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物流服务业快速发展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
三个阶段
国家对交通运输业与仓储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仍处于十分落后状态,还没有物流综合服务的概念,谈不上核算物流成本。这种物流活动分属于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邮电部、外贸部、商业部、物资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部等。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二阶段(1978-2000年)改革开放时期的物流1978年中国从日本引进了“物流”的概念,1984年成立“中国物流研究会”;1990年国家体改委与物资部在无锡、石家庄、沈阳进行的以配送为突破口的物流试点。
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1997年,中国商品的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历史性变革:在全国605种主要商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占72.2%,供求平衡的占27.8%;没有一种商品供不应求,从卖方市场开始进入买方市场,从供给约束型经济进入需求约束型经济。
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物流业的起步阶段:
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历史性调整,国退民进,两个转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从生产经营的粗放式向集约式转轨)快速推进;人民生活从温饱走向小康,综合国力有极大提高;从政府到企业都开始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性,并开始付诸实际行动,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三阶段即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改革开放引进大量外资,中外合资企业与外商独资企业迅速增长,他们以全新的物流运作模式冲击着中国传统物流,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更加速了这一进程,中国物流业进入发展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二,外资进入中国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1979-2002年),中国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4万个,实际使用外资4480亿美元;世界500强截至2001年,在中国设立3096个项目,90.2%在沿海12个省市。
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据新加坡大学调查,55%的外国公司在中国投资业务之前,会加大对物流分拨的投入,20%的公司认为只有在中国有了一个基本满足需求的物流系统以后才进入中国市场。外资进入中国,或带进一个物流公司,或自己成立一个物流公司,或培植一个中国的物流公司。
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三,巨大的经济总量加上13亿人口的消费,决定了物流的需求。由于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步显现,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成了全球物流的中心地带之一。
可以看以下几个数字: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②中国亿吨大港占世界亿吨大港总量的半壁江山世界贸易总量的80%要通过海上运输。2003年,上海、宁波、广州、天津、青岛、大连、秦皇岛、深圳等八大港口吞吐量均超亿吨;海3.16亿吨,列香港、新加坡之后占世界第三;加上香港、高雄,中国亿吨大港占世界亿吨大港总量的半壁江山。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③近20年,世界集装箱运输年均增长8.6%,而中国近18年保持25%的增长率,2003年为4860万标箱,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当年2.6亿标箱的五分之一。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④2003年,全球铁矿石海运量为5亿吨,中国进口1.63亿吨,占三分之一。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⑤2003年,全球石油海运量为23亿吨,中国进口1.36亿吨,占6%。中国成为全世界第六大进口国与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据美国美世顾问公司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真正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指具有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处理四种功能以上)的营业额2000年为300亿人民币,约占物流市场的3-5%。但以年均30%的速度上升,到2002年超过600亿,到2005年将达到1000亿。在中国,将会出现公有制物流公司、民营物流公司与中外合资物流公司三足鼎立的格局。
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五,为了适应物流业发展需要,国家加大了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改革开放以来已接近2万亿元。1991年至2002年,国有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从325.8亿上升到3568.3亿,增长10倍,年均增长24.3%,新增投资从197.7亿上升到2731.4亿,增长12.8倍,年均递增27%。
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第六,政府积极推动。已把发展物流列入“十五”规划,列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等6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快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2001年交通部发布了《关于促进运输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服务的若干意见》;2002年,原外经贸部发布了《关于开展试点设立外商投资物流企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国是政府推动物流发展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国家标准委成立了“全国物流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和“全国物流信息标准化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决定设立国家物流统计制度;教育部推动物流学历教育;劳动部推动物流职业培训;科技部推动物流科技进步;海关总署推动大通关与港区联动;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200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颁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各省市纷纷制定物流规划并出台有关政策。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二、中国物流产业的
现状分析二、中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根据国际上通行的物流服务业的统计分析方法,根据中国自身的特点,国家发改委与国家统计局决定建立中国的物流统计制度,并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实施,由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具体运作。
我们对1991-2002年的中国物流产业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1991-2002年,社会物流货物总额从3万亿元上升为23.3万亿元(2003年为29.6万亿),增长6.7倍,年均递增20.4%,大大高于同期GDP15.4%(按现价计算)的年均增速。在社会物流货物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总值比重最大,增幅最高,2003年占社会物流货物总额的84.6%。
二、中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从以上数据说明:①物流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1991-2002年,每亿元GDP带动物流需求年均为1.73亿元(“八五”为1.57亿,“九五”为1.71亿,2001年为2.03亿,2002年为2.27亿,2003年为2.5亿);当前,国民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拉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2个百分点,这既说明物流发展与经济发展成正比,也说明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二、中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二)社会物流总成本增长逐年趋缓,但占GDP的比重仍处于高位;社会物流总成本与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社会物流总成本由运输成本、保管成本与管理成本构成。1991-200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从5182亿元增加到2.2万亿(2003年为2.5万亿),增长了3.2倍,年均增长14%,高于国民经济增速4个百分点。但这种增长势头趋于减缓,特别是1994年以后增势明显放慢。
二、中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从物流成本构成看,运输成本占52.6%,保管成本占31.8%,管理成本占15.6%。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从1991年的24%,下降到2002年的21.5%,2003年的21.4%。社会物流总值占社会物流货物总额的比例由1991年的17.1%,下降到2002年的9.5%。
二、中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从以上数据可以说明: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越高,物流支出也越多,即社会物流总成本同时增加;所以社会物流总成本的绝对值是年年增加的,关键是看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中国2003年为21.4%,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一般为10%左右,我们高出一倍。反映中国的物流运作水平是极为粗放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低,经济增长付出的物流成本太高。
二、中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②影响中国物流总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是运输与保管(即仓储)成本太高。我们在分析美国、德国、日本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的原因时,得出一个同一的结论,即主要是通过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优化企业物流系统,大幅度降低库存,使库存成本大幅度下降,而运输与管理成本基本上处于小幅波动。
二、中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三)社会物流增加值的增幅高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物流产业增加值由交通运输业物流增加值、仓储物流业增加值、批发物流业增加值、配送加工包装物流业增加值和邮政业物流增加值构成。1991年我国物流产业增加值为2257亿元,2002年为7133亿元(2003年为7880亿),增长2倍多,年均递增11%,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约1个百分点。
二、中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其中增加值发展最快的是配送、物流加工、包装,12年平均增长17.6%;仓储物流为16%,批发物流为13.4%,邮政业物流为12.7%,交通运输物流为8.6%。物流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的比重1991-2002年平均为24.8%。
二、中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物流业直接创造了时间与空间价值,创造了国民收入,扩大了经济总量。初步测算,物流产业在GDP的贡献率,“八五”期间平均为8.1%,拉动GDP年均增长约0.8个百分点。
二、中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②物流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物流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一直稳定在20%以上,并逐年增长。“八五”第三产业年均增长9个百分点,其中物流业占2.2个百分点。这说明物流业是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外资进入的一个新的领域,也是民营资本进入的一个新的领域。
二、中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四)物流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但投资规模还相对较小,滞后于物流需求的增长1991-2002年,国有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从325.8亿上升到3568.3亿,增长了10倍,年均递增速度达到24.3%。由于投资力度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都取得长足发展,为物流产业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明显存在三个大问题:
二、中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②每万美元GDP产生的运输周转量我国为4823吨公里,而美国仅为870吨公里。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2003年我国仅为134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0.43公里/万人,而美国为6869.3和253.59,印度为5403.9和21.6。二、中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③由于物流运作模式落后,物流设施落后,物流装备落后,我国工业生产中物流活动所占时间为整个生产过程的9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40%左右。
二、中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三、外国资本如何进入
中国物流市场三、外国资本如何进入中国物流市场(一)在中国加入WTO的同时,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如麦肯锡、摩根•斯坦利、埃森哲、美世顾问等都对中国物流的现状及前景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麦肯锡写出了“中国物流市场白皮书”,摩根•斯担利写出了“中国物流报告”,埃森哲写出了“中国供应链的现状与发展”,美世顾问写出了“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调查”。这些报告都提供给了想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这些咨询公司得出了几个共同的结论:
(1)中国物流市场很大,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处女地。
三、外国资本如何进入中国物流市场(3)根据中国的实际与现行政策,外国物流公司到中国市场以中外合资合作为好,实施本土化战略,以其规模、管理、技术、人才优势尽快立足,以求扩展。
三、外国资本如何进入中国物流市场(4)物流业务外包和物流单一功能向一体化服务发展是中国物流未来发展的两大趋势,物流业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未来十年内年均增长率将超过20%。
三、外国资本如何进入中国物流市场(二)根据中国的现行政策,跨国物流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均采用合资的方式,以借助中国公司的网络优势、客户优势与关系优势。比如:
三、外国资本如何进入中国物流市场△丹麦马士基与青岛港、上海外高桥集装箱码头;△美国总统轮船与联想成立志勤美集科技物流;△荷兰天地(TNT)与上海汽车集团成立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日本邮船与中远航运成立中远日邮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德国捷富凯与天津大田。
三、外国资本如何进入中国物流市场进入中国的还有日本通用、英国英运、新加坡海皇、美国劲达货运、美国泛亚班拿等等。这些中外合资物流公司在中国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们主要的客户是中外合资制造企业与商贸企业。中国成了他们在外国拓展业务最快的国家之一。
三、外国资本如何进入中国物流市场(三)进入中国国际货邮运输业务,特别是快递业。据统计,已有60多家外国航空公司在中国开展此项业务,占中国国际货邮量的65%。
三、外国资本如何进入中国物流市场主要投资商有中国香港和记黄浦、环球货柜、中远太平洋、铁行渣华、招商国际,新加坡港务,丹麦马士基,日本邮船等。投资集装箱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定制旅行路线协议
- 植物油脂化学成分分析考核试卷
- 涂料店铺顾客引流策略考核试卷
- 笔的书写力道调节考核试卷
- 石油开采安全生产考核试卷
- 电子出版物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趋势考核试卷
- 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竞争力分析考核试卷
- 聚氧化乙烯纤维单体制备考核试卷
- 纺织原料预处理设备考核试卷
- 租赁合同模板设计与条款完善考核试卷
- 解读功能性食品研发
- 京东自营购买合同范例
- 急性胰腺炎护理查房-5
- 公务用车分时租赁实施方案
- DB3301∕T 0451-2024 医学美容机构电子病历系统技术规范
- 《大国浮沉500年:经济和地理背后的世界史》记录
- 水工维护初级工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运维项目进度计划
- 商场中央空调租赁协议模板
- 十八项核心制度
-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