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温超导电性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高等教育论文_第1页
以高温超导电性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高等教育论文_第2页
以高温超导电性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高等教育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高温超导电性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高等教育论文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Onnes发现汞〔Hg〕在4.2K时电阻忽然降到零,这就是所谓的超导现象,而电阻忽然降为零时的温度被称为超导转变温度或临界温度,用Tc表示。一年后,Onnes又发现足够强的磁场和电流都能毁坏其超导电性。此后,很多科学家致力于寻找新的超导体及设法提高超导临界温度Tc有利于其应用。1986年,Muller和Bednorz初次发现层状氧化物高温超导体Ba-La-Cu-O的Tc到达30K,从此掀起了全球范围内超导研究的热潮。1987年,美籍物理学家朱经武和台湾物理学家吴茂昆以及中国科学家赵忠贤相继把钇-钡-铜-氧〔YBCO〕系材料的Tc提高到92K以上,此发现使人类无需使用昂贵的液氦〔4.2K〕且可改用较经济的液氮〔77K〕做制冷剂即能观察到超导现象,YBCO这正是当前近代物理实验中所选择的重要超导材料之一。在实验上,超导体的各种性质已被广泛研究。超导体除具有零电阻特性外,在1933年,Meissner等人发现了超导体的另一个重要性质:完全抗磁性〔perfectdiamagnetism〕,又称Meissner效应,即超导体处于弱磁场及Tc下面时,磁通线无法穿过其体内。当外磁场足够强,磁通线则能够进入超导体,进而彻底毁坏超导态,对应的磁场称为临界磁场Hc。超导体可分成Ⅰ类和Ⅱ类超导体:第Ⅰ类超导体只存在1个临界磁场Hc,当外磁场HHc时,呈完全抗磁性,体内磁感应强度为零;第Ⅱ类超导体具有2个临界磁场,分别用Hc1〔下临界磁场〕和Hc2〔上临界磁场〕表示,当外磁场HHc1时,呈完全抗磁性,当Hc1HHc2时称为混合态或涡旋态,此时超导态和正常态共存,磁力线通过超导体内的正常态区域,外磁场增加,则超导态区域进一步缩小,当HHc2时超导态变为正常态。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的超导合金及高温超导体都属于Ⅱ类超导体。在超导材料从正常态变为超导态的相变经过中,超导体的物理性质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下面就以高温超导电性实验为对象,阐述利用近代物理实验的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并培养其从事科学研究意识所起的积极作用。1、高温超导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是高等院校物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实验课,其地位介于普通物理实验和科研性实验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一门具有较高理论基础和较强技术操作要求的课程,近代物理实验对拓展学生的科技前沿领域知识、引导学生涉足科研领域及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低温物理学是凝聚态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是近代物理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低温物理实验主要以高温超导材料YBCO为对象,研究其电阻随温度变化的R-T曲线、测量高温超导体的临界转变温度Tc,进而在理论和实验上理解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众所周知,在通常条件下,一般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下降而不断减少,其R-T曲线如此图1〔a〕所示。但对超导体材料而言,当温度降至Tc下面时,超导体的电阻就忽然降为零,如此图1〔b〕所示。围绕超导体的基本性质,还可延伸出其他几个经典实验。开设高温超导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超导材料的基本特性及其发展应用状况,了解高温超导体的测量技术和原理。因而,对高等院校物理学专业的学生介绍低温实验和超导的知识是特别必要的。如液氮的使用、超导磁体以及永久电流实验等。同时,利用超导体的Meissner效应,给学生展示高温超导体的磁悬浮实验。把一辆嵌有高温超导材料的小车模型放入液氮中浸泡几秒钟,用竹夹子把小车放在一个永久磁铁做成的轨道上,然后对其施加沿道轨方向的力,可看到小车顺着磁轨道作周期性的水平运动,直到温度高于临界温度Tc后失去超导性,小车落在轨道上。更令人惊奇的是把轨道平面翻转180后,超导小车倒挂起来仍能够沿着轨道运动,这些奇异的现象往往会引发学生惊叹,进而诱导学生去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与此同时,老师在教学经过中若能向学生明确提出一些问题,如当前超导体的主要应用到底有哪些?其工作原则是什么?研究超导电性除实验方式方法外还有什么方式方法?并要求学生去查阅相关的科技文献,在1个月后再组织一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报告会。由此可进一步激发一批学生对超导电性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并积极引导部分学生在做毕业论文〔设计〕时能选择高温超导电性的计算机数值模拟计算,以此来培养和稳固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和热情。2、磁通动力学模拟研究由于第Ⅱ类超导体中存在2个临界磁场,因而存在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1957年,Abrikosov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了超导体在外磁场中的行为,发如今Ⅱ类超导体中,磁场其实是以量子化的磁通涡旋进入超导体内部的,一个磁通量子为0=h/2e〔约2.06710-15Wb〕,华而不实h为普朗克常数,e为电子电量。在低温和低磁场下,量子磁通涡旋将有序地排列。量子化的磁通很快就被实验证实,单量子磁通线组成一个周期性的二维磁通格子,理论和实验结果都得到磁通是一个三角点阵排列,并开拓了牵涉超导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超导体的磁通动力学研究。作为高温超导物理实验的进一步延伸,并且也是搭建其与科学研究的有效桥梁,可在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来学习高温超导体的混合态性质,即开展磁通动力学模拟的相关研究工作。高温超导体中磁通动力学的行为和材料中杂质的缺陷而构成的钉扎作用、磁通与磁通间的排挤作用、外加的驱动力作用和热噪声的作用等有着密切关系。在高温超导体的混合态里当有外加的电流时,磁通遭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运动,而钉扎的存在将阻碍磁通的运动,在临界电流Ic下面钉扎力抵消洛伦兹力使得磁通固定不动,进而保持无能量耗散的超导状态。当洛伦兹力大于某一临界驱动力Fc0时,则磁通开场集体运动。在零温下,磁通的平均速度v和洛伦兹力F知足v〔F-Fc〕,华而不实为临界指数。运用计算机模拟来研究高温超导体的混合态中的磁通运动,不仅可得到高温超导的电磁及输运性质,还可探寻求索系统非平衡态行为。研究模型是由s个一样的超导面互相平行叠加组成,每一层的厚度均为d且包含有NV个涡旋薄饼〔PV〕和Np个钉扎〔pin〕,钉扎中心随机分布,因而模型可对应于YBCO高温超导体。考虑外磁场方向垂直于超导面,则穿过超导体的磁通线可处理为连接涡旋薄饼的弹性绳。假设第i个PV在ri处所受过阻尼运动的方程为:这里的是粘滞系数,UVV是涡旋-涡旋互相作用,UVP是涡旋-钉扎互相作用,FL是洛伦兹力,其详细形式参见文献。在模拟中考虑钉扎强度为,并且在三维空间中采用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对动力学方程采用二阶Rugen-Kutta算法进行积分,进而可求得磁通的运动速度。假如初始时刻在垂直磁场方向加一驱动力FFc0,当到达动态平衡时将F忽然降到Fc0时,磁通就会渐渐被集体钉扎住。因而,可用动画做出磁通随时间变化的运动经过,使学生得到详细形象的感受。图2给出磁通线在动态平衡以及被集体钉扎住时在某一超导层内的分布情况。从图2可发现,磁通在动态平衡时处在钉扎区域的数目很少,而被集体钉扎时有较多的磁通线处在钉扎区域,进而给出钉扎力的直观感受。图2超导层内的PV分布图,空心圆点表示钉扎,浓黑点表示FFc0时动态平衡下的PV分布,淡黑点三角表示F=Fc0磁通被集体钉扎住的PV分布当横向电流产生的驱动力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即FL=Asin〔t〕且AFc0,进一步考察磁通线在沟通驱动力作用下的速度-力〔v-F〕的变化关系。经屡次模拟取平均值,可得到如此图3所示曲线。由图3可得,与恒力作用下的v-F曲线图不同,它有一个滞后的现象;当驱动力F随时间减小且0FFc0时速度v0。对此的解释是:驱动力很小时,由于遭到钉扎力的作用,磁通的集体运动遭到抑制,但被钉扎住的磁通线遭到本身弹性力的作用而调整其弯曲程度,使其趋向于笔直状态以到达最低能量状态,进而得到一个与驱动力方向相反的速度。当FFc0时,由于钉扎和驱动力随时间变化,磁通的平均速度没有足够时间调整到恒力条件时的稳定状态〔图3红色曲线〕,进而在速度增加方向,一样沟通驱动力和恒力作用下,前者对应的磁通速度要小些。图3沟通驱动力作用下的v-F变化关系。箭头表示力随时间增加〔减小〕的方向,红线表示在不同恒力作用下的v-F曲线。因而,利用计算机模拟研究可较直观地表示出磁通线在混合态中的运动情况,使学生比拟清楚地认识到混合态中的丰富物理性质,这将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高温超导体的特殊性质,进一步加深对物理学研究方式方法和研究手段的认识。3、结束语综上所述,近代物理实验承当着连接大学普通物理实验与创新科学研究的桥梁,对高等院校物理学专业的学生积极开展高温超导实验的创新教学实践是特别必要的,这样不仅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超导材料的基本特性,了解其应用情况、测量技术和原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培养其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下为参考文献:[1]BednorzJG,MiillerKA.PossiblehighTcsuperconductiv-ityintheBa-La-Cu-Osystem[J].ZPhysB,1986,64〔2〕:189-193.[2]WuMX,AshburnJR,TorngCJ,etal.Superconductivityat93KinaNewMixedPhaseY-Ba-Cu-OCompoundSys-tematAmbientPressure[J].PhysRevLett,1987,58〔9〕:908-910.[3]赵忠贤,陈立泉,杨乾声,等.Ba-Y-Cu氧化物液氮温区的超导电性[J].科学通报,1987〔6〕:412.[4]MeissnerW,OchenfeldR.EinneuerEffektbeiEintrittderSupraleitfa咬higkeit[J].Naturwiss,1933,21〔44〕:787-788.[5]刘海霞,苗洪利,盖磊.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