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1课时 【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2.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物的动、静之美。3.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4.朗读、背诵古诗《乡村四月》。【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回忆单元课文,回顾单元语文要素。(1)导入:同学们,第七单元快学完了,我们来聊聊自己的学习收获吧!(板书:语文园地七)预设1:我们随着课文走进了威尼斯的小艇、荷兰的牧场和埃及的金字塔,世界真的太精彩了!预设2:这几篇课文都表达了作者对景物的喜爱和赞美。预设3:本单元课文用到了静态描写、动态描写,都对景物特点的呈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出示篇章页,强调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板书:静态描写动态描写表达效果)2.交流感悟,体会动、静之美。(1)阅读“交流平台”中的伙伴对话,并梳理课文中的景物描写。课文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威尼斯的小艇》小艇灵活穿梭的样子半夜戏院散场后的情景《牧场之国》动物们的悠闲与安详人们挤奶、运奶时的平和与从容(2)过渡:从伙伴的对话中我们梳理了课文中用到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你能从课文中把这些语句找出来吗?预设1:《威尼斯的小艇》中动态、静态描写的呈现。出示动态描写的语句: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点拨: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给水城威尼斯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体现了景物的动态美。出示静态描写的语句: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点拨: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体现了威尼斯的静态美。预设2:《牧场之国》中动态、静态描写的呈现。出示动态描写语句:
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出示静态描写语句:
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点拨:从动物们悠然自得的生活,以及人们挤奶、运奶时的平和、从容,都能体会到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景物进行描写,同时融入人的活动,能赋予景物生命力和变化感,增强艺术感染力,更好地表现景物独特的魅力。3.拓展积累。平日阅读中我们要注意积累表现景物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句子。阅读下面的片段,用横线画出让你感受到静态之美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让你感受到动态之美的句子。出示: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点拨:这段话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荷塘的美丽,有动有静,充满生机。设计意图: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作者是如何体现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学习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方法。二、词句段运用一1.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例句,学生自由朗读。2.说一说:这两个例子中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分别是通过哪些景物来表现的?预设1:第一个例子通过描写乘坐小艇时所见的景致,表现出景物的动态美。预设2:第二个例子通过描写动物安静下来的样子,表现出夜晚荷兰牧场的静态美。3.让学生自由选择要仿写的情景,教师指导仿写重点。(1)出示仿写要求。从三个情景中选择一个,照样子写一写,写出景物的动态之美或静态之美。(板书:照样子写一写)(2)引导学生选取情景,确定仿写的方向。①引导学生选取一个情景,想一想:可以描写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②引导学生确定仿写重点:这三个情景,分别应该侧重哪一方面来写呢?预设:放学后的校园”这个情景,我会重点写出景物的静态美。“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之后”重点应写出景物的动态美。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写?预设:从喧闹到平静,这是放学后的校园和白天校园的不同之处。而另外两个情景中,“热闹”的过程是其特点,应该重点写。4.学生仿写,教师相机指导。5.仿写完成后,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各自写的句子,互相评一评。6.在学生写的句子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全班交流、点评,看是否表现出了景物的动态美或静态美。预设1:热闹了一天的校园,渐渐沉寂下来,操场上一个人影也没有,那长长的跑道上空荡荡的,单杆、双杠、秋千都无言地立着,教学楼、办公室、综合楼都静悄悄的,只有那几行垂柳在随风摆动,校园陷入了沉沉的梦中。(静态美)预设2:清晨,朝阳初升,一群鸟儿从湖东侧飞来,密密麻麻,数不胜数。它们一会儿贴着湖面疾飞;一会儿斜着身子俯冲;一会儿盘旋向上飞翔。宁静的湖水仿佛被群鸟的热闹吸引,漾起细细的波纹,向鸟儿微笑致意。(动态美)预设3:“呜——”一声长长的汽笛声过后,一列火车徐徐进站了。火车停稳后,背着大包小包的乘客鱼贯而出。不一会儿工夫,站台就被上车、下车的乘客挤满了。有的人急匆匆向出口走去,有的人停下来整顿行李,还有人踮着脚尖在大声呼喊寻找同伴,站台上顿时热闹非凡。(动态美)7.拓展积累。像这样,体现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句子还有很多,平时要注意多积累。出示:
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静态美)——选自赵丽宏《周庄水韵》设计意图: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思考,引导学生感悟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的方法。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动、静之美。三、词句段运用二1.出示教材中“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两个例句。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纯白的大理石,栏杆是纯白的大理石,四个高塔也是纯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2.引导学生读一读,说说它们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预设1:第一组句子描写了夕阳西下田野、沙漠、河水以及金字塔都被夕阳染成了金色的情景。预设2:第二组句子描写了站在白色的大理石上,看到的是纯白,脚下踩的是纯白,陵墓、栏杆、高塔都是纯白色的,周身裹在一片纯白之中的情景。3.教师简要介绍两组句子的出处和描写的景物:第一组句子选自穆青的《金字塔夕照》,描写了埃及金字塔。第二组句子选自季羡林的《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描写了印度泰姬陵。4.引导学生交流:这两组句子都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预设1:都突出了景物的颜色特点。预设2:第一组句子中,景物都沐浴在金色的光辉里,写出了景物被夕阳染成金色的特点;第二组句子中,景物都闪耀着纯白的光辉,写出了泰姬陵纯白的特点。5.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两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你读后有怎样的感受?预设:两组句子都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抓住景物的颜色特点,写出色彩之美,写得美不胜收,让读者如观其景,如临其境。点拨:通过朗读和感悟,我们找到了两组句子表达上的共同点:都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集中强调了一种颜色。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美,爱自然、爱生活。(板书:强调一种颜色)6.让学生朗读两组句子,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效果。7.牛刀小试。出示秋景图和雪景图,我们也来说一说。(1)小组交流:照样子说句子。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预设1:面前,是一大片草地,小草被风吹成了金黄色。林荫道两侧的银杏树已经换上了一身金黄色的衣服。一阵秋风吹来,那枯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从空中飘落下来,煞是好看。慢慢地铺成了一条路,踩上去软绵绵的,像铺了一条黄色的地毯。哦,秋天是黄色的!预设2:雪后的大地到处都披上了银装,变成了水晶般的童话世界。那一排排树木都自豪地绽开了满树银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微紫色的光芒;而树叶落光的小树,垂下了许多玲珑剔透的银条儿。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设计意图: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感悟,体会描写的情景,引导学生总结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拓展两幅风景图,放手让学生自由练习说话,进一步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四、日积月累1.过渡:常有人说,最美人间四月天。农历四月,一般已经到了初夏时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2.理解、背诵翁卷的《乡村四月》。(1)诵读正音。出示: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①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点拨:“了”读作“liǎo”。“蚕桑”读“cánsāng”。②同桌之间练读古诗,教师指名朗读。(2)作者介绍生平简介: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影响和地位:为“永嘉四灵”之一,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代表作品:著有《四岩集》《苇碧轩集》等。(3)解读诗题。《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4)欣赏插图,疏通诗意。①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欣赏插图,读懂诗意。②小组推选代表在班级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A.词义。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子规:鸟名,杜鹃鸟。才了:刚刚结束。蚕桑:种桑养蚕。插田:插秧。B.诗意。山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互辉映。烟雨蒙蒙中,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去插秧了。(5)古诗赏析。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板书:景人热爱和赞美)(6)情境诵读。①诵读时注意语调和重音的变化。②边读边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7)情境背诵。小组间用不同形式练习朗读,熟读成诵,可以用《乡村四月》的情境课文背诵版检验学生的背记情况。3.拓展阅读。过渡: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名人志士,都深入农家生活,以农家生活为话题,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1)诵读正音。(2)尝试背诵。设计意图:先通过自读和互助学习,帮助学生较轻松地了解古诗大意,体会情感,背诵积累。再拓展积累以农家生活为话题的诗句,让学生感受农家生活的美好。五、课堂小结总结:这节课,我们回顾了本单元所学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进一步体会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还运用这样的方法进行了仿写。在学习《乡村四月》这首诗时,我们感受到了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大气合同封面图片环保主题设计及印刷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版建筑行业劳务派遣工聘用合同规范
- 2025年投标文件保密承诺书编制指南
- 2025年新型纸箱定制采购合同
- 2025版环保节能土建基础施工与运维合同
- 2025版全新国际贸易居间服务佣金支付协议范本
- 2025年市场分析:功能性食品消费需求预测与产品创新前景
- 2025年度车辆租赁与车辆改装定制服务协议
- 2025版退货退款及售后保障服务合同模板
- 电商平台大数据分析与2025年精准营销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厂家如何做好经销商的利润管理
- 2023《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要点解读课件PPT
- 聚合物基础知识
- 售楼部钢结构玻璃幕墙拆除方案
- 集团公司校园招聘计划实施方案
- JJF 1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
- GB/T 6663.1-2007直热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第1部分:总规范
- GB/T 6344-2008软质泡沫聚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 GA/T 1163-2014人类DNA荧光标记STR分型结果的分析及应用
- 蒸汽发生器设计、制造技术要求
- 全套课件-水利工程管理信息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