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识字四》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识字四》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识字四》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识字四》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识字四》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8页共38页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识字四》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识字四》教案。【教材简析】《识字四》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篇识字课文,编者独具匠心地将14个生字编排在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中。这首儿歌写的是小动物在夏天时的情景,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读来琅琅上口,情趣盎然。这节课中,我让孩子们读读、想想、说说,发现识字特点,探究句型形式,再结合拓展说话,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学好汉字,而且喜欢汉字,喜欢语文,喜欢生活。【教学片断】探究发现之一:有趣的识字教学鉴于本课生字有着明显的特点,【“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均带有“虫字旁”,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在教学中可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展。我采用了集中识字的学习方式,当孩子们看着生字卡片一个一个地读着生字时,如:“蜻、蜻、蜻蜓的蜻,左右构造,虫字旁,形声字。”“蜓、蜓、蜻蜓的蜓,左右构造,虫字旁,形声字。”……连着读了三个生字,孩子们一个个笑了,已经有耐不住的孩子说了:“怎么都是虫字旁,形声字啊?”于是乎,“蝴、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连着读得不亦乐乎。一遍读完,孩子们已经乐不可支了,有的已经是前俯后仰了。所以我们也就顺势理解了“形声字的特点”,知道了这些生字都与“虫”有关,便得出“与昆虫有关”的字一般都有个“虫字旁”。我再引导孩子想想像这样的字还有哪些?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螳螂、蚊子的‘蚊’、苍蝇的‘蝇’、蝉……”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孩子们情绪高涨,无比欢快,有发现的快乐,亦有成功的喜悦。探究发现之二:神奇的构句形式读着儿歌: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一路探究,孩子们发现这里的句子一开头都写了“谁〔或者什么〕”,然后写“在哪里”,但是“在”这个字没有出现,最后写“干什么”。于是,我就在黑板上板书:谁在哪里干什么接着,楠楠又发现了每句话中都有一个动词:飞、捉、造、运、游、结,而且一起研究后发现一般动词都在倒数第三个,只有“飞“放在了末尾,孩子们很兴奋,知道句子中还根据不同的动物〔昆虫〕写出了它不同的特点,动词用得恰当。当然,每句都由7个字组成,孩子们也发现了。在这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互相启发,一起享受着成功的快乐。有了这样的探究和发现,我让孩子尝试也用这样的句型继续往下编,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孩子妙语如珠,便让他们记录下来,有不少的精彩之处,摘录局部〔如下〕。【精彩写话】〔一〕原生态型鸟儿树上把歌唱,知了树上叫不停,白兔草地蹦蹦跳。熊猫竹林啃竹子。青蛙田里捉害虫,蜜蜂花间采蜜忙,松鼠树上摘松果。〔陈诺言〕燕子天上飞得欢。〔沈恬伊〕猴子树上跳得欢,蜜蜂花中采蜜忙,马儿草原吃青草。瓢虫叶上渐渐爬。蜜蜂花朵采蜜忙,小鸟树上喳喳叫,燕子屋檐造房子。小猫树下睡大觉。鱼儿水里游得乐,大狗门前咬骨头,青蛙田野吃害虫。〔汪易欣〕鱼儿水中轻轻游。〔胡云迪〕小鸟空中飞得欢,老虎林中称大王,小鱼水中游得欢。〔袁颢然〕雄鹰空中展翅飞。〔黄一璐〕〔二〕个性型鲨鱼海里捉小鱼,蓝鲸海里捉海豹。龙虾海里捉小鱼,海星海里捉海胆。海龟海里捉水母,海狮海里捉海蜇。〔陶瑞〕【老师评语:全都是海洋生物,真有意思!】小狗房前吃骨头,小鸭水里游得欢,小鸡地上啄米粒。〔樊浩宇〕【老师评语:都以家禽为题材,也别有用心啊!】〔三〕修改型飞机天上飞得快,〔飞得高〕火车地上跑得快。汽车路上跑得快,〔开得欢〕轮船海上跑得快。〔行得远〕狮子林间跑得快,鲨鱼水里追小鱼。〔黄亚坤〕【原来的句子太过于雷同,便伙同孩子们一起进展修改,小作者也很开心,因为用的动词不一样了,读起来也更有劲了。另外,我还建议孩子只写前面的四行,把“狮子林间跑得快,鲨鱼水里追小鱼”舍去。理由是:前面写得“飞机、火车、汽车、轮船”都是交通工具,而“狮子、鲨鱼”是不同类的。经过这样的修改之后,孩子们的写话程度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青蛙在岸上捉虫,〔岸上捉害虫〕小鸟在树上唱歌。〔树上唱着歌〕小鸟天上飞得快,〔飞得高〕小马草原跑得快,小鱼水里游得快。〔游得欢〕〔童健元〕【前两行在句式的表达上有问题,“在”字应省略,后面应有三个字,改后孩子认为很好。后三行“干什么”有雷同,建议保存一个,其余两个改一改,在争得大家的意见后觉得“小鸟天上飞得高,小鱼水里游得欢”比拟好。就在这样的修改中,孩子们的语言得到了锤炼,很多孩子还学会了给别人提建议呢。】一篇简单又通俗易懂的识字课文,就在这样的探究学习中,孩子们的语言得到了提升,再通过说话写话,孩子们运用语言的才能也能逐渐增强,这也应了《语文课程标准》〔2023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理论性课程。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正像“修订解读”中指出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都必须围绕“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核心。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四》教学反思【教材简析】《识字四》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篇识字课文,编者独具匠心地将14个生字编排在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中。这首儿歌写的是小动物在夏天时的情景,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读来琅琅上口,情趣盎然。这节课中,我让孩子们读读、想想、说说,发现识字特点,探究句型形式,再结合拓展说话,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学好汉字,而且喜欢汉字,喜欢语文,喜欢生活。【教学片断】探究发现之一:有趣的识字教学鉴于本课生字有着明显的特点,【“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均带有“虫字旁”,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在教学中可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展。我采用了集中识字的学习方式,当孩子们看着生字卡片一个一个地读着生字时,如:“蜻、蜻、蜻蜓的蜻,左右构造,虫字旁,形声字。”“蜓、蜓、蜻蜓的蜓,左右构造,虫字旁,形声字。”……连着读了三个生字,孩子们一个个笑了,已经有耐不住的孩子说了:“怎么都是虫字旁,形声字啊?”于是乎,“蝴、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连着读得不亦乐乎。一遍读完,孩子们已经乐不可支了,有的已经是前俯后仰了。所以我们也就顺势理解了“形声字的特点”,知道了这些生字都与“虫”有关,便得出“与昆虫有关”的字一般都有个“虫字旁”。我再引导孩子想想像这样的字还有哪些?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螳螂、蚊子的‘蚊’、苍蝇的‘蝇’、蝉……”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孩子们情绪高涨,无比欢快,有发现的快乐,亦有成功的喜悦。探究发现之二:神奇的构句形式读着儿歌: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一路探究,孩子们发现这里的句子一开头都写了“谁〔或者什么〕”,然后写“在哪里”,但是“在”这个字没有出现,最后写“干什么”。于是,我就在黑板上板书:谁在哪里干什么接着,楠楠又发现了每句话中都有一个动词:飞、捉、造、运、游、结,而且一起研究后发现一般动词都在倒数第三个,只有“飞“放在了末尾,孩子们很兴奋,知道句子中还根据不同的动物〔昆虫〕写出了它不同的特点,动词用得恰当。当然,每句都由7个字组成,孩子们也发现了。在这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互相启发,一起享受着成功的快乐。有了这样的探究和发现,我让孩子尝试也用这样的句型继续往下编,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孩子妙语如珠,便让他们记录下来,有不少的精彩之处,摘录局部〔如下〕。【精彩写话】〔一〕原生态型鸟儿树上把歌唱,知了树上叫不停,白兔草地蹦蹦跳。熊猫竹林啃竹子。青蛙田里捉害虫,蜜蜂花间采蜜忙,松鼠树上摘松果。〔陈诺言〕燕子天上飞得欢。〔沈恬伊〕猴子树上跳得欢,蜜蜂花中采蜜忙,马儿草原吃青草。瓢虫叶上渐渐爬。蜜蜂花朵采蜜忙,小鸟树上喳喳叫,燕子屋檐造房子。小猫树下睡大觉。鱼儿水里游得乐,大狗门前咬骨头,青蛙田野吃害虫。〔汪易欣〕鱼儿水中轻轻游。〔胡云迪〕小鸟空中飞得欢,老虎林中称大王,小鱼水中游得欢。〔袁颢然〕雄鹰空中展翅飞。〔黄一璐〕〔二〕个性型鲨鱼海里捉小鱼,蓝鲸海里捉海豹。龙虾海里捉小鱼,海星海里捉海胆。海龟海里捉水母,海狮海里捉海蜇。〔陶瑞〕【老师评语:全都是海洋生物,真有意思!】小狗房前吃骨头,小猫河边捉小鱼。小鸭水里游得欢,小鸡地上啄米粒。〔樊浩宇〕【老师评语:都以家禽为题材,也别有用心啊!】〔三〕修改型飞机天上飞得快,〔飞得高〕火车地上跑得快。汽车路上跑得快,〔开得欢〕轮船海上跑得快。〔行得远〕狮子林间跑得快,鲨鱼水里追小鱼。〔黄亚坤〕【原来的句子太过于雷同,便伙同孩子们一起进展修改,小作者也很开心,因为用的动词不一样了,读起来也更有劲了。另外,我还建议孩子只写前面的四行,把“狮子林间跑得快,鲨鱼水里追小鱼”舍去。理由是:前面写得“飞机、火车、汽车、轮船”都是交通工具,而“狮子、鲨鱼”是不同类的。经过这样的修改之后,孩子们的写话程度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青蛙在岸上捉虫,〔岸上捉害虫〕小鸟在树上唱歌。〔树上唱着歌〕小鸟天上飞得快,〔飞得高〕小马草原跑得快,小鱼水里游得快。〔游得欢〕〔童健元〕【前两行在句式的表达上有问题,“在”字应省略,后面应有三个字,改后孩子认为很好。后三行“干什么”有雷同,建议保存一个,其余两个改一改,在争得大家的意见后觉得“小鸟天上飞得高,小鱼水里游得欢”比拟好。就在这样的修改中,孩子们的语言得到了锤炼,很多孩子还学会了给别人提建议呢。】一篇简单又通俗易懂的识字课文,就在这样的探究学习中,孩子们的语言得到了提升,再通过说话写话,孩子们运用语言的才能也能逐渐增强,这也应了《语文课程标准》〔2023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理论性课程。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正像“修订解读”中指出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都必须围绕“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核心。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四识字四综合课1、会认11个带有虫字旁的字和“展、运、网”3个生字。2、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正确、整齐、标准书写6个生字。3、正确、流利朗读儿歌。4、认识并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消费生好奇,愿意观察、理解大自然。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消费生好奇,愿意观察、理解大自然。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挂图、生字卡片、动物图片两课时第一课时㈠、谈话激趣,看图导入1、夏天就要到了。夏天里,小动物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看图说花。〔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学生说,老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㈡、活泼多样,自主识字1、指名读词:小动物们多得意呀!我们来认一认他们的名字吧!你是怎么认识这些词语的?假如遇到不会认的字你怎么办?2、认读生字。⑴、自主认读,师出示所有的生字词。⑵、同桌交流:请你把认识的字交流交流,假如同桌不认识,请你作小老师教教他。⑶、指名同桌赛读。随机重点指导后鼻音“蜻、蜓”;前鼻音“蚓”;翘舌音“蜘、蛛、展”;“结”读一声。⑷、愿意读的同学一起读。3、识记生字。⑴、自主识记〔出示生字卡〕:盯着这些生字,读一读,把他们记在脑子里。⑵、全班交流: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生字的。⑶、摆一摆:人人动手,把14个生字分成两类摆一摆。小组交流: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摆。⑷、稳固练习:指名读、男女生分读、抽读、开火车读。⑸、今天,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一种识字方法。㈢、合作探究,发现规律1、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和动物有关。⑴、小组讨论〔出示生字卡片〕: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⑵、全班交流。2、引导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⑴、读一读,想一想字的意思,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出示小黑板:蝴虫胡⑵、小组讨论。〔老师巡视,参与讨论〕⑶、全班交流。注意提醒学生:“虫”字变成“虫字旁”时,一横变一提。⑷、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规律认识更多的汉字。㈣、朗读韵文,积累词语1、过渡:同学们真不错,刚刚学习的很好,下面看看你们读书读的怎么样。2、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评议、同桌互读互评、全班齐读。3、指导表演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自由练读,指名表演读,全班自由表演读。4、引读〔边拍手边说〕:什么半空展翅飞,什么花间捉迷藏?……蜻蜓半空干什么,蝴蝶花间干什么?……蜻蜓哪里展翅飞,蝴蝶哪里捉迷藏?……5、用《小星星》的曲调唱课文。师范唱、生练唱、生表演唱。㈤、指导书写,掌握构造1、认读“蚂”、“蚁”两个字。2、找共同点,掌握构造。⑴、学生自主观察这两个字,说说有什么发现。⑵、“一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们怎么样写才好看。⑶、“再看”黑板,生提示师在田字格中范写。3、“二记”。4、“三描”、“四练”〔练一个〕,师巡视,个别指导。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6、继续练写,争取比前一个有进步。㈥、理论活动,课外作业回家后,边表演边把课文读或唱给家人听。第二课时㈠、稳固生字〔复习导入〕1、我会认⑴、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指名读、全班齐读。⑵、“我说你找”。老师随机说一个字,学生从生字卡片中找到这个字,读三遍。2、我会说。⑴、“我和动物做朋友”:〔出示图卡,上局部是动物,下局部是名称〕你想和哪种小动物做朋友,请先上来举着那张图卡带着大家读三遍,然后说一句话给大家听,话中要有你这位动物朋友。⑵、“我让生字交朋友”:出示所有的生字,说词语。⑶、全班交流:你还在哪里看到过今天学的生字?㈡、指导背诵1、齐读全文。2、看图说一说。3、自由背诵、引背。4、借助插图背课文。5、表演背。㈢、鼓励创新1、激发兴趣:课文中只写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少了,我们来多说几种吧!2、老师示范:蜜蜂花丛采蜜忙,你们呢?3、小组讨论。4、全班交流。㈣、指导书写1、全班交流,找共同点,掌握构造:自己观察要写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2、出示“前”、“空”。⑴、提醒一下同学怎么样写才漂亮?⑵、老师在学生的提示下范写,并根据情况适当补充:“前”是上小下大,“空”是上大下小。⑶、学生描红、书写,老师巡视,个别指导。⑷、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3、出示“房”、“网”〔方法同上〕。㈤、理论活动同学们是不是也想理解一些小动物呢?那就课后搜集有关资料或观察你感兴趣的小动物,和同学们交流交流。七、作业设计1、表演背诵课文。2、搜集小动物的资料。八、板书设计识字4蜻蜓飞蝌蚪运蝴蝶捉蚂蚁游蚯蚓造蜘蛛结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范文《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2、稳固数的组成概念,浸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浸透加法交换律;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教学重点: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理论运用课前准备: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教学流程:一、沟通交流、兴趣导入1、老师出示口算卡,进展口算练习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10+20=20+10=10+()=30()+20=30()+10=15()+()=302、夺红旗比赛①、老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朋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②、老师根据学生的答复,在珠子下面写数。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3、兴趣导入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才能真棒,老师很快乐,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生:想。师:好,那就让我们继续努力吧!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师:谁能告诉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生2:……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欢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别好,特别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快乐,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如今,老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如今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老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教学30+2师: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生:一共买了32瓶牛奶,用加法计算。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生:妈妈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问“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妈妈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来,一共是32瓶。师:你真棒!那谁来告诉老师,应该怎样列式?老师根据学生答复列式(板书):30+2=323、教学32-2师:如今我们已经知道妈妈一共买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下多少瓶?应该怎样列式呢?老师根据学生答复板书:32-2=30师:谁能告诉大家,32-2=3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老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算法,鼓励学生上讲台摆演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4、教学2+30师:同学们表现都很棒,如今老师想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明?老师板书:2+30=先让学生独立考虑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汇报。三、知识点拔师: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生:……师:我们以前已经知道“3+2和2+3”的结果是相等的,只是变换了一下数的位置而已,所以“2+30与30+2”的结果也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们以后将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四、理论操作1、摆一摆,算一算①、老师先摆小棒,学生认真观察后写出算式,并计算a、先摆3捆(每捆10根),再摆6根老师巡视指导,指名摆演,集体纠正。b、先摆3捆与5根,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②、老师先写好算式,让学生摆a、30+5=b、6+40=c、46-6=老师鼓励学生进展板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价,集体纠正。③、“小老师”写算式,学生摆小老师写算式,学生跟着摆,小老师评价。2、看图列算式①、老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如图:先摆摆出再摆拿走一共□○□=□还剩□○□=□请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最后集体纠正。五、稳固与拓展1、数学小游戏(小马过河)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如今,大家愿不愿意用自已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帮助别人做一件好事呢?生:愿意!师:真是好样的!你们个个都乐于助人,都是好孩子。(边说边贴出游戏图)师:“三月三”快到了,马妈妈叫小马把节日的礼物送给外婆,可是外婆家又住在智慧河的那一边,小马必须算完这些题,才能到达外婆家。小马遇到困难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图上的题目,最后的三道题为开放题,没有固定答案,应让学生多说一说,要鼓励学生用小棒进展演算。师:同学们的数学学得真好,轻轻松松就能用自已的知识帮助小马做一件好事,小马和外婆都非常感谢你们,还祝你们“三月三”快乐。2、小结你们今天过得快乐吗?为什么?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呢?《数的顺序、比拟大小》教学内容:教材38-40页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拟大小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2、才能目的:初步结合详细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展简单的估计和交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比拟大小的方法。教学重点: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2、初步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2、初步探究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数数:从100倒数到502、看计数器比拟20以内数的大小:老师拨数,指名比拟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你是怎样想的?”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假如十位上的数一样,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那么这个两位数就大。(二)新授:1、教学例七:(1)老师出示幻灯片(百数图)(2)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指名答复)老师举个例子,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分别有什么特点。(板书:横看、竖看、斜看)特点:①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②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一样。③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场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那么相反,从9开场逐渐递减到1。(3)学生动手独立填写表格。(4)再观察,这个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2、练习:老师提问,学生快速答复。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3、按要求38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3、比大小。(1)十位一样的数比大小。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拟大小,并说一说比拟大小的方法,老师小结方法。(2)十位不一样的数比大小。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拟大小,并说一说比拟大小的方法,老师小结方法。(3)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进展练习,并说一说比拟大小的方法。(三)稳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集体订正。《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内容:数数,数的组成教学目的: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可以纯熟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才能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才能。教学重点:弄清数的组成教学难点:理解计数单位教学准备: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投影片答复下列问题:1个十和2个一组成()20是()个十组成的5个一和1个十组成()()个十和()个一组成172、投影出示第31页图。提出问题:(1)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老师:他们答复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二、新授课。1、教学例1。(1)老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老师:你们假如再接着数出9根,如今一共是几根?(29根)老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假如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如今一共有几捆?(3捆)(2)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如今一共是几块?(35块)(3)老师:刚刚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假如参加7捆小棒如今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一是一百。(板书)在教学中要注意每数到接近整十时,再数一个是几十要停顿强调。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时每数完好十数就问同学们怎么办?(捆成一捆)老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2、教学例2。(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老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再数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2)分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老师:谁知道八十九数完数是多少?九十九数完数是多少?学生答复后,让全体同学一起数,再指名个别数。(3)做课本第33页例3上面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3、教学例3。老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如今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三、稳固练习。1、做课本第33页例3下面的“做一做”。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2、(首尾照应)再投影出示第31页图。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甲:我是15号。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乙:我是50号。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丙:我是32号。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的: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亲密关系。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3、通过选择适宜的数数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才能。设计思路:1、表达数与生活亲密联络,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展,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老师今天第一次给一年五班的小朋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吴,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我平时喜欢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小朋友们能象老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说一说)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到20?(指名数)谁能接着往下数?(数字接龙数到100)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0,谁还有其它的数法?(指名2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二、数100以内的数课件演示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许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学生自由猜)终究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学生翻看书上的主题图数一数)汇报一下你们数得结果吧!(100只)100可比我们以前学的数多得多呢,你们是怎么数的呢?(学生汇报)课件演示: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个十。老师边演示学生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呢?(学生齐答100)老师板书:10个十是100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画圈再数一遍。三、学生操作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物品,数出100个来,要求使人一看就知道是100个,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并展示自己的物品。四、数的组成老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学生观察,并说说一共摆了多少根。师:谁能说说老师是怎么摆的呢?(先摆了2个十根,再1根1根地摆了9根)那么2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师:你们能照老师的样摆一摆吗?老师说一个数学生摆出来,并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五、稳固练习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六、游戏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语文园地四》的教学内容跟往常一样,有我的发现:“我会认”是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同偏旁的字;“我会读”是通过读句子,学习联络上下文分辨多音多义字。日积月累:“读读记记”是积累词语,感悟词语的搭配,得出“〔〕的〔〕”的短语形式;“我会读”是阅读短文《浪花》,感受孩子们跟浪花玩耍的乐趣。还有口语交际和展示台。在教学中,我把“日积月累”的两局部内容结合起来学习,使得知识点前后贯穿,对“〔〕的〔〕”的短语形式得到理论和运用。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有了意外之喜。一、教学“读读记记”1.出示短语读一读,发现短语构成形式。美丽的夏夜精彩的球赛可口的松果透明的翅膀有趣的问题闷热的天气亮晶晶的眼睛绿油油的荷叶2.全班交流,小结短语的形式。通过朗读和研究,孩子们有了一点点的发现,谢朱添说:“短语后面的词语都在写一样事物,比方松果、翅膀、眼睛、荷叶……”有孩子发现“亮晶晶、绿油油”是ABB式的词语,还发现了“美丽、精彩、可口、透明”等词是写后面的事物是怎么样的。于是,“〔怎么样〕的〔什么〕”这个短语形式就得出了。而后,在教学《浪花》时,我就让孩子们找找这样的短语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轻轻的步子、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淘气的娃娃”,非常开心,这就是学以致用啊。二、教学“我会读”初读短文后,孩子们因为发现了“〔〕的〔〕”短语而兴奋。我让他们再读读短文,还会有更多的发现呢。1.感受“浪花”的淘气。短文内容简单,孩子们一读就笑了,问:“为什么笑呀?”答复:浪花太有趣了!太淘气了!太有意思了!……再让孩子们找找短文中是怎么写的。从“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像一群淘气的娃娃”可见它的“淘气”,通过朗读展现这份淘气捣蛋。2.发现了比喻句的写法。还是谢朱添,他在第二次读短文时说:“最后一句话是比喻句,说浪花像一群淘气的娃娃。”于是,我再进展强化,让学生说说把谁比作了谁?〔浪花比作了娃娃〕,用笔圈出“浪花”和“娃娃”,再用一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