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中国简史详细版第1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1、1949、10---1952年为共和国创建、巩固时期,又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2、1953---1956年为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变革的完成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956)第2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共和国政权的巩固对内:1、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运动在农村开始。农民获得真正解放。)对外:抗美援朝第3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
(1)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成就: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3)结果和影响: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了加强,华北和西北业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第4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4)三大改造的完成:①时间:1956年底。②意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5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及经验教训(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成功探索
(78年底至今)第6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础建立起来。此后,我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性任务。过程:
1、中共八大召开。大会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和相应的经济建设方针。八大是中共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的良好开端。(一)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概况及经验教训(50——70年代)第7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需要经历复杂的考验,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规模速度问题,在前后长达二十(1957——1976年)之久的长时间中,我们党在这一大问题上再发生严重失误,使探索过程出现了歧途和曲折。
A、1958年提出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片面突出和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盲目求快,从而改变了八大所提出的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2、探索的失误第8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使左倾错误泛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C、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第9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失误的原因经济上: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政治上:左倾错误在思想上的继续扩大。第10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经验教训
A、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B、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C、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超越生产力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
D、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
E、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第11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成功探索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的基本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并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1、经济上:
(1)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的召开,是完成拨乱反正、实现伟大转折的四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正确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始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
(2)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通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12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大致上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4)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了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还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第13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思想上: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2)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3)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14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使农业生产的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城市:重点是城市改革(主要内容: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第15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对外开放(1)对外开放的开始──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2)对外开放的扩大──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3)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第16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1、发挥了城市的优势,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功能。2、为我国实行全面改革开放,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打下了基础。第17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1、民族团结:(1)政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2)经济上: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2、香港和澳门回归:(1)“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目的是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祖国的最后统一。第18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3)英、葡政府同意把香港、澳门归还给中国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4)港、澳回归祖国的意义和影响: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进改革开放,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3、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19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国防建设(人民解放军的发展)
军种建立时间兵种及其装备其他人民海军新中国成立前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有北海、东海和南海三支舰队20世纪70年代后,拥有自己的核潜艇。人民空军新中国成立时20世纪50年代初,各种飞机三千多架,1956年,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辉煌战绩。战略导弹部队1966年装备中程、远程、洲际导弹等核武器。第20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科技强军的重要意义军队是国家安全的保证和屏障。21世纪,中国必须建立一只强大的人民军队。科技强军就是建立新时期人民军队的主要内容。现代战争是科学技术和国力的较量。一场战争的胜败,军队的科技含量占有非常重要的因素。对我国来说,科技强军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用高科技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才是真正的钢铁长城。第21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外交政策: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外交成就:1、建国第一年,同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新中国外交第22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思想,成为指导会议的主导原则;4、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5、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6、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7、2001年,中国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第23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科技教育与文化
科技成就1、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
2、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3、1999年成功发射无人飞船“神州一号”,2003年发射载人飞船“神州五号”,宇航员:杨利伟
4、袁隆平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他本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5、首批列为863计划的科技领域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
6、“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
第24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科技发展的原因:(1)政府的重视(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投入及海外学者的回归(3)197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第25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教育发展1、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20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3、高等学校成为科技重要方面军第26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文学艺术和体育1、1956年,我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毛泽东对学生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3、1990年我国首次举办亚运会;2008年将举办奥运会第27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专题、纪念性历史事件与热点
.第28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会议名称召开时间地点内容作用及意义一大1921、7上海通过了党纲,选举了机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七大1945、4延安讨论夺取抗涨胜利和胜利后走什么样的道路。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八大1956年制定了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十二大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1987年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四大1992年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29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会议名称召开时间地点内容作用及意义遵义会议1935年1月贵州的遵义集中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北京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第30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建国后农村经济的四次调整(三农问题)
1、土地改革: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它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它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第31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人民公社化: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人为地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它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等,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第32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台湾问题1、近代史上的台湾: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5年二战结束后,日本战败,台湾回归祖国。2、现在的台湾问题形成:1949年国民党战败,蒋介石率部逃到台湾。3、党对台湾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党对台湾基本方针的形成:
①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②20世纪50年代,提出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第33页,共3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③改革开放后,党又提出和平统一方式;④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基础上最终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5、党的三代领导人对台湾问题的主张: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0世纪50年代,提出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邓小平:一国两制江泽民:八项主张6、台湾、大陆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1987年台湾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维护工具
- 人才招聘流程及面试评价系统
- 保证完成目标任务承诺书9篇
- 高级作物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病案编码技能考试试题(附答案)
- 深圳数字中考真题及答案
- 任丘老师面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外民俗真题考试及答案
- 2025贵州省凯里学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2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保育员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TSG Z7005-2015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 核准规则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附答案(完整版)参考答案详解
- 中小企业培训体系建设与优化方案探讨
- 学生安全生产教育
- 标书售后服务措施及方案
- 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配套教学设计(统编版)
- 《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解析
- 3D打印雕塑创新-深度研究
- 氧化铋系玻璃基低温共烧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秋天的怀念课文赏析
- excel函数教学教学课件教学课件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