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中考语文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积累专题二 第18篇 湖心亭看雪课后小卷(广东版)_第1页
2023版中考语文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积累专题二 第18篇 湖心亭看雪课后小卷(广东版)_第2页
2023版中考语文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积累专题二 第18篇 湖心亭看雪课后小卷(广东版)_第3页
2023版中考语文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积累专题二 第18篇 湖心亭看雪课后小卷(广东版)_第4页
2023版中考语文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积累专题二 第18篇 湖心亭看雪课后小卷(广东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篇湖心亭看雪【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节选)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拏:

拥:

。(2)雾凇沆砀沆砀:

。(3)是金陵人,客此客此:

。裹,围撑(船)白汽弥漫的样子客居此地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是日更定矣/是马也B.湖中人鸟声俱绝/沿溯阻绝

C.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A这消失/断白色/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还3.句子翻译。(4分)(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4.雪后寒夜,作者为什么“独往湖心亭看雪”?你认为他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3分)答案示例:一个“独”字,写出了作者有着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1分)当他一个人面对辽远、广袤、寂静的雪景时,应该是孤独寂寞、遗世独立的感觉,心中充满对故国的怀念,以及对物是人非的感慨。(2分)【乙】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①;不妆散粉,点点糁②原宪③之羹。飞霰④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⑤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节选自《小窗幽记》)【注释】①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②糁:散开,散落。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④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⑤醪(láo):浊酒,汁渣混合的酒。6.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

以寄僧赏//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回风折竹

(2)画冒雪出云之势

。折断姿态7.请完成下列表格。(3分)篇目描写雪景的句子表达的感情《湖心亭看雪》(1)“

”寂寥空旷的意境隐含着作者的(2)

。《小窗幽记》“絮起风中,千峰堆玉……回风折竹”明丽鲜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3)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家国之思自然之乐参考译文:四周的树林都被积雪覆盖,登高远眺看到白雪如同柳絮一样在风中起舞,山峰积雪如同堆砌的玉;寒鸦在城角翻飞,山中万壑都铺上了一层银色。没有树木,却在飘花,片片如同苏子瞻所描绘的赤壁景色;不用装点,散落之粉点点如同原宪藜羹中的糁。飞散的雪花飘入林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