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6页共36页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到郊外去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到郊外去。到郊外去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2、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3、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4、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教学目的: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2、欣赏《出发》《放风筝》。3、聆听音乐《出发》、随着歌曲《郊游》进展表演。4、认识小节线和小节。5、参与“回音”游戏和多声部节奏组合《春天交响曲》活动。教材分析^p:1、《山谷回音真好听》歌曲简洁、朴实,描绘了孩子们眼中的大自然景象,刻画了孩童的好奇心理,生动模拟了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2、《出发》1949年10月,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了一套儿童交响组曲《冬天的篝火》,这套乐曲共分八段,以苏联诗人马尔夏克的诗句作为标题,在乐曲间通过朗读来表达少先队员假日郊外旅行的生活故事,包括《出发》《窗外的雪花》《冰上圆舞曲》《篝火》《行军》《归来》等。这是普罗科菲耶夫继《儿童音乐》和《彼得和狼》之后,为儿童和青年创作的又一优秀作品。音乐描绘更加详细,更能为儿童所喜欢。民歌有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放风筝》属小调,也称小曲。这首《放风筝》使用了江南优秀曲牌“码头调”的曲调,来歌唱当地民俗生活,既有南方的秀丽委婉,也有北方的爽朗,内柔外刚、南北交融,与南皮的另一首民歌《茉莉花》一样,是“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歌曲节拍为2/4,在节奏和速度处理上非常多样,抒情优美,适宜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中速演唱。3、《放牛放到小河边》这是一首流传在江西萍乡一带的民歌,属于民歌体裁形式中的山歌。歌曲表现了在种田之余儿童在河边草地上放牛的情形。歌曲中蓝天、青草、小河、耕牛,与小牧童融为一体。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2、随音乐《出发》或《郊游》进展表演。教学难点:1、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指导学生不要过分夸大。2、学唱《放牛放到小河边》歌曲唱名,做到唱名与音高一致。3、聆听音乐《出发》或随着歌曲《郊游》进展表演时,要做好组织工作。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教学目的: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1、师生问好,交流寒假见闻。引入春天的话题。听一首与春天到郊外去郊游相关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2、引导学生倾听歌词,关注歌曲中模拟回音的两句旋律,启发学生考虑歌曲运用什么方法再现大自然中的回音现象。3、老师即兴呼唤,请学生用稍弱的力度模拟老师的声音,表现回音效果。4、老师穿插一至两首练声曲,让学生用稍弱一些的力度来模拟。例如:1=C4/4123—|123—|54325432|1———‖师:呜呜轰隆隆隆隆隆隆隆隆。生:呜呜轰隆隆隆隆隆隆隆隆。二、老师引导学生模拟歌曲中的一句,由一句模拟,引入整首歌曲的模拟。1、老师演唱歌曲中的第二句:学生跟唱:1234|5—|1234|5—|啊啊2、老师一句一句演唱全曲,学生一句一句跟唱,注意用稍弱的力度演唱。3、全体跟琴演唱歌曲。4、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注意第二句演唱力度的变化。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在第十一小节处模拟回音。三、引导学生做回音游戏。将学生分成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让另一组的学生模拟,比一比哪组模拟得像。1、呼唤。如:喂—,我来了—,大山你好—,等等。2、节奏。如:XXX,XX.XXXXX,等等。3、唱名音高。如:mi—sol—mi等等。4、旋律片段。5、歌曲片段。四、老师带着学生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完毕本课。随笔:学会演唱本歌曲,能按歌曲要求表现强弱。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教学目的: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2、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3、听辨和感受《出发》和《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4、参与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2、老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拟,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拟。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4、老师带着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1、老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三、聆听河北民歌《放风筝》。1、聆听中国风格的音乐。提问:《放风筝》与前面刚听过的乐曲《出发》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从音乐情绪、风格、音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2、听歌曲歌词,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三月—姐妹穿着—放风筝—风筝飞翔—回家3、介绍这首民歌的音乐特征: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传唱,不同地域《放风筝》的音乐也不一样,同一首民歌,不同的人唱得也不一样。介绍歌曲之中的衬词、装饰音以及旋律等特点。4、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四、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1、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春天的想象,将春天能发出声音的事物列举出来,将这些事物发出的声音模拟出来。2、组织学生对各种声音依次模拟和表演。3、老师选取其中的几种声音填入如下表格中,进展节奏设计,组织学生按节奏念读。全体学生顺序表演。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考虑哪些声音应该用强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用弱的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渐强,哪些那么应该渐弱。〔1〕春雷轰隆.轰隆.轰隆.轰隆.……〔2〕春风呜—呜—……〔3〕春雨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4〕山泉叮咚叮咚叮咚叮咚……〔5〕布谷鸟布谷O布谷O布谷O布谷O……〔6〕……4、然后将学生分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节奏声部,先依次表演各自的声部,然后两个、三个声部,直至所有声部都组合在一起,创作出一首《春天交响曲》。5、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考虑,还有哪些春天的声音可以组合到《春天交响曲》中来,可以用什么节奏来表现,等等。五、老师总结本课。随笔:能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曲的一般特点;能随音乐律动。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教学目的:1、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能有表情地演唱。2、学唱歌曲的歌谱。3、认识小节、小节线。教学过程:一、复习活动《春天交响曲》。二、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1、老师描绘春天的景象,请学生读歌词,引导学生区分歌词与衬词,注意衬词应轻读。2、老师范唱,学生跟唱,学生跟琴独立演唱。3、完好地演唱歌曲。4、老师范唱唱名,学生跟唱唱名。请个别同学唱、小组唱,同学互相评价并纠正。三、学习小节线、小节。1、老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2、请学生说说《放牛放到小河边》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4、请学生设计演唱《放牛放到小河边》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四、完毕本课。随笔:能有表情的演唱本歌曲。认识小节、小节线。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教学目的:1、学唱歌曲《郊游》。2、随着音乐表演郊游情景。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二、学唱歌曲《郊游》。1、听录音。2、老师教唱,学生跟唱。3、跟琴演唱。4、学唱歌曲,理解歌曲一样懂得局部。三、听音乐,创编郊游的动作。春天里,可以坐火车出发、去踏青、放风筝、放牛,还可以开展许多有益的活动。一组表演坐火车、一组表演放风筝的情形,其他组同学分别表演划船、穿山洞、过小桥,还请一组同学开动脑筋想想,我们郊游还开展了哪些活动?用动作表演出来。四、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一样旋律局部做一样的动作。五、完毕全课。随笔:学会演唱本歌曲,能随音乐表演郊游情景。【以下为赠送相关文档】教案扩展阅读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到郊外去》教案对老师的提问和讲解能做出积极的反响,并通过音乐小知识,让学生自己找歌曲中的衬词及民歌的小特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学唱过程中,虽然能较快的找我歌曲演唱,但在个别字所表现的民歌韵味上还是欠火候,经过老师指导和屡次范唱,大多数学生能掌握这首歌曲的情绪。第三课时《山谷回音真好听》一、教学目的: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培养学生创造力。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学会演唱歌曲。2、难点是能用强、弱比照表现歌曲。三、教具:数码视频展示台、风琴、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排成一列纵队,随着老师的琴声,进展开火车的律动。师问:同学们,你们开着火车,想到哪里去啊?〔学生自由谈〕师导:好了,同学们,不说了,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到一个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仔细听,这是什么地方,又有怎样有趣的自然现象?〔老师课件播放回音的音乐〕听后,学生答复上面的问题师:你们听的真认真!这首歌曲还表现了山谷里一种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呢?师:回音好听吗?〔生答:好听〕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山谷回音真好听》。要怎么样才能唱出这么好听的声音呢,如今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二〕回音游戏:1、把教室当做一个大山谷,对着山谷说话,一个同学说话,另一个同学做回音。2、再请两位同学表演一下,看有没有不同。3、请同学评价哪个组的同学表演的好?老师小结:是啊,回音应该比原声要弱一些,而且还是不只一次的重复。4、老师当原声,学生当回音,一起来做回音游戏。5、老师唱原声带有旋律的,学生做回音带旋律的。〔三〕学唱歌曲:1、老师范唱歌曲,请同学演唱带回音一段的旋律。2、分句教唱,指出学生的缺乏,并改良。3、会唱后,找两位同学到前面为大家演唱。〔四〕歌曲创编:1、师:同学们,我们除了在山谷里能听到回音,还能在哪里听到回音呢?〔同学自由畅谈〕2、分组讨论,让学生试着把自己刚刚想的这些编到歌曲里去,重新创编段新歌词,唱一唱。3、分组进展展示,师生共同评价。4、随音乐把三段歌词连起来演唱一遍。〔五〕课堂小结:五、教学反思:本课时,难点在于学生能用自己的声音表现出回音的效果,通过课件展示,学生对回音效果也有了新的认识,但是假如演唱能很好的表达回音,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二年级学生声音比拟稚嫩、尖亮,所以在对声音的控制上显得参差不齐,这也反映出音乐教学过程中,对童声训练要时刻抓紧,不得松懈,只有平时抓紧了,今后的教学就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阻碍。一、单元教学目的: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到郊外去》教学设计一、到郊外去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和欣赏《出发》《放风筝》等与春天户外活动想关的音乐作品,鼓励学生进展音乐表演和音乐创造活动。2、认识小节和小节线。3、参与“回音”游戏和多声部节奏组合《春天交响曲》活动。4、培养学生与大自然的感情,丰富其对音乐的感受。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2、随音乐进展表演。教学难点:1、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2、学用唱名演唱《放牛放到小河边》歌谱,做到唱名与音高一致。教学课时:五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问好,交流寒假见闻。2、引入春天的话题。3、创设情境: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旅游,准备好了吗?请你们跟我一起出发吧!〔播放音乐做律动〕4、聆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说说你的感受。二、感受歌曲1、师:哇!这里的风景好美呀!让我们停下来欣赏欣赏。2、聆听乐曲《山谷回音真好听》。3、师:仔细听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又有怎样有趣的自然现象?〔回音〕你们听得真认真!这首歌曲还表现了山谷里一种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是回音。回音好听吗?4、揭题。三、学习歌曲1、学生倾听歌词,模拟歌曲中回音的两句旋律。2、歌曲运用了什么方法再现大自然中的回音现象?3、老师即兴呼唤,学生用稍弱的力度模拟,秒度升毫秒年回音的效果。4、穿插练声曲,让学生模拟。5、老师一句一句演唱歌曲,学生一句一句跟唱,用稍弱的力度。6、全体跟琴演唱。7、学生有表情的唱,注意第二句演唱力度的变化。8、学生分两组,互相模拟回音。四、回音游戏1、呼唤:喂!我来了!大山你好!2、节奏:XXX,XX,XXXXX3、唱名音高:misolmi4、旋律片断5、歌曲片断五、全班演唱歌曲。六、小节下课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活动《山谷回音真好听》。二、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1.老师描绘春天的景象,请学生读歌词,引导学生区分歌词与衬词,注意衬词应轻读。2.老师范唱,学生跟唱,学生跟琴独立演唱。3.完好地演唱歌曲。4.老师范唱唱名,学生跟唱唱名。5、请个别同学唱、小组唱,同学互相评价并纠正。三、学习小节线、小节。1.老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2.请学生说说《放牛放到小河边》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4.请学生设计演唱《放牛放到小河边》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四、完毕本课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到郊外去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2、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3、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4、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教学目的: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2、欣赏《出发》《放风筝》。3、聆听音乐《出发》、随着歌曲《郊游》进展表演。4、认识小节线和小节。教材分析^p:1、《山谷回音真好听》歌曲简洁、朴实,描绘了孩子们眼中的大自然景象,刻画了孩童的好奇心理,生动模拟了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歌曲为起承转合的四句构造,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根本一样,只有第三句是比照乐句。老师范唱该乐句时,应注意将力度、旋律等比照因素表现出来。在教唱歌曲时,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开场人与自然、儿童与大山的对话。在演唱形式上,可设计成一呼一应的对唱形式,模拟山谷回音的效果。唤起儿童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有利于儿童表现歌曲力度的变化。运用中等速度,欢快地演唱。注意在表现歌曲力度变化时,比照要鲜明但不能过分夸大。该乐曲旋律的核心音程是围绕属音sol的上四度跳进与下五度跳进进展的,这两种音程构成了歌曲旋律开展的根底,教唱歌曲时,可适当注意。2、《出发》1949年10月,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了一套儿童交响组曲《冬天的篝火》,这套乐曲共分八段,以苏联诗人马尔夏克的诗句作为标题,在乐曲间通过朗读来表达少先队员假日郊外旅行的生活故事,包括《出发》《窗外的雪花》《冰上圆舞曲》《篝火》《行军》《归来》等。这是普罗科菲耶夫继《儿童音乐》和《彼得和狼》之后,为儿童和青年创作的又一优秀作品。音乐描绘更加详细,更能为儿童所喜欢。第一乐章《出发》描写了一群儿童坐火车去郊外欢度假日的情景。乐曲主要利用乐队音色的手法,表现儿童心潮起伏的心情和车窗外快速变化的风光。该乐章为单二段构造。3、《放风筝》这是一首流传在河北南皮一带的民歌。歌曲表现了春季放风筝的民俗。从三月清明唱起,唱到姐妹的穿着打扮,唱到放风筝的动作细节、风筝飞翔的形态,直唱到姐妹收起风筝欢欢喜喜回家去。歌曲优美动听,深受人们的喜欢。民歌有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放风筝》属小调,也称小曲。这首《放风筝》使用了江南优秀曲牌“码头调”的曲调,来歌唱当地民俗生活,既有南方的秀丽委婉,也有北方的爽朗,内柔外刚、南北交融,与南皮的另一首民歌《茉莉花》一样,是“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歌曲节拍为2/4,在节奏和速度处理上非常多样,抒情优美,适宜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中速演唱。4、《放牛放到小河边》这是一首流传在江西萍乡一带的民歌,属于民歌体裁形式中的山歌。歌曲表现了在种田之余儿童在河边草地上放牛的情形。歌曲中蓝天、青草、小河、耕牛,与小牧童融为一体。歌词的开场,每一个字后面都有短小的衬词,活泼轻快,富有童趣。演唱时,衬词可唱得轻巧。歌曲完毕时句尾可带有呼唤语气的衬词“呦哎!”,给整个唱腔带来饱满激情和独特的地方色彩,演唱时具有一定的即兴性。《放牛放到小河边》为平调山歌,节奏简洁,音域较窄,起伏较小,似唱似说,亲切欢快。5、《郊游》歌曲为____儿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儿童所喜欢。歌曲描写了儿童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我们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点题。歌曲为非规整构造,第一句与第三句完全一样。音域不宽,八度。节奏平稳。曲调围绕sol音进展,具有继续开展的不稳定感,尤其是第二句,进展到la,具有小调意味,更加强了乐曲中部的变化开展态势,但曲调很快回到第一句,稳定地完毕到主音上。第二句中的“飘”和“柔”,都是一个字四个音,音高要唱准确,声音要唱连接。演唱速度为利于行走的中速。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2、随音乐《出发》或《郊游》进展表演。教学难点:1、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指导学生不要过分夸大。2、学唱《放牛放到小河边》歌曲唱名,做到唱名与音高一致。3、聆听音乐《出发》或随着歌曲《郊游》进展表演时,要做好组织工作。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教学目的: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1、师生问好,交流寒假见闻。引入春天的话题。听一首与春天到郊外去郊游相关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2、引导学生倾听歌词,关注歌曲中模拟回音的两句旋律,启发学生考虑歌曲运用什么方法再现大自然中的回音现象。3、老师即兴呼唤,请学生用稍弱的力度模拟老师的声音,表现回音效果。4、老师穿插一至两首练声曲,让学生用稍弱一些的力度来模拟。例如:1=C4/4123—|123—|54325432|1———‖师:呜呜轰隆隆隆隆隆隆隆隆。生:呜呜轰隆隆隆隆隆隆隆隆。二、老师引导学生模拟歌曲中的一句,由一句模拟,引入整首歌曲的模拟。1、老师演唱歌曲中的第二句:学生跟唱:1234|5—|1234|5—|啊啊2、老师一句一句演唱全曲,学生一句一句跟唱,注意用稍弱的力度演唱。3、全体跟琴演唱歌曲。4、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注意第二句演唱力度的变化。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在第十一小节处模拟回音。三、引导学生做回音游戏。将学生分成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让另一组的学生模拟,比一比哪组模拟得像。1、呼唤。如:喂—,我来了—,大山你好—,等等。2、节奏。如:XXX,XX.XXXXX,等等。3、唱名音高。如:mi—sol—mi等等。4、旋律片段。5、歌曲片段。四、老师带着学生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完毕本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教学目的: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2、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3、听辨和感受《出发》和《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4、参与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2、老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拟,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拟。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4、老师带着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1、老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三、聆听河北民歌《放风筝》。1、聆听中国风格的音乐。提问:《放风筝》与前面刚听过的乐曲《出发》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从音乐情绪、风格、音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2、听歌曲歌词,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三月—姐妹穿着—放风筝—风筝飞翔—回家3、介绍这首民歌的音乐特征: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传唱,不同地域《放风筝》的音乐也不一样,同一首民歌,不同的人唱得也不一样。介绍歌曲之中的衬词、装饰音以及旋律等特点。4、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四、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1、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春天的想象,将春天能发出声音的事物列举出来,将这些事物发出的声音模拟出来。2、组织学生对各种声音依次模拟和表演。3、老师选取其中的几种声音填入如下表格中,进展节奏设计,组织学生按节奏念读。全体学生顺序表演。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考虑哪些声音应该用强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用弱的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渐强,哪些那么应该渐弱。1.春雷轰隆.轰隆.轰隆.轰隆.…2.春风呜—呜—…3.春雨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4.山泉叮咚叮咚叮咚叮咚…5.布谷鸟布谷O布谷O布谷O布谷O…6.…4、然后将学生分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节奏声部,先依次表演各自的声部,然后两个、三个声部,直至所有声部都组合在一起,创作出一首《春天交响曲》。5、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考虑,还有哪些春天的声音可以组合到《春天交响曲》中来,可以用什么节奏来表现,等等。五、老师总结本课。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教学目的:1、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能有表情地演唱。2、学唱歌曲的歌谱。3、认识小节、小节线。教学过程:一、复习活动《春天交响曲》。二、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1、老师描绘春天的景象,请学生读歌词,引导学生区分歌词与衬词,注意衬词应轻读。2、老师范唱,学生跟唱,学生跟琴独立演唱。3、完好地演唱歌曲。4、老师范唱唱名,学生跟唱唱名。请个别同学唱、小组唱,同学互相评价并纠正。三、学习小节线、小节。1、老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2、请学生说说《放牛放到小河边》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4、请学生设计演唱《放牛放到小河边》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四、完毕本课。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教学目的:1、学唱歌曲《郊游》。2、随着音乐表演郊游情景。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二、学唱歌曲《郊游》。1、听录音。2、老师教唱,学生跟唱。3、跟琴演唱。4、学唱歌曲,理解歌曲一样懂得局部。三、听音乐,创编郊游的动作。春天里,可以坐火车出发、去踏青、放风筝、放牛,还可以开展许多有益的活动。一组表演坐火车、一组表演放风筝的情形,其他组同学分别表演划船、穿山洞、过小桥,还请一组同学开动脑筋想想,我们郊游还开展了哪些活动?用动作表演出来。四、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一样旋律局部做一样的动作。五、完毕全课。小学音乐教案范文:到郊外去设计老师教学目的设计1在感受音乐的根底上,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2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线和终止线3认识小节教学方法设计本课我运用创设情境法、激趣法、游戏法听唱法自主探究法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游戏导入学唱歌曲教材分析^p:歌曲为____儿歌,旋律平议亲切,朗朗上口,为儿童所喜欢,歌曲描写儿童结伴去交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昂然的景象我们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心明了,首尾点题,歌曲为非规整构造,第一句与第三句完全一样,音域不宽,八度,节奏平稳,曲调围绕soi音进展,具有继续开展的不稳定感,尤其是第二句,进展到la,具有小调意味,更加强了乐曲中部的变化开展态势,但曲调很快回到第一句,稳定地完毕到主音上,第二句中的飘和柔,都是一个字四个音,音高要唱准确,声音要唱连接。吟唱速度为利于行走的中速。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今天老师带你们坐上火车去郊游,谁来当小司机?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师:好,〔老师请一个小同学〕其他的学生当乘客,按谱中的节奏顺序依次拍手击掌,我们一起去郊游。老师操作:播放歌曲《出发》的旋律,出示节奏谱。学生活动:听音乐拍节奏。模拟火车的声音读“喀嚓”,最后到站读“嘘”师:火车到站了,你们看,我们到了什么地方?〔老师播放歌曲录音或者多媒体动画《郊游》〕生:来到了美丽的田野。师:让我们与音乐中的小伙伴一起唱着歌去郊游吧!师:那就让我们来朗读一遍歌词吧〔老师播放课件的歌词局部〕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师:〔老师及时的评价〕大家想想,春天的天空是怎样的?春风吹在身上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呢?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音乐知识稳固歌曲教学难点:《郊游》进展表演。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评价重点:学会演唱本歌曲,能按歌曲要求表现强弱出示节奏谱。呜!火车开啦:xo︱x0︱xo︱xo︱过大桥xxx︱xxx︱xxx︱穿山洞xxxx︱xxxx︱xxxx︱爬山坡xxx︱xxx︱xxx︱xxx︱快到站了xx︱xx︱xx︱生:白云飘飘,春风柔柔,我们应该用轻声歌唱学生随着琴演唱前两乐句。师:让我们用更美的歌声来演唱吧!〔老师播放《郊游》伴奏带〕师:在歌曲中也有能帮我们数出歌曲有多少节的线。〔老师板书〕师:在歌曲完毕的地方,我们除了写上一条小节线,咱们再给它加上一条粗线,这一条细线和粗线和起来就叫终止线。老师弹琴,学生小声的摸唱。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云南茶叶种植收购合同范本
- 风电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2025采购合同样式范文
- 动物免疫考试题目及答案
- 电工职级考试题及答案
- 内蒙古包装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四溴化碳项目创业计划书
- 地理中考试题及答案上海
- 中国橡胶靴鞋制造项目投资计划书
- 单位物业部考试题及答案
- 安全等级保护咨询方案
- 数据共享与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 2025年《护士条例》考试题有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节能服务转移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四川绵阳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下属能创公司应用工程师岗位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安徽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次社会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纹绣眉毛教程课件
- 2025年中国高纯度氧化镁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团课讲座课件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工程总承包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