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个人收入的分配测试题_第1页
高三年级个人收入的分配测试题_第2页
高三年级个人收入的分配测试题_第3页
高三年级个人收入的分配测试题_第4页
高三年级个人收入的分配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务管理收益管理}高三年级个人收入的分配测试题湛江四中高三年级周测《个人收入的分配》2011-8-19一、28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具体表现为③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④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①企业职工所获得的奖金收入②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的混合收入③企业经营者的财产收入和风险收入④银行存款、购买债券、投资股市获得的收入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③④3.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分配上要实行A.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的原则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C.按劳分配的原则D.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4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A.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C.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5.右边漫画启示我国在分配体制改革中,应做到()A.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B.积累大于消费,努力扩大生产C.缩小收入差距,更加注重效率D.坚持效率优先,不断拉开差距6.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分配出现了差距。下列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认识不正确的是()A.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违背了公平原则,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B.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C.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D.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7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越来越活跃,也进一步拓宽了人们投资的渠道。对于居民通过存款、债券、股票等投资方式获得的收入,以下认识正确的是()①是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②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③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④是家庭财产性收入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8.确立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①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②会冲击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③有利于人民生活快速达到小康④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④D.②③④920亩土地搞大棚蔬菜种植,收入颇丰。国家土地流转政20张某用搞大棚蔬菜积累的资金购买了一辆客车跑长途运输,并雇了一个司机。致富以后张某()A.张某承包土地搞大棚蔬菜种植获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得B.张某从李某处的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所得C.张某从事长途运输获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得D.司机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10.在下列收入分配中,能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是()①老张投资10万元炒股半年赚了3万元②老李退休后被外资公司聘为副经理,月薪5000元③小孙买福利彩票中奖,获奖金50万元④退伍军人大李除种好自家承包的地外,还承包了鱼塘,建起了养鸡场,年收入达十几万元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城市居民的基尼系数1978年是0.16,目前已接近0.5。这表明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都有所增长②我国在再分配领域中要更加注重公平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④我国要坚持再分配主要由市场形成的原则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B12.漫画《行业差别》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要改革分配制度,进行公平分配②要消除行业收入差别③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调整国家和企业关系④制定并落实反垄断政策,放开准入,引入竞争,形成相对合理的行业利润和工资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3.右图所示为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洛伦兹曲线,如果用向下弯曲的线段表示收入差距,那么,该线弯曲程度越大,表示社会收入分配①越趋于不均②越趋于公平③相对集中④趋于分散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调高扩中提低”“调高扩中、提低”的收入分配框架①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②有利于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③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④会打击高收入者创业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快速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又要维护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始终兼顾效率与公平。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①效率本身包含着公平,公平本身也包含着效率②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维护公平,维护公平有利于效率的提高③提高了效率就等于维护了公平,维护了公平就等于提高了效率④无效率即无公平,无公平即无效率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按照国民收入分配方案,初次分配主要指市场经济活动中,国家的生产和进口税收、企业的净营业盈余以及居民的收入报酬;二次分配主要是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的现金或实物。下列属于初次分配中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是①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性收入②提高劳动者的财产性收入③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④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目前,许多省份陆续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表明了政府A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B通过再次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C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D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18.下列对按劳分配认识正确的是A.按劳分配是市场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B.按劳分配是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为尺度进行分配CD.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19.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是①要高度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②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这一举措说明政府①建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④努力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1.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A.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B.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22.“85后、90后”一代农民工,学历较高,很多都是高中毕业,物质要求较高,生活标准向城市居民看齐。这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A.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适当拉开工资收入差距B.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3.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表明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是①把效率和公平相互之间的矛盾协调统一起来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协调作用③完善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④合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4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下列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认识,不正确的是25.针对上述材料,国家应该①加强企业对收入分配的调节②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③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④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同步富裕A.②④B.③④C.①④D.②③26.解决国企高管薪酬的天价薪酬,需要①发挥市场自发调节②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③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在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以外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主要包括①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②按劳动力价值分配③私营企业主的投资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④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⑤股息、利息、债券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坚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①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②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③可以更好地按个体劳动者成果分配④能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购买股票、债券所得,属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对这一分配形式的认识,正确的有()①它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②它是资本要素创造价值的结果③它是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形式④它是由宏观调控决定的分配形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0“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A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B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C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D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障基本生活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B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C.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农民收入大致包括承包集体土地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外出在国企、私企打工的工资性收入,以及家庭二、三产业生产经营的现金收入等。①均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家庭二、三产业生产经营的现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③承包集体土地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④在私企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在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以外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主要包括: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②按劳动力价值分配③私营企业主的投资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④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⑤股息、利息、债券收入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在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①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所得的税后利润②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③股息分红④债券交易收入⑤股票交易收入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基尼系数是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表明社会分配差距越大。19780.20,0.45。因此()①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不断扩大②我国必须在再分配领域中更加注重公平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④我国要坚持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的原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6“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公平必须做到①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②必须重新分配私有财产,改革税收体制,做到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不纳税③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④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A.①④B.①②C.①③④D.②③④372xyO表示决定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0①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③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④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1860元上调到1100元。该举措有利于①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促进政府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④弥补市场失灵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A.①③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关于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②③④是解决对应环节的措施。你认为哪个措施能够很好解决对应的问题。A.①B.②C.③D.④41目前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仅占收入或消费的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却高达50%。解决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③加大对低收入群体补助力度④加快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42“用工荒”“用工荒”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用工荒”①工资增长缓慢、生活成本不断提高②国家逐步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③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④“民工”逐步树立了止确的就业观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有利于①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公平②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③劳动报酬与经济增长、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相适应④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A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再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A.提高增值税率B.提高最低工资标准C.提高存贷款利率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D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③扩大财产性收入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7.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能够:①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调动各种生产要素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③保障劳动者的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④健全收入分配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48.要做到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①采取政策倾斜和经济扶持的办法,缩小地区和城乡差别②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④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第二部分主观题“”来诠释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计划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体制是“同而不和”(没有差别,经济效率低下,大家并不满意)。1978年之前,我国“和而不同”(承认合理的差别,提高经济效率,大家比较满意,社会相对和谐)。由于目前还“不同不和”(差别很大,满意度低下,经济效率有所下降)的中间特殊时期。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实现“和而不同”的目标。(1)市场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体制为什么应该是“和而不同”?(2)国家应采取何种方式对不同的收入群体进行调节?50图1:广东省的劳动报酬、企业营业盈余、政府生产税净额占GDP比重:基尼系数通常用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注:①劳动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②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通常在:基尼系数通常用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图2:广东省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图3:近年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统计表年份20002001200220072009基尼系数0.380.400.410.420.42富分配状况反之亦然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注:发达国家的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大多在55%以上。(1)根据上述图表,简要概述广东省在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7分)(2)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说明上述问题对广东发展的影响(12分)(3)请你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18分)班级姓名成绩12345678910111213141516CDBCABCCAABCCADB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ADCBBBDBDDCBBCBB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CCBCDACCDACADDAB“和而不同”?——————————————————————————————————————————————————————————————————————————————————————————————————————————————————————————————————————————————————————————————————————————————————————————————————————————————————————————————————————————————————————————————————————————————————————————————————————————————————(2)国家应采取何种方式对不同的收入群体进行调节?——————————————————————————————————————————————————————————————————————————————————————————————————————————————————————————————————————————————————————————————————————————————————————————————————————————————————————————————————————————————————————————————————————————————————————————————————————————————————————————————————————————————————————————————————————————————————————————————————————————————————————————————————————————————————————————————————————————————————————————————————————————————————————————————50(1)根据上述图表,简要概述广东省在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7分)——————————————————————————————————————————————————————————————————————————————————————————————————————(2)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说明上述问题对广东发展的影响(12分)————————————————————————————————————————————————————————————————————————————————————————————————————————————————————————————————————————————————————————————————————————————————————————————————————————————————————————————————————————————————————————————————————————————————————————————————————————————————————————————————————————————————————————————————————————————————————————————————————————————————————————(3)请你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18)————————————————————————————————————————————————————————————————————————————————————————————————————————————————————————————————————————————————————————————————————————————————————————————————————————————————————————————————————————————————————————————————————————————————————————————————————————————————————————————————————————————————————————————————————————————————————————————————————————————————————————————————————————————————————————————————————————————————————————————————————————————————————————————————————————————————————————————————————————————————————————————————————————————————————————————————————(1)①图1和图2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与国际比较,明显偏低。(5分)②表说明,2001年以来,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2分)(2)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会抑制消费需求,影响广东发展。(3分)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两极分化,不利于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发展,不公平的收入分配,不利于协调广东城乡居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