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模板范本_第1页
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模板范本_第2页
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模板范本_第3页
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模板范本_第4页
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模板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③可结合当地生态建设等规划,利用植物净化功能。绿化带优先选择具有吸尘、吸收CO、NO2、THC效果好的树种。这样即可以净化吸收机动车尾气中的污染物、道路粉尘,又可以美化环境。废水营运期水环境污染主要来自路面雨水径流、危险品运输事故对沿线地表水体的污染。拟建工程建成营运后,地表水环境影响主要为地表径流,主要污染物为:COD、石油类、SS。影响路面径流污染的因素众多,包括降雨时间、降雨量、车流量、大气污染程度、两场降雨之间的时间间隔、纳污路段长度等。各种因素随机性强、偶然性大。一般在道路建成初期和两场降雨间隔时间较长时,路面雨水径流对沿线水体有一定影响。路面径流经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排入沿河路段水体时,其所携带的悬浮颗粒物使沿线的河流水体的悬浮物总量增加,从而影响河流的水质。河流的自净作用可以将固体颗粒物造成水质恶化的影响降低,因此对沿线的河流的影响较小。防治措施:路面和路基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路面、路基排水系统路侧边沟设计避免与河流、水面连接。定期检查清理公路的雨水排水系统,保证畅通,保持良好的状态。‚加强道路管理,将交通事故降到最低,减少由此发生的间接导致的污染发生。成立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小组,处理所有可能出现的重大污染事故;危险品车辆应实行专门管理,设特种运输货物的标志。噪声项目运行后主要是噪声源为过往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其声级值为68.2~75.5dB(A)之间。(1)预测模式本评价采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中的有关模式,i型车辆行驶于昼间或夜间的预测点接收到小时交通噪声值模式为:式中:Leqi—第i种车型的车流在观测点处的等效声级,dB(A);Loi—第i种车型在参照点处,车速Vi时辐射的平均辐射噪声级,dB(A);T—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取1小时;Ni—第i种车型的小时车流量,辆/小时;i—第i种车型的平均行驶速度,km/h;α—与地面覆盖物吸收特性有关的衰减因子,农村地区软地面,取α=0.5;硬地面取α=0。S—噪声传播中建筑物、地形、路堤、路堑等障碍物的附加衰减量,dB(A)。—公路弯曲或有限长路段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A)。(2)交通噪声预测结果①车流量根据选定的预测模式和参数,计算出本项目道路运营期(近期2018年;远期2033年)两个评价时段以及两个路段的交通噪声预测值,本项目在营运阶段随着交通量的增加,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的负面影响逐渐增大。与相关的公路验收监测数据类比可知,近期2018年本项目道路昼间高峰流量(以小时计)小型车、中型车和大型车约为:63辆/h、15辆/h、11辆/h;本道路夜间流量(以小时计)小型车、中型车和大型车分别为:27辆/h、7辆/h、5辆/h,远期2038年本项目道路昼间高峰流量(以小时计)小型车、中型车和大型车约为:198辆/h、49辆/h、35辆/h;本道路夜间流量(以小时计)小型车、中型车和大型车分别为:85辆/h、21辆/h、15辆/h。②车型车型分类标准见表18。表18机动车辆分类标准车型标定载重标定座位小型车(S)3.5t以下小货、轿车、7座(含7座)以下旅行车等中型车(M)3.5t以上~12t中货、中客(7座~40座)、农用三轮、四轮等大型车(H)12t以上包括集装箱车、拖挂车、工程车、大客车(40座以上)、大货车等注:大型车包括集装箱车、拖挂车、工程车等,实际汽车排放量不同,按相近归类。③噪声预测结果见下表:表19运营期不同距离处接到的小时交通值统计表单位:dB(A)路段年度时段离道路中心线距离(m)020406080100120140160全路段2018年昼间65.1453.7850.0847.7546.0444.6943.5742.6241.79夜间61.550.1446.4444.1142.441.0539.9338.9838.152038年昼间70.1358.7755.0752.7451.0349.6848.5647.6146.77夜间66.4555.0951.449.0747.3646.044.8943.9343.1根据预测可以知道,营运期对道路两侧影响0-20m的距离噪声超标,但经行道树及绿化带阻隔后可以减小噪声10dB左右,为了防治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也需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做好规划设计工作,这包括做好路线的规划设计,尽可能将线路远离噪声敏感点;第二,采取工程措施控制和降低交通噪声的危害,例如:道路两侧加设声屏障、种植绿化林带降噪或对建筑物做吸隔声处理等。针对本工程的具体建设情况和环境特点,本评价提出以下声环境保护原则:①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等交通规则,在通过人口密度较大的路段附近设置禁鸣标志,以减少交通噪声扰民问题。②加强拟建道路沿线的声环境质量的环境监测工作,对可能受到较严重污染的敏感点实行环境噪声定期监测制度,根据因交通量增大引起的声环境污染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③经常养护路面,保证拟建道路的良好路况。④道路自身的绿化降噪。在道路的设计中,充分考虑自身的绿化降噪降尘问题。道路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结合本项目城市道路附属工程,确保落实,绿化设计既美化城市道路景观,又可起到减噪、降尘的作用。固体废弃物营运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运输车辆撒落的运载物、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装载的货物、乘客丢弃的物品等,其形式为沿道路呈线性分布。由于本项目建成后有黔西县环卫部门和城市绿化部门对道路全线进行养护,在对道路进行养护的同时,也对沿线的垃圾进行收集,清扫、集中处理,故营运期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影响不大。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为改扩建项目,道路建成后,路面适宜车辆行驶,车辆运行稳定,一定程度上对周边生态环境起到正效应。在采取加强管理,落实相关环境监管工作,正常运营情况下,项目对生态环境有积极影响。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环境施工期施工过程施工扬尘洒水抑尘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标准汽车尾气CO、NO2等大气扩散营运期汽车尾气NOX、CO、SO2、THC—车辆扬尘扬尘车辆限速,植物吸附水环境施工期桥梁泥浆水SS沉淀后回用于钻孔、清孔工艺及洒水抑尘。对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废水SS沉淀后洒水抑尘生活废水SS、COD等沉淀后洒水抑尘营运期初期雨水SS、石油类流入项目两侧排水沟固体废物施工期弃方弃方运至指定的倒土场堆放对环境影响较小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堆放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营运期道路沿线垃圾道路沿线垃圾环卫部门定期清理其他噪声施工期:①合理布置施工设备,施工机械尽可能布置在远离敏感点处。若由于项目需要高噪声设备设置在离敏感点较近的位置时应采取修建隔声墙等相应的隔声降噪措施,隔声墙高不低于2.5m。②对噪声较大的机械进行隔声及减震处理,对较小的产噪设备使用移动式隔声屏等措施,对产生强噪声的设备必须安排在白天使用。③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积极采取各种噪声控制措施,如尽量采用低噪施工设备,部分高噪设备进行突击作业,优化施工时间并搭建隔音棚,合理疏导进入施工区的车辆,减少运输交通噪声等。④根据有关规定,未经批准,建筑施工单位不得在中午(北京时间12时至14时30分)和夜间(北京时间22时至次日早晨6时)进行施工作业,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情况需要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当提前5日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持有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证明,并提前2日公告周围居民。⑤加强汽车运输管理,汽车晚间运输尽量用灯光示警,禁鸣喇叭,到达运输点后尽量熄火,可减少噪声扰民。营运期本项目在营运阶段随着交通量的增加,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的负面影响逐渐增大,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如下:①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等交通规则,在通过人口密度较大的路段附近设置禁鸣标志,以减少交通噪声扰民问题。②加强拟建道路沿线的声环境质量的环境监测工作,对可能受到较严重污染的敏感点实行环境噪声定期监测制度,根据因交通量增大引起的声环境污染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③经常养护路面,保证拟建道路的良好路况。④道路自身的绿化降噪。在道路的设计中,充分考虑自身的绿化降噪降尘问题。道路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结合本项目城市道路附属工程,确保落实,绿化设计既美化城市道路景观,又可起到减噪、降尘的作用。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1)植被保护与恢复措施①开工前对施工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以达到既少占农田、林地,又方便施工的目的。②严格控制路基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③在林地灌木集中路段施工,各施工单位应加强防火知识教育,防止人为原因导致火灾的发生。④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将弃渣运往指定的堆放场地,禁止随意堆弃。⑤尽可能保护表层有肥力的土壤,袋装或集中堆放在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并设置临时排水沟,覆盖遮挡等临时防护措施,以减少表土及养分流失,以便于后期绿化利用或复垦。⑥施工期临时设施用地尽量选择在征地范围内,因道路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路界内外)均应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整治利用,恢复植被。(2)动物保护措施=1\*GB3①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打击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保护动物。=2\*GB3②防治动物生境污染人类的活动增加,会给环境污染带来新的隐患。从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角度出发,建议本工程开发建设前,尽量做好施工规划前期工作;做好工程完工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以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对动物栖息地的不利影响。为防止施工期水环境污染对所跨河段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施工中应采取本评价提出的水环境污染控制措施,减缓对水生生物的不利影响。加强对承包商、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严禁作业之便捕捞水生生物。③本项目应重点关注两栖和爬行类动物的保护,施工期应在道路两侧绿化带种植灌草丛植被以便为两栖和爬行动物提供适宜的隐蔽和栖息场所。2、营运期生态保护措施本工程为改扩建项目,道路建成后,路面适宜车辆行驶,车辆运行稳定,一定程度上对周边生态环境起到正效应。在采取加强管理,落实相关环境监管工作,正常运营情况下,项目对生态环境有积极影响。环保投资估算表20环保工程投资估算表项目名称作用所需费用(万元)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临时沉淀池基坑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混凝土养护、汽车降尘、道路洒水降尘过程。严格管理,禁止外排5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洒水降尘、车辆运输时覆盖篷布减少粉尘污染20固体废物处置措施设置临时垃圾收集箱避免生活垃圾乱堆乱放1修建档土墙(2.0m高,道路沿线设置)减少土石方对环境的影响200声环境保护措施低噪声设备、设置临时隔声墙、隔声障减少噪声影响150营运期绿化种树改善周边环境500合计876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工程概况本项目起于××县××镇,途径海摩、彭家寨、五里坪、小鬼菁至终点××垭口,道路全长14155m。技术标准按照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局部困难路段可适当降低标准,设计速度为40km/h,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路基宽8.5m。工程包括路基、路面、平面交叉、桥涵、排水、防护、交通照明、环卫、绿化、消防设施等附属设施。2、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大气环境:评价区域总体环境空气质量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水环境:与项目有关的地表水体为三岔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3)声环境:声环境质量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3、施工期环境影响1)废气施工期平整场地,路基开挖,筑路材料运入、运出造成施工场地的扬尘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结束而消失。本项目在施工时已加强管理,同时在施工场地周围修建临时围墙并且在施工道路上喷洒水,通过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减少了无组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不设置沥青搅拌站,路面工程采用购买伴制好的沥青砼,产生的沥青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废水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主要为基坑废水、各种车辆冲洗废水等,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全部回用于混凝土养护、汽车降尘、道路洒水降尘过程,无漫流外溢。生活污水经沉淀后回用与洒水抑尘,严禁不经处理任其漫流或直接排入地表水体。3)固废本项目在路基工程中会产生少量的表层土和弃土石方,根据××省人民政府文件《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委××省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12】22号),建设单位对场地表层土进行剥离,并堆存在场地内指定地点,施工结束后将表层土用于覆土绿化;弃土石方运往政府指定的倒土场堆放,建筑垃圾运往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堆存,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运往附近垃圾中转站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4)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是在平整场地、路基开挖、管线铺设、路面工程中有噪声产生,其最高声级达100dB(A)。施工期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项目已经建设完成,根据现场调查道路沿线敏感目标可知,道路施工过程中符合2009年6月实施的《××省环境保护条例》。施工方在选用低噪声设备的基础上,同时设置了临时隔声障,减少了道路施工对沿线敏感目标的影响。5)生态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场地平整、土石方开挖造成的水土流失。工程开挖的土石方主要用于填方,填方后多余的废石和废土已及时运往倒土场,对环境的影响不大。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除部分为不可逆外,大部分影响是可逆和短期的,本项目施工中已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对环境的影响较小。4、营运期环境影响1)大气环境本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来自于行驶车辆扬尘及车辆尾气。本道路车辆限速40km/h,且道路两旁种植的行道树可吸附一些扬尘,故行驶车辆产生的扬尘对环境影响较小;根据工程分析,车辆产生的尾气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标准,对环境影响较小。2)水环境拟建工程建成营运后,地表水环境影响主要为地表径流,主要污染物为:COD、石油类、SS。影响路面径流污染的因素众多,包括降雨时间、降雨量、车流量、大气污染程度、两场降雨之间的时间间隔、纳污路段长度等。各种因素随机性强、偶然性大。一般在道路建成初期和两场降雨间隔时间较长时,路面雨水径流对沿线水体有一定影响。路面径流经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排入沿河路段水体时,其所携带的悬浮颗粒物使沿线的河流水体的悬浮物总量增加,从而影响河流的水质。河流的自净作用可以将固体颗粒物造成水质恶化的影响降低,因此对沿线的河流的影响较小。3)声环境项目在营运阶段随着交通量的增加,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的负面影响逐渐增大,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如下: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等交通规则,在通过人口密度较大的路段附近设置禁鸣标志;加强拟建道路沿线的声环境质量的环境监测工作,对可能受到较严重污染的敏感点实行环境噪声定期监测制度,根据因交通量增大引起的声环境污染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经常养护路面,保证拟建道路的良好路况;加强道路自身的绿化降噪充分考虑自身的绿化降噪降尘问题,在道路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加强绿化带绿化等,使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4)固体废弃物营运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运输车辆撒落的运载物、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装载的货物、乘客丢弃的物品等,其形式为沿道路呈线性分布。由于本项目建成后有黔西县环卫部门和城市绿化部门对道路全线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