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国外信用评级业的产生与发展_第1页
02国外信用评级业的产生与发展_第2页
02国外信用评级业的产生与发展_第3页
02国外信用评级业的产生与发展_第4页
02国外信用评级业的产生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251资信评级第二章国外信用评级业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管理教研室毕泗锋bisifeng@2023/2/252第二章国外信用评级业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信用评级业在国外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第二节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介绍第三节信用评级业务在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发展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2023/2/253第二章国外信用评级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信用评级业在国外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一、初级阶段(1840—1920年)二、发展阶段(1920—1970年)三、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2023/2/254第一节信用评级业在国外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一、初级阶段(1840—1920年)

现代评级机构的前身是商业信用机构。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在1937年的金融风暴后,1841年路易斯·班塔在纽约建立了第一个商人信用评级机构,旨在帮助商人寻找良好的顾客与合作伙伴,为商业合作伙伴提供交易对手的资信情况。2023/2/255第一节信用评级业在国外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一、初级阶段(1840—1920年)1800-1850年美国开始盛行发行国债、州债和铁路债券。债券的发行创造了债券投资者对债券统计信息和债券统计分析的需求。债券的发行和债券市场的发展为评级提供了市场基础是评级产生的前提。随着融资活动的增多,投资主体从开始的个人投资者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投资银行为主,中立机构开始发行简易投资情报资料,由投资者订阅向他们发布各种债券的优劣信息,帮助他们进行投资选择这是信用评级的初期阶段。

1849年身为律师的约翰•巴拉斯特建立了自己的评级机构并于1957年将工作中所接触到的资信材料汇编成册。1959年Dun成为纽约商业资信评估公司总裁,并出版了第一本信用评级指南。2023/2/256第一节信用评级业在国外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一、初级阶段(1840—1920年)

1909年,约翰•穆迪出版了《穆迪美国铁路公司投资分析手册》,并在手册中开创性地①利用简单的评级符号来区分各种债券的信用等级。正是这些简单的评级符号的利用才将评级机构与普通的统计机构区分开来。

因此后来人们普遍认为评级始于穆迪的美国铁道债券评级。穆迪公司的创始人约翰•穆迪发表了债权评级的观点,②使评级首次进入证券市场。2023/2/257第一节信用评级业在国外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一、初级阶段(1840—1920年)《穆迪美国铁路公司投资分析手册》发行之后,穆迪迅速在投资者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也使得信用评级与原来的统计分析活动有了本质的区别。1913年穆迪将评级扩展到公用事业和工业债券上,并创立了利用公用资料进行第三方独立评级或未经授权的评级方式,此时穆迪评级已经成为债券市场的要素之一。③2023/2/258第一节信用评级业在国外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二、发展阶段(1920—1970年)1913年惠誉出版公司成立。1916年普尔公司成立,1922标准统计年公司成立,受到经济大萧条的冲击,1942年标准与普尔合并为标准普尔公司。1922年标准普尔公司开始公司债券评级和债务工具评级,1940年开始市政债券评级,1969年开展商业票据评级。

1933年Duff&Phelps公司成立。受到经济大萧条的冲击,1933年Dun与Brandstreet合并成立邓白氏。2023/2/259第一节信用评级业在国外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二、发展阶段(1920—1970年)20世纪30年代,第一次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大批的美国公司破产,它们所发行的债券不能偿还,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人们发现,债券倒债的名单中很少发现被评级机构评价高级别的债券。这让投资者和监管当局相信,资信评级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保护。2023/2/2510第一节信用评级业在国外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二、发展阶段(1920—1970年)

证监会和银行监管部门先后做出具体规定,在限制银行对一些高风险债券进行投资的同时,利用评级机构的债券评级结果作为投资的准则。这一系列的规定使得信用评级机构以及评价业务从此得到了蓬勃发展。

1940年标准普尔公司开始市政债券的信用评级,1969年开展商业票据的信用评级。2023/2/2511第一节信用评级业在国外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三、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一)评级机构的优胜劣汰(二)国际评级业务的壮大2023/2/2512三、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

(一)评级机构的优胜劣汰

“宾州中央铁路公司倒债事件”标志着现代信用评级业的开始。虽然市场已经开始认识到信用风险的与日俱增,但在“宾州中央铁路公司破产案”发生之前,商业票据市场实际上被视为没有风险。虽然发行公司中明显地存在信用差别,评级机构几乎为所有的商业票据发行者都标识最高等级。宾州中央铁路公司的破产使投资者意识到信用质量的问题,而发行公司也力争与他们认为“较差的”信用有所区别,市场对资信评估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2023/2/2513三、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

(一)评级机构的优胜劣汰20世纪70年代这次经济危机给信用评级业带来了淘汰、整顿和发展的机会,促使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23/2/2514三、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

(一)评级机构的优胜劣汰

为了规范评级结论的使用,美国证监会在1975年将当时的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公司确认为“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NRSROs),并将这些机构的评级结果用来确定净资本规则下的证券经纪公司的净资本,从而确定了这三大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和作用。

2023/2/2515三、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

(一)评级机构的优胜劣汰

这一时期,评级行业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随着投资需求的日益增长,评级机构开始对发行方进行收费,评级机构的收入来源从级别的使用者和认购者转向债券的发行方;另一方面,为了更准确地标识不同级别的证券风险水平,评级机构开始对评级符号进行了细化,惠誉公司于1973年、标准普尔于1974年在原有的评级符号上增加“+”、“-”号,而穆迪则在1982年采用数字1、2、3来代表同一级别中的不同信用质量。2023/2/2516三、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

(一)评级机构的优胜劣汰

原来的企业融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银行信用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投资者更多地选择共同基金作为投资手段,筹资者则大量地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进行融资,美国实现了从以间接融资为主向以直接融资为主的转变,使得信用关系从银行转向资本市场,这促使了资信评级机构的重要性日益增加。2023/2/2517三、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

(二)国际评级业务的壮大1.评级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2.评级机构不断拓展评级业务空间3.NRSROs制度的深入4.在美国之外开始出现了评级机构2023/2/2518第二章国外信用评级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介绍一、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二、标准普尔公司三、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2023/2/2519第二节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介绍

一、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一)公司历史(二)穆迪的评级业务现状2023/2/2520第二节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介绍

二、标准普尔公司(一)公司历史(二)标准普尔评级的业务现状(三)标准普尔的评级体系2023/2/2521二、标准普尔公司

(一)公司历史

标准普尔(Standard&Poor‘s)是世界权威金融分析机构,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由亨利·瓦纳姆·普尔先生(MrHenryVarnumPoor)于1860年创立。年营业额:$2.61billionUS$(2009)员工总数:大约10,0002023/2/2522二、标准普尔公司

(二)标准普尔评级的业务现状2222023/2/2523二、标准普尔公司

(三)标准普尔的评级体系3332023/2/2524第二节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介绍

三、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一)公司历史(二)惠誉国际的业务现状2023/2/2525三、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一)公司历史

惠誉国际(Fitch)是全球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是唯一的欧资国际评级机构,总部设在纽约和伦敦。在全球设有4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1100多名分析师。2023/2/2526三、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二)惠誉国际的业务现状惠誉国际的业务现状2023/2/2527第二章国外信用评级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信用评级业务在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发展一、信用评级业务在欧洲的发展二、信用评级业务在亚洲的发展(一)日本(二)韩国2023/2/2528第二章国外信用评级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一、评级机构在危机中暴露的问题二、评级机构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2023/2/2529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一、评级机构在危机中暴露的问题(一)衍生产品评级的巨大变动(二)主权信用评级的变动2023/2/2530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一、评级机构在危机中暴露的问题

(一)衍生产品评级的巨大变动资产支持证券ABS(Asset-BackedSecurity)住房抵押资产支持证券RMBS(Residentialmortgage-backedsecuritie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Security,MBS)担保债务权证CDO(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2023/2/2531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一、评级机构在危机中暴露的问题

(一)衍生产品评级的巨大变动

住房抵押资产支持证券RMBS借款人银行资产池投资者MBS资金资产资金资金资金资金2023/2/2532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一、评级机构在危机中暴露的问题

(一)衍生产品评级的巨大变动RMBS分割资产支持证券MBS优先级MBS中间级MBS权益级MBS优先级CDO中间级CDO权益级CDO2023/2/2533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一、评级机构在危机中暴露的问题

(一)衍生产品评级的巨大变动

由于衍生产品的设计十分复杂,能否吸引投资者成功在市场上发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获得高等级的信用评级。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势头良好,房市繁荣,此时评级机构一致认为次级抵押债券和普通抵押债券风险相同,评级机构给出的评级偏高,银行房贷条件也有所放松。P36

当美国银行业提供的抵押贷款拖欠现象在2007年年初激增时,市场才发现评级机构低估了房地产周期性衰退对次级贷款的恶化情况和潜在的市场风险。2023/2/2534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一、评级机构在危机中暴露的问题

(一)衍生产品评级的巨大变动

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虚高的评级难以掩盖次贷及相关产品真实的信用价值,评级机构只得大幅对评级结果进行变动。表2-5统计了三大机构对在美国和欧洲发行的结构性金融产品的信用级别变动情况。在短时间内大规模集中降级成为全球投资者恐慌的直接导火索。相当于信用级别提升,从2007年末起结构性衍生产品的降级从数量和规模是影响更大。2023/2/2535表2-5三大机构对结构性金融产品的信用级别变动情况表格内各单元前一数据为信用级别提升的金融产品数量,后一数据为降级的金融产品数量。地区机构2007年2008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美国惠誉654/221637/643335/2053132/3099335/4901165/5763标准普尔447/158279/380562/1619315/7498111/4751223/16563穆迪418/194414/372407/1230292/4741216/8895106/4903总计1519/5731330/13951304/4902739/1533862/18547494/27229欧洲惠誉116/1978/12124/44163/13936/6133/159标准普尔101/3862/4238/7681/9422/25767/655穆迪126/6581/7292/7783/14550/51265/657总计343/122221/126254/197327/378108/830165/14712023/2/2536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一、评级机构在危机中暴露的问题

(一)衍生产品评级的巨大变动

金融机构的状况也不容乐观。由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上升,次级抵押债券的大规模降级使得银行面临巨额融资困境,流动性风险上升。银行和住房抵押房贷机构不得不进行巨额的资产减值和信贷损失计提。资产负债表的严重恶化引发了市场对银行体系的担忧,处于恐慌情绪下的投资者大批抛售次级抵押债券,评级结果变动进一步恶化。投资于次级贷款的机构与为次贷担保的保险公司成为最早的受害者。2023/2/2537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一、评级机构在危机中暴露的问题

(一)衍生产品评级的巨大变动

可见,评级机构在危机前错误地对结构性金融产品给出虚高的评级,接着又在危机时极短时间内进行大规模的降级,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投资者纷纷想将资金转移到更安全的资产上,抛售次级债及相关产品,使其正常市场周转受阻,而遭受危机的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全球性流动过剩转变为信贷紧缩。2023/2/2538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一、评级机构在危机中暴露的问题

(二)主权信用评级的变动

2009年以来,评级机构每一次主权信用降级行动牵动着欧洲央行和机构投资者的神经。三大评级机构对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的变动是引发本轮欧洲债务危机的一大导火索,而其对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主权评级快速变动又推到了欧洲债务危机的扩散,甚至有人认为评级机构是破坏欧洲金融市场稳定的最大“黑手”,受到欧洲监管部门的指责。2023/2/2539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一、评级机构在危机中暴露的问题

(二)主权信用评级的变动

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市场动荡避险→→国债利率疯涨→→主权债务CDS飙升→→政府融资深陷困境→→系统性风险上升2023/2/2540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二、评级机构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一)NRSROs制度存在缺陷(二)利益冲突的存在(三)声誉机制的有效性受到约束(四)监管特许权(五)评级机构的权重责轻2023/2/2541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二、评级机构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NRSROs制度存在缺陷NRSROs认证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市场上评级机构的质量,为投资者选择评级机构的服务提供参考,但是,在NRSROs认证制度中,SEC对NRSROs也没有明确的定义,审批过程并不透明,对想进入的评级机构形成了高门槛,这导致了评级市场的寡头垄断。评级市场的寡头垄断意味着三大评级机构所面临的优胜劣汰的压力大大减少,它们将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扩大市场占有率上,而不是开发更精确的模型和挖掘深层数据。这些,无不使得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下降。2023/2/2542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二、评级机构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NRSROs制度存在缺陷

次贷危机的爆发更是引发了学者们对NRSROs认证制度的热议,纷纷就NRSROs导致的垄断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有学者的研究发现,一家名为EganJones更是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市场信息,通过分析系统风险的差异提供更准确地评级。更有甚者,有人提出应该取消NRSROs认证制度。很多人认为NRSROs认证制度确实是导致评级机构评级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2023/2/2543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二、评级机构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利益冲突的存在

利益冲突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70年代,信用评级机构的运营模式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投资者支付费用转变为发行者支付费用,利益冲突问题自此而生。一方面,由于发行者支付评级费用,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可能会有所放松,以此构建与发行者之间的“良好”关系,造成评级偏高,有失准确性。尤其是当评级下降的时候,评级机构更不愿意下调评级,这既会损害与发行者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评级机构本身的公信力。2023/2/2544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二、评级机构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利益冲突的存在

另一方面,评级机构还为发行者提供附加服务,诸如参与衍生产品的设计、提供咨询等。对自己参与设计的衍生产品进行评级,会影响评级的独立性、公正性以及准确性,而向发行者发行者提供咨询服务,更是严重影响评级质量。2023/2/2545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二、评级机构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声誉机制的有效性受到约束

评级机构通过向市场提供高品质的评级以增加自身的商业价值,即声誉资本。声誉资本越多,对评级机构越有利。坚持通过市场自律来对评级机构进行监管的学者认为,对声誉资本的追求会迫使评级机构保证其评级的准确性。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声誉机制的确能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然而,现实的市场并非完美,存在各种交易成本、摩擦等,导致评级市场的寡头垄断,使得三大评级机构面对的竞争压力大大减少。在信息采集方面,评级机构并没有尽最大努力对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只是利用手头上可获得的信息进行评级,评级结果自然有失准确性。2023/2/2546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二、评级机构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声誉机制的有效性受到约束

另一方面,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有的产品设计复杂,评级机构也无法进行准确判断。至于新产品的评级,由于评级机构并没有对新产品声誉资本的积累,即使随后的事实证明评级机构出现了评级失误,其对该产品的声誉资本也没有什么可损失的。以上这些因素,限制了声誉机制的有效性。2023/2/2547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二、评级机构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监管特许权

设立了NRSROs认证制度之后,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都援用NRSROs的信用评级作为基准进行监管。美国政府和监管部门对信用评级的重视使得证券发行者、投资者越来越来依靠NRSROs的评级结果,使得NRSROs的评级逐渐成为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原先自愿的评级带上了一定的强制性,因为没有获得NRSROs的认可,很难在市场上立足。与此同时,评级机构由原先的信息媒介,逐步变成了政府的监管工具。2023/2/2548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二、评级机构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监管特许权

被赋予这样的监管特权后,NRSROs在评级市场的话语权更是提升,加之NRSROs认证制度带来的寡头垄断,评级机构的重心由尽职获取信息,深度挖掘数据以给出准确评级转变为扩大市场份额、谋取暴利,评级结果自然有失公平。2023/2/2549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二、评级机构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五)评级机构的权重责轻

虽然评级机构在美国政府监管中具有相当的话语权,但是它们所承担的责任却并不对等。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极少披露相关信息,SEC平均5年才有一次例行检查,且监管部门一直将评级的程序和方法作为商业机密,未对其进行评估。在美国第一修正案中,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被认为是一种意见,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当出现评级结果与事实不符时,评级机构可凭此不受法律的约束。这样的权重责轻,大大削弱了评级机构提供准确评级的压力,为评级业埋下了隐患。2023/2/2550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一)美国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二)欧盟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2023/2/2551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

(一)美国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

对评级机构监管的不足在本轮危机中暴露无遗,监管立法的进程也一步一步地推进。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司法部、SEC、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和美国参议员永久调查委员会等多个部门纷纷开展对评级机构的调查。

2023/2/2552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

(一)美国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2008年以来对美国评级机构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在2008年4月底的参议院听证会上,SEC主席明确提出要对信用评级机构强化监管,详细阐述了可靠、透明和竞争三个方面的举措。

5月26日SEC表示已着手调查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调查的内容包括利益冲突、评级方法、评级程序、详细披露等多个方面。

2023/2/2553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

(一)美国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2008年6月11日SEC举行公开会议,旨在讨论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方案,针对NRSROs提出了11项新监管举措,从利益冲突、信息披露、内部管理及商业惯例这四个方面进行规范。2023/2/2554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

(一)美国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

同时,美国纽约州检察长与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达成协议,将全面革新信用评级机构以往只有享有最后的评级资格才能够赚取费用的收费制度。根据新协议,评级公司在提供一定服务后都将收取一定费用,即使它们没有进一步受雇进行评级。这样做是为了让评级公司不致于出于经济动机而对债券发行人给予较高评级。根据协议,评级公司还需要披露债券评级所得。协议还要求评级公司审查被证券化的贷款的尽职调查报告,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所评级的抵押贷款债券的实际状况。协议同时要求评级机构设定按揭贷款发放者的评估标准。2023/2/2555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

(一)美国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2009年12月和2010年5月美国众、参两院先后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签署该法案使其成为法律。该法案是美国政府和国会对此次金融危机中暴露出得监管问题的反思,不仅会对美国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势必也会对其它国家(地区)及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影响。2023/2/2556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

(一)美国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

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设计多方面的监管改革,依据证监会对金融监管改革法的研究报告,新法案中关于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改革主要围绕避免利益冲突、强化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权、降低金融体系对信用评级的依赖这三条主线展开。

2023/2/2557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

(一)美国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被称为美国金融史上自“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正式生效。这场改革旨在避免2008金融危机重演,最大的受益者理论上是美国的投资者和消费者,类似于住房按揭和信用卡贷款中的欺诈行为将受到严厉惩罚。但也有华尔街的评论认为,新的监管改革对消费者而言未必尽是福音,因为信贷审查将更严,贷款可得性将更低,消费者将负担更高的成本,面临更少的选择。监管者在监管过程中去除对NRSROs评级不必要的使用,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信用评级的依赖。2023/2/2558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

(一)美国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

为了打破三大机构的垄断竞争格局,在次贷危机发生后,SEC加速批准了一些已经申请NRSRO多年,但一直未获得批准的信用评级机构,它们是伊根琼斯评级公司(Egan-JonesRating,2007年12月)、雷斯金融公司(LaceFinance,2008年2月)和实点公司(Realpoint,2008年6月)。2023/2/2559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

(一)美国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完善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基于美国的经验与启示戴莹等《人民论坛》2011年35期对我国的启示:1.完善信用评级行业的立法和监管模式2.完善信用评级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3.改革收费模式,保持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4.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评级行业的透明度5.完善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2023/2/2560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

(二)欧盟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

欧盟在信用评级的监管立法方面起步较晚,在本轮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欧盟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步伐主要基于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IOSCO出台的《信用评级机构基本行为准则》。2023/2/2561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

(二)欧盟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

为了吸取次贷危机中的教训,加强对评级过程质量和公正性、评级独立性和利益冲突的监管,IOSCO2008年5月发表了《信用评级机构基本行为准则修订版》。主要加强了对评级过程质量和公正性、评级独立性和利益冲突的监管。比如定期检查模型及方法以确保评级的质量;禁止分析师对结构性金融产品的设计提出竞标或建议;披露对本公司年收益贡献度大于10%的发行人、发起人或其他客户名单;在假设条件发生变化时,披露证券化产品的灵敏度分析等。2023/2/2562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

(二)欧盟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

无论是本次金融危机中结构性金融产品评级变动而造成的巨额损失,还是肆虐欧元区多国的主权信用降级,信用评级机构在危机中推波助澜的角色遭到欧盟监管官员的质疑。欧盟对美国SEC的监管失去信心,重新审视自己对于评级机构的监管体系。自2007年9月以来,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证券监管机构也开始对评级机构进行调查,致力于出台针对三大评级机构的监管措施。2023/2/2563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

(二)欧盟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

欧盟委员会负责内部市场和服务业的委员查利·麦克里维2008年7月31日在一份声明中说,次贷危机表明以往由信用评级机构实行自律的做法不能奏效,因此必须在欧盟层面采取立法行动以加强监管。面对危机,欧洲的金融监管从国家层面走向泛欧层面,其评级监管也从自律逐步过渡到统一监管。2023/2/2564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

(二)欧盟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

2008年12月12日,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欧盟委员会出台了《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信用评级机构法规》,并于2009年4月23日由欧洲议会表决通过“信用评级机构一揽子规章”,在统一监管、利益冲突、透明度和评级质量上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该法规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定了信用评级机构的组织原则,规定了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规则,规定了信用评级的发布条件,规定了信用评级机构的信息披露,明确赋予监管机构相关权利以加强对结构性金融产品的评级监管。2023/2/2565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

(二)欧盟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2009年6月19日欧盟峰会倡议创建全欧洲金融监管体系,并拟于2010年设立3家泛欧监管机构和一个风险监控委员会,同时创立一个二级机构负责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监管。同时,关于评级市场的垄断竞争,欧盟目前正在考虑一些结构性解决方案,2010年4月30日欧盟宣布要建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之后,国际信用保险巨头——法国科法斯集团已经向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提交了专营企业信用评级资格的申请。2023/2/2566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

(二)欧盟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2010年年底欧盟对新的监管政策《信用评级机构管理条例》进行咨询探讨,采取了一套无论是监管力度还是潜在影响都较美国要大得多的监管新规章。2023/2/2567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管理条例》的立法目标

在欧盟信用评级机构条例的立法建议中,欧盟委员会指出了该条例希望达到以下四个目标:(1)确保评级机构有效管理利益冲突;(2)提高评级质量;(3)提高透明度;(4)防止监管套利。其立法目标是确保欧盟内使用的信用评级是“独立、客观和高质量的”,从而在欧盟范围内实现较高的投资者保护水平。2023/2/2568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管理条例》的立法目标

结合条例出台的背景来看,欧盟立法更深层次的目的乃是为了遏制三大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上的强势话语,改变欧盟在面对欧元区成员国被频繁降级而束手无策的局面。欧盟将立法作为一种防御手段,希望能够以此制约评级机构的行为,将降级给整体的金融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进而减少给欧盟纾困努力带来的麻烦。2023/2/2569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管理条例》的核心规则

欧盟信用评级机构条例建立了以统一注册为基础,以管理利益冲突为核心的评级机构监管法律框架。条例明确指定了监管部门,并赋予其调查权和强有力的监管处罚权。

1.属地管辖与行业准入

2.监管部门及其调查权

3.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的管理

4.监管处罚措施2023/2/2570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管理条例》的核心规则

1.属地管辖与行业准入

其一,欧盟对信用评级机构实行属地管辖,只要是在欧盟注册的信用评级机构所发表的评级,无论是对欧盟内部的实体,还是对欧盟以外的实体,其发布都受到该条例的管辖;

其二,信用评级机构必须申请注册,才能成为欧盟认可的外部信用评估机构(ECAI),注册是评级机构在欧盟开展业务的先决条件。只有经注册的评级机构发布的评级才能在欧盟范围内出于监管的目的被使用。2023/2/2571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管理条例》的核心规则

1.属地管辖与行业准入

条例中关于行业准入的规定对那些规模较小的外国评级机构来说意味着高昂的运营成本。三大机构在欧盟有多家分支,这使同一集团内部的评级结果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被欧盟分支“认可”而进入欧盟市场;而对于外国独立的评级机构来说,除非本国的监管框架与欧盟“对等”,否则只有通过在欧盟实体运营并注册才能参与到欧盟市场之中。

虽然条例的立法初衷是限制和削弱三大机构的影响力,但有关行业准入的规定却在客观上强化了三大机构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2023/2/2572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管理条例》的核心规则

2.监管部门及其调查权

欧盟对评级机构的监管部门是“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该管理局对欧洲议会和理事会负责,全权负责欧盟范围内信用评级机构的注册和监管。信用评级机构是唯一受欧盟直接监管的金融机构,这足以体现出欧盟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高度重视。该局已经在2011年7月开始运作,负责欧盟范围内信用评级机构的统一注册和监管。2023/2/2573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管理条例》的核心规则

2.监管部门及其调查权

管理局可以要求信用评级机构以及与评级活动、评级对象和相关第三方有关的个人提供必要的信息。管理局可以在做出调查决定后授权工作人员进入调查对象的办公地点或属地进行现场勘查,并有权根据调查的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查封办公地点、书籍或记录。为了能够顺利地行使调查权,管理局可以要求成员国主管部门单独执行特定的调查任务或协助进行现场勘查,在必要的情况下,成员国主管部门应当要求本国警察或其他执行部门给予协助。2023/2/2574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管理条例》的核心规则

2.监管部门及其调查权

依据该条例赋予的调查权,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在2011年12月展开了首轮针对三大机构在欧盟分支的现场调查,并在随后的报告中指出这些机构应该在评级方法透明度、信息系统控制以及记录保存方面做出改进。

2012年7月初,在穆迪对全球15家重要银行大规模降级之后,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再次展开针对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专项调查。调查的重点就是银行评级,管理局要求评级机构的结论“在经济上有道理,而且合乎逻辑”。2023/2/2575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管理条例》的核心规则

2.监管部门及其调查权

可以预见,未来时间里三大机构仍将是管理局关注的重点,一旦管理局发现三大机构的行为有可能危害到整体金融稳定,就会毫不犹豫地行使调查权。2023/2/2576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管理条例》的核心规则

3.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的管理

在组织结构方面,《欧盟信用评级机构条例》进行了一些形式方面的规定,要求信用评级机构必须设立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强化公司的内部治理。在这两个委员会中至少应当有三分之一且不少于两位不参与信用评级活动的独立成员,他们的薪酬不应当与信用评级机构的业绩挂钩,以确保他们进行独立的判断。另外,信用评级机构应当建立永久性的合规部门,来监督并报告评级机构及其员工的合规状况。2023/2/2577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管理条例》的核心规则

3.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的管理

在运营方面,条例禁止信用评级机构向评级对象或相关第三方提供顾问或咨询服务,包括公司和法律结构、资产、负债等。条例明确指出,信用评级机构应该确保评级人员不向评级对象提供有关结构性金融工具设计方面的建议。评级人员在为同一对象提供评级超过一定的年限就要进行轮换。这条规定具有实质性的意义,明确禁止评级机构对自己参与设计的金融产品进行评级。这就好比一个人不能同时是运动员和裁判员。2023/2/2578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管理条例》的核心规则

3.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的管理

在美国次贷危机前监管缺失的情况下,评级机构同时参与金融产品设计和评级的现象存在了很长时间。欧盟条例的规定实际上切断了评级机构利用金融产品设计者和评级者双重身份牟利的通道。2023/2/2579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管理条例》的核心规则

4.监管处罚措施

条例明确赋予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处罚权。如果管理局的监督委员会发现某个信用评级机构的违法行为符合条例附件三列出的情形,它就可以做出以下一种或几种处罚决定:包括取消注册资格,在违法行为终止之前临时禁止或停止在欧盟范围内发布评级等。条例的第36条规定在进行以上处罚的同时,还可以并处罚金。根据违法行为的不同情形,罚金的基本金额一共分为九个级别,最高级别是50-75万欧元。2023/2/2580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管理条例》的核心规则

4.监管处罚措施

条例的规定意味着未来评级机构如再次出现类似次贷危机中的重大失误和违规行为就将要面临行政处罚的风险。它们付出的代价轻则处以罚金,重则失去注册资格,在欧盟市场上彻底出局,这是三大机构无法承受之重。条例有关监管处罚措施的规定对评级机构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威慑力。2023/2/2581欧盟有关信用评级机构的立法新动向

2011年11月10日,标准普尔发布了法国降级的消息并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动荡之后,欧盟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不满情绪更是达到了顶点。几天之后,欧盟出台新的立法建议,进一步加强现有的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框架。新的立法建议延续现有立法的思路,降低对信用评级的依赖,确保评级机构相对于发行人的独立性。在此基础上,新的立法建议给予主权评级以额外的重视,并首次提出针对评级机构的民事责任。新的立法建议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容。2023/2/2582欧盟有关信用评级机构的立法新动向

首先,立法建议要求加强对主权评级的监管。

信用评级机构需要提供更多的信息来解释主权评级的依据,并且缩短主权评级更新的时间,从当前的12个月缩短至6个月,以提高主权评级的透明度和可靠性。立法建议还禁止评级机构在交易时间内发布主权评级,规定信用评级机构应该在股票市场交易时间以外的时间发布主权评级,或者在休市后,或者至少在开市前一个小时发布主权评级,使投资者能够有机会冷静分析评级的意义。这个规定有助于减少主权降级给市场带来的恐慌和混乱。2023/2/2583欧盟有关信用评级机构的立法新动向

其次,新的立法建议还要求金融机构在进行投资时应该做出自己的信用评价,而不是完全依赖外部的评级。

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负责将市场上所有有关某一债务工具的评级进行汇总,并在欧洲评级指数上公布,投资者可以免费获取。相对于单个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而言,欧洲评级指数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参考。如果欧洲评级指数在市场上的公信力不断上升,在未来则可有效地降低机构投资者对评级机构的依赖。2023/2/2584欧盟有关信用评级机构的立法新动向

再次,新的立法建议对于加强评级机构相对于评级对象独立性的问题进行了更加细化的规定。

发行人聘用的评级机构必须每三年轮换一次。对于较复杂的结构融资产品的发行,必须有来自两个不同评级机构的评级,而这两个评级机构应该彼此独立。禁止信用评级机构向其大股东拥有权益的实体提供评级服务。新的立法建议对评级机构之间的交叉持股也进行了限制。2023/2/2585欧盟有关信用评级机构的立法新动向

最后,信用评级机构故意或由于重大疏忽违反条例规定,影响到投资者赖以做出购买决策的评级,给投资者造成损害的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受到损害的投资者应当通过成员国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于投资者想要证明评级机构在哪方面违反条例的规定,以及违法行为是由于重大疏忽造成的比较困难,新的立法建议中要求信用评级机构承担举证责任,来证明自己没有违法行为,或该违法行为对评级结果没有影响。投资者需要提供事实表明损害的存在以及评级机构违法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2023/2/2586欧盟有关信用评级机构的立法新动向

在新的立法建议中,追究信用评级机构的民事责任无疑是最大的亮点。继美国之后,欧盟也希望能够为投资者设立私人的诉权。评级机构误导投资者并使其遭受损失的例子并不罕见,但以往缺乏法律救济手段,投资者只能暗自吞下苦果。赋予投资者私人的诉权无疑会改变评级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的权利关系,使评级机构作出评级决定时更加重视投资者的利益和反应。有关民事诉讼的规定实际上是在官方行政监管之外,发动市场上的投资者对评级机构的行为进行约束。新的立法建议如果能够通过,将会使欧盟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2023/2/2587欧盟有关信用评级机构的立法新动向

欧盟有关信用评级机构新的立法建议无疑触到了评级机构的痛处。在立法建议出台之后,标准普尔公司在网站上发表文章,公开反对立法建议的主要内容。标普认为强制轮换制度对评级机构和发行人的权利进行过分的限制,违反了《欧洲联盟基本权利宪章》的规定。标普还指责欧盟委员会提议的民事追偿制度明显带有“歧视性”。新的立法建议要成为法律尚需获得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批准。当前,信用评级机构与欧盟监管部门的博弈还在继续,新的立法建议命运如何,我们拭目以待。2023/2/2588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

(二)欧盟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动向《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法规》及对我国的启示——肖瑞婷《西部金融》20101.尽快建立信用评级机构统一管理,信用评级业务分业管理的管理格局2.加强信用评级机构公司治理,防止利益冲突3.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信用评级监管体系,规范评级市场4.完善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评级透明度2023/2/2589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证券法苑》(2009)第一卷。第147-166页欧美评级机构监管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借鉴——普丽芬张育军,徐明主编.法律出版,2009.09.2023/2/2590思考题1.现代信用评级业的形成标志是什么?为什么?2.信用评级的发展分为那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3.全球三大评级机构是什么?4.你认为国际评级机构现存的问题有哪些?5.你认为各国应如何促进评级业的发展?2023/2/2591第四节评级机构存在的向题及监管

三、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新对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信用经济与信用体系国际商峰论坛文集张强,黄卫东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10.欧美评级机构监管制度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启示2023/2/2592欧美评级机构监管制度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启示

(一)事前监管——建立对评级机构的认证制度(二)事中监管——加强对评级机构执业行为的规范和监督(三)事后监管——检验信用评级质量,建立“退市”制度(四)建立信用评级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2023/2/2593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启示

(一)事前监管——建立对评级机构的认证制度

由于信用评级机构提供的评级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特征,信用评级业存在一定的自然垄断特征,在全球信用评级市场,美国的穆迪、标普和惠誉3家公司占有的份额超过90%。

而我国信用评估业正处于大发展阶段,为防止评级机构的恶性竞争,促进评级机构做大做强,监管部门有必要在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初步阶段实施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对信用评级机构保留一定的垄断性,可以引入类似美国的NRSROs认证制度,提高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门槛,使得国内评级机构开展有限竞争。2023/2/2594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启示

(二)事中监管——加强对评级机构执业行为的规范和监督

限定了信用评级机构的准入条件以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信用评级过程进行“事中监管”。这主要体现在要对信用评级机构的执业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要求评级机构每周或是每月向监管部门提交本期限内签订的评级委托合同复印件、评级收费凭证复印件等,监管部门据此跟踪和规范评级机构的受托行为、收费行为等。

1.建立利益冲突规避机制

2.规范评级收费2023/2/2595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启示

(三)事后监管——检验信用评级质量,建立“退市”制度

为有效监督信用评级机构,提高信用评级的质量,必须建立对评级结果的复审、评价等制度,根据对评级结果的违约率建立相应的“退市”制度。评级结果与违约率的对应关系是国际公认的事后检验评级质量的一项最重要的标尺,这也是信用评级机构存在发展的基础。鉴于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较多和评级质量较低的现状,加强对信用评级结果的检验,建立“退市”制度对整个信用评级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2023/2/2596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启示

(三)事后监管——检验信用评级质量,建立“退市”制度

为检验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质量,人民银行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结合信用评级统计报表制度采集的信息,建立了信用评级违约率验证系统。

通过加大评级机构的信息披露,对评级结果备案,进而采取事后验证的办法,筛选出具有较高评级质量的评级机构,树立评级机构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低信用的评级机构则要从整个市场中退出。这种优胜劣汰机制有利于整个评级行业的规范发展,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对评级机构的监管。2023/2/2597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启示

(四)建立信用评级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要形成对信用评级机构有效的监管体系,仅仅有政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管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资信评级行业协会,通过行业自律来加强对信用评级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较好地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专业知识优势,及时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2023/2/2598改革国际评级体系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关建中一、人类已进入信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二、现存国际评级体系是世界信用危机的制造者三、构建新型国际评级体系才能推动世界走出信用危机四、新型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构建蓝图2023/2/2599一、人类已进入信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一)世界统一货币阶段(二)国家创造信用需求阶段(三)市场创造信用需求阶段(四)虚拟信用需求阶段2023/2/25100一、人类已进入信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一)世界统一货币阶段

世界统一货币是指,人类结束了几千年来跨国经济活动没有统一计价工具的历史,选择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这是改变人类信用活动的起点。这一阶段从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到1973年该体系崩溃,共经历了29年时间。2023/2/25101一、人类已进入信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二)国家创造信用需求阶段

国家创造信用需求是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缔约国不再受当期财富创造能力制约,可以自行通过货币发行量、利率、汇率等信用手段调控市场信用总规模来满足生产与消费的需要。

这一阶段从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到1985年美国成为净债务国,共经历了12年时间。由于国家对信用需求的创造不能脱离现实财富制约,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对现实信用资源的利用。2023/2/25102一、人类已进入信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三)市场创造信用需求阶段

市场创造信用需求是指,不是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政府控制的信用工具调控市场信用需求,而是市场依据经济体未来可能创造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融资工具设计,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募集资金创造的社会信用需求。

这一阶段从1985年美国成为净债务国到1995年大规模金融衍生产品进入资本市场,共经历了10年时间。由于市场对信用需求的创造源自于未来可能创造的财富,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对未来信用资源的利用。2023/2/25103一、人类已进入信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四)虚拟信用需求阶段

虚拟信用需求是指,缺乏现实和未来价值创造能力支持的信用需求,本质上是信用泡沫。虚拟信用需求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过鼓励缺乏实际偿付能力的低收入群体借债和对已形成的信用关系进行反复开发,创新信用衍生产品,人为设计信用需求实现的。这一阶段从1995年大规模金融衍生产品进入市场并逐渐占据直接融资主导地位到2008年信用危机爆发,共经历了13年时间。由于虚拟信用需求无任何实际财富做基础,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对完全不存在信用资源的利用。2023/2/25104二、现存国际评级体系是世界信用危机的制造者(一)全球信用体系高度依赖国际评级体系(二)现存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问题(三)人类不可能通过改造现存国际评级体系使其承担起世界评级责任。2023/2/25105二、现存国际评级体系是世界信用危机的制造者

(一)全球信用体系高度依赖国际评级体系

由于债权人与债务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更由于债务人信用风险形成因素的日益社会化,使判断信用风险成为一个复杂的研究过程,无论债权人还是债务人都难以具备这样的持续研究能力;特别是信用交易作为推动信用关系社会化的一种机制,投资人更认可独立于债权债务当事人的第三方信息,于是,信用社会化选择并赋予了专业信用评级机构独立判断债务人信用风险的职责与权力。2023/2/25106二、现存国际评级体系是世界信用危机的制造者

(一)全球信用体系高度依赖国际评级体系

每一个债权债务关系的建立与维护都直接或间接依赖评级信息,当这样的机制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后,信用评级就俨然成为现代信用经济的主宰,穆迪、标普、惠誉就可以用它们的声音撼动整个世界。

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从其本质定义应该称作全球信用危机)正是这三家美国评级机构持续向市场提供错误评级信息导致的国际信用关系大破坏。2023/2/25107二、现存国际评级体系是世界信用危机的制造者

(二)现存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问题

1、维护最大债务国利益的鲜明评级立场使这个体系失去独立性。

2、用严重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美国评级标准衡量全球经济体的信用风险,向世界提供了扭曲的评级信息。

3、国际社会对一个承担世界信用体系安全责任并由一个主权国家评级机构主导的国际评级体系没有任何监管与约束,而所在国政府也未履行管理责任,监管缺失使这个体系拥有超级权力,不断由世界承担其道德和标准错误导致的后果。2023/2/25108二、现存国际评级体系是世界信用危机的制造者

(二)现存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问题

4、竞争体制机制激励这个体系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把信用级别作为商品交易,使其完全不能承担起世界公共责任。

5、世界最大债务国利用国际评级话语权,高估国际债务体系国家信用,低估国际债权体系国家信用,把债权国利益输送给债务国,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2023/2/25109二、现存国际评级体系是世界信用危机的制造者

(三)人类不可能通过改造现存国际评级体系使其承担起世界评级责任。

现实告诉我们,人类的信用经济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公正的评级。那么,摆在整个人类社会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

一是对现存体系进行改造,让它变得公正起来;

二是建立一个全新的国际评级体系。

研究表明,任何试图通过修补方式使现存国际评级体系洗心革面,成为履行国际公共职责积极力量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主要理由包括:2023/2/25110二、现存国际评级体系是世界信用危机的制造者

(三)人类不可能通过改造现存国际评级体系使其承担起世界评级责任。1、外部难以给力。现存国际评级体系首先是美国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构成,其兴衰攸关美国核心利益,国际社会无法去触动一个主权体制。

2、内部缺乏动力。美国政府绝无可能主动改革现存体系。

3、思想认识障碍无法逾越。即使三家评级机构有重塑市场信誉的愿望,但其立场所决定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不会产生任何有价值的改革成果。2023/2/25111三、构建新型国际评级体系

才能推动世界走出信用危机(一)信用危机是信用关系的调整过程(二)传统方式难以阻止世界经济衰退(三)双体系重建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必由之路2023/2/25112三、构建新型国际评级体系才能推动世界走出信用危机

(一)信用危机是信用关系的调整过程全球信用危机是世界信用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发生信用违约导致的国际信用体系大破坏,是虚拟信用关系破灭和真实信用关系建立的过程。实践与研究表明,现存国际评级体系向世界持续输出错误评级信息导致社会信用关系虚拟化、泡沫化,以美国次级贷款信用关系世界信用链条中最薄弱环节的断裂为突破口,国际信用体系中每一个缺乏真实偿债能力支撑的信用关系都面临着偿债危机。信用危机的最直接表现就是资金供应的去杠杆化,使信用链条中的相关成员都处于资金断流的危机状态。2023/2/25113三、构建新型国际评级体系才能推动世界走出信用危机

(一)信用危机是信用关系的调整过程从本质上讲,全球信用危机是西方发达国家运用国际储备货币发行权和评级话语权,长期超越自身财富创造能力,通过负债方式过度消费物质财富,使世界财富生产难以支撑这些国家的消费,这种全球范围内生产与消费的失衡最终表现为债权与债务的矛盾,并以信用危机的方式呈现出来。信用关系如此这般地调整直接影响债务人利益,他们会以各种方式维护已有的债权债务关系,此举与信用经济规律的力量此消彼长,由此决定了信用关系的调整将经历一个极其漫长的时期,人类还将经历全球信用危机最严峻时刻的考验。2023/2/25114三、构建新型国际评级体系才能推动世界走出信用危机

(二)传统方式难以阻止世界经济衰退历史上所发生的经济危机是发达经济体生产过剩危机,危机国家采用扩张信用方式增加市场消费能力使其度过了一次又一次危机。现在发生的信用危机是发达经济体消费过剩危机,危机国家采用扩张信用方式难以使其度过这次不同以往的危机。消费过剩是指发达经济体以债权债务方式形成的消费能力极大地超越了现实物质财富生产能力,是严重缺乏真实财富支撑的虚拟消费绝对过剩,其实质是长期依赖扩大债务规模刺激消费增长导致的消费与生产的过度失衡。2023/2/25115三、构建新型国际评级体系才能推动世界走出信用危机

(二)传统方式难以阻止世界经济衰退认识和利益的局限是人们难以找到救助这场危机正确途径的根源。迄今人们仍然用金融危机的概念去定义信用危机,这使人类社会难以用正确的思想认识方法去发现这场危机的内在发展规律,难以突破传统理论和方法的束缚,创新救助危机的建设性思路。、2023/2/25116三、构建新型国际评级体系才能推动世界走出信用危机

(二)传统方式难以阻止世界经济衰退

危机国家不愿通过削减已经过度的消费而丧失自身的既得利益,不惜铤而走险维持必然破灭的信用消费泡沫。削减过剩的消费,实现消费与生产的平衡是信用经济规律对世界经济走出信用危机的本质要求,经济衰退是危机中心国家触及危机底部实现经济复苏的必经拐点,任何背离信用危机内在发展规律的方式方法都将难以挽救世界经济。2023/2/25117三、构建新型国际评级体系才能推动世界走出信用危机

(三)双体系重建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必由之路双体系是指国际信用体系和评级体系,把重建这两个体系作为世界经济复苏的路线图是由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决定的。2023/2/25118三、构建新型国际评级体系才能推动世界走出信用危机

(三)双体系重建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必由之路世界经济复苏的实质是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再平衡,在信用关系为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就是要削减以缺乏偿债能力支撑的信用关系表现出来的过剩消费,使生产与信用关系回归到合理水平。认为世界经济复苏就是要使世界经济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或保持强劲增长的思想背离了信用危机的本质要求,用增加信用供给挽救信用危机的做法正是这种思想的表现。以上分析告诉我们,人类必须从产生危机的原因入手寻找解决危机的办法。2023/2/25119三、构建新型国际评级体系才能推动世界走出信用危机

(三)双体系重建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必由之路1、建立新型国际信用体系是世界经济复苏之根本2、建立新型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是世界经济复苏之前提2023/2/251201、建立新型国际信用体系是世界经济复苏之根本

实践告诉我们,全球信用危机所呈现的正是严重失衡的国际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