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单元第4讲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课时跟踪练_第1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单元第4讲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课时跟踪练_第2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单元第4讲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课时跟踪练_第3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单元第4讲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课时跟踪练_第4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单元第4讲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课时跟踪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欧美代议制确实立和发展课时追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8·宜宾模拟)13世纪,英国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场面。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逝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全无所闻,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渐超出于议会之上。直到荣耀革命的成功,议会才“光复”失掉的权益。这表示,光荣革命()A.标记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实立B.使英国议会权益开始高于王权C.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度D.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保卫分析:依照资料“13世纪,英国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场面”“议会才‘光复’失掉的权益”可知,议会权益的恢复,表示荣耀革命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保卫,故D项正确;A、B两项与资料信息不符,清除;C项与史实不符,清除。答案:D2.(2017·菏泽一模)荣耀革命后,英国两党领袖在联合政府中争吵不休。1694年,威廉三世免除了一批托利党大臣,成立了辉格党占优势的政府,此中由最受威廉三世喜爱的几个辉格党大臣构成内阁。这一史实说明当时英国()A.君主立宪制已有名无实B.国王的行政权没有遇到拘束C.内阁是国王的秘书机构D.议会对王权仅起到有限限制分析:依据资料,英王威廉三世能够不经议会赞同而直接任免阁员,这就能够看出,这一时期议会对王权的限制还很有限,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资料信息不符,清除。答案:D3.(2017·平顶山模拟)1714年,安妮女王逝世,其德意志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他不懂英语,不肯列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大臣遇事商讨出对策后交国王确认。这表示此时的英国()A.国王的行政权已丧失B.为责任内阁制形成供给了契机C.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D.君主立宪制极易致使大臣专权1分析:乔治一世不列席内阁会议,而由大臣们商讨对策,这就会渐渐形成责任内阁制,故B项正确;A项与资料信息不符,清除;C、D两项与史实不符,清除。答案:B4.(2017·西安模拟)19世纪60—80年月,英国议会不停降低选民的财富资格限制,并改革选举投票法,使选民能够自发表达自己的意志,并确定依照人口的多少分派议会席位的原则。这些措施实质上说明英国()A.民主政治制度获取了完美B.工业财富阶级获得统治权C.议会选举的限制不停降低D.广泛选举的原则得以确定分析:资料反应出英国议会“降低选民的财富资格限制”“使选民能够自发表达自己的意志”、“确定依照人口的多少分派议会席位的原则”,可知英国的改革令人民享有了更多的民主权益,反应出的实质是英公民主政治的不停完美,故A项正确;B项资料无波及,排除;C、D两项与资料要旨不符,清除。答案:A5.(2017·河南六市联考)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威望获取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备不一样利益公司对政府权益的垄断;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惧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这表示代表们希望()A.成立有效和有限的政府B.增强联邦政府的权益C.成立分权制衡的中央政府D.改变松懈的邦联体系分析:依照资料题干信息能够得出代表们希望成立有效和有限的政府,故A项正确;加强联邦政府的权益不过资料部分意思的表现,故B项错误;成立分权制衡的中央政府也是材料部分意思的表现,故C项错误;改变松懈的邦联体系也是资料部分意思的表现,故D项错误。答案:A6.(2017·济南模拟)有位同学用以下表示图表示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相关三权分立的原则,图中缺失的一项为哪一项()A.总统(行政)B.总统(外交)2C.首相(军事)D.内阁(行政)分析:依据1787年联邦宪法的规定,国会履行立法权,最高法院履行司法权,由总统来履行行政权,故答案为A项。答案:A7.(2018·南昌模拟)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例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约任何合约,参加任何联盟或邦联’;未经国会赞同,不得对出入口货物征收任何入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赞同,不得在和平常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议或盟约。”这些宪法条则反应的实责问题是()A.保证美国国家机构的威望和职能的履行B.保证美国国会在国家权益构造中的核心地位C.美国的民主拥有虚伪性D.保证三权分立和权益制衡体制的有效运行分析:资料表现的是1787年联邦宪法对各州权益的限制,故反应出宪法是为了国家中央机构的威望和职能的履行,故A项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清除;C、D两项与资料信息不符,清除。答案:A8.(2017·泉州质检)18世纪80年月,美国联邦派和反联邦派之间的妥协,帮助美国走出了濒临分裂和崩溃的窘境;1803年,共和党人与联邦党人之间的妥协,化解了宪政危机,确定了美国司法制度中最具经典意义的司法审察原则。这说明美国宪政史上()A.妥协促使了共和政体确实立B.妥协是化解矛盾的有效门路C.分权制衡原则是妥协的产物D.党派之争催生司法审察制度分析:妥协“帮助美国走出了濒临分裂和崩溃的窘境”“化解了宪政危机”,可见妥协是化解矛盾的有效门路,故B项正确;1787年联邦宪法已经确定共和政体,与资料没关,故A项错误;资料没有波及分权制衡原则,故C项错误;D项与“联邦派和反联邦派之间的妥协”没关,不是资料的要旨,故D项错误。答案:B9.(2017·临汾模拟)1870年法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持亨利为国王,但亨利宣称将会采纳1789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单遇到共和派的反对,大部分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示当时法国君主派()A.试图恢复封建君主专制B.保护财富阶级革命成就C.反对成立财富阶级政府3D.代表工业财富阶级利益分析:依据资料“不单遇到共和派的反对,大部分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表示革命成就获取君主派和共和派的认同,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资料信息不符,清除。答案:B10.(2017·太原模拟)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添了总统解散众议院一定获取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对总统的不相信权却没有近似的明确限制。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A.行政权不可以限制立法权B.法公民主政治的虚伪性C.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D.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分析:资料表现了“总统”“众议院”“参议院”三者的互相限制关系,是不一样社会阶层、门派互相妥协的产物,故C项正确;依据资料“总统解散众议院”,表现了总统对议会的限制,故A项错误;依据资料联合所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国宪法是各派妥协的结果,符合法国国情,适应了历史潮流,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给予总统较大的权益,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7·淄博模拟)1890年,普鲁士政府的所有候补官员中有40.4%是贵族,1900年为44.6%,到1914年时,这一比率达到了55.5%,这反应出近代德国()A.专制统治增强B.政治民主化滞后C.军国主义流行D.没有代议制特点分析:依据资料给的“1890年”,是君主立宪制确定后的德国政府官员任免中贵族比例增添,说明德公民主发展不完美,故B项正确;A、C两项与史实不符,清除;D项资料无法表现,清除。答案:B12.(2017·佛山质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委任代表而构成,主席由宰相担当,设58席,普鲁士占17席、巴伐利亚占6席、萨克森占4席、符腾堡占4席只要14票即可反对议案。这表示该宪法()A.给予帝国邦联主义色彩B.带有浓重的专制主义色彩C.保存传统军国主义色彩D.植根于德国长久分裂的历史分析:依据资料“设58席,普鲁士占17席、巴伐利亚占6席、萨克森占4席、符腾堡占4席只要14票即可反对议案”可知其植根于德国长久分裂的历史,故D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清除;B、C两项与资料没关,清除。答案:D4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此中,第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2017·石家庄调研)阅读资料,达成以下要求。资料一一致前的德意志各邦都拟订了各自的宪法,这些宪法固然或多或少拥有近代宪法要素,但归根究竟是封建贵族为保护其统治的产物,均为“王室的作品”德意志是普鲁士经过“白色革命”的特别方式达成国家一致的。一边是拥有自主改革传统的容克地主开始执掌现代化进度的领导权,而另一边是不停壮大的工业无产阶级。财富阶级固然盼望一致和自由,但惧怕无产阶级卷入革命,情愿向贵族地主妥协俾斯麦表示:“重视对王朝的感情,把王朝的不行或缺看作联系手段,并以王朝的名义来保持民族内的必定部分,是帝国德意志人的特点”。——《从皇帝到礼仪元首——从德国国家元首地位的嬗变看德国政治》资料二1800年前后,德国人JohannPeterHebel写了一个故事,主角是当时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国王登上行宫时,发现对面山坡上有一座风车磨坊,于是命令拆掉它。磨坊主宣称这是他家家传财富,果断不拆。国王命人强行拆掉。今后,磨坊主将国王告上普鲁士最高法院。法院作出裁决:判令国王重修一座相同的磨坊,并补偿由此给原告造成的全部损失。故事写成后长久无人问津,展转流传到法国。到了帝国一致的威廉一世时代,为了弘扬“德国精神”,这个故事竟然从法国“出口转内销”又传回德国,主角变为了威廉一世,从此这个故事广为流传。——《“威廉皇帝与磨坊主”证伪始末》(1)依据资料一并联合所学知识,剖析德意志帝国宪法拥有浓重君主制色彩的原由。(16分)(2)依据资料并联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精神”的内涵。(9分)分析:第(1)问,从资料一中“德意志是普鲁士经过‘白色革命’的特别方式达成国家一致的”得出德国之因此保持了浓重的君主性质,在于它是经过三次王朝战争一致同来的国家,保存了大批的封建剩余;依照资料一中“这些财富阶级情愿向贵族低头”得出财富阶级力量还十分微小;依照资料一中“俾斯麦表示:‘重视对王朝的感情,把王朝的不行或缺当作联系手段,并以王朝的名义来保持民族内的必定部分,是帝国德意志人的特点’”得出俾斯麦作为铁血宰相,对国家将来的走向起了重点的作用。第(2)问,资料二这个故事讲了即便是国王也不可以入侵个人的权益,说了然法治与民主的存在;另一方面也说了然德国重视保护私有财富和人权,思想角度要广泛。答案:(1)原由:德意志国家拥有君主专制的传统;德意志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的特殊性(王朝一致战争或德意志达成一致保存封建剩余);财富阶级力量微小;俾斯麦的个人因素(或答俾斯麦以为君主专制是保护一致场面的有力工具等)。内涵:保护私有财富;崇尚理性;崇尚法治;尊敬人权。514.(12分)(2017·全国名校结盟联考)阅读资料,达成以下要求。资料1688年英国“荣耀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是中外史学界中一个长久存有争议的问题。有人以为它根本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制度,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也有人以为它是一次不足挂齿的宫廷政变,就是说它不过改换了一个国王;还有人以为它是荷兰执政者威廉为夺取英国王位而策划的一次政治阴谋。——程汉大《革命与英国中央权益构造的变化》你赞同资猜中的哪一种看法,运用所学知识赐予说明。(要史论联合,言之有理)分析:本题属于看法阐述题,任何一种看法都需要用详细史料加以论证,好像意“‘光荣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主要从“荣耀革命”的成就与踊跃意义方面加以阐释,如赞同“‘荣耀革命’是一次政治阴谋”主要从“荣耀革命”的历史限制性方面加以阐释。答案:示例一看法:赞同“‘荣耀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原由:“荣耀革命”固然以宫廷政变的形式发生,也保存了英国的君主制,但“荣耀革命”后英国经过《权益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王权,确定了议会至上的原则,确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