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健康_第1页
生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健康_第2页
生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健康_第3页
生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健康_第4页
生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健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健康第一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生活就象一面镜子,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

——卡耐基第二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埃利斯的观念测验有道理说不清无道理1.人应该得到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与赞许10-12.一个有价值的人应该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10-13.对于有错误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与制裁10-14.如果事情非己所愿,将是可怕的10-15.不愉快的事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自己不能控制与支配10-16.面对困难与责任很不容易,倒不如逃避更好10-17.对危险与可怕的事要随时警惕,经常提防发生的可能性10-18.人要活得好一点,就必须依赖比自己强的人10-19.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对现在具有决定性的难以改变的影响10-110.对于他人的问题应当非常关切10-111.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10-1第四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通俗地说,这些都叫“认知过程”。温故而知新什么是认知?认知过程包括那些?——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第五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认知及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

二、不合理认知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认知失调与归因不当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一节认知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第六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认知及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什么是“认知”:人的认识过程;人们对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并构成想法和观念的过程。

认知是刺激和反应的中介刺激----认知----反应认知风格,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态度和方式(一)认知和认知相关概念第七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积极、不消极:

客观,不自欺:

独立,不依赖:正面的评价自己和他人;现实感强,能正确把握现状、判断现实自我判断和决断能力,场独立、场依存型(二)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第八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灵活,不僵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迁移

成熟,不幼稚:运用可靠的方法进行反思,理性决策第九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不可理认知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人们的认识能力局限性的表现具有无意识性的自动性有不安全感的人易产生不合理认知对感情关系密切的人易产生不合理认知(一)不合理认知的特征第十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模型浅层的负性自动想法人们从童年开始就通过生活经验建立一种认知的结构或图式,这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形成人们对自己和世界的假设,并用于对信息的过滤、区分、评估和编码。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图式形成后相当稳固,通常我们仪式不到,但是我们都能够根据图式指引新信息的加工,预测事件的发展,给客观现实赋予某种意义。第十一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埃利斯的ABC理论1.事件或情境本身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心理问题;2.非理性的信念、评论、解释才是心理问题的根源;3.面对同一件事情(A)不同的(B)可以影响人们对该时间的情绪和行为反映;

4.通过改变认知,可以改变消极的情绪A————BC————诱发性事件信念行为后果第十二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你这个人真好呀!他欣赏我,真好!他是在安慰我吧!这人为什么要夸我?哼,讨好我,想利用我!高兴伤心厌烦疑惑认知(B)情绪(C)事件(A)第十三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埃利斯的观念测验有道理说不清无道理1.人应该得到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与赞许10-12.一个有价值的人应该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10-13.对于有错误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与制裁10-14.如果事情非己所愿,将是可怕的10-15.不愉快的事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自己不能控制与支配10-16.面对困难与责任很不容易,倒不如逃避更好10-17.对危险与可怕的事要随时警惕,经常提防发生的可能性10-18.人要活得好一点,就必须依赖比自己强的人10-19.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对现在具有决定性的难以改变的影响10-110.对于他人的问题应当非常关切10-111.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10-1第十四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你的总分是多少?以上是埃利斯列觉的11类不合理观念,得分越低越好第十五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大学生常见的非理性信念自我意识把一次挫折的发生想象得非常可怕,糟糕透顶。放大的挫折感表现为对他人、对于群体的不合理评价。如别人犯了一点错,就认为这个人哪里都不好把生活中的各种不顺利、不愉快、各种挫折、失败看做不该发生不应发生(绝对化)以偏概全夸大后果第十六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认知失调与归因不当(一)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认知失调指:如果由一个认知可以推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则这两个认知就是不协调的。例:当你在一次考试中只考了60分时,你可能认为自己一点也没有用,一次考试都没法通过;但其实你能够考上大学,能够交朋友,这些事实都能证明你是有用的;当你对自己的能力出现两个相反的认知时,这就出现了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引起个体心理上不愉快和不舒服的体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有些人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调。第十七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大学生常见的认知失调3、不合理的自我认识和内心不合理观念的重复唤起2、在情感上的认知失调1、在学习上的认知失调第十八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刘某,男,某重点大学大二学生,性格内向,腼腆害羞,不喜欢主动说话。在刚上大学的时候,他喜欢上了班上一个女孩子,但是一直没有勇气告诉她,每天都是默默的关注她。最近在宿舍同学的鼓励下,终于鼓起勇气向她提出约会的请求,但是被那个姑娘婉言谢绝了。于是他心情沮丧,情绪低落。并且觉得“没有人会喜欢我,我以后再也不和女生约会了”。于是成天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对未来的道路很迷茫。学习成绩也逐渐下降。第十九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5、对个人角色变化的认知失调4、对环境变化的认知失调第二十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归因偏差归因: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不同的归因将引起不同的期望和情绪,并具有不同的动机作用。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赛格利曼的悲观归因模式具有悲观归因模式的人,通常对不利事件做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归因对有利事件进行外部的、不稳定的和特殊的归因悲观归因模式的人,在挫折的应激下常表现为激动、挫折、抑郁,甚至生病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1.中性事件:出现基本归因偏向

行动者——观察者归因偏向2.成功或失败的事件:

对他人的成功,常归于外因,对自己的成功,常归于内因;对他人的失败,倾向于归为内因,而对自己的失败,倾向于归为外因。3.在归因中,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服务偏向和防卫性归因,其目的在于维护自尊,减少不利事件对自己的威胁。(四)常见的归因偏差的类型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对自己的成功,常归于内因;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服务偏向;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对自己的失败,倾向于归为外因;属于防卫性归因,其目的在于维护自尊,减少不利事件对自己的威胁。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理性情绪疗法

二、贝克认知转变法三、正确归因和积极比较第二节非理性认知方式的调整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理性—情绪疗法(一)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

A诱发性事件;B信念;C情绪与行为的结果;D辩论;E有效的理性信念:以合宜的思考,代替不和宜的思考F新的感受;不再感到有严重的焦虑和消沉,再感到沮丧和自我责备,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适当的感受。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最难的是与自己辩论,即反驳

4种方法:证据:这种想法的依据在哪里?其他可能性:会出现其他情况吗?潜在的含义:即使我想得对,意味着什么?用处:现在这么想,对我有利吗?!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合理的自我分析;(练习P158)不愉快事件:念头:

后果:

辩论:

效果: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贝克的认知转变法(一)识别认知性错误(二)识别自动性思想(三)做真实性检验(四)去注意第三十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正确归因和积极比较谈谈你的感受?你拥有?你缺少?

和别人相比,你有什更好的?(一)进行归因训练通过重新归因,可以改变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一个人将消极事件归因于内因还是外因,决定了自尊是否会被伤害。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情境:我的男朋友没有遵守诺言在这个周末给我打电话;1.这意味着他并不在乎我2.这意味着他不是真心爱我3.这意味着我不是一个可爱的姑娘4.这意味着我这个人不行,毫无价值5.这意味着我最终将被抛弃6.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以后我还怎么见人7、还不如死了的好。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学会比较,欣赏自己所拥有的一个青年总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生活不幸福,终日愁眉不展。有一天,他遇到一位长着,问他”年轻人,怎么闷闷不乐的呀?”,“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这么穷。”“穷?我看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说。这从何说起?年轻人问。老人反问道,“假如今天我折断你的一根手指头,给你1000元,你干不干?”“不干!”“假如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翁,给你100万,你干不干?”“不干!”“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1000万,你干不干?”“不干!”“这就对了,你身上的钱已经超过1000万了呀!”老人笑吟吟的地走了。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思考:

从这则故事了我们看到了什么?

你自己身上有什么你没有发现的珍贵的东西?要如何进行积极的比较?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合理情绪理论认为,对事件正确的认识一般会导致适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而错误的认知往往是导致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A事件B认识C情绪∥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比如(事件A)小明向异性同学表白被拒绝了。(情绪C)很忧郁、沮丧(想法B2):“我怎么那么没用?没有人会喜欢我。”(想法B1)“我觉得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他们一定会嘲笑我。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事件合理情绪理论模型情绪改善新认识辩驳不良情绪旧认识旧认识×∥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事件A)小明向异性同学表白被拒绝了。(情绪C)…………(新想法B2):“我不喜欢被拒绝,但这不代表我没有用,不值得喜欢。”(新想法B1)“同学们不一定会嘲笑我,也许会跟我聊聊他们的经验。”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一、正确认识心理防御机制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积极调整

第三节心理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正确认识心理防御机制自我保护自我矛盾无意识人所具有的一种摆脱痛苦、减轻不安、回复情绪、平衡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就成为心理防御机制。广泛存在(一)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第四十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

1、减低情绪冲突

2、从具有危险性的冲动中保护自己3、缓和伤感经验和情绪感受4、减轻失望或失望的感受5、消除个人内在态度与外在现实之间的冲突6、协助个体保持其充实感和价值感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认同升华(一)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人原有的行动或欲望,如果直接表现出来,可能会受到处罚或产生不良后果,因而将这些行动或欲望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使其具有建设性,有利于社会和本人。例如,一位具有强烈嫉妒心的人,理智又不允许他表现出嫉妒别人的成就,于是他发奋学习,成绩超过别人。这对于社会和他本人均有积极意义。

把自己所钦佩或崇拜的人的特点当作是自己的特点,用以掩护自己的短处。认同有两种,一种近似模仿。例如,在不知不觉中,男孩模仿父亲,女孩模仿母亲。另一种是利用别人的长处,满足自己的愿望、欲望。例如,一个不漂亮的女孩子喜欢和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作朋友,她可以因为别人夸奖她的女友而感到自豪。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幽默

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时,常可以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自己的心理平稳。例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不幸有位脾气暴躁的夫人。有一次,当他和夫人吵架完,离开家时,夫人从楼上往他身上一泼,弄得人全身都湿透了,周围的人都很尴尬。但苏格拉底只是一笑,说:“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下雨。”本来很难为情的场合,用幽默把事情化解了。补偿

即一个人因生理上或心理上有缺陷,而感到不适时,企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不适感。例如,一个一向淘气的十岁男孩,由于突然同时失去了母亲和妹妹,他的父亲就把全部爱和希望给予了他,使他感到自己应该懂事了,不能再淘气了,于是一下变为好学生。

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情感和行动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潜意识里去的作用。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将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别人是这样的现象。例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属于这种作用。

压抑合理化(二)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投射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又称“矫枉过正”现象,为处理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及冲动所采用的方法。

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为无力实际处理这些问题,就利用幻想的方法,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心理上的困难,以达到内心的满足。例如,“灰姑娘”型幻想,即一位在现实社会里倍受欺凌的少女,坚信她有一天可以遇到诸如英俊王子式的人物,帮助她脱离困境。

反向幻想(二)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幽默解释1、有一天,你在自动取款机钱排长队准备取钱,好容易终于轮到你,你刚要动作,一个年轻姑娘矫健地一闪,捷足先登了。你站在原地,无动于衷--这是“压抑”;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2、2、姑娘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小女孩像离弦的箭一样抢先到你面前,你在外面心平气和地继续等待,心里还是什么感觉也没有--这是“隔离”;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3、小女孩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位老太太夺门而入,你想:“年轻人让老人,应该、应该。”--这是“合理化”;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4、老人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孕妇高喊着“对不起让让我”一头扎了进去,你咬咬牙对自己暗暗地说:“要是换了别人,早上去把她们臭骂一顿了--可是,我可不是这样没有涵养的人。”这是“否认”;第四十九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心理防御机制的幽默解释5、孕妇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外国女人打着手势正要往里挤,你突然冲上去,怒不可遏地劈手两耳光,并纵身骑到她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