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2.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让学生课前查找文言文的出处或《世说新语》等资料。【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回顾旧知,想一想:曾经学过哪些文言文?预设:《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2.追问:《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哪一本书?预设:《世说新语》。3.导入: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杨氏之子》也是选自《世说新语》。让我们一齐读读课题。(板书:杨氏之子)4.说一说题目的意思。预设:“杨氏”是指姓杨的人家,“之”是“的”的意思。“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杨家的儿子。设计意图:从三年级起,学生已经开始接触篇幅短小的文言文。通过回顾旧知,联系学过的文言文导入新课,并以《世说新语》为切入口,激发学生阅读本篇课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动力,也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相关的知识储备,以此导入新课,更贴近学生的学习。二、夯实基础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文言文,掌握好基础知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情境听读播放情境课文,学生先听读文言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点拨:(1)注意字词读音。(2)注意断句和节奏。2.诵读正音(1)出示课文中标注的及易读错的汉字的读音。(2)学生自由朗读文言文,随后正音、齐读。自读要求:自读课文,借助注释,读准字音。同桌互读,相互纠正错误的读音。(3)随机点名朗读,教师相机点拨。点拨:①“诣”读“yì”;“禽”读“qín”。②“为设果”这里的“为”读“wèi”;“儿应声答曰”中的“应”读“yìng”。3.集中识字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教师相机点拨。预设1:“讠”加“旨”组成“诣”,可以通过组词“造诣”来识记。预设2:“人”加“离”组成“禽”,可以通过组词“家禽、飞禽走兽”来识记,通过查工具书了解,“禽”在文中特指鸟类。4.书写指导(1)出示要求会写的汉字:梁、诣、禽。(2)教师示范书写,指导书写。点拨:“梁、禽”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田字格中上下两部分所占的比例。“梁”字上半部分相对紧凑,下半部分比较疏朗;“梁”的右上部分是“刅”,不要错写成“刃”。“禽”上窄下宽,点写在田字格竖中线上,中间的“凶”稍扁,“口”下部略微内收。“诣”是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宽。(3)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5.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和逸事。三、问题探究过渡: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这一则文言文。那文中的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结合注释或上下文,理解文言文中每句话的大意。2.探究方法(1)默读文言文,结合注释或上下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大意。(2)小组交流每句话的大意,把讨论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做好小组汇报准备。(3)小组选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总结。3.探究活动(1)引导学生理解“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①让学生先反复朗读,相机指导学生理解“甚”的意思是“很,非常”;结合注释理解“惠”的意思与“慧”相同,“聪惠”的意思就是“聪明,有智慧”。②让学生尝试说出本句话的大意。预设:梁国杨家的儿子九岁,很聪明。(2)引导学生理解“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①让学生反复朗读句子。提示学生根据注释正确理解本句中“诣”“乃”的意思,“诣”在句中是“拜访”的意思,“乃”在句中的意思是“就,于是”。②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其”是什么意思。教师相机提示:结合前一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知道本句中“其”的意思就是指“杨氏子”。③简要介绍孔君平:姓孔,名君平,晋朝人。他和杨家儿子的父亲是朋友。④让学生试着说说本句话的大意。预设: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这孩子叫了出来。(3)引导学生理解“为设果,果有杨梅”。①让学生反复朗读句子,引导学生思考:是谁为谁设果?预设:是杨氏之子为孔君平设果。②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为”的意思是“给,替”;“果”是“果品,水果”的意思。③让学生试着说说本句话的大意。预设:杨家儿子为客人摆设果品,其中有杨梅。(4)引导学生理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①让学生反复朗读句子,想一想:孔君平“指”的是什么?预设:孔君平“指”的是杨梅。②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示”,“示”的意思是“给……看”;联系上下文思考“君家”指的是杨家。③让学生试着说说本句话的大意。预设:孔君平一边指着杨梅给小儿看,一边说:“这是你家的果子。”(5)引导学生理解“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①让学生反复朗读句子,结合注释理解“夫子”在古时是对男子的敬称,在本句中指孔君平。②让学生试着说说这句话的大意。预设:孩子听了应声回答道:“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设计意图:以故事人物为抓手,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文章大意,并渗透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二)合作探究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这则文言文中每句话的大意,接下来让我们结合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讲一讲这个故事。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1.探究任务联系全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研究方法(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小组交流,说一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3)小组选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讲故事。3.探究活动(1)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归纳。预设: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3)小结:这句话仅十个字,却概括了杨氏之子最大的特点,那就是聪惠。这句话也是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板书:杨氏子聪惠)(4)过渡:为什么说杨氏子“甚聪惠”呢?后面四句话写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你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预设1:起因是孔君平“乃呼儿出”,我们可以概括为“呼儿”。(板书:起因呼儿)预设2:经过是杨氏子“为设果,果有杨梅”,我们可以概括为“设果”。(板书:经过设果)预设3:结果是孔君平与杨氏子之间的机智对答,我们可以概括为“对答”。(板书:结果对答)(5)小结:课文不足百字,行文简要精当,一个中心句、一个完整的故事让我们初步感受到了杨氏子的聪惠。(6)小组推选代表,结合板书,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预设:梁国杨家的儿子九岁,很聪明。有一天,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他父亲刚好不在,就把这孩子叫了出来。杨家儿子为客人摆设果品,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儿说:“这是你家的果子。”孩子听了应声回答道:“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设计意图: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进一步探讨这篇文言文的结构,以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依据这几个要素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初步感受杨氏子聪惠的特点。四、课堂小结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杨氏之子》这一篇文言文,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和插图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并明确了课文的结构以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初步感受了杨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厅服务员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医疗器械注册专员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2025届湖北省蕲春县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景区规划组团管理办法
- 林业校园食堂管理办法
- 供热办法分户管理办法
-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关于
- 校园踩踏事故管理办法
- 景区考察接待管理办法
- 投资策略:股权市场分析
- GB/T 620-2011化学试剂氢氟酸
- GB/T 19808-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mm的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拉伸剥离试验
- GB/T 18379-2001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电压区段
- 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管理办法
- GB/T 11881-2006羽毛球
- 化工环境保护与及安全技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中国黄金集团江西金山矿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医院药学-药物临床试验概述课件
- 荧光与荧光分析课件
- 120急救站(分站)工作考核细则
- 航站楼管理部《机场使用手册》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