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温室示范种植基地与衍生产品循环经济生态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TOC\o"1-2"\h\u30585第一章总论 3160891.1项目概况 3119671.3编制原则 4181561.4研究范围 522777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73041.6可行性研究结论 72155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8302082.1项目建设背景 8232222.2项目提出的理由 98358第三章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10156923.1项目必要性分析 1031716第四章行业市场分析 1688784.1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6261264.2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757364.3我国生态种植农业市场分析 18288924.4我国食叶草种植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920010第五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2488835.1建设地点选择 242160第六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25294706.1技术方案 2519859第七章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措施 49256417.1环境影响 4936427.2节能减排措施 4926491第八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51129358.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51300558.2劳动定员 5219058.3管理措施 52115868.4技术培训 5392608.5劳动安全与消防 5420939结论 54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100000亩食叶草智能温室示范种植基地与衍生产品循环经济生态园区建设项目项目性质:新建项目承建单位:建设地点:项目建设期:5年(2023年元月-2027年12月)一期工程2022年12月——2023年12月2万亩智能温室、食品加工区、创新大楼、道路、外贸出口加工区的建设。2023年12月——2024年12月2万亩智能温室、食叶草植物奶加工区,无抗全营养蛋白饮料加工区、冷链的建设。2024年12月——2025年12月2万亩智能温室、SOD及其它元素提取加工区的建设。2025年12月——2026年12月2万亩智能温室、食叶草氨基酸蛋白肥料、生活区、绿化的建设。2026年12月——2027年12月4500亩智能温室、办公大楼的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与目标:建设规模:规划用地100000亩,食叶草智能温室示范种植基地84500亩,深加工园区500亩,配套用地15000亩。建设目标:年产食叶草300万吨青贮区;年产食叶草人造大米300万吨,年产食叶草植物奶20万吨,年产食叶草各种食品30万吨,年产食叶草全营养蛋白无抗饲料25万吨,年产食叶草提取物S0D及其它元素10吨,年产食叶草氨基酸蛋白肥料5000吨。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预算总投资500亿元,全部自筹。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农业部关于促进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年);《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现代财务会计》;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1.3编制原则充分利用企业所在地资源优势和现有基础条件,合理利用资源,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最大利用和效益最大化。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注重环境保护,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1.4研究范围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生产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实施规划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据和指标主要指标1高蛋白食叶草种植基地亩1000002种植基地建筑面积亩845003种植基地建筑投资万元40712104加工区占地面积亩5005加工区建筑面积m22376006加工区建筑投资万元475207设备及安装费用万元4293708配套费用万元1180009土地费用万元450010其他费用万元3600011预备费用万元30001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30000013年加工食叶草饲万吨500二主要数据1正常达产年年产值万元32800002计算期内年均销售收入万元29300003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2600004年均净利润万元2140005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310006年均增值税万元3240007年均所得税万元3000008项目定员人9009建设期月60三主要评价指标1项目投资利润率%17.17%2项目投资利税率%22.44%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2.69%4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16.11%5税后财务静现值(ic=8%)万元1,078.946税前财务静现值(ic=8%)万元2,513.997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年8.168投资回收期(税前)含建设期年6.99盈亏平衡点%52.21%1.6可行性研究结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任务重大而意义深远,本项目的建设以提高高蛋白食叶草种植的科技含量为手段,优化食叶草品种结构,发展优质品种,实现优质稳产、高产为目的,是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关于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工作总体部署的体现,对提高食叶草的种植能力和优质食叶草加工食品及饲料的供应能力作用较大。本项目采建设目标明确具体,建设条件优越,符合国家开发、种植结构调整及增加农民收入等国家乡村振兴产业政策,为项目地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项目投资结构合理,建设规模适宜,资金安排合理,财务分析经济效果可行,管理体系健全,项目投资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收快、投资回报高、利税率高。项目从建设规划、投资规模到经营管理均切实可行,抗市场风险能力强,立项目标准确,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当地产业结构改革步伐,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市场广阔,具有显著的财务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解决“三农”问题,保持乡村振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项目。建议项目尽早立项,并尽快筹措资金,抓紧实施。并建议相关政府给予一定政策支持,使项目早日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建设背景2.1项目建设背景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国家对种植类项目扶持力度也大,特别是对于大田示范项目,扶持资金众多。宏观政策环境将进一步突出农业地位。“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应处于基本实现阶段的初期,这个时期以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优化农作物品质结构和农业产业升级为主要特征。中国农业科学院胡志全课题组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全面实现阶段,我国整体上己经迈过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根据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判断,在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政策支撑等条件作用下,“十四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食叶草是一种优质人畜两用草,食叶草业发展对国内粮、奶业振兴起着重要支撑作用。食叶草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豆科饲料作物,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0%至48.7%之间,被誉为“牧草之王”O利用食叶草等优质植物蛋白饲料转化牛奶蛋白是最好的技术方法,不仅质量高,而且安全。同时,食叶草根系发达,固氮能力强,是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的优良草种。种植食叶草不仅可以促进粮食畜牧业发展,增加收入,还可以做到种地养地。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优化种植结构。并且随着科学的发展,用食叶草开发生产功能性保健食品前景看好,市场潜力巨大。食叶草综合开发利用,可以得到饲料级粗蛋白、食品级精蛋白、叶绿素盐、叶黄素、18种氨基酸、胡萝卜素、皂散、SOD、硒、钾、钙、铁、锌、磷、镁、草粒、草饼、草粉等,做到有效成分百分百回收利用,并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2.2项目提出的理由食叶草是多年生优质蛋白草,新的定位“植物金矿”“植物钻石”的美誉。食叶草营养价值很高,粗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组成比较齐全。适口性好,可青饲、青贮或晒制干草。食叶草草粉可制成各种食品或制成饲料颗粒、配制全营养蛋白饲料,市场需求潜力较大。本项目具有一定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以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为基础,响应国家在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开展优质食叶草高产示范片区建设”,推进食叶草产业带建设的规划,实施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管,发展畜牧饲草种植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有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可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最大效益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恰合时宜且意义重大,项目建设具备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实施将为项目方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三章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3.1项目必要性分析1.顺应我国“十四五”时期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应处于基本实现阶段的初期,这个时期以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优化农作物品质结构和农业产业升级为主要特征。农村农业部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末,是规模种植养殖真正成为畜牧业生产主导力量;质量安全基础更加扎实。再用五到十年的时间,东部沿海地区畜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畜牧业主产区基本实现现代化。要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优化区域布局,推动北方牧区、传统农区、农牧交错带、南方草山草地等地区加快发展。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加强畜牧业产能建设,加快发展规模化养殖,大力推进产业化发展,加强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利用。因此,本项目的大力发展正是顺应了我国新时期农业、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牧草饲料配套,促进其快速发展进程。2.促进区域农业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需要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走具有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受市场和资源双重约束,带动能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多年的实践证明,优化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推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提升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带动产业链条延伸,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格局,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是探索发展具有特色现代农业之路的有效形式和必然选择。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有利于把优势区域率先建成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名牌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原料供应基地、优势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节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因此,本次项目将对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以及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满足我国食叶草市场迫切需求的需要食叶草(蛋白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宿根,蓼科模属,种植一次几十年不用再种。是一种高产、高蛋白经济作物。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营养价值高、利用率高、抗逆性强、适种广泛,适口性好等综合特性。食叶草(蛋白草)对土壤和气候条件要求不高,喜水、喜肥、耐寒、耐旱、抗盐碱,成年株在-35°C—40°C的低温仍能正常越冬,生长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北方年亩产鲜草20—40吨,南方一年四季种植,年产鲜草60吨,广东神龙食叶草公司每亩鲜草产量突破100吨,产量、营养成份和营养含量与土壤水源、肥料、气候光合作用,田间管理,生长环境有直接影响,大田种植污染严重,病虫害多,杂草多,不方便管理,产量低、为提高产量、质量我公司采用智能温室种植,适宜的生长环境每亩达60吨,且质量好,智能化施肥、浇水、喷药、温度等方便管理。种植食叶草不仅可以促进粮食、畜牧业发展,增加收入,还可以做到种地养地。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优化种植结构。并且随着科学的发展,用食叶草开发生产功能性食品前景看好,市场潜力巨大。本次食叶草智能温室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可有效满足我国食叶草市场需求,促进食叶草种植业及奶业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新型饲料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对我国畜牧养殖业和饲料工业而言,新型环保饲料已成为保障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流产品和核心产业。新型饲料的研发是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代谢工程、生物化工和生物提取等高新技术为手段,开发环境友好、安全高效、具有市场潜力的优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本项目大力开发新型食叶草颗粒饲料,其营养成分高,蛋白含量高。项目实施对于开辟新的粮食饲料资源、提高现有粮食饲料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饲料和饲养成本、解决饲料与养殖相关产业的环境污染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食叶草颗粒饲料产业对保障我国粮食和饲料安全、动物性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增加当地就业带动产业链发展的需要本项目除了少数的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技术人员由企业解决外,新增员工均由当地招工解决。因此,本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新增大量就业机会,带动农民增加收入,可促进当地经济和谐发展;对拉动本地区产业经济起到积极作用,将为当地调整经济结构,完善及延伸食叶草种植产业链,提高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而且项目可为当地经济、税收带来可观的收入,对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成对于搞活国民经济、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及增强企业实力的需要本项目实施后,以公司为基地、形成标准化经营生产,辐射周边多个地区的食叶草种植市场,可以使各地区食叶草种植产业品质提高,从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为地方及国家农业经济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也为各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增加新的活力。项目实施可为企业进一步开拓食叶草种植产业市场,壮大企业产业集群,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水平,可使得企业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促进企业快速成长,助力乡村振兴发展。3.2项目可行性分析1.政策可行性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2、 《农业农村部关于促进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主要目标提出:到2020年,草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牛羊肉总产量达到1300万吨以上,奶类总产量达到4100万吨以上,生产方式加快转变,多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保留种草面积达到3.5亿亩,其中食叶草优质粮牧草面积达到60%以上。土地孕育梦想,种子播撒希望。农业农村部唐仁健部长指出“推进种业创新,首先要打牢基础,种质资源库就是重要的基础之一。”种子是夯实振兴乡村发展的“命根子”,要做好食叶草高度经济价值产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食叶草原种保护至关重要,是决定从种植到生产的基本水平内因”,是中国食品安全和群众健康最重要的保障因素。食叶草研发单位二十余年来,坚持以种子为载体,以农业创新科技为核心,为推动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的纵深发展,有意积极探索酝酿,待国家和市场需要时与资本资源合作,打造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种繁硅谷”,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根基保障。3、《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中重点任务指出: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优化调整种养业结构,促进种养循环随着人们保健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养殖环节的重要性,我国全面推行无抗养殖已是大势所趋。食叶草无抗养殖是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畜禽产品需求的必然途径,这是一个系统产业工程,起点就是食叶草无抗饲料,提高畜禽免疫力,健康养殖产品,为民众提供安全的肉蛋奶。食叶草无抗养殖产业是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导经济。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上述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均为本项目的开展实施提供的优越的政策条件,说明项目具备政策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目前,项目公司己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同时项目公司拥有一支作业技术纯熟、诚实敬业、年富力强、精干高效的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队伍,从而为公司的稳健高效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企业资金实力及人才优势较强。项目公司将根据项目发展需要,整合国内优势资源和研究力量,紧跟国内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脚步,不断缩短技术更新周期,对生产各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本项目技术水平的先进地位。因此,本项目建设在技术上可行。市场可行性目前奶业产业链条上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依然是食叶草产业发展滞后于奶业发展。正所谓“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奶业大发展,给奶业产业链条上的每个环节带来了勃勃生机。食叶草是奶牛的“口粮”,食叶草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是,食叶草短缺,依然是中国奶业发展腰眼之痛。近年来优质食叶草产量虽有增加,但相对于每年300万吨的需求,缺口依然很大。因此,项目实施面对市场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管理可行性项目公司为实现跨越发展,公司坚持“管理高效”的指导思想,不断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本项目将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专门组建机构及经营队伍,负责项目规划、立项、设计、组织和实施。在经营管理方面将制定行之有效的各种企业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确保本项目按照现代化方式运作。3.3分析结论鉴于以上分析得知,本项目实施可促使项目区域食叶草种植资源高附加值转化,实现食叶草产业链延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实施面临较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在赢得企业利润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增加政府财税收入、提高劳动就业率。项目实施可有效改良土壤环境,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且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发展优势较强,项目可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建设可行,且十分必要。第四章行业市场分析4.1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和基础产业。随着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投入程度、科技程度等的不断改良和进步,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使农民各方面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我国在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增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人口生育模式发生转型,人口和农村劳动力供给从剩余转向短缺,农业和工业、农村与城市之间争夺劳动力加剧,农业投入出现重大阶段性变化,农作物用工成本增加、单位用工量减少、机械投入大幅增加。农业要素投入的变化,使农业土地生产率增长趋于平缓,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中国农业正在经历以劳动密集投入为主,提高土地生产率的传统农业类型向以机械化、智能化投入为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现代农业转型,食叶草附加值高、智能温室种植优为重要。最早的宏观战略研究重要集中在对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生态农业的定义、内涵、理论以及技巧系统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围绕生态农业与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展道路及对策等问题的研究。经过学者的讨论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首先,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是必定趋势,发展生态农业对荒野化治理、脱贫致富、食品安全、资源合理利用、土壤质量变更、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具有直接作用和重大意义。其次,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寻求目标是既要保证生产和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又要掩护和建设好农业生态环境。因此,中国生态农业本质上是生态与经济高度和谐的生产系统,是综合农业,其基础特点是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和可持续性。再次,生态农业评价系统是衡量生态农业建设程度的基础和手段。目前主要从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方面构建指标系统,采用综合评价法,对生态农业的效果等进行评价。综合评价法己经能够成为大家所认同的一种最广泛的方法。评价指标系统重要包含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最后,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将朝着中国特点的现代化、市场化、知识化、生态化、可持续化相互融合与和谐的方向发展。4.2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当前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助力乡村进行发展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幅增加农业投入,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粮食连续八年增产、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棉、油、糖生产稳步发展,“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农业“走出去”取得新进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连续八年增幅超过6%。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满足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4.3我国生态种植农业市场分析生态种植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种植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种植生态系统同种植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这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种植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近几年来在土地上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不但污染了土地和水源,使野生动植物也不断减少,而且还污染了农产品,同时造成一些农产品日益退化,质量下降,色香味越来越差。五六十岁的人会记得,年轻时在庄稼地里多见蚯蚓,会记得无数的蚯蚓们在肥沃的土壤里生机勃勃地忙碌,会记得沃土养育着蚯蚓,蚯蚓也培育了沃土。但现在,在庄稼地里是难见蚯蚓和其它小生灵们的踪迹了。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污染了沃土,蚯蚓们失去了繁衍生存的条件,我们的土壤正迅速板结和日渐贫瘠,庄稼疾病百出,艰难生长,瓜果蔬菜有残留毒害,人、禽、畜们每天都在“服毒解饥”;生产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过程中,空气、水源和土地又被不断地一次再一次的污染。人、禽、畜这些地球生物们的健康和繁衍,也像蚯蚓一样面临着危机。此外“生态种植”还带来了一系列良性循环。由于不使用农药、化肥,使田地园林免受污染,生态环境得到大大的改善,从而在自然界形成健康的食物链,使各种野生动植物都能得到自然生长和繁衍,通过“以菌治菌”、“以菌治虫”来减少病虫害。最终既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又提高了它的质量,在市场上卖出了高价钱,给农民带来了莫大的好处。4.4我国食叶草种植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千里竞发,百舸争流”,是当下中国奶业发展势头的真实写照。从内涵上看,奶业发展方式规模化和集约化,是方向;从外延上看,奶业产业链必须完整有力,是战略选择。抓住了这两条,就抓住了转变奶业发展方式的牛鼻子。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魏克佳表示,目前奶业产业链条上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依然是食叶草产业发展滞后于奶业发展。食叶草支撑力不够居民对牛奶需求胃口之大,给中国奶业带来了从来未有的发展机会。目前,我国奶牛存栏1400万头,牛奶产量3600多万吨,但依然不能全面满足国内强劲的需求。2014年我国原奶总需求将达到4900万吨,其中新增需求约300万吨。现在我国奶源自给率只达到78%,满足居民6000万吨的消费量还有很大差距。正所谓“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奶业大发展,给奶业产业链条上的每个环节带来了勃勃生机。食叶草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4.5项目食叶草饲料产品市场优势及前景分析食叶草的营养价值食叶草原产于乌克兰经改良后,我们管它叫食叶草,它是草,又是菜,还是粮,也是药,是一棵平凡却有着不平凡的小草,根茎叶全株都是宝,是大自然赋予地球上一切生命健康的食材,食叶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长,种植一次几十年不用栽种,被称为“长寿草”,它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谓是植物营养库蛋白质含量为30%-48.7%,超过大豆和牛奶,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及硒、铁、锌、钾、钙等营养元素,被称为“绿色黄金”,难生素C含量超过桔子等水果;钙含量超过牛奶;铁含量超过菠菜;钾含量之高驾乎一切蔬菜之上;氨基酸总含量36.72%;抗坏血酸47.3mg/100g;维生素E40.0mg/l00g;富含胡罗卜素、SOD、绿原酸、叶绿素、异黄酮、蔗糖、果糖、叶酸、泛酸、硒、锌、磷、镁等微量元素及有益矿物质,汇集天然复合营养成份突破七十余种,超级营养能量的补充对增强体质免疫力和提高抗感染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均衡营养是抵御病毒、对抗疾病的后盾,是乡村振兴健康产业的最佳原材料。食叶草在食品和保健品中的应用优势食叶草干粉掺入面粉(60%)可蒸馒头、压面条、制作方便面、粉条、豆腐、面包、糕点、调味品及各种营养丰富的食品,长期食用增强人体免疫力,对三高有很好的调理作用。食叶草茶叶把食叶草制作成茶叶煮水喝,能够调节失眠,消炎解毒的功效。食叶草植物奶将鲜食叶草冲洗干净,取汁,制作成植物奶可口又营养,也是癌症康复系列的补品。(4)食叶草提取物将食叶草采用萃取技术提取SOD及其它微量元素广泛应用化妆系列,健康保健食品和医药领域其提取后废渣、汁液可制作无抗全营养饲料或有机肥的原材料。食叶草在畜牧业中的优势(1)常规饲料仍为劣质秸杆类粗饲料(玉米秸秆、麦秸和稻秸)和三大料(玉米、魏皮、饼粕)的简单混合,其能量有余,蛋白质饲料单一,氨基酸搭配不当,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严重缺乏,饲料转化率低,产奶量、乳脂率低。表1列出了四种粗饲料的营养成分。表1四种粗饲料的营养成分:食叶草干草玉米青贮羊草干草玉米秸秆NEL/(/kgDM)5.63.83.42.1CP/%DM17.910.46.76.4NDF/%DM45.56669.684.3由表1可知,四种粗饲料的营养价值以食叶草干草为最佳,其次是玉米青贮,再次是羊草干草,最差是玉米秸秆。1998年,我国奶牛平均产奶量为1469kg,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28kg。总结国外奶牛高产、奶牛健康和利用年限长的经验,主要是在于常年饲喂优质牧草饲料(如食叶草和鲁梅克斯k-1)。因此,在我国也应大力推广优质牧草饲料。研究人员用5kg食叶草代替5kg玉米精料饲喂奶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食叶草饲喂奶牛可使每头牛日产奶量增加1.5kg,每头奶牛每天可多增收4.35元。这表明,用食叶草替代部分精料可降低日粮成本,提高产奶量。研究人员利用优质食叶草作为高产奶牛的粗饲料,研究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牛奶日产量增加2kg,乳脂率提高9.7%,乳蛋白率提高3.8%。研究人员用5kg食叶草干草取代2.5kg羊草饲喂奶牛,牛奶产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乳成分也得到改善,每头每日纯增效益3.68元。可见,用高蛋白食叶草干草代替低蛋白的玉米秸、羊草和玉米青贮,可以提高产奶量、改善乳成分和提高经济效益。羊食叶草年产量高,并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也比较高,钙、磷、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VC、VE等均丰富。因此,用食叶草干草饲喂肉羊可改善肉羊的育肥效果和经济价值。研究人员用食叶草干草饲喂肉羊肥育效果试验,结果发现试验组羊的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及失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羊,但添加食叶草量不宜超过日粮的30%o研究人员用食叶草饲喂肉羊,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山羊比对照组山羊日增重高27.4g,经济效益提高18.1%O研究人员用食叶草干草和蛋白粉饲料饲喂小尾寒羊进行育肥效果试验,结果发现食叶草干草和蛋白粉对小尾寒羊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影响基本一致。猪在日粮中搭配一定的食叶草草粉,能为生长猪提供部分维持能量及组织合成需要,但食叶草中纤维含量较高,用量越多,其抗营养性越强,因此在猪日粮中的添加量不宜过大。研究人员试验表明,在猪日粮中添加5%的食叶草草粉比添加9%的食叶草草粉,平均日增重高17.78go但美国许多州(1953-1955)的试验表明,生长育肥猪的日粮用5%〜15%的优质食叶草可使生长猪获得良好的生产性能。为提高猪对食叶草的利用率,可在猪高食叶草水平日粮中添加纤维素酶。研究人员在含10%食叶草的猪日粮中添加0.1%的复合纤维素酶,粗蛋白的利用率提高19.2%,粗纤维提高41.1%,日增重提高17.9%,屠宰率提高5.69%。另外,在日粮中添加食叶草对繁殖母猪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母猪在空怀期和妊娠期对饲料能量的需求并不太迫切,如果在这一时期内提供的能量过多,会使母猪太肥,导致不易受孕或产仔率不高。因此,在空怀期和妊娠期的前、中期,这两个半月内给母猪多喂优质牧草,不仅可节省大量精饲料,而且食叶草中含有的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胎儿的健康十分有利。家禽食叶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以及其它一些未知生长因子,可改善家禽的生产性能。食叶草总贰是从天然食叶草中提取的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具有类似大豆黄酮的功能。研究人员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食叶草总忒,试验结果表明,肉仔鸡的腹脂重和腹脂率分别降低了7.70%和11.16%,差异极显著(p<0.01);半净膛重提高了3.89%。这是因为食叶草总式使肉仔鸡体内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增强,同时提高了氮的吸收和利用率,使氮的代谢产物减少,从而提高了半净膛重。食叶草草粉也是家禽饲料中叶黄素的重要来源,它不仅使蛋黄的色泽鲜艳,提高产蛋性能,而且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用食叶草草饲喂豁鹅可使鹅个体产蛋量提高19%,商品咸鹅蛋蛋黄颜色明显变深、发红,呈金黄色,每只鹅增收12元。研究人员试验表明,在蛋鸡饲料中添加5%的食叶草草粉对蛋黄的着色有着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它动物粗纤维是家兔能量的部分来源,对维持家兔的正常消化功能,预防消化道疾病有重要的作用。食叶草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还含有家兔生长发育所不能合成的四种维生素VA、VE、VK、VB12o研究人员在毛兔日粮中添加50%的食叶草草粉,日增重为10.7g,产毛量110.3g,屠宰率52.3%,优于饲喂普通粗饲料。研究人员用食叶草代替树叶饲喂梅花鹿,实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鹿茸干重增加25.1%,二杠茸单产增加10.66%;并建议,在鹿的日粮中添加36%左右的鲜食叶草比较合适。由上分析可知,食叶草作为食品中蛋白含量高,营养价值高,市场优势较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优质无公害有机食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食叶草饲料将面对较为庞大的市场发展空间。4.6市场小节本项目的建设将为当地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实现小康社会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可见,本项目的实施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第五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5.1建设地点选择1选址原则1、 智能温室的建设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处建造。2、 应远离居民点或其他种畜、禽场,有环境污染的厂矿。3、 场址要有足够的清洁水源。4、 本着因地制宜、适应规模化、产业化的需要,所选择的场址要有发展余地。5、 加大科技含量,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净污道分开。6、 必须建立和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安全生产落实到每个员工实际生产过程中。7、 选择光热充足,土地连片,能集中经营,可灌溉,排水条件好,与周围环境相对隔离;8、 土地可开发利用,产权明细,土质好并可进行相应的厂房建设,与居民区相对较远。9、 交通条件良好,通讯网覆盖。2地理位置及建设地点本项目厂址位于盐碱地,场区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周围环境状况良好,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的建设需要。第六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6.1技术方案6.1.1食叶草种植技术针对当地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气候因素等建设好智能温室,采用大田直播种植方式,种植要点如下:1、 选地:与移栽要求相同。2、 整地、施基肥:大田起垄直播对地面平整、细碎的程度要求更高,地面不能有过大的土块,在播种前要将土细碎镇压,施足基肥,浇足水或在整地前浇足水并保持底墙,有利于抢墙播种。3、 播种期:食叶草种植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温度超过30°C以上不宜播种。在北方温达到15°C以上可播种,最迟播种期不得晚于食叶草停止生长前两个半月。播种过晚,根内养份贮藏不足,不利于越冬和返青。春播生长旺盛,当年就容易获得较高产量,缺点是需要在苗期注意控制杂草。秋播的好处是杂草容易控制,入冬后一年生杂草自然死亡,缺点是播种当年产量低。各地气候条件差异较大,播种时间需因地制宜。4、 播种量:因为种子颗粒太小,直播比育苗浪费种子,每亩播种量200-250克左右,如果大面积种植为了保证播种均匀需混合2〜3倍左右的填充料。填充料可用小米、过筛二铉以及其他与种子大小、比重、光滑度相近且对出苗无害的物料。5、 播种方法:以使用小麦精量播种机条播为好。行距50厘米左右,株距待间苗时确定,以20〜30厘米为宜,播种深度不得超过1厘米。6、 田间管理:除草、中耕和松土可以提高地温,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生长。生长第二年以后需及时中耕松土。此外,应注意防止螃虫和白粉病的发生。7、 刈割:植株高40厘米左右即可第一次刈割,以后每隔20〜25天刈割一次。及时刈割可使植株保持在发育的幼龄阶段,生命力旺盛。刈割时留茬高5~10毫米。6.1.2盐碱地改造工程技术项目区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重,需对项目区内的盐碱地进行治理。盐碱地的主要特点是含有较多的水溶性盐或碱性物质。改良盐碱地的原则是要在排盐、隔盐、防盐的同时。积极培肥土壤,主要措施有:通过物理和化学措施对项目区内的盐碱地进行治理。物理措施是通过挖排水沟,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实施灌水洗盐,灌溉水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层,使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解,再从排水沟把溶解的盐分排走。从而降低土壤的含盐量。化学措施是对项目区按一定的比例撒脱硫石膏和腐植酸,通过土地翻耕,进行化学离子交换改良土壤。(1)物理措施通过开挖排水沟和拟建的人工湖,从黄河上游引进黄河水,采用重力自由流入方式注入盐碱地,溶解土壤中的盐分,在通过排水沟将盐分排走,从而降低土壤的含盐量,改良盐碱地。(2)化学措施根据改造盐碱地经验,每亩地撒工业废弃物脱硫石膏4吨和1吨腐植酸进行化学离子交换,后进行深耕深翻,改良土壤。结合此次盐碱地改造项目,对盐碱化地区采取排水、灌水洗盐、化学离子交换的措施将其改良成耕地。6.1.3食叶草植物奶生产技术目前,世界上植物蛋白奶大都以大豆为主的植物蛋白奶,因具有营养丰富、风味优良、原料来源广泛、销售饮用方便等特点,己发展成为现代化工业产品。特别是在日本、东南亚等地发展更为迅速。近年来,我国植物蛋白饮料发展也很快。在目前我国牛奶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重点发展植物蛋白饮料将是一条符合国情的多快好省之路。我国可生产植物蛋白奶的资源丰富,已有工业化生产的豆乳、花生乳、杏仁露、椰子汁等产品。这些植物蛋白奶经过工艺调制加工,不仅营养全面,风味好,且有害因子去除彻底。产品经包装杀菌,可以常温下保存,食用方便安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营养性奶。由于目前世界现有生产的植物蛋白奶都是以植物果实为主要原料,生产各种植物蛋白奶,而利用植物根、茎、叶取汁生产的植物蛋白奶的范例还没有发现。本发明是利用食叶草(菜)的高蛋白全营养植物,取其汁液经科学加工调制而成的植物奶蛋白奶。一、植物蛋白奶的营养效用植物蛋白饮料主要原料为植物核果类籽及植物的种籽、茎叶。这些根、茎、叶、籽、仁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植物蛋白及其制品由于不含胆固醇而含大量的亚油酸和亚麻酸,长期食用不仅不会造成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沉积,而且还对血管壁上的沉降的胆固醇具有溶解作用。植物蛋白奶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可防止不饱和脂肪氧化,去除过剩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减少褐斑,有预防老年病的作用。植物蛋白奶还富含钙、锌、硒、钾、铁等多种物质和微量元素,为碱性食品,可以缓冲肉类,鱼、蛋、家禽、谷物等酸性食品的不良作用。部分人尤其是亚洲人多数不含乳糖酶,饮用牛奶有过敏问题,而饮用植物蛋白饮料因其不含乳糖,就无此问题,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以豆奶喂养的婴儿其肠道细菌与母奶喂养相同,其中双歧杆菌占优势,可抑制其他有害细菌生长,预防感染,对婴儿有保护作用。而牛奶喂养的,则双歧杆菌很少,嗜酸乳酸菌多,婴儿易出现腹泻等消化不良症。二、植物蛋白奶分类及生产要素(一)分类近年来,植物蛋白奶在市场上越来越畅销,花色品种也越来越多,根据其加工特性,市场上出现的植物蛋白奶可分为天然植物蛋白饮料、调制型植物蛋白饮料、果蔬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发酵植物蛋白饮料等,以下介绍用食叶草(菜)生产的植物蛋白奶:(二)要素重要指标:植物蛋白奶是植物经原料预处理榨汁后加水磨浆,使其浆、渣分离,加入食品添加剂等,杀菌后得到保质期在3个月以上的均匀乳液即为植物奶蛋白奶。此产品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脂肪大于或等于1%。灭酶杀菌:因在制备和加热过程中,草汁含有胶体悬浮物质,当加热到70°C以上时容易沉淀析出。特别是在开始加热阶段,因草汁中原有的酶类尚未破坏,更容易产生沉淀。为避免这些变化,多年来我们经过的反复的研究和试验得出,在制备的开始阶段,必须将草汁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以钝化其中的酶类或是对草液中的固体物质作必要的处理,使其能在汁中保持悬浮状态。食叶草(菜)呈微弱的酸,因此加热杀菌时需要高的温度,以杀灭芽抱菌的弛子。3.保持产品稳定:食叶草(菜)汁复合的植物蛋白奶呈酸性,因此,必须添加蛋白质稳定剂,以使蛋白质不凝集而呈稳定状态。三、植物蛋白奶加工工艺核果类及油料植物的种籽、根、茎、叶各部分的细胞大小,形状以及化学组成极不相同。因此,植物蛋白奶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不同植物的籽、仁、根、茎、叶加工成蛋白奶,其加工工艺都不同,甚至同一种原料加工成奶都可以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因此,植物蛋白奶在加工方法上又存在着共性。(一) 植物蛋白奶加工的基本原理植物蛋白奶的加工,主要是根据种植物的蛋白质营养价值与功能特性而定。籽、仁经过浸泡、破碎、磨浆、均质、灭菌等加工工序,避开蛋白质等电点及通过加入各种乳化稳定剂,使形成蛋白-油脂,蛋白-卵磷脂,或蛋白-油脂-卵磷脂的均匀乳浊液。植物蛋白奶基本加工过程包括:选料一原料预处理一浸泡一榨汁一磨浆一浆渣分离一加热调制一胶磨均质一灌装封口一灭菌、冷却一成品(二) 植物蛋白奶加工工艺选料及原料预处理植物蛋白奶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植物籽仁的成熟度影响其蛋白质、脂肪、糖类的含量。大豆、花生、芝麻等植物籽仁由于富含蛋白质、脂肪,在贮存过程中极易被黄曲霉菌侵蚀。通常生产植物蛋白饮料宜选择新鲜、无霉烂变质、成熟度较高的植物籽仁。有些植物蛋白奶的加工对原料的选择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主要是根据奶的品质确定的。本发明植物蛋白奶以食叶草(菜)为主要原材料,其选料工艺为:榨汁:目前市场上的榨汁设备很多,可以自由选购,食叶草(菜)经选料榨汁后,取其汁液,清除杂质,然后进入胶体磨磨细,其固形物应95%通过150目筛网。分离与脱臭:榨汁后的浆液含有大量的渣料,必须料、渣分开。分离方法常采用离心分离,常用的离心设备为三足式离心分离机。在植物蛋白奶生物过程中,尽管采取了一系列的灭菌办法,但汁液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含有一些异味,它们有原料本身带进的,也有在榨汁和磨浆等加工工序中产生的。采用真空脱臭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除去料液中的异味物质,本方法适应食叶草(菜)汁的脱味处理,但要注意真空脱臭要防止水份急速蒸发发生爆炸现象。产品调制:如要使植物蛋白奶在营养成份和口感上接近牛奶,除食叶草(菜)本身营养成份接近于牛奶外,还必须对产品进行调制。植物蛋白奶的调制即按照产品配方和标准要求,在调制罐中将浆料营养强化剂、赋香剂和稳定剂等加在一起,充分搅拌均匀并用无菌水调整至规定浓度和口味、色、香的过程,调制的标准是按产品标准要求,根据需要补充原素的原则。营养要求:食叶草(菜)本身蛋白含量较高,是一种较为完全的蛋白质,但蛋氨酸含量相对较低,生产时可按标准补足。食叶草(菜)中维生素D含量相对较低,在生产中按要求补齐;食叶草(菜)中的脂肪含量相对少,所以其植物蛋白奶需要加油质,使脂肪含量增加到3〜5%。添加甜味料:植物蛋白奶生产中甜味料是必不可少的,宜选用甜味温和的双糖;又因为植物蛋白奶适宜中老年、妇女饮用,所以可选用无蔗糖的甜味剂。但由于品种及各地区人群的嗜好不同,如儿童、少年、体育运动员饮用,其产品的热量必须填重考虑,适当增加。添加赋香剂:因为植物蛋白奶是未来市场广普的奶制品,如让人们很容易接受,口味是很重要的,所以,生产本产品使用赋香剂进行调香,可得奶味鲜明的植物蛋白奶,当然最好使用奶粉或鲜奶。添加稳定剂:植物蛋白奶是以水为分散介质,以植物蛋白及填加的油脂为主要分散体系,呈乳状液,根据热力不稳定性,需要添加乳化稳定剂以提高乳化稳定性。植物蛋白奶的乳化稳定性不但与乳化剂有关,还与食叶草(菜)汁本身的粘度等因素有关。因此,良好的乳化剂常配合使用一些增稠稳定剂和分散剂。均质处理:品质优良的植物蛋白奶要求组织细腻、口感柔和,经一定时间存放无分层、无沉淀才算合格。均质处理可提高产品口感与稳定性,植物在高压下从均质阀的狭缝压出,油滴、蛋白质等颗粒在剪切力、冲击力与空穴效应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微细化,形成均一的分散液,防止脂肪上浮,蛋白质沉降,增加光泽度,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植物蛋白奶生产中通常用两次均质技术为好。杀菌处理:植物蛋白奶由于富含蛋白质和糖,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经调制后的产品应尽快进行杀菌,由于细菌污染PH值显着下降时,加热后就会发生蛋白质凝固现象,这种现象一旦发生,即使经高压均质强制分散,在存放中蛋白质仍会沉淀,所以,杀菌是很重要的环节。杀菌工序最关键的工艺参数是杀菌温度和杀菌时间,植物蛋白奶加工中常用的杀菌方法有三种,即常压杀菌、高温高压杀菌和超高温瞬时杀菌。生产即日销售或冷藏销售的产品可采用常压杀菌,经过常压杀菌的产品迅速冷却后贮存于2〜4°C的环境下,可存放1〜3星期。植物蛋白奶要在室温下长期贮存,须杀灭全部的耐热型芽胞菌,采用加压杀菌或超高温杀菌,可达到此目地。加压杀菌是将植物蛋白奶装于玻璃中或复合蒸煮袋中,装入杀菌釜内分批杀菌。而加压高温杀菌即费力、费时,产品质量又难于控制,易引起脂肪析出及蛋白质沉淀等。植物蛋白奶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将未包装的奶在130°C以上的高温下,经数十秒的时间,然后迅速冷却、灌装,该灭菌方法显着提高了产品的色、香味等感官质量,又能较好地保持产品中一些不稳定的营养成分。因此,超高温瞬时灭菌近年来也被越来越多的其它蛋白奶生产厂家所采用。产品包装:植物蛋白奶的包装形式很多,有常见的玻璃瓶包装、复合袋包装等。为节省包装费用,散装是简单的方法,将杀菌后的奶迅速冷却到1〜4°C,装入保温溶器中,输送到各销售点,这种植物蛋白奶可保存1天而不会发生变质。植物蛋白奶采用什么包装形式,是生产到流通环节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决定成品保藏期,也影响到产品质量和成本,如采用常压及加压高温杀菌,只能选用玻璃瓶或复合蒸煮袋包装。四、市场分析植物蛋白奶属奶系产品,具有动物奶类同营养成份,且被人体所需吸收,但又不含动物的遗传因子,完全属于绿色的天然全营养奶,为此,从综合营养方面决定了植物蛋白奶的市场前景。世界奶产量:世界上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的产品都是过剩的,牛奶生产也不例外。因此,对农产品的生产大多数实行限制或配额制。欧洲共同体(现欧盟国家)自1984年开始对牛奶生产实行配额制度,如荷兰每年的牛奶生产配额量为1100万吨,世界牛奶生产总的趋势是随着科学技术有进步,每头奶牛的年产奶量逐步提高,而奶牛的饲养总头数却在逐年下降,但牛奶的总产量仍然是逐年的增长。据1993年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牛奶总产量为41040万吨,其中前欧共体国家为11070万吨,美国为6860万吨,前苏联为7760万吨,中国为523万吨。1997年德国的总产奶量为4430万吨,中国为804万吨,而中国的人口几乎是德国的10倍。但中国的牛奶生产正在奋起直追,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第六年的产奶总量增幅维持在10〜15%。植物蛋白奶是利用天然的新物种食叶草(菜)汁经科学配制的一种全营养蛋白奶,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这种产品上市。北京计划建年产25万吨厂,山东计划建年产35万厂,五年内国内产量可达到年产300万吨,五年内计划在美国建年产100万吨厂一个,由此植物蛋白奶5年内可达到1500万吨,下一个五年的增长可能远远超过现五年内的增长速度。世界各国奶的消费水平:根据地1998年的统计资料,世界人均乳及乳制品的年消费量为102KG,发达国家为312KG,仅占世界人均消费量的68%,发达国家的22%。在发展中国家也处于落后地位,可见中国乳及乳制品的消费量是极其落后的,必须迎头赶上。1995年几个主要乳及乳制品消费国有统计资料显示,乳及乳制品的年人均消费量德国为343KG、法国456KG、美国为268KG、中国为6.0GK。一些亚洲国家的消费量远远高于我国,例如印度为69KG、日本为68KG、中国台湾为16KG。从这里可以得出结论,乳及乳制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餐桌上的真正主食,甚至超过了粮食的总消费量。一些奶类消费量已经很高的国家仍在提倡多喝牛奶,如美国提倡日饮“3杯牛奶”的口号,日本提出“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因此,全世界乳及乳制品的消费量仍在不断地增长。利用食叶草(菜)生产的植物蛋白奶刚刚问世,其产品和消费理念还没跟上,根据市场消费观念调查和专家预策,植物蛋白奶上市后,每年将以300%的速度增长,而且是势不可挡。世界奶生产和消费总趋势:全世界牛奶的生产和消费总的说来是向前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明显,如韩国1980年牛奶的总产量为4525万吨,1996年达到20337万吨,15年中增长了45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3%,可见其发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1980年韩国牛奶的总消费量和年人均消费量分别为400万吨和10KG,1996年分别达到2500万吨和50KG,平均年增长速度分别达到417%和333%,可称得上发展神速。泰国1988年年人均消费量为2L,1998年达到18L,平均年增长速度为90%,真的让人不敢相信。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商品和贸易处近期完成对2005年包括牛乳及乳制品在内的各类农产品的预测,世界各国的乳扩乳制品消费量的差异很大。一些富裕国家乳及乳制品的消费已经是人们饮食中的基本组成部分,绝大部分家庭每天至少消费一次乳品,但这些国家乳及乳制品的消费似乎已趋向极限。不过这些国家仍然在鼓励人们多喝牛奶和食用奶制品,总的趋势是世界各国对牛奶及其制品的消费仍在增长,预计到2005年,世界牛奶的产量将相应上升到6.15亿吨,发展中国家对乳及乳制品的需求增长最快,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左右。从总体看发展中国家年人均乳及乳制品的消费水平比较低,为42KG仅占发达国家的20%左右,整个亚洲年人均乳及乳制品的消费量可由1995年的34KG上升到2005年42KG,仅印度的需求量将增加2500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左右。现己有科学家提出“绿饮观”(绿色矿泉水、绿色蔬菜奶、绿色果汁、营养型草汁等纯天然绿色奶),同时科学家们也在不断地寻找替代动物奶的植物,首先选择的植物其蛋白含量得不低于动物肉蛋白,并具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有益矿物质,才能取其植物的精华,配制植物蛋白奶取代动物奶。我研究所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探索,发现食叶草(菜)其营养价值完全可以代替动物奶的营养成份。植物蛋白奶的问世给人类带来了福音,特别是对中老年、妇女群体是重大的贡献,他们将从饮用的动物奶转为饮用植物奶。随着人们对保健意识提高,绿色观念的增进,奶的营养价值以及它的适口性,众多人很快随之由饮用动物奶转为饮用植物蛋白奶。所以,数千年的牛奶市场将被新诞生的天然绿色植物蛋白奶所占领,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五、植物蛋白奶营养植物蛋白奶其营养主要由纯天然草本植物原料决定的,所以对植物营养成份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食叶草(菜)经检测其营养胜于牛奶,感观犹如牛奶,因此属名为植物蛋白奶,在利用食叶草(菜)经生物科学取之原汁,采用高科技技术与工艺配制而成的全营养蛋白奶时,我们分别对食叶草(菜)进行了营养分析,从以下具体营养成份来看,其营养完全能满足人体的需要。(一) 、营养成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测验报告97/10/21编号97-10-9999测量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二) 、食叶草(菜)营养成份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采样检测结果项目单位叶全根种子叶汁粗蛋白%31.1314.3412.9834.42可溶性蛋白%15.402.180.2430.19钙毫克/千克884015991600237磷毫克/千克880013003800440硒毫克/千克0470004218991.0223铁毫克/千克13536.8145118.2锌毫克/千克42.67.0225.08.18钾毫克/千克67792760.848165613B-胡萝卜素微克/克1076.16183.10/649.35维生素C毫克/100克418.8735.02/414.29维生素B1毫克/100克3146172901010.325维生素B2毫克/100克0.86090.250.004620.812天门冬氨酸毫克/100克2954.641254.481424.912776.30苏氨酸毫克/100克1586.92654.99533.911504.55丝氨酸毫克/100克1490.40628.62697.701400谷氨酸毫克/100克4656.463082.662471.00435.91甘氨酸毫克/100克1840.89606.29764.991841.88丙氨酸毫克/100克2245.53737.9768.962100.32胱氨酸毫克/100克152.1557.62115.87131.49缴氨酸毫克/100克2239.30806.65819.082134.4蛋氨酸毫克/100克676.992360.56117.2636.36异亮氨酸毫克/100克1338.08486.04173.181294.8亮氨酸毫克/100克988.74349.101242.24928.90酪氨酸毫克/100克2101.49513.41505.221972.4苯丙氨酸毫克/100克1520.86525.16561.771422.4赖氨酸毫克/100克1505.63791.04501.851431.17组氨酸毫克/100克967.38465.97385.93922.73粗氨酸毫克/100克1978.313299.361568.241862.61脯氨酸毫克/100克103.9744.2432.21113.64色氨酸毫克/100克388.74178.3964.19356.49
黑龙江省兽药饲料监察所检验报告单编号:S84样品名称现代饲料食叶草(菜)样品厂家黑龙江省现代农牧业发展公司样品单位黑龙江省现代农牧业发展公司代表数量栽培第一年,生长45天规格叶状检验目地委托检验文号/样品数量2kg批号/收样日期1996.6.4检验结果与处理意见:粗蛋白(干物质27.07%Vc580mg/kg组纤维(干物质)10.44%硒1.09mg/kg粗脂肪(干物质):5.24%VA8001u/kg粗灰分(干物质)18.94%VE20.23mg/kg钙(干物质):2.81%硫胺素含量:1.94nig/kg磷(干物质):0.50%核黄素含量:5.97mg/kg干物质:9.66%烟酸含量:273.29mg/kg无氮浸出物(干物质):3.93%叶酸含量:.64nig/kg铜:27.29mg/kg胆碱:120mg/kg锌:48.1lmg/kg季孟:73.66mg/kg铁:2030mg/kg
黑龙江省兽药饲料监察所检验报告单编号:S84样品名称现代饲料食叶草(菜)样品厂家黑龙江省现代农牧业发展公司样品单位黑龙江省现代农牧业发展公司代表数里栽培第一年,生长45天规格叶状检验目地委托检验文号/样品数量2kg批号/收样日期1996.6.4检验结果与处理意见:天门冬氨酸1.147%亮氨酸:0.98%苏氨酸:0.625%酪氨酸:0.475%丝氨酸:0.619%苯丙氨酸:0.712%谷氨酸:3.837%赖氨酸:0.600%脯氨酸:0.864%氮氨酸:0.656%甘氨酸:0.722%组氨酸:0.406%丙氨酸:0.784%精氨酸:0.578%胱氨酸:0.1220%缀氨酸:0.889%甲硫氨酸:0.191%异亮氨酸:0.441%六、建厂投资(建年产20万吨植物蛋白奶厂)(-)食叶草(菜)种植年产20万吨植物蛋白奶厂,需鲜汁18万吨;产鲜汁18万吨,需鲜草36万吨,按50%出汁率计算,(实际出汁率为70%);产鲜草36万吨,需种植食叶草(菜)3.6万亩,按每亩产鲜草5吨计算,每亩实际产鲜草10〜20吨。土地:按改变耕作品种征地,每亩按10000元,土地费用为3.6亿元;种子:按1500元/公斤,每亩需种子200克,共300元/亩;产量:每亩产鲜汁5吨,产饲料原料5吨;费用:每亩田间管理费用(包括水肥)500元;合计:每亩投资土地费10000元+种子费300元/亩+管理费用500元/亩二每亩投资10800元;种植投资:10800X3.6亩=38880万元;总投资:38880+36000=74880万元(不包括土地)。(二)土建投资:厂地面积:100亩,每亩5万元,共计500万元;主要厂房:10000nV,每nf投资600元,共计600万元;补助厂房:8000m2,每投资600元,共计480万元;库房:10000对,每nr投资400元,共计400万元;其它:3000m2,每itf投资800元,共计240万元;道路投资:200万元;土建投资合计:500+600+480+400+240+200=2420万元(三)主要设备投资及用电量年产20万吨植物蛋白奶设备及设备报价表序号名称产量吨/H数Jik单价万元价格万元功率备注KW/台合计KW1清洗设备101027.8278151502榨汁系统101035350111103储罐系统10010252505504冷藏系统107.575151505过滤系统10108.9897.5756细胞局剪切520153007.51507配料系统101015150181808反应釜乳化系统15103838015150包括冷却系统9乳化磨细系统1510303007.57510杀菌系统10161607.57511混合配料系统1510181801515012灌装系统1510909001818060000瓶/H13刷瓶系统(瓶/H)600001012012007.575包括理瓶14检验系统20030包括车间检验15包装系统10363607516水处理系统10015117供热系统1002218冷凝系统1002219环保处理系统1502620职工生活福利1505021办公系统50010022交通运输系统20001523管路系统56024自动控制系统10003025消防系统1005026供电系统30027其它800合计110302005(四)流动资金:5000万元总投资合计:5760+2420+11030=24210万元(不包括土地费用)七、投资效益分析(本分析按最低亩产计算)(-)食叶草(菜)种植效益分析草的种植效益主要是针对产品而言,生产植物蛋白奶主要取其草汁,榨汁后剩余的草渣还可用来制作高档全营养蛋白饲料。年种3.6万亩草,产鲜汁18万吨,产渣18万吨,可生产25万吨全营养蛋白饲料(奶投资效益分析另行设计),按一吨饲料利润300元计算,年饲料利润可达7500万元(饲料原料投资己在植物蛋白奶中列入)。(二)植物蛋白奶效益分析1.可变成本分析序号名称单位单价数量价格(元)备注1鲜汁液kg0.1193793.72乳化剂kg110.99.93增稠剂kg320.39.64调味剂kg360.27.2杳二宗5分散剂kg60.31.86甜味剂kg51.57.57维生素kg480.062.9综合多维素8脂肪kg2.635919其它kg5910电kg1.0074.774.711包装kg1.21000120012车间经费5.613贷款利息0.7914水1015销售费用50合计1573.692.固定成本序号项目名称金额(元/吨)备注1设备折旧55.1511030万元:10年H-200000吨2厂房折旧6.052420万元+20年4-200000吨3工资福利34.2380人X1500元/月X12月!200000吨4管理费38销价1%(3800元/吨)5销售市场费133销价3.5%合计266.43.植物蛋白奶经济效益分析序号项目名称金额元/吨备注1销售成本1573.69+266.4=1840.09变动成本+固定成本2销售价格38003销售利税1959.914总产值76000万元5年利税39198.21959.91元/吨X20万吨6投资回收期225天(三)年产25万吨全营养蛋白饲料的经济分析种植食叶草(菜)生产植物蛋白奶,必须同时生产全营养蛋白饲料,因为食叶草(菜)经榨汁后,剩余的料渣还含有大量的营养成份,如蛋白、氨基酸、维生素,有益矿物质含量,均超过其它秸秆的营养成份,用其制作饲料必当其中,是最好的原料。蛋白饲料投资状况厂房投资:18000nVx600元=1080万元设备投资(主要设备):3900万元流动资金:3000万元合计:总投资7980万元全营养蛋白饲料的可变成本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单价元/kg数量(kg)价格(元)备注1取汁后料渣kg0.15600902各种植物秸秆kg0.1560060加入40%3氨基酸164群菌酶1305其它556电9.2320kw7水58车间经费13.69贷款利息1.210销售费用1511包装120合计515
3.固定成本序号项目名称金额(元/吨)备注1调和折旧15.63900万元+10年4-25000万元2厂房折旧2.8818000m2X6004-154-2500003工资福利49.7690人X1500元X124-2500004工厂管理费6.10销售1%合计74.284.全营养蛋白饲料的经济分析序号项目名称金额(元/吨)1销售成本515+74.28=589.28变动成本+固定成本2销售价格889.283销售利税3004总产值22232万元5年利税7500万元6投资回收期 350天总投资:7980万元八、供电、供水(-)供电工程1.用电量:序号名称单位用电量备注1种植系统kw260灌溉2饲料加工系统Kw3203植物奶生产系统Kw20754厂内生活系统Kw1205安全保障系统Kw50合计Kw28252.供电系统:植物蛋白奶和全营养饲料开发,属于系统工程,即种植一收获一加工一产品一条龙服务。建植物蛋白奶生产厂和饲料加工厂,要同种植接合起来,工厂建在种植基地旁边,对于供电、供水、运输、管理有益,可以统一布局,统一考虑,统一设计。供电系统用2.2万V高压线,基地设变电站2.2万V/3300V,种植基地和饲料厂、植物奶厂、生活区分别设变电所3300V/380V;防雷接地装置按国家规定设置,派专人负责,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厂区、车间的接地装置均采用TN-S系统,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建筑物、窗户、烟囱等特殊设备和人群集中地,都必须按设计要求设防雷、避雷装置。(二)供水工程1.用水量:序号项目名称单位用量备注1种植吨灌溉用水打井以地下水为主2饲料加工吨40000/年生活用水为主3奶生产吨200000/年外加生产用水10万吨合计吨340000/年2.水质要求:必须符合工业用水,生活饮用水标准。水源:本项目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用地表水,在没有水源的地方采用地下水,各厂区均要设深井和专用泵房,并建立水处理厂。为适应生产、生活、消防用水,加压泵均采用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厂区输水管线均采用生产、消防、生活、输水管线分开的原则。消防给水:根据建筑设计消防用水规范的规定,本项目的火险等级为丁级,室内消防用水量为10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一次性消防用水为250m3。为此,厂内设400m3储水池,设专用消防泵,所有建筑物内设专用消火栓系统,室外设专用消火栓。厂区排出的生产废水,均为无污染废水,可直接排入污水系统;厂区生活污水收集后,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表演艺术入门》课件
- 2025设备维修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店铺租赁合同模板
- 小儿面部红斑侏儒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2025临时搭建工程脚手架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商户租赁合同终止协议范本
- 2025年续租办公室租赁合同范本
- 沈阳高三地理试卷及答案
- 商洛九年级期末试卷及答案
- 山东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及答案
- 2《秦腔》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车辆动态监控员培训课件
- 胡氏的由来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策略方案
- 护理综述论文撰写的方法的讲义课件
- 办公大楼物业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公务员录用体检表》
- 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专家共识(表格版)
- 可填充颜色的地图(世界、中国、各省份)
- 石材台阶维修施工方案
- 03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