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_第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_第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_第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_第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8页共28页三年级上册语文《____,璀璨的明珠》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____,璀璨的明珠》教案。一、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____的。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语言的品味中感受____的繁荣与美丽。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____、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预习学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____的。三、导学案课前谈话导入一、揭题质疑激发兴趣1、孩子们,我们的祖国以地域辽阔、风景迷人矗立于世界的东方。其中在我国南海之滨有一座城市却是中国这条巨龙头上璀璨的明珠。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近——____(板书),来理解这颗令世人瞩目的“东方之珠”。(板书:璀璨的明珠)齐读课题。谁知道“璀璨”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怀着赞赏的语气读一读。2、____面积只有一千一百平方公里,只有宁波市的八分之一那么大,可人们却称她为闪耀在世界东方的一颗明珠,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文章读通读顺读正确。2、出示文中优美的词语,指导学生读一读: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一应俱全大饱口福旅游胜地举世出名夜幕降临五颜六色奔流不息五湖四海璀璨无比3、把这些词语送回课文再读一读,边读边考虑:出示:____的市场是一个()人们把____称作()____还是一个()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____就成了()4、①指名说②分组读③连上开头齐读④齐读结尾5、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叫大家这么读(引导得出课文的构造总——分——总)6、小结过渡:是啊,其实段落提纲就是课文的缩影和精华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先去领略____,璀璨无比的夜景。三、细读课文自主探究第五段(璀璨的夜景)重点品读:出示句子“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____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洒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亮堂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高楼大厦的霓虹灯光荣夺目热情欢送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①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②一盏灯能称为灯的海洋吗?十盏呢?教室里的灯都亮起来呢?出示图片,这就是灯的海洋。国庆盛典上,*前人如潮,我们把他称为——;花如海,我们把她称为——;举国上下,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我们把他称为——③围绕着灯的海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详细写出来的。出示句子: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洒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亮堂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高楼大厦的霓虹灯光荣夺目,热情欢送来自五洲四海的游客。A、把几种灯光用一句话写出来了,比照读一读,你更喜欢哪句?B、引导发现比喻句比喻词像、如同(换词)C、像字前面局部和后面局部有什么不一样(是啊,有了想象,世界会变得更多采,生活会变得更美妙。)D、指导朗读,男女生分读E、谁愿意来读中心句?其余的同学来读分述的句子。(1)男同学读中心句,女同学读分述的句子。(2)老师读中心句,同学们读分述的句子。F、让我们一起荡漾在碧蓝的维多利亚港湾,享受____流金溢彩的夜!背诵这一段落。齐读:____,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欣赏了____的迷人夜,孩子们你们赶快三个一群,五个一组去游览其他的景点吧!第四段(海洋公园):去逛过海洋公园的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吗?重点研读:出示句子“在清澈的池水里,它们一会儿钻圈,一会儿顶球。有时趁你不注意,会突然跃出水面,向你点头,有时还会喷你一身水呢。”1、你觉得海豚和海狮的哪些动作特别有趣,让你觉得开心?自己读一读,圈出有关的词语。2、交流体会。3、指导朗读。第二、三段(万国市场和美食天堂)去逛了万国市场和美食的同学,你们又有什么收获?哪些地方写出东西很多并且很美出示词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一应俱全物美价廉大饱口福①找出一对近义词,这对好朋友有一个多音字②还有一个词代表玉的意思③完成填空练习万国市场里,既有价格昂贵的高级产品,也有()的群众消费品;货色品种(),各级档次();____还云集了世界各地的美食,让人(),被称作“美食天堂”`四、总结提升体会自豪1、美丽迷人的____正以她独特的风采欢送来自五洲四海的朋友。你能结合这节课的收获,为____写一段欢送辞吗(可以用上书上的语句)?2、____的购物、美食、海洋公园和美丽的夜景给我们留下了那么深化的印象,让我们无比自豪无比骄傲地告诉世界——(引读)“____,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孩子们,你们知道吗?____曾经历过百年苍桑:(____课件)一百多年前,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大英帝国打败,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将____岛连同邻近的岛屿割让与英国。美丽的____从此分开了母亲的怀抱,同是龙的传人,同是炎黄子孙,却从此天各一方。人们悲歌长泣洒香江。经过一个多世纪,____成立后,随着改革开放我们中国的国力越来越强大,在*____“____”的伟大设想下,1997年7月1日东方之珠美丽的____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百多年的夙愿,今日终于实现!百多年的沧桑,终于走向辉煌!五星红旗与紫荆花旗在庄严、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徐徐升起。此时此刻,还有什么能比做一个中国人更感到自豪的呢?我们相信,在五星红旗下,____的明天会更好!四、课堂检测1、读准词语注音:贸易佳肴璀璨清澈2、读一读,再填空。琳琅()()()有()有()()价廉一应()()()饱()福举世()()()幕()临()颜()色五、课后作业搜集有关____的图片六、板书设计24____璀璨的明珠美食天堂一应俱全海洋公园举世出名璀璨夜景灯的海洋.oM【以下为赠送相关文档】教案扩展阅读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我的发现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互相请教。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稳固。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一样,读音不同。考虑深化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4.齐读稳固。读读认认1.各自轻声读此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一样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4.齐读稳固。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提示书写注意点,如“穴”字。读读背背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老师范读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拟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老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老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展示台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2.班长或学习委员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4.评选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老师颁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金色的草地2.金色的草地教学目的: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重难: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金色的草地2.课前置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吗?整理问题: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二、检查预习1.开火车读生字。2.小老师教读:多音字:“假”“朝”字形:“绒”“耍”3.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并展示图片。4.抽读课文。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归纳总结:1哥俩在草地上玩耍。2草地会变色的原因。四、理解课文1、齐读一自然段:考虑:我们窗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草地?由“长满”“盛开后变为金色”体会蒲公英的多。2、朗读。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齐读第一自然段草地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们怎么玩呢?二.感知第二自然段1自读第二自然段.2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展表演.3.汇报表演.4.想像自己的脚下就是那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说一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你的感觉怎么样?5朗读:读出欢乐的气氛.三.理解第三自然段.1自读第三自然段.考虑: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什么?对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变化,说一说,它是怎么变的?早上:绿色白天:金色晚上:绿色2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在书上勾出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3汇报: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5朗读:体会草地的变化的原因.6、齐读4自然段:从这里,你体会到小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五、完成课后练习二:回忆全文:从课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草地的有趣和蒲公英的得意。六、有感情地朗读。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们的学校》教案教学目的1听录音,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午、书、电、脑、上、足”6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根本做到字字过目读课文。在跟读的根底上能独立或半独立地朗读课文。3练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稳固笔画“横”和“竖”,认识笔画“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午、上”4通过参观校园,大致理解学校的“图书馆、美术室、电脑房、操场”等。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午、书、电、脑、上、足”6个生字。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做到字字过目读课文。3练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教学准备1、老师方面的准备: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2、学生方面的准备:参观学校的各场所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提醒课题1组织学生交流:开学几天认识了学校的哪些地方?(出示:音乐室、电脑房、实验室、图书馆、美术室、大队部、老师办公室)师点读、生跟读2提醒课题:我们的学校听老师读课题。谁来读读看?(指名读、齐读、跟读)说明: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学生一定会非常关注学校的每一处。课一开场,老师就组织学生交流认识的地方,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向往,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的交流期间,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仔细听的习惯,要学生尽量不重复别人的发言,鼓励学生在别人发言的根底上进展补充。在学生交流知道的校园场所同时,出示各场所的名称,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识记。二、听录音读课文识字1听课文录音,感知课文内容(1)第一遍听录音,边听边记:学校有哪些地方?(2)再听录音,边听边记:小朋友想干什么2读课文(1)跟着录音里的老师轻声读课文。(2)学生练习读课文。a)指着书跟读b)自己练读c)指名读d)齐读3识记生字(1)找一找:淘气的字宝宝都躲在课文里了,请小朋友找一找,圈出来。(2)认一认:(出示:午、书、电、脑、上、足)你认识他们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宝宝?你能给“电”找找朋友吗?正音:书、上,注意是翘舌音说明:本环节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是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安排了两次: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随后让学生反应听到的内容。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即边听边记的好习惯。第二读课文,此环节老师多范读,让学生看着书跟着读,由于学生许多字不认识,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重在培养朗读兴趣,引导学生能字字过目地读,此时老师要关注根底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指读习惯。在学生听读的根底上,让学生尝试自己读读课文。第三是识记生字,课文为识字设置了一个情境,课文中有许多字,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老师可以采用领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在读中正音。同时,浸透拼音教学,如“上、书”的发音,注意让学生体会翘舌音的发音方法。学生开场识字时,会从汉字某些特征展开想象记忆汉字,逐步增加编顺口溜、做动作等记忆方法。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字方式,老师都要并加以鼓励和肯定,如有的学生会说到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老师的及时鼓励其实在无意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和兴趣。三、朗读课文,感受内容1小朋友,我们把字宝宝送回课文中去读一读。轻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2组织小组活动:和小伙伴合作读课文。3朗读大比拼。说明:朗读课文一是为了让学生在详细语言环境中稳固识字,二是让学生感受对学校生活的喜欢。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和小伙伴一起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读文兴趣。朗读大比拼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的舞台,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朗读的指导,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四、复习稳固,拓展延伸1叫号游戏(1号1号什么字?1号1号电电电……书书书是几号字?书书书是2号字)2争冠军游戏每一组选几名学生当猜字的选手,大家当裁判。老师指一字,哪名选手第一个读出,该组得一分。3带着学生参观校园,认一认“图书馆、美术室、电脑房、操场”说明:稳固识字以游戏为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进步识字的效率。猜字游戏的设计让学生能反复屡次地与生字见面,有极强的兴趣性,学生的参与面广。带着学生参观校园,不仅让学生理解自己的学校,而且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认,使学生体会语文书中能识字,自己的周围处处是识字的天地。五、书写练习1做写字准备。(唱写字歌)2复习笔画“横”和“竖”。3认识笔画“撇”,示范书写“午、上”4学生练习描写。说明:本阶段写字教学重视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在描摹过程中注重训练正确的执笔方法,端正写字姿势,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根本的笔顺规律。老师要重视示范指导,在学生书写时,注意巡视,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完成了预定教学目的,自己在教学过程有两点收获:(1)识字教学与游戏活动相结合效果好。学生学习汉字这种抽象的符号时,假如单一地教识字,会感到枯燥。假如把识字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就能获得事半功倍之效。因为游戏能给学生快乐,在游戏中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学生的情绪是放松,在轻松的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出现汉字,学生不会有负担,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在游戏中会产生自豪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争冠军的游戏:每一组选几名学生当猜字的选手,大家当裁判。老师指一字,哪名选手第一个读出,该组得一分。学生都屏住气,精神集中地注视着生字卡片,大家为选手担忧、焦急……这样做,不但能稳固认读效果,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学得也很投入。(2)在教学中,注重听的习惯的培养。“听”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获得外界讯息的关键,是学习的根底。没有良好的听的习惯,极有可能对孩子的学习造成障碍。特别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正是应该大量听记、大量输入、大量积累的黄金时间。给学生一个详细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如: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或发言的人;要听清老师或发言的人的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在对孩子听的习惯的培养中,少不了孩子最可以承受的方式:表扬鼓励。哪些孩子做得特别好的,及时鼓励。从听入手,这对学生的听力、记忆力和注意力都是很好的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开展,对入学儿童早期思维的开发也有积极的意义。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雀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欢之情。重难点: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络上下文,读懂“我”猜测的根据。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挂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师:同学们,有谁见过山雀呢?出示挂图:谁来说说山雀的样子?〔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学习生字的方式自学生字。3、老师检查学习生字情况。三、指导书写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说说课文主要是写什么。3、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山雀的,并说说作者在不同的地方个观察到了什么?〔在此教学引导时,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作者是如何抓住山雀的语言,知道我的猜测〕4、引导体会:你从山雀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你喜欢山雀吗?为什么?〕5、指导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五、课外拓展: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它们的动作和叫声,猜一猜它在想什么,会说些什么,并把自己的猜测写下来。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蜗牛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4.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蜗牛的看法的转变,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教学难点:品味词语,理解蜗牛的“胆小”,体会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受作者由嘲笑到“敬仰”的心里变化。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件:歌曲录音《蜗牛与黄鹂鸟》;《蜗牛童谣》、蜗牛爬墙录象。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引发情趣。2.认识生字。3.熟读课文。4.整体感知,质疑问难。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听:院子里,邻居家的小姑娘青青,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摆动着地上的一只小蜗牛,口中还念着“蜗牛、蜗牛,先出犄角后出头……”问:你们见过蜗牛吗?会唱这首童谣吗?板书课题:蜗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蜗牛》。学生齐读课题。问:你喜欢蜗牛吗?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导入:翻开书,看看作者对蜗牛的看法是怎样的?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字,想方法认会。3.检查字音掌握情况:抽读字、词卡片。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三、整体感知:指名答复:作者对蜗牛有什么看法?四、质疑:你有什么问题?〔作者为什么会转变看法?〕五、学习生字:1.自学生字。2.小组合作学习并检查。3.师生研究难记字:痕:里面不是良,不要加点。稍:与“梢”区分。袋:右上面不要加点。与“代”区分。畏:下面左边不要加撇。免:与“兔”区分。熟:与“热”区分。悉:注意读音是一声。在词里读轻声。4.师生研究难写字熟:〔1〕分析^p间架构造,找出最难写的局部。〔2〕重点观察位置。看看怎样写紧凑。〔3〕练习书写,展示、互评。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3.查找关于蜗牛的资料。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检查字词,理解课文,学习三、四自然段,理解词语,体会蜗牛的“胆小”,有感情地朗读。教学步骤:一、复习、检查字词掌握情况。1.抽读卡片,稳固读音与字形掌握,强调易错处。2.听写字词。3.学生互查,改错。二、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作者开场认为蜗牛胆小,还嘲笑它。那么作者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呢?默读,画出相关语句。三、朗读感悟:指名发言: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蜗牛“胆小”?同学补充,老师点拨:1.课件出示学生谈到的语句1,引导学生考虑:怎样读出蜗牛胆小的样子?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通过评议、追问、比赛等形式理解“总是”、“藏”、“圆圆的、螺旋形的”、“不肯”等词。使学生感到,蜗牛很少出来,尽管它的壳很平安了,它还是不肯出来。从而感悟到蜗牛的胆小。板书:总是藏不肯出来[此处设计意在以读带讲,培养学生倾听、评价别人的才能]2.课件出示学生找出的语句,让学生仔细品读表现蜗牛胆小的词语:一会儿,从硬壳里探出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地“巡视”一番,直到发现四周没有一点儿危险,才渐渐地伸出头来。要是轻轻地碰它一下,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