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申义”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_第1页
基于“引申义”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_第2页
基于“引申义”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_第3页
基于“引申义”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引申义”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基于“引申义〞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一、引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汉语学习者如果不能拥有足够的词汇量并掌握其词汇意义,就无法完成语义的叙述,更不可能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与此同时,词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数量不断增加之外,词义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不同时期发生着变化。束定芳认为:“语言是个系统,它由各种子系统组成,词汇系统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内部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性。〞[1]单个词语的各个义项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系统性和关联性,示例词汇的引申义系统。在根本义的根底上经过推演开展而产生的意义是引申义[2]。从最初的根本义出发,利用演绎的办法可以推演出其他义项,便于汉语学习者系统性地掌握词汇意义。在汉语词汇教学中,词汇在各种系统中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聚合关系主要表现为同义、反义、同音、高低义关系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关系来帮忙学生掌握和记忆单词的意义[3]。反义关系的词汇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常见的,将这些词放在一起讲解,不但能通过比照的方式,帮忙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义,而且还可以扩大他们的词汇量。下面将以“上〞和“下〞为例,对引申义的系统性和反义关系的对应性进行分析,从微观的角度提出一些教学倡议。

二、“上〞和“下〞的词义引申系统

汉语中的“上〞和“下〞是一组比拟常用且有代表性的反义方位词,最早的意义与具体的空间位置有关。随着历史的开展,不断演变出更多的义项,并逐渐形成了义项之间相互关联的词义引申系统。

〔一〕“上〞的词义引申系统

?说文》:“|,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上,篆文|。〞[4]〔P1〕经甲骨文考证,此义与“上〞相符,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上〞的本义是与空间位置有关,指“上面,位置在上〞。“上〞在?汉语大字典》中一共有两个读音,其中一个读音是作为汉语的一个声调,在这里我们只列举出常用读音的44个义项:

①高处。

②指天。

③高位。

④君主。

⑤指尊长或在上位的人。

⑥指在上面的一方。

⑦上首;上座。

⑧物体的上端或外表。

⑨侧畔。

j表示范围或方面。

k表示时间。

l等级或质量高的。

m时间、次序在前的。

n古;久远。

o初。

p重。与“轻〞相反。

q尊贵。用于敬词。

r从低处到高处;登;升

s往;去。

t向前。

u进呈;贡献。

v凌驾;欺凌。

w加;添。

x登载;记载。

y缴纳。

z安装;安上。

ヒ染、涂。

フ进食。

ヘ教读。

ホ碰到;遭受。

マ出场。

ミ居。

ム旋紧。

メ缝缀。

モ按规定时间加入。

ヤ够;到达。

ユ表示开始并继续。

ヨ表示到达的目的或结果。

ラ向上级。リ工尺谱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ル助词。

レ通“尚〞。崇尚;尊崇。

ロ表示希望;祈愿。

ワ姓。[5]〔P5-7〕

虽然上述列举出了“上〞的如此多的义项,但这些义项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相关性,以本义为出发点,在联想的根底上不断引申出一个内部相互联系的语义系统。“上〞的本义是与位置有关,并以此为根底逐渐引申出相关的其他义项。首先,以本义的位置为起点,引申出“高处〞“从低处到高处〞“表示时间〞等义项,这种直接与位置有关的引申属于相似引申。然后顺着这三条路径继续扩展,词义逐渐向抽象的层面开展。第一条路径:开始由具体的位置引申出等级、地位的上下,也用于指尊贵的人;第二条路径:遵循由下而上的趋向意义,结合人的认知模式引伸出“向前〞“够;到达〞“往;去〞“安装;安上〞以及下属的一些与趋向密切联系的相关义项;第三条路径:关于时间方面的义项相对简单,根本上都是按先后顺序来开展的。

〔二〕“下〞的词义引申系统

?说文》:“《B,底也。指事。下,篆文《B。〞[4]〔P1〕据此解释,并结合甲骨文的考证,可以得出“下〞的本义是“下面,位置在下〞。?汉语大字典》中对“下〞的解释有38个义项,现将其列举如下:

①低处;底部。

②指地。

③指地表之下。

④地位低的人。

⑤位置低。与“高〞相对。

⑥等级、质量低的。

⑦时间、次序在后的。

⑧对尊者自谦之词。

⑨攻克。

j投降。

k从高处到低处;降落。

l去;往。

m退出;离开。

n退场。

o按规定时间结束工作或学习。

p进入〔处所〕。

q投入;置入其中。

r公布;下达。

s投送。

t去掉;除掉。

u撤除;卸掉。

v轻视。

w谦让;谦恭。

x低于;少于。

y用;从事。

z做出〔某种决定〕。

ヒ按扎。

フ留宿。

ヘ指动物生产。

ホ内;里面。

マ指方面。

ミ表示属于一定的范围、处所、条件等。

ム当某个时间和时节。

メ旧指时间单位。

モ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

ヤ表示能容纳。

ユ指动作的次数。

ヨ指器物的容量。[5]〔P7-8〕根据所列举出的“下〞的众多义项,以其内在的联系为主线,可以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语义系统。

“下〞的本义体现的是一种位置规范,由此派生出来的“位置低,与‘高’相对〞“时间、次序在后的〞“从高处到低处〞“方面〞等义项都与位置有关,属于相似引申。随着词义的开展演变,这种位置规范逐渐从具体向抽象方面开展,用以指“等级、地位低〞,进而引申出“轻视〞的义项,通过联想,把具体的事物应用到抽象思维的层面。而从“从高处到低处;降落〞这个义项而引申出的词义反映的就是一个从趋向到结果的过程。这些趋向的走势都是由高到低,最终停滞的结果是低处、下面,并不再继续运动下去,从而引申出“内;里面〞“退出〞“表动作完成的结果〞等相关义项。而从“方面〞这个义项引申出的词义那么体现了从空间位置向时间位置的转移,由开始的“范围、处所、条件〞的义项转移到“时间或时节〞“时间单位〞的时间概念。它们不管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有一个具体的定位,最终还是与位置相关。

通过对“上〞和“下〞两个词义引申系统的描述,可以得出二者的本义指“具体的位置〞,并且是完全相反的对应关系。在本义的根底上引申出来的其他义项也都遵循着相同的引申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空间位置向时间位置的转移和开展趋向等几方面来演变的。同时这对反义词引申的路径根本保持一致,以位置、趋向和时间为根底,进行同步引申,词义的演变始终没有脱离统一的规范。经过联想机制,最终引申出来的义项还是与位置相关,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有据可循的词义引申系统。引申义对词汇教学有极大的帮忙,为词义的理解提供一定的途径。在词汇教学中,充沛发挥引申义的作用,不仅可以增加词汇量,还可以加强对词汇的灵活运用程度,解决因词义变化给词汇学习带来困难的问题。

三、“上〞和“下〞引申义的对应关系

〔一〕“上〞和“下〞引申义的数量对应关系

由于人类思维开展的渐进性,对事物的认识存在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使得“上〞和“下〞在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新义项数量和引申义并不会完全一一对应。通过对词义引申进程的历时考察,可以将“上〞和“下〞在不同历史时期义项的数量总结如下表。

表1:“上〞和“下〞引申义的数量对应关系①

历史时期上下

先秦2116

秦汉34

三国两晋12

唐32

宋元明清1310

清代以后34

总计4438

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上〞和“下〞早期引申出的义项数量较多。经过秦汉、三国两晋和唐代这几个时期的演变,到宋元明清时期义项数量有所增加,清代以后引申数量已经很少了,形成了到目前为止所看到的完整的引申义系统。在各个历史时期,“上〞和“下〞的义项数量相差幅度较小,根本保持平衡,除了“上〞的通假、假借和作为助词的义项之外,总数也几乎是一致的。

〔二〕“上〞和“下〞引申义的反义对应关系

“上〞和“下〞这对反义词在义项的数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特定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义项是跟人的认知有密切联系的,每个时期的义项是否都能构成反义关系,我们将通过下面的表格来加以比照。表中以“上〞的引申义为根本规范,考察“下〞的引申义是否与其对应。构成反义关系的,我们用“+〞来表示,反之那么用“-〞来进行标记。

表2“上〞和“下〞引申义的反义对应关系

义项上下

位置关系++

时间先后++

运动的趋向〔由外向内〕-+

等级或质量的上下++

向上级或向下级++

去;往++

地位的上下++

加添或撤除++

按规定时间加入++

够;到达+-

从表中可以看出,“上〞和“下〞的本义完全互为反义,在此根底上引申出来的其他义项也根本上互为反义关系,只有极个别的义项存在一定的差别性,但几乎不影响两个词义引申系统在开展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由于本义互为反义关系,在初期的演变阶段,词义的反义程度较强。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开展到抽象层面,加之认知的主观性,使得“上〞和“下〞的引申义并不是完全保持一致,有时只是构成关系范围内的反义对应关系,但并没有妨碍整体的同步引申开展趋势。并不是所有的反义词在引申过程中都能保持这种相对的同步性,“上〞和“下〞引申的同步性是与它们的来源有密切关系的,来源的完全对应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词义引申的开展趋势。此外,在相同来源的根底上遵循一定的路径进行引申,层层递进,相互呼应,最终形成了“上〞和“下〞同步的反义引申对应关系。

四、引申义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原那么

词是语言的重要组成局部,由于语言的开展变化,词义也是不断演变的。在词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掌握词义的变化,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引申是词义开展变化的一种常见办法,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系统性,构成反义关系词语的引申方向也存在一定的对应性。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充沛利用词义引申的特点和反义关系的对应性,遵循下列原那么进行词义教学。

〔一〕阶段性原那么

“上〞和“下〞完整的词义引申系统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渐演化形成的。在开展过程中,由于人类思维开展的渐进性,对事物的认识存在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上〞和“下〞早期引申出的义项所占比重较大,之后的开展过程中,一直保持匀速同步的演变趋势。在教学中,要以本义为根本出发点,根据字形的演变引入空间位置的概念,这也是学生在交际中比拟常用和容易理解的义项。示例:“上边〞“下边〞。当学生掌握了根本的意义之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和汉语水平选择相应的引申义教学。一般初级阶段接触到的是表示时间概念的义项,如:“上星期〞“下星期〞。以此类推,到了中高级阶段,可以继续学习表示“趋向和等级、地位〞等义项。词汇中的词义教学,要由易入难,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规律来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不同阶段的学习者对词义的掌握有不同的要求,初级阶段的学习者只需掌握根本词义,能够听懂并运用所学词义进行简单交流。到了中高级阶段,为了满足读写的需要,就应该掌握难度较高的词义。如果不能按阶段进行词汇教学,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阶段性原那么在教学中非常重要。〔二〕系统性原那么

“上〞和“下〞在本义的根底上,沿着不同的路径引申出众多的相关义项。这些义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内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词义系统。同时,“上〞和“下〞的词义引申系统也构成了相互对应的反义关系,在引申系统的外部也形成了一定关系。利用引申义进行词汇教学,应该在词义系统内部建立一定的联系。讲解新词义的时候,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