,小柱子的绝招是算数学题目。)②谁的绝招最有用?(小柱子的绝招最有用。)3.小柱子的“绝招”引来了大家的赞叹,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读书时要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建议学生动笔在课文中画出来。2.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读课文时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同学之间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解难答疑。3.讨论:①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起因是和小伙伴比本领,却样样都落后于别人,觉得自己“太丢人了”;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②他练习了什么绝招?③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那位小朋友的绝招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小朋友的言行作出自己的评价。四、深化体验、深化理解1.什么是绝招?2.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起因是和小伙伴比本领,却样样都落后于别人,觉得自己“太丢人了”;3.小柱子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奶奶说,二福的绝招是天天跑体育场练出来了。他认为奶奶说的话在理,明白了经找是靠苦练出来的。)4.他练习了什么绝招?(两个不过百的数做乘法,算得快、算得对。)5.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小柱子的“绝招”出奇制胜,“镇”住那些小伙伴。大家都非常佩服,所以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6.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展讨论,从中体会小柱子勤学苦练的精神和争强好胜的性格。7.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展评价①你觉得小柱子的做法怎么样?你应该学习他什么特点?(自尊,好强,不服输。)②你最佩服谁的绝招?③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8.阅读了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说明白了什么道理?(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将来开展有用的本领。)五、拓展练习、增加智慧1.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下次的比赛,会是什么情景呢?展开想象,练习写一段话。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本领可以称得上是绝招?3.你佩服周围谁的本领或技艺,可以问问他是怎么练成的,假如有条件,还可以学一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想象才能;引导学生练习生活谈谈对“绝招”的认识,升华了小学生的情感。引导小学生采访周围人物的绝招,这就把语文教学生活化了。【板书设计】16绝招三胖憋气时间长先天禀赋二福武术刻苦训练、坚持不懈小柱子乘法学习本领、刻苦求知勤学出“绝招”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争吵教案争吵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通过理解课文,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宽容,团结友爱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宽容,团结友爱教学难点联络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具准备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