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桥原理与应用_第1页
直流电桥原理与应用_第2页
直流电桥原理与应用_第3页
直流电桥原理与应用_第4页
直流电桥原理与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直流电桥原理与应用第一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1.掌握直流电桥测电阻的工作原理和特点;2.学会正确使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的方法;3.了解铜电阻和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4.学习和初步掌握非平衡电桥的设计方法;5.利用直流电桥设计一些测量温度等物理量的实验方案。实验目的:第二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何为平衡电桥?何为非平衡电桥?何为立式电桥?何为卧式电桥?为什么立式桥比卧式桥测量范围大?何为电桥的灵敏度?铜电阻的温度特性是怎样的?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是怎样的?调节电桥平衡时,从低位还是从高位旋钮调起?G,B开关控制的分别是哪部分电路或部件?Ra、Rb是怎样结构的电阻箱?课前思考题:第三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1、惠斯通电桥原理图1惠斯通电桥原理图

图1是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图,R1、R2、R3是三个可调标准电阻,Rx是被测电阻,G是检流计,Us是电源。实验原理电桥达到平衡的条件:电桥比率第四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2、非平衡电桥原理图2.非平衡电桥原理实验原理USR1R2R3R4=RxIgDCBAU0非平衡电桥:由BD间电压U0测量Rx可分为两种形态:输出对称(卧式电桥)电源对称(立式电桥)第五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对于电压表而言,其内阻Rg很大,可认为Rg→∞,有:固定R1、R2、R3,当R4随某非电量x(如温度、压力等)变化而变化时,有R4(x)→R4+ΔR(x),上式变为:

实验原理:第六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对于卧式电桥,电桥的输出电压为:若电阻变化很大,即∆R(x)<<R1+R4不成立时,实验原理若电阻变化很小,即∆R(x)<<R1+R4第七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对于立式电桥电桥的输出电压为:若电阻变化很大,即∆R(x)<<R1+R4不成立时实验原理:第八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3、铜热电阻特性Cu50型铜电阻:R0为t=0℃时的电阻值,50欧姆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约为0.43%/℃实验原理铜热电阻是通过金属在温度变化时本身电阻也随之发生变化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一种传感器

另一种常用的热电阻是铂。优点:稳定;准确;线性度较好。缺点:电阻变化小;响应速度慢;成本较高。第九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实验原理R25为t=25℃时的电阻值,R0=R25exp(-Bn/298),Bn为材料常数,制作时不同的处理方法其值变不同。热敏电阻是一种负电阻温度系数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电阻,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电阻。4、热敏电阻特性优点: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缺点:非线性;温度范围有限;自发热。第十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实验仪器:FQJ型非平衡直流电桥,温度控制器,升温加热炉.温控器加热炉主机第十一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FQJ电桥主机面板RaRbRc第十二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电压、功率1、功率2”三档的电压均为1.3VG是数字电表控制开关,B是电桥电源控制开关整个仪器的核心部分为面板中部的桥式电路,其中 R1、R2、R3可选用本仪器配备的可调电阻箱Ra、Rb、Rc。其中R1也可以选用内部装有的三个标准固定电阻:10Ω、100Ω

、1000Ω

。Ra、Rb为两组同轴电阻箱,用五个十进位旋钮调节,保证Ra=Rb。

第十三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注意连线时不要短接!!第十四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R1=100Ω

,R2(Rb)=1000Ω,R3(Rc)~500Ω10000500000R1RbRc第十五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卧式:R2(Ra)=R3(Rb)=50Ω,R1(Rc)~50Ω00500050000RcRaRb第十六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立式:R1(Ra)=R2(Rb)=100Ω,R3(Rc)

~2.7KΩRaRbRc71000020000第十七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加温的上限值不允许超过100℃

!!

温度控制器面板(部分)80.019.8最高加热温度第十八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加热炉降温时可将加热炉盖子略微提起一些。扭紧!第十九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要求:用平衡电桥测量Cu50型铜电阻的温度特性1)连接电路,选择“K=0.1”(R1=100Ω,R2=1000Ω

),将功能转换开关置于“平衡电桥”,选择US=5V档;2)按下G、B开关,调节R3(RC),使电桥达到平衡,记录室温和室温下电阻值;3)加热升温,每隔3℃测一个点,记录电阻值R3和相应温度t,共测10个点。4)作铜电阻的温度特性曲线R(t)~t,从图上求出电阻温度系数α,并与理论值比较,求出百分误差。第二十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2.用卧式电桥测量Cu50型铜电阻R(t)及电阻温度系数α1)连接线路,调节桥臂电阻值使R2=R3=R'

=50Ω(供参考,可自行设计);2)预调平衡,将待测电阻接至RX

,功能转换开关转至“非平衡电桥”,选择“电压”输出,按下G、B开关按下,调节R1(RC)使电压U0=0,记下此时的温度t和R1值;3)加热升温,每隔3℃测一个点,记录电压值U0(t)和相应的温度t,共测10个点。4)最小二乘法求电阻值R0和温度系数α,写出经验方程。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要求: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3.用立式电桥测量MF51型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1)连接电路,调节桥臂电阻使R1=R2=R'=100Ω(供参考,可自行设计);2)预调平衡,将待测电阻接至RX,功能转换开关转至“非平衡电桥”,选择“电压”输出,按下G、B开关按下,调节R3(RC)使电压U0=0,记下此时的温度t和R3值;3)加热升温,每隔3℃测一个点,记录电压值U0(t)和相应的温度t,共测10个点。4)作MF51型热敏电阻的R(T)~T和lnR(T)~1/T曲线,并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材料常数Bn和R0,写出经验方程。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要求:为T:为开氏度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结果分析要求比较用平衡电桥和非平衡电桥测得的铜电阻哪个更准确,并分析原因。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104321次预置电压电阻R1a=R2b=100Ω

、R3c~2700ΩR1c

~50Ω

、R2a=R3b=50ΩR1=100Ω、R2b=1000Ω

、R3c~500Ω………………………………热敏电阻(立式电桥)铜电阻(卧式电桥)铜电阻(惠斯通电桥)………………………………………………………………起始值……0起始值0………………Rx(Ω)Rx(Ω)……t(℃)平衡桥:US=5.0V……R3(Ω)……t(℃)非平衡桥电压:US=1.3V……U0(mV)……t(℃)非平衡桥电压:US=1.3V《直流电桥原理与应用》实验数据……U0(mV)Rx(Ω)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实验前和实验后,将控温器加热开关置于“断”位,使“B”、“G”开关弹起。不得带电连线,应保证连线正确、可靠,切忌短路。测量前不得随意打开控温器开关,以免提前使加热炉升温,影响测量。传热铜块与传感器组组件,出厂时已由厂家调节好,不得随意拆卸,降温时,可以上提至炉口处。设定加温的上限值为80℃,最高不允许超过100℃。加热时,应关闭风扇电源开关。实验完毕后,应关上仪器电源,整理好所用仪器,拆线时捏住导线根部。注意事项: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实验操作步骤连接导线(平衡桥?卧式桥?立式桥?)功能选择(平衡桥?非平衡桥?电源电压?)设置参数(R1=?R2=?R3=?

)预调平衡(调节RC,记下RC和对应的t读数)加热升温(每隔3℃测一点,记录相应10组数据)实验结束(关上电源开关,整理好实验仪器)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实验结束,关上仪器电源,整理好所用仪器和导线。最后做完实验的2位同学做好值日卫生。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用平衡电桥测量Cu50型铜电阻的温度特性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2.用卧式电桥测量Cu50型铜电阻R(t)及电阻温度系数α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3.用立式电桥测量MF51型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1)第三十页,共三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3.用立式电桥测量MF51型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2)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