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人口返贫研究4600字(论文)》_第1页
《脱贫人口返贫研究4600字(论文)》_第2页
《脱贫人口返贫研究4600字(论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疫情背景下脱贫人口返贫因素分析案例报告内容摘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党心所向、民心所系的伟业,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重了脱贫攻坚的任务和难度。南县作为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中的一员,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疫情期间,由于受到失业性返贫、农产品滞销返贫和支出增加返贫因素的影响,南县脱贫人口返贫风险加剧。基于此,应加强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加强主导产业建设,培育“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继续采取“奖补结合、兜底保障”的发展和补助政策。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脱贫人口;返贫;南县一、引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党心所向、民心所系的伟业,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重了脱贫攻坚的任务和难度。一方面要解决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决贫困人口的“两不愁三保障”难题,即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另一方面要防止脱贫人口返贫,防止脱贫攻坚功亏一篑。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习近平总书记就预见到了由于疫情的影响,部分脱贫户有可能返贫,因而要采取及时而断然的措施阻止返贫,以免“等他们返贫了再补救”就会更加困难。目前学界针对脱贫人口返贫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庄天慧等人对四川、贵州、重庆等地的67个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查,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发现村级自然条件是返贫的最主要因素,经济条件是返贫的重要因素,而医疗条件对返贫的影响比较显著。[3]郑瑞强、曹国庆利用“生计空间重塑”理论,分析了脱贫人口返贫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风险控制,提出了健全脱贫人口返贫风险预警机制。[4]李长亮研究了返贫的影响因素,认为文化程度、疾病、就业、技术、劳动力和自身发展动力等因素影响了脱贫人口的返贫。[5]近年来,学界在研究贫困人口如何脱贫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针对脱贫人口返贫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研究脱贫人口返贫的更是少见,即因疫致贫或因疫返贫研究几无可见。本文将脱贫人口返贫放置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进行审视,考察新冠肺炎疫情中南县脱贫人口返贫的因素及对策。南县2019年10月底,仍有未脱贫人口近14万人,贫困发生率15.35%,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而同期全国贫困发生率已经下降到0.6%。[6]南县的贫困发生率仍居高不下,脱贫难度大,脱贫任务重。二、新冠肺炎疫情中南县脱贫人口返贫因素 既有研究中,脱贫人口返贫的因素有因病返贫、因灾返贫、技术缺失返贫、文化程度低返贫、劳动能力弱返贫、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返贫等因素,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新冠肺炎疫情中脱贫人口返贫的因素,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的返贫因素是跟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冲击是息息相关的,即失业性返贫、农产品滞销返贫、支出增加返贫等三种因素。(一)失业性返贫失业是社会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任何社会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失业以及失业引发的问题,但是因重大疫情而造成的脱贫人口失业或引发的失业问题,却又显得非常特别。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其蒙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尽管有学者认为,此次疫情到底何种程度上会因疫致贫难以定论,[7]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此次疫情对中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产生了严重的冲击,突出体现为城镇调查失业率的飙升”,[8]用工总需求大幅下滑,[9]小微企业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而小微企业又容纳了我国大量的就业人口。[10]具体而言,南县的就业人口也受到严重的冲击,特别是脱贫人口失去就业的机会,增加了返贫的风险。南县拥有近107万人口,但是南县本身产业发展滞后,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较弱,南县委县政府大力鼓励外出就业,特别是到沿海地方就业,2019年外出务工人员35.8万人,年务工总收入突破125亿元。但是因为疫情的影响,无论是沿海企业还是其他地方企业的开工率都不断下降,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减弱。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贫困人口脱贫“短期靠就业”的工作目标难以实现。一般情况下,脱贫人口的脱贫时间较短、自身发展能力较弱、社会资源缺失等问题的存在,致使脱贫人口在疫情的影响下找到一份工作难上加难,这使部分脱贫人口返贫风险加剧,导致贫困发生率的上升以及增加了脱贫攻坚的难度。(二)农产品滞销返贫“短期靠就业”的目标因疫情而受到影响,那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中期靠产业”的发展思路又如何呢?为使贫困户如期脱贫、长效脱贫,南县实施高原特色农业工程,建设了软籽石榴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食用菌种植基地、草莓种植基地以及农业示范园。这些基地的建设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部分农产品滞销,部分农户脱贫返贫。一是封路造成新鲜蔬果无法及时销售。疫情期间,各地为了降低疫情传染带来的风险,很多地方道路封闭,导致蔬果不能及时销售。比如迆车、宝云等乡镇种植的草莓,部分农户的草莓因无人问津还烂在地里,因为草莓的保质期相对较短。二是因疫情的影响,部分人口无业可就,收入减少,消费需求下降。南县属于打工大县,家庭的大部分收入靠外出打工,因为疫情的来临,工作不稳定的打工者捂紧了口袋,舍不得消费,或者对未来的预期不容乐观,这进一步萎缩了当地的消费需求,致使那些需要及时出售的蔬果滞销。三是人口流动受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周末到乡间旅游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南县看重了家庭农场经济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在五星、宝云等乡镇建设50个家庭农场基地,但因疫情影响,人口流动受限,部分家庭农场无人问津,家庭收入骤减,致使部分脱贫人口返贫。(三)支出增加返贫疫情期间,经济脆弱的家庭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特别是刚刚脱贫的家庭影响更大,因为脱贫人口主要是靠政府的大力扶持才得以脱贫,内生发展动力没有完全激活。疫情的来临,支出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防控物资支出增加。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做好防护工作,以免被传染。疫情期间,政府、村委会要求每个家庭要购买一定的消毒水进行消毒,外出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对于刚刚脱贫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同时,疫情造成的恐慌心理,促使一部分人购买药品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一些不实信息满天飞,药品价格上涨,导致支出进一步增加。二是车旅伙食费支出增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时,政府号召务工人员到沿海地区打工,部分人口由于技术、能力等问题,在沿海地区没有找到相应的工作,不得已又返回老家。这样一来一去,花费了不少的车旅费和伙食费,无形增加了一笔支出。三是物价上涨支出增加。2020年,猪肉价格并没有下降的趋势,仍然维持在一个高价水平,因猪肉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导致其他肉类食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尽管市场上投放了中央储备猪肉,但是未能使猪肉价格下降。由于疫情的影响,市场的流通性受到很大的影响,蔬菜的运输受到限制,致使蔬菜价格上涨。物价的上涨使本就脆弱的脱贫人口存在返贫的风险。三、南县脱贫人口返贫对策(一)加强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就业服务2020年2月23日,益阳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益阳市外出务工动员令》,号召外出务工人员克服困难、经受疫情的考验,积极主动到沿海地区务工。领导小组承诺:疫情期间,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集体外出务工人员,可享受“三免一补”政策,即防护用品免费、健康体检免费、交通免费,发放外出务工生活补贴。[11]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南县2月24日组织了8000多名集体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就业,零散返岗就业人数达10万余人。为使脱贫人口不再返贫,南县做足了功课。一是加强技能培训。对于贫困人口或者脱贫的脆弱性人口,南县实行“点餐式”培训服务,使其掌握1-2门生存技能,2020年投入700多万资金,培训2700多人,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并最终使脱贫人口不再返贫。二是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内转外输,南县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一方面,巩固就业成果,南县已安置18000多人实现转移就业,其中省外1800多人,县外省内近11000人,县内6000多人。另一方面,覆盖零就业家庭,凡是未有1人就业的家庭,南县积极安排就业,省外务工月工资不低于4200元,县外省内务工月工资不低于2800元,县内务工月工资不低于2100元。这些政策的施行,能够有效阻止脱贫人口返贫。(二)加强主导产业建设,培育“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南县根据县情,把旅游、物流打造成主导产业,培育高原特色农业。一是加强主导产业建设。首先发展文化旅游,南县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开发较晚,县委县政府意识到旅游产业对于脱贫和防止返贫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大海草山为中心,打造农家乐、游牧体验和山村度假等产业;以娜姑镇为中心,打造历史文化名镇和铜商文化等产业;以待补镇为中心,打造花卉庄园、乡村集镇和果蔬庄园等产业,等等。最后发展商贸物流,南县规划建设2个物流转运中心、2个货运站(场),改扩建7个农贸市场,新建2至3个交易市场,等等。这些文化旅游景点和商贸物流的打造,既宣传了南县,也助力南县的脱贫攻坚和阻止脱贫人口返贫。二是培育“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为使贫困户如期脱贫、长效脱贫,南县实施高原特色农业工程,在娜姑镇建设万亩软籽石榴种植基地,在宝云建设200亩农业示范园,在金钟、者海、新街建设3000亩蔬菜、食用菌种植基地,在迆车、宝云等乡镇建设4000亩草莓基地,在五星、宝云等乡镇建设50个家庭农场基地,等等。无论是主导产业的建设,还是特色农业的发展,南县逐步走出了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发展道路,增加了脱贫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将有效阻止了脱贫人口返贫。(三)继续采取“奖补结合、兜底保障”的发展和补助政策南县开展了“百日攻坚战”,扶贫工作人员枕戈待旦、轻伤不下火线,日夜奋战在扶贫前线,2020年6月30日必须如期脱贫。但是脱贫人口脆弱性的特点(返贫风险)短时期内难以改变,因而应该继续采取“奖补结合、兜底保障”的发展政策。一是采取“奖补结合”的政策措施。脱贫人口内生发展动力强劲,不但摆脱贫困,还有可能带动其他人共同发展。针对这一类群体,应该采取奖励措施,树立勤劳致富的榜样,激活其他人的内生发展动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部分脱贫人口返贫风险大,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应该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措施,特别是因重大事故或疫情的影响而有可能返贫的群体,比如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物价上涨、防控物资支出增加、车旅费伙食费支出而又没有找到工作的脱贫人口,应该采取补助的措施。二是加强“兜底保障”工作。对于无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应该继续“兜底保障”,使其脱贫贫困的苦海。南县对于无劳动能力的2000多人,全部纳入城镇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范围,按照政策标准补助。可喜的是,南县按照益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持“一同步三破解”[12]的工作思路,有效阻止了脱贫人口返贫风险,遏制了贫困发生率的上升。参考文献[3]庄天慧,张海霞,傅新红.少数民族地区村级发展环境对贫困人口返贫的影响分析——基于四川、贵州、重庆少数民族地区67个村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1(2):41-49.[4]郑瑞强,曹国庆.脱贫人口返贫: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风险控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6):619-624.[5]李长亮.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返贫因素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19(3):109-1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