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行为_第1页
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行为_第2页
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行为_第3页
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行为_第4页
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行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第一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我国《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该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根据定义该行为有以下几个特征: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不正当竞争是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不正当竞争是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不正当竞争是一种违法行为。书中将不正当竞争分为狭义的不正当竞争和广义的不正当竞争。狭义的不正当竞争指在市场竞争中采取欺骗性、非诚信的手段,来获取交易机会或市场利益的行为。广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指具有垄断和限制竞争性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限制性和排挤性行为。下面一一介绍,先是狭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第二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一、假名冒牌行为假名冒牌行为指假借和冒用其他企业或商品的名称、品牌等信息,以引人误解、损害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规定,属于这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1.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经销的商品上或者其从事服务的场所所使用的特殊标志,以便使自己的商品和服务与他人的同类商品和服务相区别。经商标局核准注册并刊登在商标公告上的商标称为注册第三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商标。商标注册人对已经注册的商标享有受法律保护的专用权,未经其许可,任何人都不得在同一种商品、同一种服务或者类似商品、类似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是一种违反<商标法>的规定,侵犯注册商专用权的行为。因此,《商标法》对这种违法行为要予以规范。同时,由于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不仅侵害注册商标所有人的权益。而且会损害消费者和公众的利益,因而也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应当受〈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第四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有一种方便面不叫“康师傅”,叫“康帅傅”;有一种糖不叫“大白兔”,叫“大白免”;有一种洗发水不叫“沙宣”,叫“沙宜”……有人在网上发过这么一个帖子:消费者自以为买了一瓶“康师傅”的冰红茶,打开后,习惯性地看看瓶盖有没有“再来一瓶”。谁知,瓶盖里的四个字是“再买一瓶”。再定睛一看,这瓶冰红茶是“康帅傅”牌的。消费者直接被雷伤。第五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4.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入误解的虚假表示。认证标志是质量认证机构准许经其认证产品质量合格的企业,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的质量标志。产品质量认证是国家监督售理产品质量的一项法律制度。名优标志是经国际或国内有关机构或社会组织评定为名优产品而发给经营者的一种质量荣誉标志。商品的产地是指商品的制造、加工地或者商品生产者的所在地。第六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入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企业名称或姓名是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营业标志,是反映经营者的营业或服务活动的外在特征。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对其名称具有专用权。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体现了经营者通过付出努力和资本面获得的无形资产。保护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可以保护附于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中的商业信誉。盗用他人的商业信誉,是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案例:山东海尔集团诉沈阳双天保健品有限公司“海尔施晶”商标侵权案就是一例第七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为了在与其他经营者的竞争中获利而对商品的相关信息进行引人误解的欺骗性宣传的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创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根据以上规定,实施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方式上表现为利用广告的方法和其他方法两类。这实际上已经包括丁所有能够使社会公众知悉的宣传形式。

第八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既包括虚假宣传,也包括引人误解的宣传两种类型。就宣传的内容而百,包括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任何一项或几项的虚假或引人误解。所谓虚假宣传.是指商品宣传的内容与商品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如将国产商品宣传为进口商品等。所谓引人误解的宣传,是指就一般的社会公众的合理判断而言,宣传的内容会使接受宣传的人或受宣传影响的人,对被宣传的商品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商品宣传。有些宣传的内容虽是真实的,但仍有可能产生引入误解的后果。如广告“意大利聚酯漆家具”,消费者很容易理解为是意大利进口家具,但实际上只是用意大利进口漆涂的家具。这则广告虽难以被认定为虚假广告,但是,因为这则广告致使消费者发生误瓶所以,应认定其为引入误解的广告。第九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认定我国虚假宣传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1虚假宣传的行为主体一是商品的经营者和服务的经营者二是广告的经营者2虚假宣传的手段一是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二是利用广告以外的其他方法进行虚假宣传3虚假宣传的内容宣传内容的虚假和宣传内容真而引人误解两种情况均可构成虚假宣传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第十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中国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责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的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的规定,经营者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据此,因虚假宣传而受到损失的经营者可以向侵权人请求民事赔偿。根据《刑法》第222条的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诋毁商誉行为(商业诽谤行为)诋毁商誉行为是经营者采取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的手段,损害竞争对手的商誉行为。属于欺骗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信誉、商品声誉,会给竞争对手正常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损害其应有的市场竞争优势地位,甚至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经营者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诽谤、商品声誉,即商业诽谤,是侵害公民或法人名誉权和荣誉权行为的一种商业化表现形式。商业诽谤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是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的资本和支柱。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不正当有奖销售)

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所从事的违反法律规定的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具体包括:虚假奖售行为、推劣奖售行为、超标奖售行为。虚假奖售行为,也称欺骗性奖售,是指在销售过程中谎称有奖其实无奖,或者虽然有奖但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行为。推劣奖售行为,是通过有奖销售的手段来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的行为。超标奖售行为,又称高额奖售,是指以超过一般标准的奖额来销售商品的行为。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符合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有奖销售,可以起到活跃市场、促进公平竞争的积极作用;违背公认的商业道德、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有奖销售,不仅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因此,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有奖销售,而是通过禁止以下三种形式的有奖销售,对这一促销手段进行调整:①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②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③抽奖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第十五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五、商业贿赂行为商业贿赂行为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而贿赂交易对方的行为。商业贿赂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经营者的贿赂行为,一个是交易对方的接受贿赂的行为。商业贿赂具有以下特征:

1.商业贿赂的主体是从事市场交易的经营者,既可以是卖方,也可以是买方。

2.商业贿赂是经营者在主观上出于故意和自愿进行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以占取竞争优势。

3.商业贿赂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及廉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定,秘密给付财物或其他报偿,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前两种有奖销售被<反不正当竞争法>绝对禁止,但对抽奖式的有奖销售则是有条件的禁止。其标准就是最高奖金额是否超过5000元,超过即被禁止。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之所以对抽奖式有奖销售的最高奖的金额作出限制,是因为巨奖销售会引发消费者的暴利心理、传递错误的市场信息、妨碍市场机制的正常发挥、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4.商业贿赂的形式除了金钱回扣之外,还有提供免费度假、旅游、高档宴席、色情服务、赠送昂贵物品、房屋装修以及解决于女、亲属入学、就业等多种方式。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规定:“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但是,“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结对方拆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拆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账。”第十八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六、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所谓商业秘密,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3款的规定,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特征:①秘密性②实用性③保密性手段: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上述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是不正当竞争行为。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批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学握的商业秘密。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广义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限购排挤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规定:“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这一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主要是两种,一是公用企业,二是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公用企业主要包括电力、自来水、热水、煤气、通讯、公共交通等限制排挤行为的手段:上述主体凭借其市场优势地位,限制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而不允许购买其他经营者的商品,从而实现排挤其他经营者的目的。限制排挤行为是一种排斥其他经营者公平竞争的违法行为,是竞争法律禁止的。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二、滥用权力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一般说来.反不正当竞争立法主要是规范经营者的市场交易行为,面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还将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行为列入调整的范围,这是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立法的特点之一。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的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有:①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②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②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i④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低价排挤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策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但同时规定:“有下列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一)销售鲜活商品;(二)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三)季节性降价;(四)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背愿搭售行为背愿搭售行为,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时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的行为。所谓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是指经营者利用其经济优势,违背购买者的意愿,在销售一种商品或提供一种服务时,要求购买者以购买另一种商品或接受另一种服务为条件,或者就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销售对象、销售地区等进行不合理的限制。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五、通谋投标行为通谋投标行为,或称不当投标行为、串通投标行为,是指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投标者之间或投标者与招标者之间相互通谋的行为。通谋投标行为的分类: 1、投标者之间的通谋。 2、投标者与招标者之间的通谋。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5条规定:“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投标者和招标者不得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从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