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课件第四十六章免疫学的临床应用_第1页
免疫学课件第四十六章免疫学的临床应用_第2页
免疫学课件第四十六章免疫学的临床应用_第3页
免疫学课件第四十六章免疫学的临床应用_第4页
免疫学课件第四十六章免疫学的临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免疫学免疫学应用

第一节免疫学诊断

一、检测抗原和抗体的体外实验原理:抗原和抗体相遇可发生特异性结合,在体外可出现某种反应现象,据此可对抗原或抗体进行检测。

体外的抗原抗体反应又称血清学反应。

(一)特点:特异性、可逆性、可见性(二)影响因素:电解质、温度、酸碱度(三)常见的体液免疫检测法1.凝集反应:(1)直接凝集反应:玻片法、试管法

颗粒性抗原+相应抗体凝集现象

(2)间接凝集反应:

可溶性抗原+载体+相应抗体凝集电解质电解质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2.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相应抗体沉淀现象(1)单向琼脂扩散试验:用于检测各类Ig和补体各成分的含量。(2)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用于分析和鉴定抗原,检测抗原、抗体的浓度。(3)对流免疫电泳:用于病原微生物抗原检测,作为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诊断。电解质单向琼脂扩散实验3.免疫标记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荧光素

酶免疫技术:酶放射免疫测定法:放射性核素金免疫技术:胶体金ELISA实验间接法二、细胞免疫检测

1.T细胞总数测定:E花环实验二、细胞免疫检测

2.T细胞功能测定:淋转试验60~80%第二节免疫学防治一、免疫预防二、免疫治疗

(一)人工自动免疫

概念:人工自动免疫是指给机体输入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预防接种)

特点:免疫作用慢、维持时间长,主要用于传染病的预防。

人工自动免疫生物制品:1.死疫苗,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制备而成的制剂,又称灭活疫苗。如伤寒、乙脑、百日咳、狂犬病等疫苗。2.活疫苗:用人工变异或从自然界筛选获得的减毒或无毒的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制剂,又称减毒活疫苗。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区别点死疫苗活疫苗接种方式多为注射(皮下)模拟自然感染途径(口服、雾化吸入)或皮内注射、皮肤划痕接种剂量较大较小接种次数2次或多次多数只需1次副作用反应较大反应较小免疫效果较差,维持数月~2年较好,维持3~5年,甚至更长疫苗保存较易保存,有效期1年左右不易保存,4℃冰箱数周死疫苗和活疫苗的区别

3.类毒素:用0.3%—0.4%甲醛处理细菌外毒素,使其失去毒性,保留抗原性。常用的制剂有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等。4.新型疫苗: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结合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二)人工被动免疫概念:给机体输入含有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因子的制剂,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特点:免疫作用快、维持时间短、主要用于传染病的治疗或紧急预防。

⒈抗毒素:如破伤风抗毒素和白喉抗毒素,使用时必须先做皮试。

⒉人免疫球蛋白制剂

⒊细胞因子与单克隆抗体人工被动免疫常用制品区别点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输入机体的物质抗原抗体、细胞因子免疫生效时间慢、接种后1~4周快、接种后立即生效免疫维持时间长、数月~数年短、约2~3周主要用途预防传染病治疗或紧急预防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区别点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输入机体的物质免疫生效时间免疫维持时间主要用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