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
——朱光潜小说、散文、剧本有内容可言,我们读诗是读什么?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
——别林斯基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如何鉴赏诗中的情感呢?了解把握诗歌文学样式的特点“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是散文;突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从在地上被弹射到月亮上,那就是诗歌。”想象是嫁接作者情感和形象之间的桥梁:诗人的工作是借助想象找到表情达意的形象读者的工作是借助想象还原形象里面的情感借助什么来想象?何为意象?意象意,指创作者的心愿、情感;象,指作品中的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它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它是经过诗人细心选择,为表达诗人心中的情感服务的。情感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物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意象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建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溢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意象+…=意境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意境是由意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
如何鉴赏诗呢?分析意象、绽开想象,感受意境,进而体会情感。此外还可以从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有时诗歌的注释中会有体现)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入手.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作者在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志向?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安静幽美的景象。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清幽、明净、清寂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憧憬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一、关于词的常识产生时间词这种文学样式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名称“曲子词”(曲词、曲子)“诗余”、“长短句”、“琴趣”、“乐府”词牌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颂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天净沙秋思》《沁园春长沙》。词可以分上下两段,叫做“片”或者“阕”。分类
按长短分:
按片数分:
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沁园春》共114字,上片13句,下片12句,属长调单调、双调、三调词的流派
豪放派气概豪放,意境浑厚。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赤壁怀古》婉约派清丽含蓄,宛转缠绵。代表作柳永、秦观、李清照。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二、作者简介毛泽东,中国现代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湖南省湘潭韶山冲人,生于1893年12月26日,逝世于1976年9月9日。七古咏蛙一九一零年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无题1911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题座右铭联1914年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瀑,十日寒。
咏游泳联1917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1925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毛泽东的自我评价在1976年毛泽东逝世前几个月,社会上传出了他的一段话。这时,“文化大革命”似乎已经接近尾声,但谁也不知道局势将如何发展。据说那年6月13日毛主席讲的这段话,说的是他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后事。他是这样说的:“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盖棺论定。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论定了吧?”这段话中最重要的是说:“我一生办了两件事。”他说的第一件事就是民主革命的成功,取得了全国政权。他说:“对这件事,持异议的甚少。只有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要我及早地把那个海岛收回罢了。”然后他讲其次件事:“另一件事,你们也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对这件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胡绳:《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科学评价毛泽东郁达夫说得好:“没有宏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宏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要把毛主席的像恒久挂在天安门前,作为我们国家的象征。————邓小平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齐读文章,初步感受。留意部分字的读音(橘,舸,寥廓,峥嵘,遒,遏)
2、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长沙》是一首记游之作,它的突出特点是塑造了抒情主子公“我”的形象。读这首词就要从整体感受抒情形象入手,理清思路。
①默读圈点,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
明确:立、看、怅、问、携、忆、记
②初步概括形象特征:(外观其行,内察其心)
明确:独立深思,忆旧言志。
③理清思路,概括上下阙的内容:
明确: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
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志向,暗答了上阕的提问。理清了思路,初步感受了抒情主子公的形象后,我们还要深化体会,具体把握情感特征。要深化体会抒情主子公的情感特征,我们有必要了解诗词的抒情方式常识。抒情诗词有的直抒激情,有间接抒情。那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借景抒情、哪些地方是直抒胸臆、?
明确:上“看”统领的7句是借景抒情,“怅”、“问”是直抒胸臆;下阕的“携”、“忆”、“记”是怀人忆事干脆抒情。
“看”统领的借景抒情写到哪些景物?
明确:山、林、江、舸、鹰、鱼:万类。体会到怎样的意境?
明确: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是一幅色调秀丽的图画,晚秋静穆的宏大中律动着勃勃的朝气,扫尽千古悲秋之气。从这壮阔的深秋意境中,我们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看法呢?
提示:假如是一个消极悲观的诗人,面对同样的景物,可能是这样的感叹:
山如人意懒,石似我心空;
水流无情,逝者如斯;
黄叶飘舞,生命终结;
苍鹰孤独地回旋,小鱼无力地漂游;
不是万类竞自由,而是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
明确: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对大自然中万类生物的激情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主动追求,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朗读提示:要想象画面,进入意境,读出关注酷爱的主动情感。
“怅”、“问”直抒胸臆
朗读提示:要读出深思。
“携”、“忆”、“记”怀人忆事
那是怎样的人和事呢?
毛泽东少年时故事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桑梓,指家乡)少年时的书生意气,风华正茂时挥斥方遒的豪情,这首诗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立壮志的少年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的大气!1911年,毛泽东18岁时到湖南长沙,在此从事革命活动13年。1913年至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
书,1918年与何叔衡等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五四”运动时,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随后,又领导了驱除湖南督军兼省长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与何叔衡等创建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共产党成立后,他又组建了中共湘区委员会并任书记。1923年离开长沙到上海、广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25年回湖南湘潭从事农夫运动。同年秋,他经长沙转赴广州接办农夫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重游岳麓山、湘江这些读书时常常与挚友游聚的旧地,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概磅礴的词。朗读提示:要读出情志一、“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写诗总是先写事物或景物,然后通过“事”或“景”来抒“情”,即表达自己猛烈的主观感受,我们把它称之为主题。这个主题是通过一两个句子来体现的,即古人所说的“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俗称“诗眼”。
请问:《沁园春·长沙》的“诗眼”是哪一句?
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二、毛泽东在这里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但一篇文章或一首诗不能只提出问题,还必需解决问题。
请问:毛泽东同志解决了问题没有,或者说他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没有?通过哪些句子看得出来?答:①回答了;②“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者用了一个设问句式,对“谁主沉浮”作了奇异地回答:我们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英勇地投身于革命的风浪中,激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的前途重任。志向是惊涛骇浪中的航标灯,是驰向彼岸的灯塔;志向是遭遇挫折后重新崛起的标记牌,是山重水复时的指南针;志向是事业成功的蓝图,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催化剂。
请同学们细致反思一下自己,树立自己的远大志向。3、意境(氛围)特点的常用形容词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宽敞、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宛转、朦胧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穿戴健康监测App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高能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报社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试题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深圳交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合成孔径雷达(SAR)伪装目标特性剖析与伪装效果量化评估体系构建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5人备考有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包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法律基础知识》教案
- 2025年浙江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详解讲评(课件)
- 2025年电梯安全总监职责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四川公司集团系统内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碧海BH6000-1000型无菌纸盒灌装机学习资料
- 2025年供电所人员考试题(含答案)
- 待岗返岗管理办法
- 药肥登记管理办法
- 商混公司生产部管理制度
- 水果供应链协议
- 美容师(皮肤管理师)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