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导论PPT培训课件讲义教材_第1页
管理经济学导论PPT培训课件讲义教材_第2页
管理经济学导论PPT培训课件讲义教材_第3页
管理经济学导论PPT培训课件讲义教材_第4页
管理经济学导论PPT培训课件讲义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ANAGERIAL

ECONOMICS管理经济学1DS1S2PQ3210202

第一章管理经济学导论

INTRODUCTOINTOMANAGERIALECONOMICS

1.0经济学基础3

每一项所言及的国家事务都需要有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处理这件事务时取得进展。没有系统学习过经济学的人,甚至没有足够的条件来考虑国家事务。他象一个想欣赏交响乐的聋子:给他一个助听器,他可能仍然缺乏欣赏的才能,但他经过努力至少有希望领悟音乐是怎样一回事。国家的首脑必须经常作出牵涉到经济学的决定。当然他本人并不必须是职业经济学者,而只须是别人提供给他(往往相互抵触的)经济情报的“消费者”。

《经济学》第十版中译本,第8页保罗·萨谬尔森(PaulA.Samuelson)美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人。现代主流经济学集大成者,现代经济学之父。4

企业家、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经济头脑经济头脑的来源:——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的经验积累经理是什么?“经”是经验“理”是理论什么是经济学?

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是经世济民的学说管理国家造福人民数学是自然科学之母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之父51.0经济学基础1.0经济学基础6亚当·斯密(ADAMSMITH)

古典经济学

“屠夫、酿酒商和面包商并非出于乐善好施向我们提供产品,他们是出于其自身利益。”

《TheWealthofNation》1.0经济学基础7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

(1842-1924)

新古典经济学“我们面临的经济力量如此之多,所以最好是从识别供给、需求和价格间的关系入手。”《ThePrinciplesofEconomics》1.0经济学基础8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完善1.0经济学基础9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奠定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凯恩斯革命”1.0经济学基础10战后西方经济学出现的不同流派:萨谬尔森的“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弗里德曼的“货币学派”罗宾逊的“新剑桥学派”加尔布雷思的“制度学派”还有“供给学派”,“合理预期学派”等。现代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理论等1.0经济学基础11经济学研究什么?如何利用稀缺资源来满足人类无限的需要1.0经济学基础12稀缺性是否存在?

人的欲望和需要是无限的,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说,用以生产各种产品和劳务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构成了稀缺性.1.0经济学基础13人的欲望能否满足?——请看: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取得美妻生下子恨无天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1.0经济学基础14

因为人们的欲望永无止境,资源相对稀缺,所以有限的资源与日益增长的需求构成一对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只能靠对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有效的利用可供选择的各种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经济学的任务。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计划机制市场机制151.0经济学基础市场机制经济学中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是由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组成,其中的联系是价格需求遵循需求规律: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关系供给遵循供给规律:供给量与价格成正向变动关系

161.0经济学基础市场机制以价格作为纵坐标,需求量和供给量作为横坐标需求曲线就象中国汉字的一捺供给曲线就象中国汉字的一撇把这一撇一捺放在一起就形成了市场17POQDS1.0经济学基础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就是这一撇和一捺的关系。在市场上,当供大于求时,价格要下降。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增加,资源退出;当求大于供时,价格要上升。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资源进入。价格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着资源的流动与配置。181.0经济学基础市场均衡

在市场的某一价格下,买主和卖主愿意买卖的数量相等时,市场的交易达到均衡,形成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19DSPQ0peqe1.0经济学基础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分别用方程表示:

Qd=a0-a1PQs=-b0+b1P当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移动时,均衡的价格和均衡的产量也会发生变动201.0经济学基础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将市场分为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买方市场是指市场交易由买方左右,买方占优势地位,供大于求,商品丰富,买方有挑选,卖方为促销展开竞争,消费者是‘上帝’。卖方市场是指市场交易由卖方左右,卖方占优势地位,求大于供,商品短缺,卖方扬眉吐气,价格有上升趋势,消费者为购买商品展开竞争,生产者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211.0经济学基础市场运行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任何市场主体只能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和实现自身的利益。在平等的基础上竞争,保护合法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公开交易,自愿、互惠。22市场运行规则1.0经济学基础几种主要的市场经济模式社会福利型:以北欧国家为代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稳定,分配较为平均。政府指导型: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干预和影响经济程度高,通过国家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经济发展。消费者主导型:美国,政府干预少,企业高度自主权。231.0经济学基础:经济学的作用经济挑战与机会当前与未来结果的改进

经济知识与分析说明(describing)经济事物解释(explaining)经济事物为何会发生预测(predicting)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建议(recommending)采取什么行动25

要说明经济事实,必须首先收集、归纳、整理信息1、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收集什么信息2、通过不同方法、不同来源(消费者调查、统计分析等)获取信息2627描述经济活动的变化—时间序列图:美国的人均GDP注:以1992年美元计算Source:U.S.DepartmentofCommerce28说明两个经济事物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可用价格指数

A、B的实际价格

1980198519901995A的价格

80100120150B的价格

506080120

相对于基年的A、B的价格

1980198519901995A的价格100125150187.5B的价格

10012018024029

美日中德法印意英俄巴西墨西哥印尼加拿大西班牙南韩指数

中美日印印尼德南韩泰法台湾巴西意俄英墨西哥30反映收入平均水平的洛伦茨曲线31劳动生产率指数:1982年=100分析数据——找出一种趋势32汽车数量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分析数据——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33汽车价格与汽车拥有量之间的关系34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35寻求两者之间的关系3637Source:WorldBank,GlobalEconomicProspects.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个量分析,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企业如何利润最大化,家庭如何满足最大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虫瞰。在既定资源条件下如何实现单个经济组织资源的最优配置。381.0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学是总量分析

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总供求是否平衡、经济是否增长、失业率是否在下降、通货膨胀是否得到控制、财政收支是否平衡、进出口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等。“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是鸟瞰。391.0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研究方法

2.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是就事论事,在一定的假定前提下分析和预测行为后果的一种方法,力求说明“是什么”的问题。具有客观性,结论可以被检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粮食的减产引起粮食提价,增加学费就学人数要减少

401.0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研究方法

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前提,提出行为标准,探索符合行为标准的理论和政策。力求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的问题度涉及到道德标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垄断是否应当限制?经济增长是好还是不好?应当不应当提高所得税?应当不应当增加学费?

411.0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济学研究方法

规范经济学指导实证经济学的研究,实证后面都有规范问题,都有道德标准的问题,实证研究离不开规范,实证研究又给规范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实证分析的结果使规范研究具有说服力。管理经济学是以实证研究为主。421.0经济学基础1.1何为管理经济学?43管理者管理者是指挥各种资源以实现既定目标的人。——指挥他人的工作,包括在企业或组织内分配任务。——购买生产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使用的投入要素。——负责制定生产价格或质量等其他决策。管理者的任务就是使厂商的利润最大1.1何为管理经济学?44经济学经济学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制定决策的科学。——资源是用于生产产品或服务,或更一般地讲,为实现一个目标而需要的任何东西。——稀缺性是客观存在的,原因是人的欲望和需要的无限性和用于生产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的资源是有限的。——决策的重要在于存在稀缺性,就需要进行选择。1.1何为管理经济学?45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的定义:

管理经济学就是应用经济理论和各种分析工具来解决各种盈利和非盈利组织机构所面对的决策问题。

管理经济学吸取微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模型的内容帮助管理者制定最优资源配置决策。

1.1何为管理经济学?46管理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管理决策问题·产品价格与产量·制造还是购买·生产技术·存货水平·广告媒介与强度·劳动雇用与培训·投资与融资经济理论决策框架·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结构与定价理论决策科学分析工具与方法·数字分析·统计估计·预测·博弈论·最优化管理经济学使用经济理论与决策科学方法来解决管理决策问题管理问题的最优解决47基本内容经济理论优化方法经营决策需求理论生产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优化方法估计与预测方法博弈方法定价决策投资决策风险决策政府管制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内容1.2厂商的目标

1.厂商是国民经济活动的主体

在经济活动中,我们通常说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这说明经济活动通常有三个主体:政府、企业和家庭。企业从资金市场或从政府得到资金,从劳动力市场得到劳动,从生产资料市场得到原材料,组织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提供给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企业在市场上的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得到利润,向政府交纳税收后,还应有企业的发展基金,要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48

49经济活动框图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家庭政府企业1.2厂商的目标2.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有了市场,为什么企业还要存在?

使用市场体系也有成本,即交易成本,某些经济活动在企业里进行,就会节省交易成本。企业内部组织也有内部管理成本,当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等于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时,企业的规模停止扩大。501.2厂商的目标

3.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的责任

对社会的责任:满足市场需求,提供合格产品尊重消费者权益对国家的责任:国有企业有资产增值保值,遵纪守法照章纳税对职工负责:职工的收入和福利,不断的有所提高对企业自身的责任:实现企业的自身发展的长期目标。管理经济学的一个隐含前提是企业的长期经营。511.2厂商的目标要担负起上述四方面的责任,就要取得利润。利润虽不是唯一的目标,但是最主要的目标。管理经济学是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展开来研究。这个利润不仅是现期的利润,而是长期总利润的现值(PV)521.2厂商的目标53

厂商经济模型通常假定厂商所有者的目标就是获取最大利润。这个厂商行为的利润最大化模型具有极其丰富的决策含义,由此理论推导出来的边际(增量)决策准则为制定一系列广泛的资源配置决策提供了有用的指导。例如,如果增量成本定义为由某一决策产生的总成本的变化,增量收益定义为由某一决策造成的总收益的变化,那么如果出现下列结果中的任何一种,企业决策就是盈利的。.该决策增加的收益多于增加的成本。.它使某些成本的降低多于其它成本的增加(假定收益保持不变)。.它使某些收益的增加多于其它收益的减少(假定成本保持不变)。.它减少的成本大于收益。这个简单的厂商利润最大化模型为决策者提供了关于高效率管理和配置资源的有用观点。不过,利润最大化模型也有局限性,因为它不能把决策过程中的时间维度包括进去,而且也没有考虑风险,厂商的股东财富最大化模型克服了上述局限性。1.2厂商的目标厂商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 厂商的价值,V,是以股东要求的收益率r贴现过的预期未来利润或现金流量的现值(不包括税收)。

V=

t/(1+r)t t=154

55现值分析

货币的时间价值:

今天的一元钱要比未来得到的一元钱更值钱。原因:

未来得到一元钱的机会成本就是能在今天得到一元钱而放弃的利息。未来得到一个价值的现值(PresentValue,PV)就是为形成一定的未来值而今天以通行的利率进行投资的数量。计算现值的公式:PV=FV/(1+i)ti为无风险利率,t为期数。因为利率出现在分母中,所以利率越高,未来值的现值越低;反之反是。要拿未来的货币与今天的货币相比较,可用现值利息因子(presentvalueinterest

factor)

对未来的货币进行贴现。式中的i为因推迟一定时间得到货币而得到的利息补偿.对于n

期得到的货币,贴现因子为PVIFn=[1/(1+i)]n.56现值的计算57现值概念可扩展到一系列未来支付的情况

——流量(stream)

PV=

t/(1+i)t

t=11.2厂商的目标58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含义:

一般地讲,股东财富最大化表明管理人员应该力求建立一种前瞻性的、动态的和长期的观点;力求预测和驾驱变化;力求抓住战略投资机会;力求在法律和管制约束条件下使所有者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最大化。

公共部门和非盈利组织(NFP)的目标59

有人提出若干个组织目标作为NFP组织的目标,其中包括1、在盈亏平衡预算限制下,谋求产出量和质量的最大化。2、管理人员的效用最大化。3、现金流量的最大化。4、捐献者的效用(满意)的最大化。

尽管公共部门机构和NFP组织都可能追求多种目标,但经济学家的主要关注点放在了组织目标的效率方面,不管组织决定追求的目标是什么,都应以效率最高地资源使用方式来追求。1.3利润理论经济利润

就是总收益与总经济成本(包括所有者提供资源[如时间和资本]的经济成本或机会成本)之差。总收益就是厂商的销售收入,即价格乘以销售量。经济成本

(或机会成本)就是由于选择一种资源使用方案而必须牺牲的最大值的收益。60不同行业的利润为何不同?承担风险利润理论动态均衡

(或摩擦)利润理论垄断

利润理论革新利润理论管理效率利润理论61

1.3利润理论利润的风险承担理论62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高于正常收益率的经济利润,对于补偿厂商所有者进行投资时所承担的风险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厂商的股东并没有获取固定比率投资收益的权力(也就是说,他们是厂商资源的剩余索取者),所以他们需要以更高的收益率的形式来对这个风险进行补偿。利润的风险承担理论是以正常利润的内容来解释的,正常是以不同备选投资方案的相对风险来界定的。一个高风险厂商(如一家娱乐场经营者)的正常利润应该高于低风险厂商(如自来水公司)的正常利润。1.3利润理论利润的动态均衡(磨擦)理论63

在任一时点上,某一具体行业的一个厂商或若干厂商赚取的利润可能会高于或低于长期均衡下的正常水平的收益率。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因为不同经济部门中的暂时错位(震荡)。经济体制不能对市场条件的变化立即作出调整就会导致短期利润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

比如美国石油厂商在海湾战争时因石油供应短缺而经历了一次利润猛增,收益率大幅度提高。不过,在战争结束后不久市场条件导致供给过度,这个高额收益随之下降。同样,如果能发现新的、廉价的、易于获取的能源,石油价格将会大幅度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生产者会离开这个亏损日益增大的市场,直至留下的厂商能恢复正常的利润率为止,

1.3利润理论利润的垄断理论64

在某些行业中,一家厂商若能有效地支配市场,就可能在较长的时期内赚取高于正常收益率的利润。这种支配市场的能力可以产生于规模经济性(大厂商多生产一单位产品的成本要低于小厂商),对必要自然资源的控制,对重要专利的控制或政府禁止竞争的限制等因素。1.3利润理论利润的革新理论65

利润的革新理论认为高于正常水平的利润是对成功革新的报酬。开发出独特的高质量产品的厂商(如计算机软件行业中的微软公司),成功地抓住独特市场机会的厂商(如联邦快递公司)所得到的报酬都可能会高于正常利润。专利制度的设置就是为了确保这些高于正常收益的机会为持续的革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刺激。1.3利润理论利润的边际效率理论66

此理论认为,高于正常水平利润的产生在于管理良好的厂商中的特别的管理技能。运用高水准的管理技能赚取高于正常水平利润的能力,它是对经济体制实现更高效率的一种持续性激励。1.3利润理论股东(委托人)希望得到利润经理(代理人)

希望得到闲暇与安全67

1.4委托-代理问题1.4委托-代理问题两权分离,经理人员对于厂商的利润没有或只有有限的所有权。股东们可能要求利润,但经理们可能希望轻闲、高工资。股东们是委托人,而经理们是代理人。这两个集团之间的目标冲突、信息不对称就形成代理问题。68

代理问题的解决奖酬就是激励。把股票期权、奖金和股票赠送扩大到全部员工,使员工像厂商所有者那样行动。69

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途径拥有控制权的人应当承担风险(经理控制经营资源和配置);经理应承担一定的风险,奖酬与长期发展挂钩;股东是最终风险的承担者,他们应当拥有选择和监督经理的权威;所有权适当集中在大股东手里,有足够多的投票权对经理施加压力甚至通过代理人争夺战和收购来罢免经理。其中前两条重点解决经理激励问题,后两条重点解决经理选择问题。70联想集团的分红权转股票期权1994年前后,为解决联想集团创业者的工资福利与其创造的价值极度不对称的问题,使企业未来的发展与老员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并将年轻一代迅速推上领导岗位,中科院从其拥有的100%的联想集团股权中拿出35%的分红权给联想集团员工持股会。员工持股会所持有的35%分红权分别以35%、20%和45%的份额进行再分配,其中35%分配给公司创业时期有特殊贡献的老员工计15人;20%分配给1984年以后一段时间内较早进入公司的员工约160人;45%根据贡献大小分配给后来有特殊贡献的员工。2000年联想集团着手彻底的股份制改造,其核心便是将35%的员工分红权转变为员工的完整意义上的股权。联想的当家人柳传志透露,联想此次的股份制改造,只不过是对1994年联想分红权的实现和完善。联想员工持股计划,是分掉联想集团的35%的股份。年轻人在这次分配股份中只得到了很少的部分,联想最高决策层6人中,有3人属于第一种人,有1人属于第二种人,而杨元庆和郭为这两位少帅属于第三种人。杨元庆坦言,以前不是我们创业的,但我们有未来,有将来的机会,现在和将来联想创造的财富,属于我们,我们将在未来几年的分配中获得自己的股份。7172索罗门兄弟公司的奖金刺激计划731.5决策模型经济决策约束条件

--在时间、能源、能量、资金、生产能力以及管制方面的限制。信息

--各种变量、关系、预期结果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可能关系等。74

约束条件

信息

企业目标1.5决策模型要制定科学的经济决策,管理者要能预测和估算各种关系需要预测需求

应用于以盈利为目标的公司也应用于非盈利组织医院管理--病人数量大学管理--学生注册人数需要使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定量预测方法75

1.5决策模型1.6企业经营决策的最优化76

企业通过制定决策而实现厂商的目标,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最好的结果。企业面对的最优化问题:一家超市为减少商店偷盗,应雇用多少保安?企业的生产量应该是多少?是不是越多越好?生产经理在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时,使用什么样的劳动、机器和原材料组合,成本最低?广告经理如何在电视、广播、报告等媒体上分配一定数量的广告预算,使产品的销量最大?771.6企业经营决策的最优化几个重要的概念:目标函数:决策者力求使其最大和最小的函数。如:企业利润的目标函数是利润最大,消费者的目标函数是效用最大。目标函数若是成本,就是要求实现最小化。活动(或选择)变量:决定目标函数值的事物。如利润取决于生产量或销售量。管理者就是通过选择活动变量的水平而控制目标函数。目标函数可能是多种活动变量的函数,如生产一种商品的成本C是投入要素L和K的函数,

C=f(L,K)=wL+rK(w,r分别是L和K的单价)活动变量有离散和连续之分,前者只取具体的整数值,后者可在两点间取任意值。对于这两种变量所使用的最优化方法稍有不同。78

无约束最优化问题:决策者可选择任意(无限制)的活动水平。在管理决策中,最重要的无约束最优化问题是:一种活动形成收益和成本,决策者必须使活动的净收益最大,净收益就是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例:选择企业的销售量或广告数量使其利润最大。有约束最优化问题:决策者只能从有限的范围内选择活动变量的值,即在存在约束条件下选择活动变量达到目标函数。1.6企业经营决策的最优化有约束最优化问题的基本形式经济问题要求我们作出取舍,这是由货币、时间和资源的限制造成的。最优化问题包括目标函数

以及一个或多个约束条件:Maximizey=f(x1,x2,...,xn)Subjecttog(x1,x2,...,xn)<

bor:Minimizey=f(x1,x2,...,xn)Subjecttog(x1,x2

,...,xn)

>b

791.6企业经营决策的最优化80Marginalanalysis

边际分析——解决最优化问题的工具。是通过使选择变量发生微小变动而改变选择变量的数值时,看目标函数是否能进一步增加(最大化问题),或进一步减少(最小化问题)。无约束最大化问题——离散选择变量情况81活动水平活动的总效益活动的总成本活动的净效益边际效益边际成本

(A)(TB)(TC)(NB)(MB)(MC)

00元0元0元--116214162230624144

34011291054482028895543024610658451341576161031686380-17219NB=TBTC82

制定资源-配置决策的边际分析需要对某项活动水平变化的边际(或增量)效益和此变化的边际(或增量)成本进行比较。边际效益(MB)可定义为当某种活动水平(A)的一个微小数量变动给总效益(TB)带来的变化。边际成本(MC)可定义为当某种活动水平(A)的一个微小数量变动给总成本(TC)带来的变化。

MB=TB/AMC=TC/A

1.6企业经营决策的最优化83边际原则:如果某活动水平的微小增加或减少,导致净效益(NB)的增加,那么此活动水平就不是最优。提高或降低活动水平就可以得到最高净效益。如果活动水平的任何变化都不会使净效益增加,那么此活动就达到了最优水平。边际原则:当决策者面对一个无约束最大化问题、而且必须选择离散数值时,如果MB>MC,活动水平就应该提高;如果MB<MC,活动水平应该降低。即当活动水平处于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的最后一单位水平上时,就达到活动的最优水平——净效益最大。

MB>MCMB<MC提高活动水平NB上升NB下降降低活动水平NB下降NB上升无约束最大化问题

——离散选择变量情况8410045100170161297300元元MCMBNB活动水平活动水平边际原则:当决策者要使某一活动(连续变量)的净效益最大时,应使该活动达到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MB=MC)的水平。851.6边际分析

如果某一种经济活动水平变化的边际效益超过边际成本,那么该活动就是可取的,这也就等于说总收益的增加量超过了总成本的增加量。因此,在涉及扩大某一经济活动的决策中,最优水平出现在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一点上。如果我们把净边际收益定义为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之差,那么同样的最优化条件就是应该把该活动水平提高到净边际收益为零的那一点。综上所述,边际分析指导决策者确定某个拟议行动相联系的增加(边际)成本和增加(边际)效益,只要边际效益超过边际成本(即,如果净边际效益为正值),该行动就应该进行。严格地讲,如果一项行动的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此行动也可实施。此时管理者将一样采取行动。86TB(Q)—选择变量在Q水平上的总效益。TC(Q)—选择变量在Q水平上的总成本。NB(Q)—在Q水平上的总效益与总成本之差。MB(Q)—增加一个单位的选择变量而产生的效益增加量。MC(Q)—增加一个单位的选择变量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MNB(Q)—决策变量变化一个单位而产生的净效益的变化。

MNB(Q)=MB(Q)-MC(Q)1.6企业经营决策的最优化87

总利润、边际利润和平均利润的关系

(1)(2)(3)(4)单位时间的总利润

边际利润Δπ(Q)=平均利润单位产量数

πT(Q)πT(Q)-πT(Q-1)πT(Q-1)=πT(Q)/QQ(美元)(美元/单位)(美元/单位)

0-2000-1-15050-150.002-25125-12.50320022566.674475275118.755775300155.0061075300179.1771325250189.29814751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