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6页共36页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案:村居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案:村居。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散、归、趁”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才能,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才能,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朗读音频、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教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板书课题:村居二、自读古诗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4、进展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5、互相交流。6、师针对难字进展指导。三、品悟古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2、学生自由读诗。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活力。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2、村子里的孩子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3、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4、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5、指名读、齐读。6、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7、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8、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9、想不想参加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一边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四、背诵全诗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2、生自由背。3、集体配乐吟诵。板书: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以下为赠送相关文档】教案扩展阅读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案:春晓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知道春天美妙,要珍惜春光。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2.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背诵《草》。2.提醒课题。认识“晓”,读准课题。二、简介作者和课文1.唐代诗人孟浩然。2.以故事形式介绍古诗。大意是诗人夜读入睡,半夜被风声雨声惊醒,一会儿又睡了。直到鸟鸣声传来才发现天亮了。起身后,边听鸟鸣边吟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突然,他想起夜里听到的风声、雨声,走到窗前,边张望边吟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好诗《春晓》。3.范读课文。三、自读课文,教师巡视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读通古诗。〔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认识的生字,读正确。四、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一、二行中的生字,眠、觉、啼,再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齐读〕2.认读三、四行中的生字:夜、雨、声、知、少〔注意三个翘舌音的字〕,再读一读三、四行诗。〔指名读——齐读〕3.连起来读一读古诗。五、指名朗读、背诵1.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背诵课文。〔指名、分组、齐背〕六、指导写字觉:“学”下面的的“子”换成“见”。夜:第四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注意指导笔顺,提示不要漏写第七笔“点”。可与熟字“衣”比较字形的异同。雨:仿佛隔窗观雨。里面左右各两点,上下排列,像檐下滴水。声: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的最后一笔是“丿”,不是“竖弯钩”,不能写成“巴”。知:左边是把“午”的“竖”改撇,再加一点。右边是“口”表示知道了要用口说出来。少:上面与“小”不同,第一笔是竖,没有钩。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八、稳固练习1.填空。〔完成课后练习3〕指导:先数一数每个字的笔画,边数边在字下注上笔画数,再把一样笔画数的字写在一起。2.朗读、背诵课文,填空。〔完成课后练习4〕3.补充诗句吟诵。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写下了不少咏春的诗句,我抄了几句,你们想读吗?〔出示诗句,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练习背诵。〕推荐朗读的诗句:〔1〕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2〕春宵一刻值____,花有清香月有阴。〔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以上诗句都注上拼音,供同学自由朗读,不必讲解。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案:草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课前准备1.让学生观察路边、田边、河边等处的野草。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图,朗读课文的录音带。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本中的五首古诗。同学们还会背吗?有一首《咏鹅》,谁记得?还有一首《画鸡>,谁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提醒课题1草二、范读课文三、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练读课文3遍。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一读,再放进句子里读正确。四、读诗句,识字1.第一行〔指名读〕识字:离原教师解释:"离离"是讲草长得茂密。"原"是宽广的野地。出示图,观察地上的草长得怎样?〔让学生从画面上感知荒原上野草繁茂的样子。〕指导读句:离离/原上/草,2.第二行〔齐读〕识字:岁枯荣〔"岁"平舌音,"荣"翘舌音。〕教师解释:"岁"就是"年"的意思,每年秋天,草就要怎样了?〔枯黄,像落叶一要。〕到了第二年春天呢?〔发芽、生长〕指导读句:一岁/一枯/荣〔提示:两个"一"腔调不同〕3.第三行〔指名读〕识字:野火烧尽〔注意读准"烧"的音。〕解释:"尽"就是"完"的意思,从哪儿说明烧不完呢?出示第四行。4.第四行〔齐读〕再次观察画面。讲述生长的原因,地里的草根还在。识字:吹又〔注意"吹"翘舌音〕指导读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想象原上草的样子。2.反复练习朗读,到达背诵要求。六、稳固练习1.认读生字〔含要认识的字〕。2.完成课后练习3。3.用"春风"说一句话。第二课时一、复习1.朗读、背诵课文。2.说说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不作过高要求,学生说到什么程度皆可,说通就行。〕3.认读生字。用"原、岁、吹、火"口头组词。二、指导写字原:半包围构造,"厂"里面是"白"、"小",不能写成"泉"。岁:上下构造。"山"要写扁些。上短下长。枯:左边是木字旁,右边可分成"十""古"来记忆。火:笔顺是吹:右边是"欠"〔欠字旁〕,上面不要写得太宽,下面"人"左右伸长。又: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在格内要居中。三、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四、稳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4〕1.指导:这首诗不完好,有的句子没写完好,有的整行没写,你能把没写出来的字填上吗?2.各自在书上填写,尽是不看课文与生字。3.指名〔多人〕读一读,理解默写的情况。4.集体背诵古诗。五、补充阅读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1.师简单介绍并范读。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一个小孩单独撑着小船去采莲蓬的情景,回来时小船把浮萍分开,船后留下一道行船的痕迹。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读背背。教师也可作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古诗两首古诗两首综合课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认识生字“醉”和书写“声、处”。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挂图、生字卡片、磁带两课时第一课时㈠、谈话导入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指名说〕2、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3、板书课题,学生认读生字“古”、“诗”、“首”。4、下面我们学习第一首古诗,谁能读准?〔板书:春晓,指导读准“春”的读音。㈡、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分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4、谁英勇的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多请几位学生读〕㈢、再读感悟1、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诗中哪里说了鸟?读给大家听。〔处处闻啼鸟〕同学们,瞧,〔引导学生看图,想象鸟飞鸟叫的景象。〕你想说些什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哪里讲了花?〔花落知多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到过的花落的过程。〕学到这里,教师有一个疑问:花怎么顽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请同学们读读整首诗,用一句诗来告诉我。〔夜来风雨声〕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风吹雨打的原因。2、这么美的画面,大家一定很喜欢吧!那应该怎样读这首诗呢?3、指导朗读。4、以各种方式练习读。㈣、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1、把眼睛闭上,听教师读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分小组说,指名说。〕2、指导背诵。㈤、扩展活动拿出你们手中七彩的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吧!第二课时㈠、猜谜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教师给大家带了一那么谜语,请听: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风儿上九宵。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栓着腰。2、这是指什么?〔指名说〕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㈡、提醒课题1、出示课文插图: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2、诗人高鼎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㈢、初读感知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3、指名读,齐读。㈣、图文对照,读中感悟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么写的?〔指名答复: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2、全班齐读。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4、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5、小伙伴们在这么美的风景下防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㈤、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刚仿佛看见了什么。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㈥、扩展活动开展放风筝活动。七、作业设计1、说一说你放风筝的过程。2、写字练习。八、板书设计4、古诗两首春晓村居春眠不觉晓,草长莺飞二月天,处处闻啼鸟。拂堤杨柳醉春烟。夜来风雨声,儿童散学归来早,花落知多少。忙趁东风放纸鸢。教后记:教学反思: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案:村居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散、归、趁”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才能,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才能,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朗读音频、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教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板书课题:村居二、自读古诗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4、进展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5、互相交流。6、师针对难字进展指导。三、品悟古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2、学生自由读诗。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活力。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2、村子里的孩子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3、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4、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5、指名读、齐读。6、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7、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8、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9、想不想参加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一边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四、背诵全诗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2、生自由背。3、集体配乐吟诵。板书: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教案课题夜色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p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论,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由此,本教学设计旨在遵循儿童年龄特点,通过自由朗读、比赛读、汇报读等多种形式朗读,重视学生诵读诗歌才能的培养,在读中感受,在读中体会,在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人物心理变化的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发现汉字蕴含的无限魅力。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字词。(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诗歌导入,提醒课题(用时: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吟诵本单元学习的诗歌《静夜思》。2.《静夜思》是诗人李白在深夜中对家乡的思念,你在同样的夜晚会是怎样的心情呢?3.教师板书课题“夜色”。1.学生自由吟诵古诗,体会深夜时诗人的心情。2.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深夜时的心情。3.学生齐读课题。1.背诵诗歌《静夜思》。2.体会诗人深夜时的心情。二、朗读诗歌,认读生字(用时:15分钟)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听准字音,并圈画生字。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我”的心情变化。3.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式朗读。4.教师出示带拼音的12个会认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本课会认字。(1)指导学生小组内学习生字。(2)学生小组比赛汇报识字情况。(3)提出要求:拼读字音,声音洪亮。(4)引导认识新偏旁“厂”。1.学生听准字音,结合拼音试读课文,圈画本课12个会认字。2.学生初步感知夜色在“我”的心里是怎样的。3.学生通过汇报读、比赛读、轮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诵读诗歌,诵读过程中,注意伴随着小朋友心理的变化,朗读语气也发生变化。4.学生在小组中以合作的方式学习本课会认字。(1)学生小组内轮流当“小教师”拼读字音,并交流需要注意的读音。如:“胆”读三声;“窗”是翘舌音;“偏、乱、像、窗”是三拼音节;“原”是整体认读音节。(2)汇报形式: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窗”既是三拼音节,又是翘舌音,请大家跟我读一遍。(3)正确拼读生字。(4)自由说说带有这个偏旁的字。3.我来读一读。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4.我知道带有“厂”的生字。厂—(原)三、指导书写,集中识字(用时:15分钟)1.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谜语。2.教师指导学生写字——看、晚、再。(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书写生字——看。(2)师生互动,做一做“看”的动作。(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晚、再。3.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自学生字。(1)教师指导学生做游戏,点拨运用形近字的区别法学习生字——色、爸。(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字义,运用反义词识记法学习生字——笑、外。(3)教师引导学生在字卡中找出反义词,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笔顺书写生字。4.游戏环节“开火车组词大比拼”,为生字扩词。1.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猜字谜。2.学生学习书写生字——看、晚、再。(1)学生正确书写生字,注意书写笔顺,“看”字当中横最多,写时注意一横不能少。(2)学生运用动作演示法体会汉字的含义。(3)学生观察生字构造,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3.学生观察生字,根据形近字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形近字识记法:联络已有的学习情况,和同桌交流说一说“爸”和“色”的一样之处和不同之处。(2)反义词识记汉字。(3)教师说词语,学生在生字卡中找出反义词,运用已有经历,汇报书写方法。“笑”竹字头要一样,下面是“夭”,不是“天”。“外”字部首是“卜”,竖后一点不出头。4.学生开火车,小组比赛读生字,组词多而且准的小组获胜。获胜小组获得生字卡,当小教师领读。5.猜字谜。(1)手在眼睛上。(2)一“日”不能“免”。(3)“冉”字头上带“一”帽。6.学习形近字:做汉字游戏,双胞胎找不同。处—外住—往象—像乱—刮旦—胆偏—篇7.反义词对对碰。笑——外——晚——8.给生字扩词、造句。笑(微笑)我看见花儿像白天一样微笑。外__。色__。四、总结学法,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1.把你这节课学会的东西和同学交流交流。2.把你今天学会的识字方法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1.学生汇报本课学习收获。2.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课堂作业。9.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案:清平乐村居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根底上写下来。重点难点:1、给画配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2、给词配乐吟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一教时。教学步骤:一、原型启发,感知词文。1.同学们,画是一种含蓄深化的语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驰神往的境界。2.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假设请你给这幅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么?3.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画的。辛弃疾是我国宋代的爱国诗人,一生主张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庭重用,晚年隐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饶地区〕,在这期间他写了许多恬静安逸的田园的诗词,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词就是哪时候写的。“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真正题目,通过刚刚的看图,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吗?〔那么,这首词又是讲述的什么呢?〕4.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练读课文,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要求是读准字音,通顺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小记号。5.学生练读。6.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教师要郑重纠正刚刚的错误:我们班中男同学和女同学一样棒。〕二、分组互动,自悟词意。1.刚刚读诗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2.我们先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小组中大家都不懂的地方。〔教师把学生说的打在大屏幕上。〕3.出现了这么多疑难之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答复,〕这么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同学们真是会学习。5.看了这几幅图,同学们可能理解了这儿其中的几个词语,可能有几个还不够理解,6、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展合作探究,来证实一下自己的理解,来讨论一下自己还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可以找资料,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向后面的教师请教。7.你又理解了什么?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的?8.词语都理解了,请同学们连起来说说整首词是什么意思。〔说得非常通顺连接,教师相信你能读得和说的一样好。〕〔太美了,他的朗读仿佛让教师和同学们亲眼目睹了那充满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三、朗读成颂,领会诗情。1.请同学再看看图,再读读词,你感觉到词中、画中哪几处最有情趣呢?2.指名学生说,并讲为什么。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3.教师也感觉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最有情趣,两位老人会聊些什么呢?先展开想象,然后小组内讨论一下,等一会请同学上台表演。4.指名学生表演,其它同学补充,并随机板书。〔乡村的田园生活是那么的恬静、那么的安逸,难怪辛弃疾充满了向往,我们就用连环画的形式把它再现出来吧!〕四、再现诗境,启发吟唱。1、请同学们把连环画拿出来,根据你对词的理解、对词中田园生活情趣的感悟和看图后的想象,给连环画配上文字说明。每组可以合成一本完好的连环画,看看那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写好了到教师这儿来加上封面。2.请最快的一组同学上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其它同学可以补充。3.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一段段生动的语言,教师忍不住想放声高歌。因为在古代每首词都有固定的曲调,都可以用来吟唱,可惜许多曲子都失传了,教师把这首词填进了一首熟悉的曲子,同学们想不想听听。4.还想不想听,教师再换一个曲子来唱。这首曲子同学们可能比较熟悉,假设你想唱可以跟教师一起唱。5.这么多同学想唱,那就把这首词填进你熟悉的歌曲中唱一唱吧。6.谁来来唱给大家听一听。7.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副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宛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今后一定会在宋诗中尽情遨游,来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家作:回家把这首词唱给爸爸、妈妈听。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案设计:寻隐者不遇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生字。朗读、背诵课文。课前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示课题1.认生字。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寻隐者遇2.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考虑。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别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二、自学课文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认识的生字,读一读。3.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三、读诗句,认生字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松、采;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i。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好通顺地答复以下问题,相机识字:松、童。〕〔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识字:师〔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相机识字:言采药深〔4〕朗读课文。四、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言师/采药/去。〔感到绝望〕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五、识字、写字指导松:用学过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记字形。组词:松树、放松。童:上下构造。上面是"立",下面是"里"。这个字横画多,但长短不一。首横最短,次横最长,最后一横又比它上面一横长些。组词训练:童话、儿童、童年。言:发言、说话的意思。首横最长,中间两短横。师:左边是一短竖和一撇右边是横下一个"巾"。组词:师父、教师。采:上面是爪字头,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树,手伸到树上表示采摘的动作。第一笔为平撇,下面的三笔间隔要匀。深:左右构造。右边上面不要写成穴宝盖儿。组词稳固:深山、深海、深浅。六、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1.开火车读卡片〔包括认识的字并用要求会的字口头组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范本版深圳市合同(适用全日制用工)
- 2025技术咨询合同样式标准版
- 眼睑挫伤后继发感染防控-洞察及研究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打印大全带答案详解(综合卷)
- 交通工程听课活动方案(3篇)
- 设备租赁行业风险预警与应对策略研究-洞察及研究
- 建筑改造加固工程方案(3篇)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5年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品项目发展计划
- 智能化汽车灯光系统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河北省琢名小渔名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检测数学(含答案)
-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 2025-2026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考试薪酬福利管理模拟试卷
- 重庆中医药学院2025年第二季度考核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
- 边境巡逻无人机2025市场细分与增长潜力分析
- 2025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真题化学试题(无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福建-福建行政岗位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婚姻家庭继承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大纲与初赛考纲解读
- 《法律职业伦理(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