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历史人物的评价_第1页
知人论世历史人物的评价_第2页
知人论世历史人物的评价_第3页
知人论世历史人物的评价_第4页
知人论世历史人物的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人论世”历史人物的评价刘凌昊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是每一个历史研究者或历史教学者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其原因有二:一方面,史学的目的是直书实录,介绍历史发展的过程,还原历史的本相。历史人物是历史发展和历史活动的主体,故讲述历史,不可避免需要介绍历史人物;史学的另一个目的是实现其劝戒功能。无论古今,无论国别和地区,史学研究都有为现实提供经验借鉴、为现实提供服务的要求,尤其中国历来把“彰善贬恶”作为历史学的第一要务。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达成这一要务,实现史学的劝戒作用和服务作用,是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传统。另一方面,历史教材、历史教学和作为我们教学对象的学生未来成长发展的素质要求我们介绍历史人物,教会学生如何去全面正确的看待历史人物,去其思想和行为之糟粕,吸取其精华。所以,史学研究和学习必定会涉及到人物的评述。人物评价不可避免但是如何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却可以说是历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无论是中国的历史学家还是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研究者自古至今都在用自己的方法点评着一个个历史人物,或者为如何去评价历史人物见仁见智,所以我们谓之“老”问题。而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其思想,产生其影响,且不断的变化。所以,要准确、公正而又全面的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之所以说“难”,则是因为掌握作为评价依据的材料的全面以及准确程度和评价者的评价目的、社会认知的观点、评价的角度和方法的不同会产生出巨大的评价结论性偏差。正因为如此,“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这一历史理论问题得到了中外史学界的普遍重视。目前,相关于这一问题的史学理论遗产和现代研究探讨的成果使历史人物研究的理论极大的丰富和成熟起来。在此,笔者也想简单的谈一谈个人认为的“评价历史人物”的几个注意点:第一,明确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主要是看其思想和行为是否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但要注意的是,历史人物是复杂的,其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影响是多角度、多层次和多时段变化的,所以,“是否促进社会的进步”这一评价标准是主要的而不是唯一的,比如气节、修养、品质、性格等个性特点也可以在一定评价环境中作为标准。第二,将历史人物放在其身处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他所处的时代的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将历史人物放在他生活的时代,以彼时彼地的眼光,结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社会发展特点、伦理道德的观念以及历史人物的阶级(或阶层)归属、所处的家庭、所受的教育去看待和评价他们,我们不能拿今天的标准去评判古人,不能从今人的喜恶去赞赏或指责古人,更不能牵强附会地将古人和今人进行类比。正如清朝史学批评家章学诚提出的“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第三,找出历史人物思想行为的主导方向。历史人物的活动领域很广,成就很多,在他的整个活动中的表现存在着很多复杂矛盾的东西,同一领域不同时期所做的事情或者在不同领域做的事情所起到的作用、产生的影响都不一样。因此,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既要全面分析其思想行为又要突出其活动中最主要的、影响最深远的主导方向。第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以准确、公正和详尽的史实为基础,只有事实正确,才能使结论正确。历史人物,都会有众多的历史事件贯穿其一生,所以,对他们的评价,我们要力求历史材料的全面占有;要重笔录、重正史,少口述、少野史;并以负责任的态度科学的对材料进行考证和修订,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而得出结论。第五,要把握好几个关系:①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关系:历史人物可以加快或阻碍历史的发展,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②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一般来说,动机和效果是一致的,但是现实中的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其主观愿望和活动所产生的客观效果很多是不一致的,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把握;③一定时期和一世(历史人物的发展变化):历史人物所生活的时代和他生活的小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每一个历史人物也都有他自己发展变化的过程。评价他们,我们既要看到他每一个阶段的情况,又要把握他一生的整体发展;④当时和后世,因受到种种社会条件的限制,很多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所产生的作用前后不同,或朝着好的方向改变,或朝着消极的方向转变,其产生效果也可能有大小变化,因此,既要分析历史人物生活的当时,又要看到其后世;⑤局部和全部,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和它在整体上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我们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要进行整体分析。第六,评价的角度和要求:如果我们是在某种特定的要求下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并突出他在这一领域的思想行为及其影响,同时,我们还必须正确得把握好他的这一领域的表现在他的整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七,历史人物评价者的心态要平和。这也如章学诚在《文德》篇说的话:“敬非修德之谓者,气摄而不纵,纵必不能中节也。恕非宽容之谓者,能为古人设身而处地也。知临文之不可无敬恕,则知文德矣”。评价者的平和心态,对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也是十分重要的。第八,应避免的几个问题:以现代眼光和要求看古人;缺乏科学的态度,人为增删材料以达成评价者自己的目的;以停滞的目光看待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人物;以点盖面;一点论和对半开等。“青史凭谁定是非”,我们须以认真而科学的态度做好历史人物评价这项工作,如此才上对得起祖先,下无愧于后人。我们以“柏拉图”为例来看一下:对这位西方先贤教材是在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专题二“东西方先贤”的第二课介绍的。学生对他的掌握将通过两部分素材:一是教材上的内容;二是教材外通过各种渠道自己收集的材料。对于自己收集的材料,教师应帮助学生作出甄别,力求使材料正确、公正、全面。这里我只介绍教材上的内容。这课教材从以下这几个角度介绍柏拉图:首先,柏拉图的生平事迹。主要分三阶段重点介绍:⑴青年时代。其出身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的雅典贵族家庭,对政治感兴趣,由于战争中雅典的失败,其对雅典的民主制有些看法。受过良好的教育,师从苏格拉底,深得苏格拉底哲学的真谛,崇拜其师。⑵游历时代。其师被杀后,愤然离开雅典,也加深了他对雅典民主制的不满。他先后到麦加那、埃及、南意大利等地,了解社会、结识学者,学习文化,充实自己。他也在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城进行其政治主张的实验,失败后返回雅典。⑶教学生活。回雅典后他创办了“阿卡得米”学院(西方第一所学院、古希腊重要的哲学研究机构),开设数学、天文、音乐和哲学四们课程。他在学院里按其政治哲学的观点培养从政人士。办学期间,他两次去叙拉古,帮助狄奥尼修二世进行政治改革,仍然失败。柏拉图一生留下许多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介绍其生平的过程中实际也介绍了形成柏拉图思想主张的主客观条件:1、雅典经济发展;2、雅典文化的繁荣(哲学活跃;戏剧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问题;艺术发展);3、雅典民主制和城邦制;4、战争的失败;5、家庭教育;6、其师苏格拉底的影响;7、游历和实验等。其次介绍柏拉图的思想主张。主要有理念论、理想国、哲学王和实现理想国的办法。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在我们感知的现象世界的背后,另有一个理念的世界,它是这个现实世界的原型,是抽象的、自存的、永恒不变的,独立于现实世界而存在。现实世界只是这个理念世界的模本,根本不及理念世界的完善。柏拉图提出了他的理想王国的构想:一个由国王统治、社会等级分明(三个等级)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国王必须是一个拥有真正知识的有有效管理能力的哲学家(即哲学王)。国家政权应该掌握在少数优秀者的手中,其地位世袭,但也允许出生地位较低而又出类拔萃者上升到统治者的行列。所有统治者(第一等级)必须从小接受严格的训练,举止端庄、文雅,勇敢而又有责任感,但是统治者们不能拥有私有财产,不能过奢侈豪华的生活。第二等级是军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抵御外侮,防止内乱,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秩序。军人要勇敢、讲究责任,但也不能有私有财产。而社会生产者则属于第三等级,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给第一、第二等级的人提供衣食给养,第三等级必须具有“节制”的美德。柏拉图认为,只要三个等级各守其职、各安其位,则人民安乐、社会稳定、国家繁荣发展。实现理想国的办法实际上是以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获胜的斯巴达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