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话语走向世界观后感_第1页
让中国话语走向世界观后感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中国话语走向世界观后感话语权属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对内可以引领社会舆论、塑造良好社会政治心态,对外能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影响国际舆论。话语权是国之重器。大国兴起,往往伴随着话语的崛起。一个物质富裕而精神塌陷、话语贫困的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有时是虚胖。”历史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锻造了强大的思想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向世界贡献了富有魅力和影响力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话语体系等,成为人类文明宝库中至为珍贵的财富。中华古典话语,如“仁者爱人”“无为而治”“近悦远来”等以其厚重的内涵、深沉的智慧、优雅的姿态,引领文明风尚,泽被邻国四方,至今备受世人景仰。近代以来,由于封建制度腐朽没落,昔日东方大国渐渐落后于时代,滑落到了被开除球籍的边缘。从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之下,中国逐步跌入灾难深重的黑暗深渊,中华民族不仅因落后而挨打,也因落后而失去了话语自信、文化自信。伴随着世界中心地位的转移,西方话语逐渐上升为世界主导话语,占领了思想文化高地,掌握了国际规则的制定权,国际话语的解释定义权、议题设置权、争议裁量权。西方或以布道师身份出场,谋求将地域性话语上升为普世性话语,殖民于世界;或以裁判者面貌出现,以西方是非为是非,对其他国家评头论足、说三道四。伴随着西方话语汹涌而至,中华古典话语被挤入历史暗角,遮蔽了璀璨的荣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开端,也是中国话语走向世界的伟大历史开端。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划分等,就是当年中国话语对国际话语体系的贡献。70年弹指一挥间,今日之中国迎来了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历史新起点。现在中国经济上、物质上的强大正在成为现实,但这绝不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的全部,中国绝不能成为一个物质发达而精神贫困、失语失声的“跛脚大国”。“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一个物质强大的中国,还必须是一个精神自立、文化自强、话语自觉的中国。如果物质的丰饶伴随着精神的退化,经济的崛起伴随着文明的塌陷,体量的壮大伴随着话语的贫弱,那么这样的“大国”不可能成为世界意义上的现代化强国。近年来,随着中国走向复兴,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但与中国的文明古国身份、世界大国地位还不能完全匹配。究其原因,是由于国际话语权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实力。在国际话语场,有了强大的国家力量,就有了无声的话语权。通常情况是,谁拥有了压倒性的硬实力,谁就拥有了压倒性的话语权。今天,国际话语权争夺的焦点首先是规则的制定权,然后才是道义原则上的“谁说的话更在理”。当今的国际秩序,西方发达国家依然掌握着主要的国际话语权,但基于人类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日益成为各国的迫切愿望和世界发展的潮流。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的共同价值观、新安全观、文明观、新型大国关系等新理念,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认同;西方提出的“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西方中心论”“普世价值论”,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