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沾杯唇膏的配方设计及其性质检测_第1页
一种不沾杯唇膏的配方设计及其性质检测_第2页
一种不沾杯唇膏的配方设计及其性质检测_第3页
一种不沾杯唇膏的配方设计及其性质检测_第4页
一种不沾杯唇膏的配方设计及其性质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种不沾杯唇膏的配方设计及其性质检测王凯玥;张娥;梁浩;吉爱国;宋淑亮【摘要】唇膏作为女性热门化妆用品,深受广大女士喜爱,但几乎所有唇膏都有易在杯子上留下唇印的缺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唇膏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膏体和成膜剂两部分具体配比以质量份数计为:蜡类组分12~24份、油类组分20~50份、色素组分4~32份、其他组分0~20份、可溶性海藻酸盐2~12份、可溶性金属盐4~20份.通过制备膏体与成膜剂两步法,在唇部表面形成保护膜,克服了现有唇膏的缺陷和不足.经测试,所制备的唇膏具有良好的不沾杯效果.【期刊名称】《香料香精化妆品》【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5页(P47-50,58)【关键词】海藻酸盐;海藻酸钠;保护膜;不沾杯唇膏【作者】王凯玥涨娥;梁浩洁爱国;宋淑亮【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山东威海264209;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山东威海264209;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山东威海264209;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山东威海264209;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山东威海264209【正文语种】中文唇膏,又称口红,是彩妆中重要的化妆品之一,主要成分包含蜡类组分、油类组分、色素组分和其他组分(凡士林、维生素E等),它们在配方中的质量分数一般为20%~25%、60%~70%、10%和0~5%。唇膏具有使唇部红润有光泽、美化唇形、滋润保湿、软化死皮等作用,精美实用的唇膏也深受广大女士喜爱。目前关于唇膏色泽、香气、黏腻感、稳定性、滋润效果等性质的相关开发研究较为成熟,相关厂家根据唇膏的质地、色彩、用途等要求研发了多款唇膏,如哑光型唇膏、润唇膏、缎光唇膏等。但几乎所有唇膏都存在着易脱妆易掉色这一缺点,尤其是喝水后会在水杯上留下唇印,且这一问题迟迟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案。针对唇膏沾杯这一问题,现在生产厂家主要通过增加唇膏中油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使唇膏涂在嘴唇上后形成一层膜以减轻沾杯效果,但此法易导致唇部过干且成本较高,长期使用可能会对唇部造成损伤。为解决唇膏沾杯问题,本研究通过膏体与成膜剂结合使用的新颖方法,利用可溶性金属盐与可溶性海藻酸盐进行反应,结合多种组分并合理设计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使唇部表面形成一层几乎无黏性的膜,从而在保证唇膏基本性质合格且能够实现润唇效果的同时,达到唇膏不沾杯的目的。1主要原料1.1原料介绍蜡类组分;油类组分;色素组分;其他组分;可溶性海藻酸盐;可溶性金属盐。唇膏产品配方一般由基质、色素、其他组分等成分构成,新型不沾杯唇膏需新加入可溶性海藻酸盐和可溶性金属盐,各组分搭配原理如下:(1)脂蜡基组分:唇膏的基质是由油、脂、蜡类组成的,也称脂蜡基,是唇膏的骨架。蜡类、油脂类物质具有较高的软化点和一定的硬度,赋予唇膏造型的性质。对这类成分组成,配方体系一般是采用复配组分来控制膏体的软化点和互溶度,且根据各类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具体搭配,以达到较满意的结果。(2)色素组分:唇膏色调在销售市场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且唇膏着色原理是将色素溶解或悬浮在脂蜡基内,因此对于色素的选择和配比非常重要。其他组分:若要唇膏拥有高保湿润肤性,避免出现皮肤粗糙、斑疹、皱纹和粉刺等状况,可适当加入些许食品级添加剂。可溶性海藻酸盐与金属盐:海藻酸盐属于天然高分子,由D-甘露糖醛链段和L-古洛糖醛酸链段交替结构组成。海藻酸盐水溶液因具有胶体特性、增稠性、稳定性、乳化性,在日用化学工业中获得广泛的应用。海藻酸盐的成膜性一般被用于食品工业,近期它在日用化学工业中也开始得到应用。将海藻酸钠溶解于水后可形成具有一定黏性的胶体溶液,当加入金属盐后可形成膜。1.2原料要求口唇部位是面部皮肤的延伸,其在口腔内与黏膜相连,口唇皮肤角质层比一般皮肤薄且无毛囊、皮脂腺、汗腺等附属器官,因而其真皮乳头的毛细血管呈现出透析红色。由于口唇的位置及其皮肤特点,导致其自身十分脆弱且对外来物质的刺激十分敏感。因此,这对唇膏类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唇膏类产品需保证绝对的无毒性、无刺激性和稳定性,所用原料应为食品级,尤其是其中香料、色素、抗氧剂等物质,且需防止油脂或蜡类原料氧化、酸败而产生异味或出现〃汗滴”现象。1.3配比及选择本研究配方中各组分的具体成分选择如下。蜡类组分:选自白蜂蜡、黄蜂蜡或小烛树蜡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占质量份数为12~24份。油类组分:选自乳木果油、椰子油、金盏花油或葡萄籽油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占质量份数为20~50份。色素组分:选自云母粉或口红粉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占质量份数为4~32份。(4)其他组分:羊毛脂、凡士林或维生素E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占质量份数为0~20份。可溶性海藻酸盐:选自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或海藻酸铵,优选为海藻酸钠,所占质量份数为2~12份。可溶性金属盐:铝、钡、钙、铜、铁、铅、锌或镍的可溶性盐,优选为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枸橼酸钙或枸橼酸锌,所占质量份数为4~20份。2两步法试验2.1膏体制备将蜡类组分、油类组分、色素组分和其他组分按比例混合,各配制20份。加热至混合料完全溶解,保持温度在70~90°C。唇膏原料具体组分选择较多,此处设计三种膏体的基础成分及配比进行试验,配方表见表1~表3。表1膏体一配方组分类别膏体一原料质量/g蜡类白蜂蜡0.6油类乳木果油1.2椰子油1.0色素云母粉1.0口红粉0.6表2膏体二配方组分类别膏体二原料质量/g蜡类黄蜂蜡1.0油类乳木果油1.0金盏花油1.0色素口红粉0.5其他羊毛脂0.8维生素E0.2表3膏体三配方组分类别膏体三原料质量/g蜡类小烛树蜡1.0油类乳木果油1.0葡萄籽油1.0色素口红粉0.2其他凡士林1.02.2唇棒的制备将海藻酸钠用蒸馏水溶解分别制成以下9个质量分数梯度的海藻酸钠溶液:0%、2.5%、5.0%、7.5%、10.0%、12.5%、15.0%、17.5%和20%。各取1mL溶液分别加入三种混合料中。三种膏体各取1个样品作为空白对照。保持温度在70~90C,搅拌均匀,在保持良好流动性的同时,注入模具,冷却至室温后,在-15~-5C的冷冻条件下冷冻30~60min,脱模,制备得到唇棒。2.3成膜剂成分之二的赋型将成膜剂成分之二葡萄糖酸钙溶解于蒸馏水,配成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将其浸润200片化妆棉,化妆棉浸润好后每片单独包装,并密封。2.4不沾杯唇骨的使用方式将一种唇棒涂抹在嘴唇上,用双唇轻抿用质量分数2%葡萄糖酸钙浸润过的化妆棉,使唇膏中海藻酸钠与葡萄糖酸钙进行反应,可于唇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达到不沾杯的目的。3检测使用后分别用纸杯和透明玻璃杯试验口红沾杯情况,观察是否沾杯并进行统计。3.1检测结果统计招募健康志愿者60名涂抹唇膏进行测试,且通过分组和重复测试使每种唇膏测试人数达20人,测试不同海藻酸钠含量的唇膏共27种。让志愿者分别涂抹不同海藻酸钠含量的唇膏,并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检测实验。最终将不同唇膏沾杯情况统计并与市售口红进行对比,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表427种不同海藻酸钠含量的唇膏和市售口红沾杯情况检测结果个海藻酸钠水溶液质量分数/%玻璃杯纸杯沾杯基本不沾杯不沾杯沾杯基本不沾杯不沾杯15TOC\o"1-5"\h\z018202.5118113615.06688577.53413551010.00119021812.51416351215.0541157817.569578520.0133412620膏体一173018202.57878755.0151425137.52612441210.05975812.557866815.067794717.57103710320.099211900膏体二表427种不同海藻酸钠含量的唇膏和市售口红沾杯情况检测结果(续)个海藻酸钠水溶液质量分数/%玻璃杯纸杯沾杯基本不沾杯不沾杯沾杯基本不沾杯不沾杯164017302.5116311905.06596687.51316321510.04412631112.577697415.089396517.51145124420.014511532市售口红/146016400膏体三3.2理化指标检测将三种膏体中海藻酸钠质量分数分别为10.0%、5.0%和7.5%的唇膏按照GB/T26513—2011《润唇膏》国家标准进行耐热、耐寒和过氧化值测定,检测结果见表5。表5三种不沾杯口红理化指标检测结果样品耐热耐寒过氧化值/%唇膏一合格合格0.05唇膏二合格合格0.01唇膏三合格合格0.034讨论与小结4.1试验结果总结4.1.1新型唇膏原料配比范围蜡类质量份数12~24份、油类质量份数20~50份、色素质量份数4~32份、其他类质量份数0~20份、可溶性海藻酸盐质量份数2~12份、可溶性金属盐质量份数4~20份。本项新型唇膏原料配比在上述范围内进行合理搭配均可产生不沾杯效果。4.1.2三种基础唇膏具体成分及配比唇膏一各成分质量份数为:白蜂蜡12份、乳木果油24份、椰子油20份、云母粉20份、口红粉12份。唇膏二各成分质量份数为:黄蜂蜡20份、乳木果油20份、金盏花油20份、口红粉10份、羊毛脂16份、维生素E4份。唇膏三各成分质量份数为:小烛树蜡20份、乳木果油20份、葡萄籽油20份、口红粉4份、凡士林20份。经检验发现,当三种唇膏在葡萄糖酸钙质量分数为2%的情况下,海藻酸钠在2.0%~20.0%范围内均有不沾杯效果,从表4结果可知,三种唇膏不沾杯效果最适海藻酸钠质量分数分别为10.0%、5.0%和7.5%。表5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新型唇膏符合国家润唇膏质量标准,可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4.1.3新型不沾杯唇膏制备法不沾杯唇膏的制备分两步:①基础膏体制备;②成膜剂制备。将蜡类组分、油类组分、色素组分和其他组分混合,加热至混合料完全溶解;将海藻酸盐用水溶解制成海藻酸盐溶液,加入混合料中,保持温度在70~90°C,搅拌均匀,在保持良好流动性的同时,注入模具,冷却至室温后,在-15~-5C的冷冻条件下冷冻30~60min,脱模,制备得到唇棒;将可溶性金属盐用水溶解,得到可溶性金属盐溶液,将可溶性金属盐溶液浸润化妆棉,或制成喷剂。4.2不沾杯唇膏的意义本研究所提供的新型不沾杯唇膏以两步法制备后使用,其不仅具有滋润保湿、美化双唇等诸多功能,而且它拥有将海藻酸钠成膜反应直接应用于唇膏使用过程中的优点,因而它能在不影响到唇膏本身功用的基础上,成功解决唇膏易脱妆沾杯的问题。4.3应用前景随着中国消费者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现代中国女性对时尚的态度也逐渐有所改变,她们更加追求化妆品的质量和性能,对高质量唇膏的认同感和购买趋向也正在得到提升。本项研究提供的不沾杯唇膏不仅能够增加唇部的保湿度及锁水力,更能为使用唇膏的女性提供不脱妆、不掉色、不沾杯的质感。相比目前市售的唇膏口红类产品,它更符合现代女性的需求,且其制备成本低廉、安全简单,适于生产厂家进行大量生产,可为唇膏口红类产业的发展提供较大的推力。参考文献【相关文献】步平,徐良.唇膏及其制备技术[J].中国化妆品(行业版),2001(4):62-64.赵玉城,倪桂娣.唇膏类产品生产工艺的发展[J].香料香精化妆品,2001(4):25-27.胡小莳,严国俊,卢欢,等.中药润唇膏制备工艺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08,17(6):62-63.徐良.配方技术Q&A:唇膏[J].中国化妆品(行业版),2010(7):66.李春美.唇部生理与唇膏的开发研究[J].中外轻工科技,2001(5):16-18.辛明.唇膏的光彩、香型、润唇功能一个都不能少一一来自唇膏产品市场的调查[J].中国化妆品,2005(5):72-73.佚名.资生堂公司开发出一种新的口红配方[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3(3):46.高翠丽,李传平,李倩,等.海藻酸钠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3,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