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
................................................................................
II1
..............................................................................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3 术语和定义
........................................................................
44 缩略语
............................................................................
65
..............................................................................
66 质量评定程序
.....................................................................
127
...........................................................
15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故障判据
.......................................................
16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面阵式扫描器识读区域...........................................
18附录
C(规范性附录) 试验方法
.......................................................
19附录
D(资料性附录) 蓝牙连接方式...................................................
26附录
E(资料性附录) 识读性能要求...................................................
29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穿戴式条码识读设备(以下统称产品)的要求、质量评定程序、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规范适用于直接解码的穿戴式条码识读设备的研发、制造及应用,其他形式的条码识读设备可参照采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适用于本文件。GB/T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1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A:低温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B:高温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3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5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Ea
和导则:冲击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6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Eb
和导则:碰撞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10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Fe:振动(正弦)GB/T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
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4208-2017/IEC
:2013
外壳防护等级(
代码)GB/T
包装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 第
2
部分:温湿度调节处理GB/T
包装 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GB/T
5080.7-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 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验证试验方案GB/T
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
1
部分:设备分类、要求和用户指南GB
9254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2904
商品条码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显示GB/T
条码术语国家标准GB/T
12908
三九条码GB/T
1761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7626.2-201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快速响应矩阵码
CodeGB/T
Code128GB/T
23704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识读技术
二维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GB/T
26125
电子电气产品
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GB/T
26228.1-2010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条码检测仪一致性规范
第
1
GB/T
26572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GB/T
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GB/T
移动通讯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B/T
硅胶通用试验方法GB/T
可穿戴产品分类与标识QB/T
4775-2014
表壳体及其附录人工汗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SJ/T
11364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
、GB/T
37035-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穿戴式设备
wearable
整合在随身佩戴物品或植入表皮/感知、监测活动状态或生理指标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等功能。[来源:GB/T
37035-2018,3.1,有修改]3.2条码识读设备
device将条码(/)图形(下文统称为码图)采集、解码、数据存储及传输一体化,带有电池,可无线连接信息交互或可离线操作的终端设备。3.3指环式一维扫描器
one-dimensional
ring
scanner能够穿戴在手指上的一种小型的一维条码识读设备,通过扫描码图,从而获得码图中蕴含信息的输入设备。3.4指环式二维扫描器
two-dimensional
ring
scanner能够穿戴在手指上的一种小型的二维条码识读设备,通过扫描码图,从而获得码图中蕴含信息的输入设备。3.5符号反差
(SC)码图中最高反射率(Rmax)与最低反射率(Rmin)之差SC=Rmax-Rmin。3.6景深
depth
of
field码图的垂直方向或法线方向,条码识读设备能够读取码图的距离范围。3.7出错率
error
rate解码错误次数占识读总次数的百分比。3.8测试版
test
chart由各种码制及相关编码、解码要求所形成的码图和其他信息构成的测试卡片,如标准测试版、符号反差测试版、低品质测试版等。3.9标准测试版
standard
chart由GB/T
23704中规定符号等级为“A”的码图样本组成,用于考察产品对标准条码的识读效果。3.10符号反差测试版
symbol
contrast
test
chart由不同符号反差值(SC值)的码图样本组成,用于考察产品对不同符号反差条码的识读效果。3.11低品质测试版
test
chart由各种低品质条码图样本组成,低品质类型包括:打印间断、倾斜、磨损等。用于考察产品对各种低品质条码的识读效果。3.12识读角度
angle条码符号沿轴线方向的偏转角,由X轴偏转角、Y轴偏转角及Z轴偏转角组成,如图1所示。图1 识读角度3.13移动识读
产品对处于移动状态的码图进行解码,用于考察产品的移动识读性能。3.14条码分辨率
barcode
resolution
ratio由GB/T
12905-2019条码术语国家标准中规定。一维条码和层排式二维条码中符号字符的最窄构成单元的宽度,或矩阵式二维码中最小的信息承载单元的宽度。[来源:GB/T
12905-2019,有修改]3.15拒识率
non-read
rate由GB/T
12905-2019条码术语国家标准中规定。在相同条件下,不能识读的条码符号数量与条码符号总数量的比值。[来源:GB/T
4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用于本文件:CCD
感光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MOS
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Oxide
Semiconductor;SC
符号反差:
Contrast;LD
激光二极管:Laser
;HBM
人体放电模型:Human
Body
Model;LED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5 要求5.1 外观和结构产品的外观和结构应满足下列要求:a) 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纹、变形和污染;b) 表面涂覆层应均匀,不应起泡、龟裂、脱落和磨损;c) 金属零部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d) 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开关、按钮和其他控制部件应灵活可靠。5.2 识读性能5.2.1 可识读条码密度产品可正确识别的层排式和矩阵式二维码图分辨率应不低于0.17mm(6.7mil),可正确识别的一维码图分辨率应不低于0.127mm(5mil5.2.2 解码能力产品可正确识读GB/T
、GB/T
、GB
和GB/T
18284中的规定的至少一种一维或二维码码制。5.2.3 景深范围符合GB/T
23704中规定符号反差、调制比和缺陷度为“A”,条码分辨率为15mil,条码内容为“ABCDEF”的一维条码,其景深范围可分为
3个级别,用1、2、3表示级别:——3
级:景深范围小于
~300mm,
表示识读景深一般,根据情况选用;——2
级:景深范围大于
~300mm,且小于
40mm~400mm,
表示识读景深较好,推荐选用;——1
级:景深范围不小于
~400mm,表示识读景深好,优先选用。5.2.4 符号反差
40°~
40°~
180°~
180°-45°~
45°
-45°~
45°符合GB/T
23704ASC值可分为3个级别,用1、2、3表示级别:——3
级:≥时,表示识读
SC
值能力一般,稳定工作时,需要较高的码图质量,根据情况选用;——2
级:30%<SC<40%时,表示识读
值能力较好,推荐选用;——1
级:SC<30%时,表示识读
SC
值能力好,优先选用。5.2.5 识读速度符合GB/T
23704中规定符号反差、调制比和缺陷度为“A”,条码分辨率为15mil,条码内容为“ABCDEF”的一维条码,指环式二维扫描器识读时间可分为
3个级别,用1、2、3表示级别:——3
级:平均识读时间
500ms<t≤
表示识读速度一般,根据情况选用;——2
级:平均识读时间
100ms<t≤
表示识读速度较好,推荐选用;——1
级:平均识读时间
t≤,表示识读速度好,优先选用。符合GB/T
23704中规定符号反差、调制比和缺陷度为“A”,条码分辨率为15mil,条码内容为“ABCDEF”的一维条码,指环式一维扫描器识读时间可分为
3个级别,用1、2、3表示级别:——3
级:平均识读时间
100ms<t≤150ms,表示识读速度一般,根据情况选用;——2
级:平均识读时间
50ms<t≤100ms,表示识读速度较好,推荐选用;——1
级:平均识读时间
t≤
表示识读速度好,优先选用。5.2.6 识读角度符合GB/T
23704中规定符号反差、调制比和缺陷度为“A”,条码分辨率为15mil,条码内容为“ABCDEF
1要求。表1 识读角度表1 识读角度符合识读码制为GB/T
C.1.2试验条件要表2 识读角度表2 识读角度如附录BB.1所示,二维指环扫描设备的识读区域B×C×D应在产品实际的识读区域内。5.2.8出错率符合产品识读码制GB/T
的标准测试版的出错率应≤0.01%。5.2.9纠错能力
mm/s
2000
500
5000
1800mm/s5001800产品识读GB/T
23704中规定的低品质测试版的出错率应≤15%。5.2.10拒识率在产品的景深范围内,识读码制GB/T
23704的标准测试版拒识率应≤0.01%。5.2.11 移动识读能力符合GB/T
23704中规定符号反差、调制比和缺陷度为“A”,条码分辨率为15mil,条码内容为“ABCDEF”的一维条码。二维指环扫描设备分别沿X轴,Y轴方向进行移动识读,在准确识读的情况下,其移动速度应不低于表3要求。表3 二维指环扫描设备移动识读能力移动识读能力又称动态识读能力。一维指环扫描设备分别沿表3 二维指环扫描设备移动识读能力移动识读能力又称动态识读能力。低于表4要求。表4 一维指环扫描设备移动识读能力表4 一维指环扫描设备移动识读能力对于交流供电的,应能在产品额定电压偏差±10%,频率偏差±1Hz范围内的条件下正常工作。对于直流供电的,应能在产品额定电压偏差±5%范围内的条件下正常工作。5.4 电磁兼容性5.4.1 无线电骚扰限值产品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应符合GB
9254规定的B级要求。5.4.2 抗扰度限值产品的抗扰度限值应符合GB/T
17618中的规定。5.5 通讯接口产品支持的无线通讯方式应兼容BT4.0
及以上版本。产品配件的有线通讯接口应包括USB2.0、USB3.0、RS-232、以太网、PS/2。5.6 图像传感像素二维指环扫描设备使用的图像传感器像素应≥305.7 环境适应性5.7.1 气候环境适应性Hz10oct/min,mm0.15,mm0.750.15,min30±1,Hz10,mm0.15,oct/min20℃~55℃40℃~65℃≤90%(40℃)≤93%(40℃)86kPa106kPa(lx)LD≤48000CCD≤110000≤86111产品的气候环境适应性应满足表5的要求。表5气候环境适应性表5气候环境适应性产品的环境光照适应性应满足表6的要求。表6 环境光照适应性要求表6 环境光照适应性要求5%5.7.3.1
振动适应性产品的振动适应性应满足表7的要求。表7 振动适应性表7 振动适应性产品应满足3米高落摔至混凝土地面,6面8角12棱各跌落1次(共26次)后,各项性能正常。5.7.3.3
碰撞适应性产品应满足1米高度滚筒测试不低于次后,各项性能正常。5.7.3.4
外壳防护等级产品的外壳防护等级划分应符合GB/T
4208-2017/IEC
60529:2013中的规定,并满足下列要求:——防水等级≥6;——防尘等级≥6。5.7.3.5
运输包装件跌落适应性产品的运输包装件跌落适应性应满足表8的要求。
kg
mmm≤151000158003060040450表8运输包装件跌落适应性表8运输包装件跌落适应性采用平均失效间隔工作时间(MTBF)衡量产品的可靠性水平。本规范规定的产品m值的不可接收值)≥7500h。5.9 功耗及续航5.9.1 工作功耗产品按每3秒扫描一次的频率,其工作功耗可分为3个级别,用1、2、3a) 3
级:平均功耗
0.3W<P≤0.6W
且峰值功耗
1.5W<Pmax≤3W,表示功耗水平一般,根据情况选用;b) 2
级:平均功耗
0.15W<P≤0.3W
且峰值功耗
0.75W<Pmax≤1.5W,表示功耗水平良好,推荐选用;c) 1
级:平均功耗
P≤
且峰值功耗
Pmax≤表示功耗水平优秀,优先选用。测试环境条件如下: 温度:255℃; 湿度:35%~65%。5.9.2 待机功耗产品应有待机功能,待机功耗应小于0.02W。测试环境条件如下:——温度:255℃;——湿度:35%~65%。5.9.3续航能力在累计已使用5个电池充放周期内,以电池满电状态下,其续航能力应满足如下要求:——一维指环扫描设备:在
3
秒扫描一次时,工作时长大于
小时。——二维指环扫描设备:在
3
秒扫描一次时,工作时长大于
5
小时。测试环境条件如下:——温度:255℃——湿度:35%~65%5.10 安全5.10.1 产品的安全应符合
的要求。5.10.2 含有激光发射功能的产品的安全还应符合
GB/T
的要求。5.10.3 电子电气产品
GB/T26125
的要求。5.10.4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应符合
GB/T
26572
的要求。10710a) 机械按压式:产品按键的回弹力应≤120g,且按压面积≥130mm
a) 机械按压式:产品按键的回弹力应≤120g,且按压面积≥130mm
;功能应能保持正常。5.10.6 硅胶中有害物质的限量应符合
GB/T
34709-2017
的要求。5.11 限用物质的限量适用时,产品的限用物质限量应符合GB/T
26572的要求,如不符合应按SJ/T
11364的要求在产品上进行标识。5.12电池产品中配备的电池应符合
31241的要求。5.13 按键穿戴式条码识读器产品按键应按动灵活、接触可靠,每个按键在规定的负荷条件下,通断寿命应符合下表9要求。表9 按键寿命5.14 表9 按键寿命配备补光灯的二维指环扫描产品,应采用白色,可采用全局补光或者局部补光。5.15 识读成功提示产品识读成功时应有提示,如提示音、可视化图形界面、振动、指示灯等方式。5.16 支持性软件如果产品包含软件用户界面,文字应使用简化字。5.17穿戴舒适性和作业灵活性5.17.1 穿戴舒适性5.17.1.1
重量产品的质量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舒适性。本规范规定的单指穿戴的指环式产品,其主体重量≤25g。5.17.1.2
按键灵敏度本规范规定产品的扫描触发按键可采用机械按压式或触摸感应式两种方式,其灵敏度要求如下:2b)
5
次/单个周期≤200ms
且能够适应使用者在穿戴厚度为
1mm
的手套的情况下正常响应触摸。5.17.1.3
尺寸产品的尺寸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舒适性。本规范规定的单指穿戴的指环式产品,其长度≤,宽度≤35mm,高度≤。11Mint≤1<t≤2<t≤4<t≤5HBM
kV
kV3025可脱卸力≤1s≤40N5.17.2 作业灵活性依照本文件C.18的测试方法,产品应参照表10的要求,进行作业灵活性评价。表10 作业灵活性评价产品的充电接口使用寿命应≥2×10表10 作业灵活性评价产品的充电接口使用寿命应≥2×10
次。穿戴于人体手指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应充分考虑使用者在进行相关的作业活动中,如产品被意外卡住时,对使用者本身最大限度的保护,产品应满足表11的要求。表11 穿戴于人体手指的产品快速脱卸表11 穿戴于人体手指的产品快速脱卸产品的抗静电能力应符合表12的要求。表12 抗静电能力表12 抗静电能力35.21 蓝牙通讯距离在空旷无遮挡无干扰的区域,穿戴式条码识读设备蓝牙通讯距离≥50m。5.22 产品兼容性5.22.1 操作系统兼容性产品应兼容以下操作系统:Windows、Android、、Linux。5.22.2 语言键盘兼容性产品应支持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德文字母的识别及输入。5.22.3 硬件接口兼容性产品配件的有线接口应支持USB2.0、USB3.0、、以太网、PS/2。6 质量评定程序6.1 一般规定125.1C.25.2.15.2.25.2.35.3.45.2.55.2.6C.3.65.2.7C.3.75.2.8C.3.85.2.9C.3.95.2.10C.3.105.3C.4无线电骚扰限值5.4.1C.5.15.4.2C.5.25.5C.65.6C.75.7C.85.8C.9产品在定型时(设计定型、生产定型)和生产过程中应按本规范和产品标准中的补充规定进行检验,并应符合这些规定的要求。6.2 检验分类本规范规定的检验分为:a) 定型检验;b) 质量一致性检验。各类检验项目和顺序分别按表13的规定进行,若产品标准中有补充的检验项目时,则应将其插入至表13的相应位置。表13 检验项目13表
13
检验项目(续)5.9C.105.10C.115.11C.125.12C.135.13C.145.14C.155.15C.165.16C.17
表示在该类检验中应进行的实验项目,
项目在逐批检验时,只进行接触电流和抗电强度的实验。6.3定型检验6.3.1 产品在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时应通过定型检验。6.3.2 定型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委托通过国家认可主管部门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6.3.3 数量为
2
2
台以上。6.3.4 定型检验中的各试验项目故障的判定和计入方法见附录
A以下规定进行:——试验中出现故障或某项通不过时,应停止试验,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分析报告,重新进行该项试验;——若在以后的试验中再次出现故障或某项通不过时,再查明故障原因,排除故障,提出故障分析报告后,应重新进行定型检验。6.3.5 检验后要提交定型检验报告。6.4 逐批检验6.4.1 逐批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进行。6.4.2 新进行检验,若再次出现任一项不合格时,则判该台产品为不合格品。逐批检验中性能和外观结构检査,允许按
进行抽样检验,如采用抽样检验,产品标准中应规定接收质量限(AQL)和抽样方案和拒收后的处理方法。146.4.3通过检验的产品为合格产品。6.5周期检验6.5.1 应重新进行周期检验。6.5.2 订货方的要求,产品制造单位应提供该产品近期的周期检验报告。6.5.3 验时间和成本确定,其余检验项目的试验样品数为
2
台或
2
台以上。6.5.4 周期检验中的各检验项目故障的判定和计入方法见附录
A障按以下处理:检验中出现故障或任一项通不过时应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分析报告。经修复后,重新进行该项检验之后,再按顺序做以下各项试验,如再次出现故障或某项通不过,再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分析报告,再经修复后,应重新进行周期检验。在重新进行周期检验中又出现某一项通不过的情况时,判该产品通不过周期检验。经过周期检验中的环境试验的样品,应印有标记,一般不应作为合格品出厂。6.5.5 检验后要提交周期检验报告。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 标志包装箱外应印刷或贴有“怕雨”、“易碎物品”等储运标志,储运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其他标志应符合国家标准有关规定。7.2 包装包装箱应符合防潮、防尘、防震的要求,包装箱内应有装箱清单、检验合格证、备件、附件及有关的随机文件。7.3 运输包装后的产品应能用任何交通工具进行运输,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允许雨雪或液体直接淋袭和机械损伤。7.4 贮存04030%~85仓库内不应有各种有害气体、易燃和易爆物品及有腐蚀性的化学物品,并且应无强烈的机械震动、15cm50cm,若在制造单位存放超过六个月,则应在出厂前重新进行逐批检验。15AA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故障判据A.1 故障定义和解释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均视为故障:a)受试样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出现一个或几个性能参数超过规定要求;b的失效,则视为受试样品不能完成其规定的功能。A.2 故障分类A.2.1 关联性故障关联性故障是受试样品预期会出现的故障,通常都是由产品本身条件引起的,它是在解释试验结果和计算,可靠性特征值时必须计入的故障。A.2.2 非关联性故障非关联性故障是受试样品出现非预期的故障,这类故障不是由产品本身条件引起的,而是试验要求之外而引起的,非关联性故障在解释试验结果和计算可靠性特征值时不计入,但应在试验中做记录,以便于分析与判断时参考。A.3 关联性故障判据以下故障为关联性故障:a)必须更换元器件、零部件、外围设备等才能使系统恢复正常允许;b)必须修理、调整接插件、电缆、插头和消除短路及接触不良,才能恢复正常允许;c联性故障,若由同一因素引、则不论出现几次故障,均记为一次关联性故障;d备严重损坏的故障,一旦出现,应立即拒收或判定不合格。A.4 非关联性故障判据以下故障为非关联性故障:a)因试验条件变化超出规定范围(电网波动太大、温度波动太大、严重电磁骚扰和机械冲击、振动等)所引起的故障;b)因人为操作失误而使样机出现故障;c)由于误判而更换元器件、零部件,或在检修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故障;d)根据产品有关技术规定,允许调整的部位(零部件、元器件等)未调整好而引起的故障;e)被确定是软件程序差错而造成的故障;16f0.5h则记为一次非关联性故障;g)有寿命指标要求的部件,在寿命期以外出现的故障。A.5判定承担试验检测的单位,根据失效分析和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可以做出关联性故障或非关联性故障的判定。17BB附
录 B(规范性附录)面阵式扫描器识读区域面阵式二维成像式扫描器与线性成像式类似,其图像的识读是通过二维的像素阵列实现的,采CCD或CMOS图B.1面阵成像式扫描器的识读方式图说明:A——最小识读距离B——景深R——最大识读距离E——Y轴方向的像素宽F——X轴方向的像素宽C——扫描高度D——扫描宽度B×C×D——识读区域18CC附
录 C(规范性附录)试验方法C.1 试验环境条件C.1.1 环境条件本规范中除气候环境试验、环境光照适应性试验、可靠性试验作耐电强度试验外,其他试验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温 度:15℃~35℃;——相对温度:25%~75%;——大
气
压:80kPa~;——光 照:100lx~;——二维测试版精度:(15
)和一维测试版精度:0.254mm(10mil除外。C.1.2 试验条件C.1.2.1 本规范中除景深、识读角度、识读区域外的其他识读性能试验项目应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如附录B中图B.1所示,将受试样品和测试版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使受试样品识读窗的中心轴线(即Z轴)对准测试版的中心。°°调节受试样品与测试版之间的偏转角,使XYZ轴偏转角均在-2
~+2°°Z轴方向上的最小识读距离dmin和最大识读距离dmax,并使识读距离,测试版应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C.1.2.2 模式(每分钟识读次数≥次)。C.2 外观结构用目测法和有关检测工具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C.3 识读性能试验C.3.1 分辨率受试样品能够识别的最高分辨率测试版对应的分辨率值即为该受试样品的分辨率。C.3.2 解码能力采用标准测试版或适合所测受试样品的条码符号测试图,受试样品应能正确识读。C.3.3 景深检测出受试样品对标准测试版在Z小识读距离的差即为该受试样品的景深。19
Hz2205019849198512424924251选用标准测试版,单个受试样品连续识读工作10
次以上,统计解码错误的百分率。选用标准测试版,单个受试样品连续识读工作10
次以上,统计解码错误的百分率。受试样品能够识读的最小符号反差测试版对应的SC值即为该受试样品的SCC.3.5 识读速度选用标准测试版,统计10次受试样品从码图获取至输出解码结果的平均时间。C.3.6 识读角度YX轴、ZY°°另外两个偏转角应在-2
~+2°°C.3.7 识读区域固定受试样品,选用标准测试版,受试样品识读区域如附录B中图所示。在ZXCY轴方向上下移动标准测试版进行解码试验,可得到长度D,再加上C.3.3中得到的景深B,进而测得识读区域B×C×D。C.3.8 出错率4C.3.9 纠错能力受试样品对纠错等级和编码容量确定且污损面积达到一定的程度的低品质测试版进行测试并记录其出错率。C.3.10 移动识读能力选用标准测试版对受试样品进行移动识读试验,记录受试样品能正确识读的最高移动速度。C.4 电源适应能力试验常工作。表C.1 表C.1 交流电源适应范围±5%C.5 电磁兼容性试验C.5.1 无线电骚扰限值的测量方法20按GB
9254规定的方法进行。C.5.2 抗扰度限值的测量方法按GB/T
17618规定的方法进行。C.6 通讯接口试验连接受试样品的通讯接口,查看是否能正常传输解码数据。C.7 图像传感器像素根据受试样品输出其所识读的电子图像,统计图像传感器的像素。C.8 环境适应性试验C.8.1 一般要求码图,受试样品应能正常工作。C.8.2 温度下限试验C.8.2.1 工作温度下限试验按GB/T
2423.1
“试验5规定的工作温度下限,加电运行2h,受试样品应能正常工作,恢复时间2h。C.8.2.2 贮存运输温度下限试验按GB/T
2423.1
“试验5条件下存放16h,恢复时间为2h,并进行最后检测。C.8.3 温度上限试验C.8.3.1 工作温度上限试验按GB/T
2423.2
“试验5规定的工作温度上限,加电运行2h,受试样品应能正常工作,恢复时间为2h。C.8.3.2 贮存运输温度上限试验按GB/T
2423.2
“试验5条件下存放16h,恢复时间为2h,并进行最后检测。C.8.4 恒定湿热试验C.8.4.1 工作条件下恒定湿热试验按GB/T
2423.3
“试验5规定的工作温度、湿热上限,加电运行2h,受试样品应能正常工作,恢复时间为2h,并进行最后检测。C.8.4.2贮存运输条件下恒定湿热试验21按GB/T
2423.3
“试验,恢复时间为2h,并进行最后检测。C.8.5 环境光照适应性试验该试验用来确定受试样品可顺利进行识读的环境亮度。°° °°° ° °K K °和Y轴偏转角度在2
与-2
之间,同时X轴偏转角也在2
与-2
之间。如果需要调整X轴偏转角的度数,以防止直接从条码感光底层反射,光源色温为3000°±1000°光源以
入射到测试版上。试验步骤:a)在黑暗的环境中依据前面讲述的要求安装受试样品;b)受试样品以一定的速度运动,该速度为移动识读试验中确定范围的一个;c)开启产品;d)确定是否正常识读;在另外一个亮度环境下重复进行本项试验。C.8.6 振动试验按GB/T
2423.10
“试验样品在不工作状态下,按表7规定值,分别在三个互相垂直方向进行振动。a)初始振动响应检查试验在给定频率范围内,在一个扫频循环上完成,试验过程中记录危险频率,包括机械共振频率和导致故障及影响性能的频率(后者仅在工作条件下产生)。b)定频耐久试验用初始振动响应检查中记录的危险频率进行定频试验,如果两种危险频率同时存在,则不得只选其中一种。在试验规定频率范围内如无明显共振频率或无影响性能的频率,或危险频率超过四个,则不做定频耐久试验,仅做扫频耐久试验。c)扫频耐久试验按表7给定频率范围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作为一次循环,按表7规定的循环次数进行,己做过定频耐久试验的样品不再做扫频耐久试验。d)最后振动响应检查此项试验在不工作条件下进行,对于己做过定频耐久试验的受试样品应做此项试验。对于做扫频耐久试验的样品,可将最后一次扫频试验作为最后振动响应检查。本试验应将记录的共振频率与试验结束后,进行最后检测。C.8.7 冲击试验按GB/T
2423.5
“试验”进行,受试样品应进行初始检测,安装时要注意重力影响,按表8规定值,在不工作条件下,分别对3个互相垂直轴线方向进行冲击,冲击次数各为3次,试验后进行最后检测。C.8.8 碰撞试验按GB/T
2423.6
“试验”进行,受试样品须进行初始检测,安装时要注意重力影响,按表831000行最后检测。22C.8.9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对受试验品进行初始检测,将运输包装件处于准备运输状态,按GB/T
进行预处理4h。将运输包装件按GB/T
和本规范表8的规定值进行跌落,任选四面,每面跌落一次。试验后按标准的规定检查包装件的损坏情况,并对受试样品进行最后的检测。C.9 可靠性试验C.9.1 试验条件可靠性试验目的为确定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使用周期内综合应力规定如下:电应力:
受试样品在5.3要求的范围内工作,一个周期内各种条件工作时间的分配为:电压上限25%,标称值,电压下限。5变化率的平均值为0.7℃~1℃/min,或根据受试样品的特殊要求选用其他值。在一个周期内,保持在上限和正常温度的持续时间之比为1:1左右。30.2m(MTBF的可接受值),电应力和温度应力应同时施加。C.9.2 试验方案可靠性试验按GB/T
5080.7-1986进行,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受试验品应工作在连续识读模式,故障的判据和计入方法按附录A的规定,并只统计关联故障数。C.9.3 试验时间试验时间应持续到总试验时间及总故障数按选定的试验方案作出接收或拒收判决时截止,多台受试样品试验时,每台受试样品的试验时间不得小于所有受试样品的平均试验时间的一半。C.10 功耗试验C.10.1.1 工作功耗受试样品工作在连续识读模式
功耗,统计3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C.10.2 待机功耗按产品规格说明书的设置,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肿瘤中医社区建设与发展
- 传染病预防与食品安全管理
- 贫血护理要点与实施策略
- 读爱和自由心得体会模版
- 【维卓】2023泰国社交媒体电商市场洞察报告342mb
- 2025年数学系大学生实习总结模版
- 2025年B站OTT大屏营销通案
-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 新质生产力体现
- 忽略症的临床护理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 500MW光伏电站项目500kV升压站输电线路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说课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 广汉市2024年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小升初数学试卷含解析
- 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全文)
- 公司单位车辆交接单移交表公车全文
- 大学生器乐训练基础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丽水学院
- 光伏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含三级)
- 西部计划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儿童游戏论
-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