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创新能力调节作用下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_第1页
创业板创新能力调节作用下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_第2页
创业板创新能力调节作用下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业板创新能力调节作用下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创业板创新能力调节作用下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

近年来针对公司治理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不同地域和国家针对股权集中和分散情况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英美国家股权高度分散为主,出现经理人和股东的冲突;东亚和西欧国家股权集中度较高,冲突集中在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方面。我国针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研究集中在主板和中小板市场。然针对创业板市场的研究相对较为贫乏。

通过研究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引入调节变量――创新能力,来研究何种股权治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大股东的决策及创新能力将在何种程度影响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成为理论界和实务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概述

Jense和Meckling〔1976〕基于股权分散与股权集中的结构提出了代理本钱理论。合理的股权结构可以降低股权代理本钱,缓解管理者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提升公司决策的效率与绩效。

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研究集中在中小板市场和主板市场且研究的方式较为单一。本文在原有的理论根底上进一步扩展研究范围,将研究机制从理论层面进行丰盛,不仅检验传统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创业板市场,同时引入调节变量――创新能力,丰盛公司治理的研究模式。

二、研究若

〔一〕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若

大股东持股意见并未取得完全的统一。Pawlina和Renneboog〔2022〕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越高公司持有的现金水平越低,大股东对公司管理者的监督将更加有效。大股东通过自身对公司的控制权获取隐性收益,降低公司价值行为,既大股东“隧道效应〞。徐向艺和张立达〔2022〕研究发现,大股东依据持股比例,决策和行为也将不同。当持股比例较较低时,会出现“壕沟防御效应〞,但当持股比例较大时会出现“利益协同效应〞。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股东多数为最初创建人,对企业拥有更加深厚的感情及创新热情。

基于此,本文提出研究若:

若1,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中股权集中度越高,公司绩效越好。

若2,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对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二〕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的若

Shleifer和Vishney〔1986〕研究发现,股权制衡度较高,公司经营绩效越好。刘星和刘伟〔2022〕研究发现,股权制衡度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股权制衡能力,增加公司价值。股权制衡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根本治理结构和环境。在以创新为核心的市场中,较高的创新能力会增加股东对公司绩效的关注。陈志勇〔2022〕发现,企业研发投入可以影响公司对环境的适应。

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若:

若3,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越高,公司绩效越好。

若4,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对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三、实证模型

〔一〕数据来源和选择

本文数据来源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数据库是取自深圳国泰安数据库〔简称CSMAR〕。本文所选取的数据时间范围为2022年12月31日到2022年9月30日,代码为3000001到300383,以季度为单位进行数据收集。同时,剔除掉报表附注中创新能力的缺失值,并对创新能力年度数据取均值,共收集数据1173个,运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变量定义与计量

关于变量的选取主要考虑早期学者所采用的方式。关于公司绩效指标的衡量主要采用的是每股收益作为替代指标进行表示,自变量选取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进行表示,调节变量将选择创新能力进行表示,控制变量选择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企业成立时间以及行业虚拟变量。变量界定详细表格如表1所示。

〔三〕构建模型

根据研究若,本文将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股权集中度模型:

P=α10+α11fo+α12ia+α13bd-size+α14id+α15bs-size+α16lev+α17sz+α18ag+α19dum1+α110dum2+ε〔1〕

P=α20+α21fo+α22ia+α23fo×ia+α24bd-size+α25id+α26bs-size+α27lev+α28sz+α29ag+α210dum1+α211dum2+ε〔2〕

股权制衡度模型:

P=α30+α31for+α32ia+α33bd-size+α34id+α35bs-size+α36lev+α37sz+α38ag+α39dum1+α310dum2+ε〔3〕

P=α40+α41for+α42ia+α43for×ia+α44bd-size+α45id+α46bs-size+α47lev+α48sz+α49ag+α410dum1+α411dum2+ε〔4〕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性分析公司前三位大股东已掌握公司控制权,但股权集中度并不很高。通过股权制衡度的统计结果,可知创业板上市公司九位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和是高于第一大股东的,能够相对有效制衡“一股独大〞的情况发生。

创新能力的整体均值水平为正,离散程度一般,数据分布相对集中,也间接证实创新能力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重要程度。相关系数根本上都低于0.3,表明变量之间不存在显着的共线性问题,因而可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二〕实证结果

表2表示股权集中度调节变量回归模型汇总。六个模型分别对若1到若4进行了回归检验。

M1是将控制变量直接回归。M2将股权集中度作为自变量对公司绩效进行回归,M5将股权制衡度作为自变量参加模型进行回归,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α=0.003,pM3和M6将创新能力纳入模型,M4和M7检验了创新能力对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调节作用。创新能力对股权集中度〔α=0.02,p〔三〕稳健性检验

为保证研究结论的一致性与准确性,本文针对该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通过选择托宾Q值替代每股收益作为公司绩效的替代标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回归结果根本与每股收益的回归结果相同。回归结果依然体现出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对绩效存在显着的影响,创新能力的参加依然在原来模型中体现出显着的线性关系。在验证调节作用时,创新能力在对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调节作用并不是十分显着,但在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中依然是显着的调节作用。

五、结论与缺乏

〔一〕研究结论与倡议

研究已经说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有着显着的影响,而且提高股权集中度可以促进公司绩效,适当增加股权制衡度也会增加当前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

引入创新能力后,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创新能力的交互作用依然十分显着。创新能力对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依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