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考试重点_第1页
寄生虫考试重点_第2页
寄生虫考试重点_第3页
寄生虫考试重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滴虫病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的急性原虫病。病理特征:盲肠发炎、溃疡,肝脏表面有特征性坏死灶。发病动物:多发于火鸡和雏鸡,成年鸡少发。夏季多发。生活史组织滴虫以二分裂法繁殖,传播者为异刺线虫。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2.加强卫生消毒。3.定期驱除异刺线虫。4.药物防治:甲硝唑:地美硝唑:洛硝达唑:痢特灵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血孢子虫亚目、住白细胞虫科、住白细胞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血液细胞和内脏器官的组织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临床特点:消瘦贫血。发病动物:多发于雏鸡,成年鸡少发。发病特点:地方性和季节性。生活史传播媒介:蠓和蚋。防治:(1)防止库蠓进入鸡舍(2)环境控制(3)驱杀蚊虫。(4)淘汰病鸡(4)药物防治:磺胺喹恶啉乙胺嘧啶克球粉(5)虫苗预防。球虫病是由孢子虫纲、真球虫目、艾美耳科的各种球虫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发病动物:幼龄动物。鸡球虫病是由孢子虫纲、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球虫寄生于鸡肠上皮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临床症状:腹泻、便血、消瘦、贫血和生产性能下降发生特点:发病动物:3〜6周龄雏鸡,成年鸡。发病季节:4-9月份。发病率:高达50%〜70%。生活史单宿主,直接发育预防1.加强饲养管理:2.药物预防:磺胺喹恶啉百球清3.虫苗预防:(1)强毒活虫苗。(2)弱毒活虫苗。弓形虫病,又叫弓浆虫病,是由孢子虫纲、真球虫目、弓形虫科、弓形虫属的刚地弓形虫寄生在猪、牛、羊、犬、猫和人等动物的细胞内引起的人兽共患原虫病。 发生特点:猪、人常见。无季节性。世界分布。临床特征(猪):发热、便秘、呼吸困难、皮肤有出血斑点,以及神经症状和母猪流产、死胎。。生活史终末宿主:猫和其他一些猫科动物。中间宿主:哺乳动物和禽类诊断1.临床诊断:2.实验室诊断:⑴镜检虫体:⑵动物接种:接种小鼠或家兔。(3)免疫学诊断:染色试验、IHA、ELISA、间接荧光抗体试治疗:磺胺嘧啶(SD)::二磷酸氯喹啉:磷酸伯氨喹琳:预防1•严格猫的管理,猪场严禁养猫。2•搞好养殖场的卫生消毒灭鼠。3.不要饲喂动物的尸体和未煮熟的泔水。4.及时治疗患病动物,并严格处理分泌物排泄物和污染物。5•严格肉品检验和处理。6•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7.接种弓形虫减毒苗。牛巴贝斯虫病是由梨形虫纲、梨形虫目、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双芽巴贝斯虫和牛巴贝斯虫寄生在牛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临床特征: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发生特点:经蜱传播,有地区性和季节性。生活史终末宿主:蜱(微小牛蜱)。中间宿主:牛。.诊断1.临床诊断:2.实验室诊断:(1)镜检虫体:(2)免疫学诊断:补体结合反应、IHA、ELIS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治疗:咪唑苯脲:喹啉脲:预防1•购牛:在发病季节勿到有病地区购牛。2•灭蜱:是预防梨形虫病的关键,牛体灭蜱、环境灭蜱、草场灭蜱。3;药物预防:发病季节前。4•虫苗预防:抗巴贝斯虫弱毒虫苗和分泌抗原苗。牛泰勒虫病是由梨形虫纲、梨形虫目、泰勒科、泰勒属的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寄生在牛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临床特征:高热、体表淋巴结肿大、消瘦和贫血。发生特点:经蜱传播,有地区性和季节性。生活史中间宿主为牛,终末宿主为蜱,期间传播,不经卵传播。环形泰勒虫:璃眼蜱属的蜱(残缘璃眼蜱)。瑟氏泰勒虫:血蜱属的蜱(长角血蜱)。诊断1.临床诊断:看是否在疫区,流行病学,什么时候发病,有无蜱存在,什么地方发病,以及症状病状2.实验室诊断:前期镜检查找虫体和石榴体。后期采血找配子体防治1•药物防治。磷酸伯氨喹啉,血虫净,2•积极灭蜱:猪环境猪环境结灭纤毛虫病是由纤毛虫纲、毛口目、小袋虫科、小袋虫属的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于猪的大肠内所引起的原虫病。临床特征:腹泻、衰弱和消瘦。发病动物:猪、牛、羊、犬和人发病特点:地区性、季节性、传染源。生活史:简单。寄生部位:结肠,直肠和盲肠。诊断1.临床诊断:流行病学:什么猪,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症状:腹泻,顽固性腹泻,病变:大肠炎2.实验室诊断:查找病原。采集粪便检查,或解剖时找肠黏膜,在病变交界处刮取病料,压片镜检预防:猪场应注意卫生和消毒,防止饲料和饮水的污染:粪便生物发酵人员的卫生治疗:甲硝唑土霉素绦虫病学绦虫是扁形动物门绦虫纲的动物。雌雄同体分类:圆叶目和假叶目。寄生部位:成虫寄生在动物的小肠或大肠,绦虫蚴可寄生于肌肉、神经、浆膜腔,以及肝、肺等多种组织器官。头节:吸盘型、吸槽型、吸叶型体壁环肌纵肌斜肌莫尼茨绦虫病是由裸头科、莫尼茨属的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小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特征:腹泻,消瘦,衰弱,贫血和神经症状。发病动物:放牧的羔羊和犊牛。地区性:世界各地。中国三北等地。季节性:夏、秋季或秋后。终末宿主:反刍动物,主要为羔羊和犊牛。寄生部位:小肠。中间宿主:地螨流行特点1.感染来源病畜和带虫者。粪便含虫卵或孕节。在潮湿牧地放牧或早晚、阴天或雨后放牧而被感染。2.传播途径:消化道。3.易感动物反刍动物:羔羊和犊牛。.临床诊断:在流行地区,有不科学放牧的病史。2.实验室诊断: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防治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①科学放牧②加强营养③粪便生物热发酵④圈养定期检查和驱虫:绦虫成熟期前驱虫。春季放牧开始4-5周第一次驱虫,第一次驱虫后2-3周第二次驱虫消灭中间宿主---地螨,1空置两年,2耕作,3喷杀虫剂2•治疗吡喹酮、丙硫苯咪唑、硫双二氯、氯硝柳胺

鸡赖利绦虫病是由戴文科、赖利属的四角赖利绦虫,棘沟赖利绦虫或有轮赖利绦虫寄生于家鸡和火鸡的小肠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特征:腹泻,消瘦,衰弱,贫血和生产性能下降。发病动物:放养的雏鸡。地区性:世界性分布。季节性:夏秋季。四角赖利绦虫寄生部位:家鸡和火鸡小肠后半部。棘沟赖利绦虫寄生部位:家鸡和火鸡的小肠有轮赖利绦虫寄生部位:鸡的小肠终末宿主四角赖利绦虫:鸡、火鸡、孔雀和鸽。棘沟赖利绦虫:鸡、火鸡和雉。有轮赖利绦虫:鸡、火鸡、雉和珠鸡。寄生部位:小肠。中间宿主:四角与棘沟赖利绦虫:蚂蚁。有轮赖利绦虫:蝇类和甲虫。.流行特点1.感染来源病禽和带虫者。粪便含虫卵或孕节。2.传播途径:消化道。3.易感动物:鸡,雏鸡。1.临床诊断:鸡只散养、卫生不良或有采食昆虫的病史。2.实验室诊断: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防治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1分群合理2不喂昆虫3粪便处理和卫生消毒4加强营养定期检查和驱虫消灭昆虫。2.治疗吡喹酮 丙硫苯咪唑硫双二氯酚氢溴酸槟榔碱丁锡醇犬复孔绦虫病是由双壳科复孔属的犬复孔绦虫寄生于犬、猫等犬科和猫科动物的小肠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特征:消化机能障碍,腹泻,消瘦和贫血。发病动物:犬、猫,偶感染人。地区性:世界各地。终末宿主:犬、猫和人等。寄生部位:小肠。中间宿主:蚤类和犬毛虱。临床诊断:根据发病动物,症状,有饲养管理不当或没有驱虫的病史。.实验室诊断: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防治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1养犬猫做好圈舍卫生,2做好粪便的处理3做好营养4分群饲养定期检查和驱虫。消灭中间宿主--跳蚤1%-2%敌百虫洗液,蝇毒灵,倍硫磷,溴氰菊酯外用2.治疗吡喹酮氯硝柳胺盐酸丁奈脒氢溴酸槟榔碱丙硫苯咪唑对症治疗:补能量(10%G注射液,VC)止吐,止泻,抗菌,消炎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由带科、带属的多头带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骆驼等动物的脑和脊髓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特征:中枢神经机能严重障碍。发病动物:绵羊、山羊、黄牛、牦牛等地区性:全球分布。中国内蒙古、东北、西北。终末宿主:犬、狼、狐狸等肉食兽(小肠)。中间宿主:牛、羊、骆驼等动物(脑和脊髓)。生活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和一个终末宿主1.感染来源病犬和带虫者。粪便含虫卵或孕节。2.传播途径:消化道。3.易感动物:牛、羊、骆驼等动物。诊断2.实验室诊断:ELISA。。防淋预防加强犬的管理牛羊屠宰检疫2•治疗吡喹酮丙硫苯咪唑手术疗法猪囊尾蚴病俗称猪囊虫病,是由带科、带属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和其他器官中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临床特征:营养不良,肌肉水肿,运动障碍,以及贫血,呼吸困难和癫痫等。发病动物:猪,犬、骆驼、猫和人。地区性:全球分布。中国的三北,云南和广西。部位:猪和人的横纹肌和大脑等处。终末宿主:人(小肠)。中间宿主:猪、野猪和人(横纹肌和大脑等处)。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各一个。1.感染来源病人和带虫者。粪便含虫卵或孕节。2.传播途径:消化道。3•易感动物:猪、野猪、人等。1.临床诊断:在流行地区,有饲养管理不当和卫生状况病史。2.实验室诊断:IHA,ELISA,皮内试验,斑点试验。防治1•预防加强肉品检验个人饮食卫生人群调查,驱绦和粪便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免疫预防2•治疗吡喹酮丙硫苯咪唑猪疥螨病又称猪疥癣病,猪癞,是由疥螨科,疥螨属的猪疥螨寄生于猪的皮内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寄生虫病。临床特征:瘙痒,脱毛,皮肤粗糙增厚和渐进性消瘦。发病动物:猪。发病特点:秋冬寒冷季节,以及阴暗潮湿、饲养密度过高的猪场。部位:猪的表皮层1.感染来源病猪和带虫猪。2.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1•临床诊断:病史:多发生于秋冬寒冷季节,以及阴暗潮湿、饲养密度过高的猪场。临床特征:瘙痒,脱毛、皮肤粗糙增厚和渐进性消瘦。2.实验室诊断:刮取病健交界处的皮屑,查找到疥螨。直接检查法:50%甘油,煤油。沉淀法:10%氢氧化钠液。漂浮法:60%硫代硫酸钠液。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圈舍干燥卫生,定期消毒和杀虫,保持合理密度,引种时严格处理。定期检查和驱虫:伊维菌素。全群用药后备母猪:配种前。公猪:2次/年。母猪:产前1-2周。仔猪:转群。治疗:伊阿阿维菌素多拉菌素1%〜3%敌百虫0.05%双甲脒伊维菌素浇泼剂和辛硫磷浇泼剂。羊硬蜱病是由蜱螨目、硬蜱科的牛蜱属、硬蜱属、扇头蜱属、血蜱属、璃眼蜱属和革蜱属等的硬蜱寄生于羊的体表所引起的以消瘦、贫血等症状为特征的寄生虫病。发病动物:羊,牛,犬等。发病特点:温暖季节,地区性,放牧家畜寄生部位:家畜等的体表(皮薄毛少。生活史:不完全变态,忍饥力强,更换宿主和蜕皮场所。又称羊狂蝇蛆病,是由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的羊狂蝇的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特征:脓性鼻液,呼吸困难,打喷嚏和消瘦。发病动物:绵羊和山羊。发病特点:7〜9月感染,三北和内蒙。感染动物:羊。寄生部位:鼻腔,鼻窦或额窦,甚至颅腔。生活史:幼虫胎生,完全变态,入土化蛹。•临床诊断:病史:地区,动物,季节。症状和病变。实验室诊断:鼻腔喷入药液,收集喷出物,寻找幼虫,进行鉴定。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夏季中午避免放牧。羊舍硬化,卫生、消毒,羊粪处理。定期检查和杀虫:夏季捕捉羊舍初飞成虫。冬春杀死羊鼻喷出的幼虫。成蝇活动季节,定期检查和用药。治疗伊维菌素氯氰碘柳胺钠敌百虫对症治疗:抗菌消炎。捻转血矛线虫病: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是由毛圆科、血矛属的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反刍兽皱胃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临床特征:异嗜,贫血,衰弱,消瘦,下颌水肿,便秘或腹泻。发病动物:羊、牛等反刍兽。发病特点:全球分布,放牧羊群,超载牧地和炎热多雨季节。终末宿主:羊、牛、骆驼等反刍兽。感染来源患病羊、牛和带虫者,粪便含大量虫卵。传播途径:消化道。易感动物:羔羊,妊娠和哺乳母羊。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检查和驱虫。加强粪便处理。免疫预防。1.临床诊断:多发生于炎热多雨季节,超载牧地,未驱虫、驱虫不科学的放牧羊群。2.实验室诊断:粪便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虫卵计数法,第三期幼虫鉴定。1.预防犬钩虫病:犬钩虫病是由钩口科的钩口属、弯口属和板口属的多种线虫寄生于犬、猫等肉食兽的小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特征:贫血、消瘦,异嗜,消化障碍,柏油状稀粪和皮炎。发病动物:1岁以内的犬、猫。发病特点:全球分布,热带和亚热带。中国华东、中南、西北和华北。终末宿主:犬、猫、狐等肉食兽。生活史:直接发育,幼虫披鞘,多途径感染,有移行感染来源患病犬、猫和带虫者,粪便含大量虫卵。传播途径:犬钩虫:经口、皮肤、胎盘、吮乳感染狭头钩虫:经口感染多见,胎盘和吮乳感染很少见。易感动物:1岁以内的幼龄犬和猫。.实验室诊断:粪便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虫卵计数法,钩蚴培养法。旋毛虫病:旋毛虫病是由毛尾目、毛形科、毛形属的旋毛形线虫的成虫寄生于肠道,幼虫寄生于横纹肌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病理特征:急性肌炎,肌肉中出现旋毛虫包囊。发病动物:人,猪,犬,猫等。发病特点:全球分布。感染动物:人,猪,犬,猫,鼠,狐等120多种哺乳动物。寄生部位:肠道和横纹肌。生活史:成虫与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完成生活史必须更换宿主。感染来源猪:带虫的鼠类、鼠粪、生泔水、蝇蛆等。人:生的或半生的猪肉等。传播途径:消化道。易感动物:人,猪,犬,猫,鼠类,狐、狼等。临床诊断:猪舍卫生不良,有饲喂未煮熟泔水的病史。症状和病变。•实验室诊断:活检法:取舌肌压片镜检查肌幼虫。生前免疫学方法:IHA、补反、荧光、皮内试验、ELISA和胶体金试纸条法。目检法:肉样表面有针尖大的细小白点。死后压片镜检法:人工胃液消化集虫法:肉样30g+10倍量人工胃液,37°C,12〜24h,沉渣镜检。人工胃液预防:加强饲养管理:灭鼠,卫生,生泔水。加强肉类检疫,注意饮食卫生,提倡熟食。片形吸虫病:片形吸虫病又叫肝片形吸虫病、肝蛭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寄生于牛、羊、鹿、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胆管中所引起的疾病。临床特征:衰弱、贫血、消瘦,下颌水肿,生产力降低。发病动物:反刍兽,猪、兔、马、人。地区性:肝片形吸虫,大片形吸虫。季节性:夏秋季,温度、水和淡水螺。终末宿主:主要为反刍动物。寄生部位:肝脏胆管。中间宿主:椎实螺科的淡水螺。肝片性吸虫:小土窝螺,斯氏萝卜螺。大片形吸虫:耳萝卜螺,小土窝螺。感染来源病畜和带虫者。长期在低湿牧地放牧或采食从低湿牧地割来的牧草而被感染。传播途径:消化道。易感动物反刍动物:绵羊最易感。猪、马、驴、兔、人及一些野生动物也可感染。.临床诊断:什么动物,特别是绵羊和幼畜,季节:夏秋,地区:世界分布临床特征:消瘦,贫血,生产力下降,病变:急性,慢性实验室诊断:1)粪便检查:反复水洗沉淀法和锦纶筛兜集卵法。2)免疫学诊断:变态反应,IHA,ELISA。预防1)定期驱虫。放牧牛羊,全群驱虫,北方每年2次,冬春各一次,南方三次,2)消灭中间宿主:灭螺。①生态灭螺,改变环境,②生物灭螺,养鸭鹅水禽,③化学灭螺:1:50000硫酸铜,生石灰,氨水,等3)加强饲养管理:营养:准备足干草,青贮草,牛羊喂饲料。放牧:避免湿地放牧。饲草和饮水:饮水要干净。粪便:先集中再生物发酵对因疗法吡喹酮:丙硫苯咪唑:对症治疗:健胃,止泻,补液,强心解毒,保肝,利尿,止血,消炎,补能量,丙二醇日本分体吸虫病:又叫日本血吸虫病,是由分体科、分体属的日本分体吸虫寄生于人和牛、羊、猪、犬、啮齿目及一些野生动物的门静脉系统的小血管内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临床特征:急、慢性肠炎,肝硬化,严重腹泻,贫血和消瘦。发病特点:历史悠久,地区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终末宿主:人、家畜和野生哺乳动物。寄生部位: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中间宿主:钉螺感染来源:病人和患病动物,虫卵污染水体。疫水。感染途径:皮肤、消化道黏膜、胎盘感染。易感动物:人、家畜和野生哺乳动物临床诊断:病史:接触疫水的病史。地区性:长江中下游,季节性:夏秋季实验室诊断:粪便检查:直接涂片法、沉淀法、毛蚴孵化法、尼龙绢袋集卵法。免疫诊断:环卵沉淀试验,IHA,ELISA。刮取直肠黏膜病料预防(1)消灭钉螺:结合生产、改变孳生环境2)加强粪便管理:3)防止人、家畜、野生动物感染。4)接种抗日本分体吸虫病虫苗。姜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姜片属的布氏姜片吸虫寄生于猪和人的小肠内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症状:腹痛,腹泻,消瘦,贫血和发育受阻。发病动物:猪和人。地区性: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季节性:秋季。终末宿主:人、猪、犬和兔。寄生部位:小肠,主要是十二指肠。中间宿主:扁卷螺感染来源:病猪和人。感染途径:消化道感染。易感动物:人、猪、犬和兔。.临床诊断:有生吃水生植物或饮生水的病史,地方,季节:秋季。症状.实验室诊断:直接涂片法、沉淀法。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定期驱虫。消灭中间宿主。对症治疗:抗菌,庆大霉素,消炎,地塞米松,一般不需用,止泻,补充营养,消肿(用速尿)

华支睾吸虫病:又叫中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是由后睾科、支睾属的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犬猫、猪及其他一些野生动物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临床特征:消化障碍,肝脏肿大,有压痛,腹水。地区性:中国和东亚各国。终末宿主:人、犬、猫、猪及其他一些野生动物。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类和虾(鲤鱼科)。感染来源病人、患病动物或带虫者。传播途径:消化道。临床诊断:在流行地区,有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史。什么动物发病,地区,症状,.实验室诊断:直接涂片法、水洗沉淀法。或IHA,ELISA。预防加强饲养管理:禁止饲喂生或半生鱼虾或其内脏,合理处理粪便,定期检查和驱虫。消灭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对症治疗:①抗菌消炎②脱水补液:糖盐水③保肝,肝泰乐,解毒:皮下,静脉注射,VC④止泻,利尿猪毛首线虫病:又称猪鞭虫病,猪毛尾线虫病,是由毛尾科、毛尾属的猪毛尾线虫寄生于猪的大肠(主要是盲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