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十二章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相关状况及《论语》。2.累积文言词汇。3.娴熟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4.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比较反省自己。过程与方法坚持在独立自主、合作沟通,以朗读为主的学习方法中,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累积真理深刻的名言警语,批评汲取儒家哲学思想。教课重难点要点以朗读为主,经过自读、合作、听讲,逐渐疏导文意。难点解读各章语录,理解文章的粗心。教课方法叙述法、朗读法、合作议论法。课前准备1.孔子的画像。2.春秋局势图。3.《论语》封面。教课课时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绚烂绚烂的古代文化,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许多绚烂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可贵的文化遗产,这不单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集力,并且对今日在全民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可贵的精神财产,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单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论语》,就是这众多文件巨著中的一部,它是中华民族优异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便在今日,其精髓部分依旧为人们所效法。此刻我们就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章》。二、作者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首创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圣人七十二,他曾率领弟子漫游列国14年,是一位古文件整理家,整理过《诗》《书》等古代文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三、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达成两项工作:(1)听清字词读音;(2)思虑这十二章《论语》分别属于“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中的哪一类内容。2.全班朗诵,纠正字音,提示字义。四、课文精读指导学生翻译并理解课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涵养范围。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从这里能够看出古代治学的人特别重视道德的涵养。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议论了学习和涵养的过程,这是一个跟着年纪增加,思想境地逐渐提升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悟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放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交融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涵养达到了最高的境地。道德涵养不是一时半刻的事,不可以一挥而就,而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顺序渐进的过程。道德的最高境地是思想和言行的交融,自觉地恪守道德规范,而不是牵强为之。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议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重申独立思虑的必需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虑,毅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必定要将知识举一反三,能在复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能够为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议论正确的学习方法,论述学习和思虑的辩证关系,认为两者不行偏废,学习与思虑相联合,方能有所得。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不改其乐”就是贫贱不可以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拥有广泛意义的道理,即人老是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停追求,即便生活贫苦困顿也怡然自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翻译了前六章“论语”,这节课,请同学们持续学习翻译后六章“论语”。二、稳固理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既能提升学习的效率,还可以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巧地运用。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此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议论思想道德涵养。孔子全力倡导“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理想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走的,同时还提出,不切合道的荣华荣华,果断不予接受,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调云一般。这类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讲正确的学习态度,向全部人学习,随时随处都要注意学习,不只要学习他人的优点,还要借鉴识人的缺点,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近似的缺点。要虚心讨教,扬长避短,更正不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行返。叹息光阴易逝,以鼓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修业。子曰:“全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行夺志也。”议论思想道德涵养。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此中矣。”孔子思想系统中“仁”这一重要观点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怎样达到“仁”的境地,有外在的怎样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整体人品的培育,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拥有深刻内涵,包含个体及集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品涵养系统。内容小结:(1)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3)谈道德涵养的:不改其乐;匹夫不行夺志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仁在此中。概括课文中出现的成语: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乐在此中;择善而从;逝者如斯;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读完课文后,你感觉最出色的语句有哪些?请给大家展现一下,并说明你喜爱的原因。(学生自由讲话,教师帮助学生纠正理解不妥的地方并适合评论)三、概括要旨这十二章语录论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做人修身的道理,其意在启示我们:学习要有正直的态度和优异的方法;做人要有博爱之心,要气度宽阔、意志坚毅、理想远大。教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办公租赁合同范本新版
- 2025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证书考题与试题及答案
- 2025餐厅厨师聘请合同范本
- 纺织品市场竞争的策略与动向试题及答案
- acaa考试题及答案2019
- 工作英语面试试题及答案
- 总工会面试真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个性化策略分析试题及答案
- 国际美术设计师考场技巧与试题及答案
- 赛迪顾问一线调研第36期: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前路漫漫仍需披荆斩棘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一平台在线形考(形成任务5)试题及答案
- 广东省广州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健康照护师技能大赛刷题(四)附有答案
- 聚乳酸纤维的可持续生产和应用
- 9+2×0.75m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设计计算论文
- 网课智慧树知道《计算机科学导论(聊城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无人机打药协议书
-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 八年物理听课记录范文(6篇)
- 【大数据杀熟的法律规制问题探究200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