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Av解析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At.加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但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故A、C选项错误;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B选项正确;位移是矢量,是由初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如果质点做往复运动或曲线运动,位移的方向与质点运动的方向可能不一致,故D选项错误.答案B—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jiu>(rn-s^2)1齐3ts图1A叭】卜]JA叭】卜]J解析物体在0〜I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2s耐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2s末速度刚好减为0,一个周期结束,以此循环运动,故C正确。答案C如图2所示,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AB,右侧面是曲面AC,已知AB和AC的长度相同.两个小球p、q同时从A点分别沿AB和AC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A.pA.p小球先到C.两小球同时到D.无法确定解析可以利用vt图象(这里的v是速率,曲线下的面积表示路程s)定性地进行比较.在同一个vt图象中做出p、q的速率图线,显然开始时q的加速度较大,斜率较大;由于机械能守恒,末速率相同,即曲线末端在同一水平图线上.为使路程相同(曲线和横轴所围的面积相同),显然q用的时间较少.答案B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在下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x、速度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起览线图3解析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且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他们运动的xt关系图象均是经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斜率大小代表速度大小;而vt关系图线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由题图4可知,v>v,故选项B正确.乙甲答案B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4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解析甲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先向负方向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小时末又向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2小时末速度为0,最后保持这一加速度、回头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小时末是乙车加速、减速的分界点,但没改变运动方向,故A项错;0〜2h末,
从图象围成的面积可知甲车发生位移为30km、正向,乙车发生的位移为30km、负向.结合开始时两车时的距离知,两车相距70km—30km—30km=10km,故B项正确;由于乙的斜率总比甲的大,所以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总比甲车的大,故C正确;第4小时末甲、乙速度相等,但未相遇,故D错误.答案BC如图5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图刁图刁Av
aAAv
aA=~At"A—40—408AvDm/s2=—10m/s2,aD=B=BAtB20—(—20)6m/s2=6.67m/s2,选项D两球在t=2s时速率相等两球在t=8s时相距最远两球运动过程中不会相遇甲、乙两球做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解析t=2s时尽管速度的方向相反,但速率却是相等的,则A正确;由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可知,两球在t=8s时均回到出发点,显然不是相距最远,选项B、C错误;两球都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错误.答案A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40m处有需要紧急停车的危险信号,司机立即采取刹车措施.已知该车在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求从刹车开始经过5s时汽车前进的距离是多少,
此时是否已经进入危险区域?解析设汽车由刹车开始至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为t0,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5m/s2,v—v则由v=v0+at得t0=訂=4s可见,该汽车刹车后经过4s就已停下,其后的时间内汽车是静止的.由运动学公式知x=v0汁gat2,刹车后经过5s时汽车通过的距离为x=v0t0+|at0=40m即汽车此时恰好未进入危险区域.答案40m;恰好未进入8.如图6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12m,以v°=5m/s的速度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向右,另有一物体以v=10m/s的速度滑上传送带的右端,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g=10m/s2)通过计算说明物体能否到达左端A点?求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解析(1)物体滑上传送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m=5m/s2,故物体从滑上传送带到速度为0滑动的距离为:V2102所以物体不能到达传送带左端A点.(2)物体从滑上传送带到速度为0运动时间为:v10t1=a=t随后物体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所用时间为:此过程中物体向右的位移为x1=|°=2务m=2.5m,然后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到右端所用时间为:X—X110—2.5-”t3—v—5s—1.5s,"o5故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t—ti+tq+tg—(2+1+1.5)s—4.5s.答案(1)不能(2)4.5s一个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的速度为v,其vt图象如图7所示,则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vvB.vv字D.无法确定-vo+vA・v=七C.v牛解析本题我们可以假设物体做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其vt图象如图中的倾斜虚线所示.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v0与末速度v的算术平均值,即平均速度等于02°,而物体在t秒内的实际位移比匀变速直线运动在t秒内的位移大,所以方,故选C正确.答案C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某时刻起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设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3s、2s、1s,这三段位移的大小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1:2:31:1:133:23:132:22:11:23:331:22:325:3:13:2:1解析逆向思维:把物体的运动看成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根据位移公式x=|at2,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的三段位移分别为x1=苏2=2°,x2=|a(t211127、_+t])2—2at1=4a,x3=2a(t3t2t1)2—^a(t1+12)2=迈a,所以这三段位移的长x度之比为x3:x2:X]=27:8:1=33:23:1;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二-可得v—1:V—2:V—3=9:4:1=32:22:1,可知选项B正确.答案B某同学站在一平房边观察从屋檐边滴下的水滴,发现屋檐的滴水是等时的,且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第2滴和第3滴水刚好位于窗户的下沿和上沿,他测得窗户上、下沿的高度差为1m,由此求屋檐离地面的高度.解析作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5滴水滴的位置等效为一滴水做自由落体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置.图中自上而下相邻点距离比为1:3:5:7,-因点“3”、“2”间距为1m,可知屋檐离地面科・;高度为5^(1+3+5+7)m=3.2m.j"::."答案3.2m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A、B,沿平直的公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A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后,后车B以前车A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A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过程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A.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型企业员工聘用合同书5篇
- 正式的地域买卖合同6篇
- 农村卖房屋合同范本
- 镇江砂石供应合同范本
- 影视传播市场分析与发展前景
- 新能源汽车趋势
-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思想政治试卷
- 护理核心制度真题及答案
- 搅拌车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之基础知识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 2025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及解析答案
- 货运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CJ/T 448-2014城镇燃气加臭装置
- 租房开午托园合同范本
- 河北建投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5
- 托育园管理制度
- 2025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试卷(全套版)
- 2025年江西省高职单招文化统一考试真题及答案(网络版)
-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课件
- 水行政处罚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