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构设计指导书汽车车身是指汽车上起覆盖、载客、载货等作用的部分。另外承载式车身还包括主车架部分,非承载式车身有时将车架单列。车身结构设计就是在总布置确定包络空间和结构布置后,搭建模型以支撑这个空间和实现结构布置的过程。车身结构设计的目的:一、基本包络支撑功能二、工艺性(冲压工艺,焊接工艺,涂装防腐工艺,工艺孔(线束过孔,零部件安装、焊接过孔,零件减轻孔))三、零件强度,刚度结构设计件分类:按照功能分为:外板件,结构功能件和结构加强件一、车身本体1.1车身概述(白车身的特点:薄板,钣金)1.1.1车身分类(承载式,非承载式,半承载式定义,有缺点)1.1.2车身结构组成(根据三厢,两厢,一厢进行结构分块定义)GB/T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2-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1996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尺寸GB/T3730.3-92根据法规和行业标准分类后确定车身部件的组成。1.2车前板制件1.2.1部件结构组成及相关附件1.2.2结构功能1.2.3结构设计要点1.2.3.1设计条件输入(总布置参数,造型参数)1.2.3.2零件设计要点(法规空间布置和要求,附件安装,部件组装包括定位工序基准、焊接可操作性,密封性,防腐结构,该部件特有的设计注意点)1.2.3.3关键断面解析(典型车型的关键断面对比解析)1.3车身底架与地板,车身悬置1.4前围1.5车身侧围、后围、顶盖1.6车门1.6.1部件结构组成及相关附件轿车车门一般由门体、车门附件和内饰盖板三部分组成。(一)门体:车门外板、车门内板、车门加强横梁、车门框、车门加强板(二)车门附件:车门铰链、车门开度限位器、门锁机构及内外手柄、车门玻璃、密封条。(三)内饰盖板:固定板、芯板、内饰蒙皮、内扶手。1.6.2结构功能轿车车门的设计要求(一)车门开启时应保证乘员上下车的方便性。要合理确定车门数、车门的开口位置、设计的开口大小和形状。并且车门要能停留在最大开度的位置上。(二)车门开启过程中不应与车身的其他部位发生位置干扰。(三)车门关闭时,要锁止可靠、安全,行车中不会自动打开。(四)车门机构操作方便,包括开关车门自如,玻璃升降轻便等。(五)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六)具有大的透光面,满足侧向视野要求。(七)门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车门工作可靠、减小车门部分振动、提高车辆侧向碰撞的安全性。足够的车门安装刚度,防止车门下沉。(八)良好的车门制造、装配工艺性。(九)造型上应与整车协调一致,包括外表面形状,覆盖件的分块、门缝设计和内饰。1.6.3结构设计要点1.6.3.1设计条件输入(总布置参数,造型参数)1.6.3.2零件设计要点(法规空间布置和要求,附件安装,部件组装包括定位工序基准、焊接可操作性,密封性,防腐结构,该部件特有的设计注意点)1.6.3.2.1车门外板一般采用0.6~0.8mm厚的薄钢板冲压成型。设计中必须符合车身造型要求,由于轻量化和侧面碰撞安全性要求,广泛使用高强度钢板。1.6.3.2.2车门加强横梁根据美国汽车安全标准FMVSSNo:214对车辆侧面碰撞时的强度规定,现代轿车多采用车门加强横梁结构。车门加强横梁可以是封闭的圆管截面,也可以采用高强度钢板冲压成型。1.6.3.2.3车门内板车门内板是车门的重要支撑板件,又是车门附件的安装体,一般采用较门外板厚的薄钢板来制造。具有以下结构特点:(一)需拉延出深的周边形成门厚的侧板。(二)板面上需冲压出各种形状的托台、窝、手孔和安装孔,以安装车门附件机构。(三)冲压出各种加强筋,以提高车门内板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车门附件的位置要求,特别是玻璃升降面。1.6.3.2.4车门加强板车门加强板是对门体结构局部加强而设置的板构件,一般有以下几种使用情况:(一)车门内板面上安装车门附件机构的部位,提高安装部位的刚度和连接强度。(二)在车门安装铰链处、车门开度限位器处和门锁处等部位设置1.2mm~1.6mm厚的加强板,与车门内板焊接(或与车门内、外板焊接),以便将车门的局部集中负荷能有效的传到车门板件的较大版面上。从而加强门体的局部刚度和车门的安装强度。(三)由于车门玻璃升降的需要,车门内、外板在窗台处不连接。为加强车门内、外板上端边的强度和刚度,保证玻璃良好的密封以及车门内、外板之间的装配间隙,一般在车门内、外板的上端边焊接横向加强板,采用封闭或开口端面。并在端面设计中应考虑窗台处密封条的固定安装结构。1.6.3.2.5车门窗框(一)与车身侧围门框的正确配合;(二)确保车身侧围外表面造型不被破坏;(三)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及密封条、玻璃导糟的布置和安装结构;(四)符合玻璃升降面的要求;(五)窗框本身的刚度,以及车门关闭时,由于密封条的压缩反力作用,使得窗框曲面弧度发生变化而造成窗框产生的反弹量。这一点对与玻璃升降和车门密封性能影响很大:(六)窗框与车门内、外板的连接结构。1.6.3.2.6车门与车身门框的间隙设计一般来说,车门与车门之间,或车门与车身外覆盖件之间的间隙(车身外表面门缝)设计为5+-1mm。车门与门框之间的间隙,在有密封条处,设计为15+-1.5mm;在无密封条处,设计为8+-1.5mm。1.6.3.2.7车门铰链(一)车门与铰链和门柱与铰链的连接刚度不足,往往是车门下沉的主要原因。为了加强其连接刚度,除了在门体和门柱上设置必要的加强板外,在布置铰链时尽量加大两铰链的间距,改善铰链的受力状况。(二)两铰链的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为了避免车门开启时,车门与车身的其他部件发生运动干涉,在铰链的布置中应使其轴线尽可能地向外移,这一点在车身外行的初步设计阶段就应给予考虑。但是由于轿车车身的侧围表面存在着一定的弧度和倾斜度,当其外行确定后,则对铰链轴线外移程度产生限制,并直接与两铰链的间距相关。因此,设计中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