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指导_第1页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指导_第2页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指导_第3页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指导_第4页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讨性学习定义: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探讨,并在探讨过程中主动地获得学问、应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教化部[2001]6号文件《一般中学“探讨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如何把一个自己感爱好的

问题转变成一个有探讨价值的

课题?对“问题”的含义,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12卷35页)作了如下说明:①要求回答或说明的题目;②须要探讨探讨并加以解决的冲突、疑难;③关键,重要之点;④事故或意外。心理学对问题的相识:当你想做一件事情,却又不知道怎么做时,便产生了问题。AB被堵塞一个问题存在于当想从A到B,而且道路被堵塞时。

记忆、阅历、已有学问能解决的即视为没有遇到问题在探讨性学习中的“问题”定义须要加以探讨探究最终通过“行动”和创新才能解决的难题或冲突。

属于实践性问题而非学术性问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答案对师生来说都是未知的。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可从多方面来确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多属于这类问题,如餐厅垃圾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校内中学生行为矫正问题等。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必需是在确定情境下,个人现有的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存在差距,这种差距使人有困惑感、使人要进行思索。这种须要进行思索的状态通俗地说就是“不能够毫不迟疑地解决问题”。人在面临问题时,不断缩小差距由现有状态向目标状态靠近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时问题并不是干脆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还要提出问题并能明确地界定问题,这个过程有的人称之为“发觉问题的过程”。其实,精确地说,发觉问题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解决没有问题这一问题的过程,困难问题的解决往往包含着不断发觉问题并进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发觉1、要细致对待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现象。(新颖 、重复、密集)2、要学会视察与思索,养成不断提问的习惯。(多角度、全方位)3、培育问题意识对问题的敏感性生活中不是缺乏问题,而是缺乏发觉问题的眼睛。重视对新颖 心、开放性、创建性的培育4、留意信息收集和处理问题是由信息引起的。信息既可以是读书看报得到的,也可以是干脆视察现实生活得到的。视察力很重要:视察一下,就会发觉,同学们背书包的方法各不相同。那么。同学们究竟有几种背法?怎样背更好?困惑(目标、已知、障碍)-问题(探讨价值、必要性、可行性)-课题如何使问题变成课题舍弃一般学问性问题。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定问题。改造、分析不合理的问题1、题目过大2、过于抽象3、依据不足4、没有可行性5、问题不明确6、问题过难例一、“关注教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课题的生成过程:1、学生感爱好的问题:上课怎样不犯困?2、提示视察身边的现象:冬季即将来临,天气渐渐变冷,同学们不得不将教室门窗紧闭,以防寒风袭人。这样做虽然起到保温作用,但是由于教室里的空气与外界不交换,污浊的空气使同学们精神不振,备感困倦。这是为什么呢?3、起初同学们依据“常识”认为是缺氧,我说是因为CO2含量过高,并要求学生查文献。4、学生查到的文献:自然界空气中的CO2体积含量为0.03%,但是保证人体健康的CO2含量应不大于0.1%。当CO2含量大于4%时,人体内的O2与CO2将严峻失衡,引发头痛、耳鸣等不良症状。更重要的是,CO2含量的增多可以刺激人体的神经中枢,导致人体简洁疲惫和困倦。这对于在门窗紧闭的教室里上课的学生是极为不利的,干脆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紧闭门窗的时间越长,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就越高,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使人头昏脑胀、疲乏无力、恶心、胸闷。5、依据文献,上课犯困的缘由之一是因为教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问题转向:怎么解决通风换气与防寒的冲突呢?6、探讨:教室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更与哪些因素有关?开窗时间长短,人口密度,封闭时间的长短7、完成课题探讨的关键条件:教室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8、解决方法(创新点):学生们依据所学的化学学问,利用学校现有的仪器设备,设计了一套装置,可以较精确地测出教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9、学生写出“选题论证报告”,为课题的顺当实施奠定基础。10、开题之前还要查阅文献,写出“探讨方案”,以保证探讨过程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选题论证报告”格式姓名课题名称:探讨目的:探讨意义:探讨的主要内容:他人探讨的现状:预期成果:完成课题的条件及分析:范例课题名称:关注教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探讨目的:了解教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对人体的影响;通过设计试验装置,测量并计算出教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找出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变更的因素。探讨意义:了解环保活动;参与实践性探讨,亲身体验其中的乐趣;在实践过程中学会科学探讨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素养。探讨的主要内容:一、测定室外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作为比照。二、探讨开窗时间长短对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变更的影响测量封闭教室40分钟后二氧化碳的增量测量封闭单位时间后开窗10分钟二氧化碳的变更量测量封闭单位时间后开窗20分钟二氧化碳的变更量三、探讨人口密度对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测量0.33人/平方米时封闭单位时间后二氧化碳的增量测量0.77人/平方米时封闭单位时间后二氧化碳的增量四、探讨封闭时间的长短对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测量封闭40分钟后二氧化碳的增量测量封闭90分钟后二氧化碳的增量探讨的现状:关于室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国家标准以及含量的增加对人体的影响等探讨资料已经查找到,但是在教室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更与影响因素间的定量关系还没有确定。预期成果:较精确地测出教室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更,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得出二氧化碳的变更量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完成课题的条件及分析:依据我们驾驭的资料,测定二氧化碳的含量须要大型精密仪器,且费用昂贵,不符合中学生做科研的条件。我们依据所学的化学学问,利用学校现有的仪器设备,设计了一套装置,可以较精确地测出教室中二氧化碳含量及变更。装置如下:进气口→集气瓶(内盛浓硫酸)→集气瓶(内盛0.2mol/L氢氧化钠)→干燥管(内有碱石灰)→出气口用100毫升的注射器,从进气口输入确定体积的空气样本后,把“集气瓶(内盛0.2mol/L氢氧化钠)→干燥管(内有碱石灰)→出气口”放到分析天平上称重,与输入空气样本之前的重量之差,即为样本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方法——基于文献的选题指导从“他人探讨的现状”入手:通过查文献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