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第8课 百家争鸣》第二课时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第8课 百家争鸣》第二课时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第8课 百家争鸣》第二课时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第8课 百家争鸣》第二课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老子的思想观点,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2.了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探讨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3.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古代先贤的智慧,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重点难点】1.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老子及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2.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自主学习】一、老子1.地位:春秋后期人,学派创始人。2.主张(1)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2)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3)在政治上主张“”。3.相关著作: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家的经典——《老子》()一书中。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地位:春秋后期鲁国人,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2.思想主张(1)核心思想是“”,提出“仁者爱人”。(2)主张,反对苛政。3.教育成就(1)创办,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2)注重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4.著作:其思想由弟子整理成一书。5.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影响。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三、百家争鸣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学派代表主要主张墨家墨子主张“”“非攻”,要求人民互爱互利;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儒家孟子实行“”;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荀子实行“”道家庄子治国要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法家韩非,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统治3.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当堂达标】1.(绍兴中考)《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这说明老子()A.崇尚“自然”,主张“无为”B.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C.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D.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2.(衡阳中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3.(安徽中考)老子认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A.无为而治B.重农抑商C.儒道一家D.以民为本4.(广安中考)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孟子主张()A.无为而治B.民贵君轻C.以德治国D.以法治国5.(德阳中考)战国中期,以申不害为宗,重“术”(权术);以商赖为宗,重“法”(法令):以慎到为宗,重“势”(威势)。到战国末期,将这三派思想兼容并顾的思想家是()A.孟子B.庄子C.墨子D.韩非6.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等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了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段文字主要揭示了百家争鸣的()A.发生背景和思想流派 B.历史意义C.现实意义 D.核心观点7.观察下图哲理漫画,回答问题。图一图二图三(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方面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例说明。(3)你认为哪家观点最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并说出理由。(4)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我的收获】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1.楚国道家2.(1)顺应自然(2)对立面(3)无为而治3.《道德经》二、1.儒家2.(1)仁(2)以德治国3.(1)私学有教无类(2)道德教育4.《论语》三、1.诸子百家2.兼爱节俭仁政礼治顺应自然以法治国中央集权专制3.百家争鸣第一次思想文化【当堂达标】1.D2.B3.D4.B5.D6.A7.(1)图一体现了道家思想;图二体现了法家思想;图三体现了儒家思想。(2)依法治国(法家),构建和谐社会;资源可持续利用;用和平方式,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保护环境(儒家);等等。(3)法家,法家提倡的改革和法治更适合当时的乱世局面。(4)任意选择三家中的一家即可。比如:喜欢儒家思想,因为:儒家主张“仁”,可以使我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体贴别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